网络阅读对青少年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    孙荣欣
论文提要信息时代的今天,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网络阅读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网络阅读方便、快捷,可以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但也有弊端,如,其阅读多为“浅阅读”,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阅读的内容良莠不齐等。青少年应该对网络阅读的特点有正确的认识,克服网络阅读的弊端,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使网络更好地为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相关管理部门也应积极采取对策,如借鉴国外的网络分级制度、建立“青少年网络绿洲”等,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网络阅读  青少年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据20077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1.62亿,位居世界第二。而青少年又是网民的主体,其中学生在网民中所占比例超过了1/3
青少年接触网络,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交友、游戏)和网络阅读(浏览新闻信息、搜索资料)。在一般成年人看来,前者被认为是对青少年弊大于利,而后者是利大于弊的。关于前者的研究(如警惕和预防网瘾等)已经不少,而后者则较少有学者作深入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消息报道、新闻评论的层面。本文试图对此作出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
1. 青少年上网人数、上网时间不断增加。
据《人民日报》200763日发布的《2006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未成年人中的新生网民在不断涌现并呈增长趋势,北京怀柔旅游景点上网比率已经高达85.21%;而他们的父母上网率却只有66.53%此次调查由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中心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共同组织实施。
早在三年之前的2005年,共青团北京市委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四成青少年每周上网时间在10小时左右,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在笔者近期进行的中学生互
联网使用情况调查中,同样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在受访的城市高中学生中,家庭电脑拥有率超过90%。受访者的每周平均上网时间随年级略有变化,其中高一学生最多,在8小时左右,而高三学生最少,但平均每周也有三到四个小时。这对于学业较重的高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长的网络接触时间,已经超过了他们每周阅读课外书籍、报刊的时间,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他们对网络媒介的依赖性。
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在我们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网络在很多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于思想尚未定型、但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网络技术的青少年,他们受到的影响更深。
青少年(尤其是在校中学生)一天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课余生活并不十分丰富。网络媒介不但使用方便(就在家庭中),而且其本身内容丰富多彩、人际交往超越时空和虚拟化,受到了青少年的青睐。因此,上网占据了青少年的很大一部分课余时间。2006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上网主要是被青少年当成是一个浏览信息、休闲娱乐的方式及人际交流的平台。45.05%的被调查者表示上网主要目的是浏览信息、娱乐消遣,其次是交友沟通(17.89%),第三是学习求知(15.65%)。可见,使用网络传
媒进行深层次阅读的人并不占多数,相反,网络媒介的普及削减了青少年的课外读书时间。
    2. 网络阅读对传统阅读造成很大冲击。
自1999年起,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每两年组织实施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工程,2006年完成的第四次国民阅读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识字者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2005年,我国识字的人的图书阅读率已经下降到48.7%,其中还有1/4的人的读书时间在减少。调查报告还显示,表示读书时间减少的原因是“不习惯读书”者中有相当部分恰恰是最应热衷读书的青少年学子。与传统阅读跌入历史“冰点”的状况相反,网络阅读率却正在显著增长。第四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有网络阅读习惯者已达到27.8%,众多书本前的读者正在演变为显示器前的网民。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四次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数据表
第一次
(1999年)
第二次
(2001年)
第三次
(2003年)
第四次2.28秒网传江疏影视频
(2005年)
图书阅读率
60.4%
54.2%
51.7%
48.7%
网上阅读率
3.7%
7.5%
18.3%
27.8%
小米8屏幕指纹版在网络阅读体中,青少年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生长在网络时代的他们而言,在网上阅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网络阅读信息量大、信息更新频率快、阅读大多免费或费用很低,这是传统阅读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一些学生认为,只要在家里点一点鼠标,就可以不花钱把自己喜欢的书的内容下载到电脑里随时阅读,又方便又轻松,又何必非得花钱去书店买书读呢?
