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练习题
《报任安书》练习题
一、积累与应用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少卿足下:曩者辱赠书辱:承蒙
B.若望仆不相师望:希望
C.权倾五伯,囚于请室倾:超过
D.思垂空文以自见垂:留下
2、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再拜:再一次下拜
B.推贤进士为务务:事务、工作
C.若望仆不相师师:效仿
D.刑不上大夫刑:刑罚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见狱吏则头地
B.及罪至罔加太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则仆偿前辱之责其次诎体受辱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受木索,暴肌肤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固主上所戏弄B.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C.下流多谤议D.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5、下列各句中点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柚木家具
A.流俗之所轻也B.其次不辱身
C.下流多谤议D.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6、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若望仆不相师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A.若B.虽
居则忽忽若有所失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C.以D.于
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灌夫受辱于居室
爱奇艺会员怎么开通7、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与其它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且西伯,伯也,拘于羡里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C.虽万被戮,岂有悔哉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二、名句默写
8(1)人固有一死,,。
(2)仆窃不才,近自托无能之辞,,,,上计轩辕,下至于兹。(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9、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天佑上天天向上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这首诗写于辛弃疾南归后的第15年。当时作者36岁,任江西提典刑狱。
②鹧鸪的叫声在民间的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菊花是什么意思>周传雄个人资料有人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复杂矛盾的心情。请你结合诗句具体谈一谈,这是一种怎样的矛盾。
答:。
10、翻译句子。
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1)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答:。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答:。
课内阅读
阅读课内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令仆伏法受诛伏法:受到法律制裁。
B.卒就死耳就:走向
C.其次不辱身身:自己
D.被箠楚受辱被:遭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本兮去世原因假令仆伏法受辱固主上所戏弄
A.令B.固
便言多令才人固有一死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用之所趋异也
C.与
D.用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3、翻译句子
(1)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答:
(2)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答: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父母,顾妻子顾:怀念
B.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分:道理
C.恨私心有所不尽恨:遗憾
D.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表:表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仆虽怯懦,欲苟活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A.虽B.然
今虽欲自雕琢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无兄弟之亲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C.之D.于
况仆之不得已乎或重于泰山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已,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候,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知无忌谗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于是平王怒,囚伍奢。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削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
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伍胥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吴,吴王阖庐乃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九年,吴王阖庐(击楚),五战,遂至郢。伍子胥求昭王(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在位),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