与阅读方式的变化相伴随的,是阅读心理、思维方式的变化。青少年处于认识世界的起步阶段,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长辈或多或少存在叛逆心理。相比较而言,他们的父辈在网络阅读上并不一定擅长而往往更习惯于传统阅读,所以,这更使青少年视网络阅读为一种区别于父辈的标志性动作,并有意无意地加以强化。那么,网络阅读对青少年来说,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网络阅读对青少年的影响
1. 网络阅读可以使青少年获得丰富的信息。
在网络日益普及和发展的今天,网络世界的丰富是传统传媒无法相比的,青少年如果不擅长网络阅读,将失去一个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目前,我国对数字出版非常重视,已经开始实施我们国家的数字出版发展战略。从世界范围看,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网上支付为主要手段的数字出版的浪潮也正在兴起。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阅读,连同它所依赖的网络出版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是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社会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学会利用网络进行阅读、学习,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是青少年应该掌握的本领。网络媒介与传统的印刷媒介相比,在内容上具有信息量大和影、音、图、文并茂的优势,在形式上又具备了印刷媒介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和较强的参与性。网络媒体的信息排列是一种“超文本”格式,加上网站强大的搜索功能,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迅速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有关信息。网络的这些特征很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符合青少年追求个性、效率和时尚的心理特点。而且,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免费的信息资源,非常容易被经济能力相对不如成人的青少年所接受。
2. 网络阅读会对青少年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网络阅读具有快速、跳跃、材料彼此横向链接等特点。网络阅读的对象是超文本,知识和信息以链接的方式发散状排列(区别于传统读物的线性排列),读者可以随意地在网页间转换。即便信息都是纯文字的,阅读者往往也不能专注于一个问题,而被网页上随处可见
的“链接”所吸引。由于青少年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这种阅读方式往往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游离了原来的目标和方向,常常是在电脑前花了几个小时、浏览了众多的网页而收获甚微。
传统阅读能够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教会人缜密的思考、仔细的品味,而这是网络阅读欠缺的。所以,有人说,郑容和宋茜网络媒介把人们带入了浅阅读时代。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虽然可以让人快速获取大量信息,但是,也很容易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格成长、精神发育、知识训练乃至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等产生不良影响。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于阅读习惯的培养阶段,阅读能力不是很强,看书时本来就容易囫囵吞枣。青少年很少通过网络媒介来精读图书,一般情况下都是进行快餐式的、随意性非常大的快速阅读。在网上阅读,各种信息一览而过,文字、彩、图像、动画效果、弹出窗口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形式,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一直处在一个浅阅读的状态中,让人浅尝辄止,难以形成系统思考,从而会养成一种浮躁的阅读习惯,并造成耐心和注意力的持续下降。
阅读方式的改变还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思维方式。网络传媒这种集影、音、图、文于一
身的整合传播造就了青少年形象思维能力发达、而想象力和逻辑思辨能力较差的现状。网络媒介比以往的任何大众传播媒介都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知识结构还不完善、思维方式还不成熟的青少年在阅读时通常是游戏代替了阅读、娱乐代替了思考,更多地是在看问题珠海交通违章查询”听问题而不是在想问题 而传统的书本阅读则可以避免这一点,这对形成人的抽象思维有好处。只有阅读(书本阅读)这种不可替代的思维训练才可能帮助人们思考和形成智慧。阅读本质在于形成一个人文化底蕴的积累,只有细读、深读、精读,才能真正吸取书本养分;过量浅阅读,会使人心变得更浮躁。因此从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方面,应该倡导青少年重视纸媒体阅读,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
3. 网络阅读的内容无法保障。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有着无限资源的知识储藏库,同时也是一个充斥着各种糟粕的信息垃圾场青少年在上网冲浪时,轻点一下鼠标,就能打开一扇又一扇的窗户。然而,里面的内容却良莠不齐,不能保证对青少年都是健康、有益的。
传统阅读的对象——图书、报刊等都经过了必要的出版程序,有各道程序分别担任内容、语言文字等方面的“把关人”,其内容相对真实可信,质量有一定保障,文字差错较少;而
网络上的“把关人”形同虚设,内容也就随意得多,尤其是一些商业网站,不仅各种信息混杂,而且标题制作,一般把吸引读者眼球的娱乐新闻、明星绯闻等放在显眼的位置。在语言上,病句、错别字随处可见,差错率远远高于传统出版物,即使是一些古诗文类要求语言准确率很高的内容,网站上仍然差错很多,已经影响到读者的正常使用。一些网络词汇如恐龙、MMGG林宥嘉多高、晒客、东东等受到青少年的喜爱,不仅对语言的纯洁造成威胁,而且青少年正处于语言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这样的语言环境对他们掌握规范的现代汉语非常不利。
在传统媒介中,往往是由传播者决定受众(包括青少年)能阅读什么,不能阅读什么,把关人的存在使青少年不能完全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然而在网络上,青少年可以在网上浏览任何自己需要的信息。给予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绝对自由容易造成他们在获得知识上挑食现象,导致阅读内容的片面化。对思想尚不成熟、价值观正处在形成阶段、学习和模仿意识又特别强烈的青少年来说,这样的阅读会造成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其后果,往往是导致他们看待问题比较片面,容易走极端。同时,网络中夹杂着大量的垃圾信息、暴力文化以及西方文化意识的渗入,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冲击青少年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价值观念。
总之,网络阅读能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但传统的书本阅读是网络阅读无法取代的,不能因为网络阅读而忽视了书本阅读。在这个充满着浮躁气息的快节奏社会,高质量的阅读显得难能可贵,对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书本阅读尤其具有更重要而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