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河文化。“黄河”作为中华文明中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之一,具有多重内涵与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而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的重要支脉,讲好黄河故事,正是响应这一号召的具体举措。正如邵丽所说:“黄河不仅仅是黄河,更是一条怀抱历史的大河,也是一条孕育文明和文学的大河……不管如何,黄河就在那儿,不管是平静或者喧嚣,她都是一个巨大到超越河流本身的存在。”河南因与黄河的天然地理渊源,黄河带给河南人民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使“黄河”成为河南文学中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和文学意象。书写黄河、礼赞黄河,成为河南作家笔下最为重要的文学表达内容和对象。
关于黄河的多样化书写,形成了情感多样的文学脉络,在述说民族生活史的同时,讲述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取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不难发现李商隐的诗歌、邵丽的《黄河故事》、李準的《黄河东流去》,分别从个人浮沉升降、家庭悲欢离合、民族苦难历史等层面,书写了黄河儿女的情感生活;在个人、家庭、民族三个层面,丰富着“黄河”这一符号的内涵和外延。
本文从“黄河”符号的个人、家庭、民族三重内涵入手,以三位河南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研究对象,提出文学创作中“黄河”符号的文化传播意蕴,以及“黄河”这一文化历史符号,是如何经由文学这一媒介形成多重内涵和指向性的。最后,探究文学作为媒介和载体,对黄河文化传播、黄河精神生成所起到的作用和启示意义。一、“黄河”符号的溯源与传播发展
在古今不同文学作品中,作家们通过讲述多样化的黄河故事,赋予“黄河”这一符号以不同的文化历史意蕴,同时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黄河这一文化历史符号的内涵,使中国文学成为传播“黄河”符号、传播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先秦文学作品中凡用“河”的皆专指黄河,其他的河流都称“水”,由此可见,黄河在先民心目中的位置。“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每一个接受过小学教育的人都耳熟能详的诗句。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等,不胜枚举。在各种文学书写中,作家们或表达凌云壮志,或抒发郁闷情愁,或寄寓思乡之情,黄河承载着人们的多样情感、心绪,成为中国文学中最为重要的文学意象之一。中华儿女对黄河的描写,也传递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
黄河流经河南,又泛滥于河南,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既灌溉着沿河两岸的农田、滋养着这方土地的人民,又时而肆虐泛滥,带给人民苦难。可以说,在一部河南史中,黄河是其中的主角,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与黄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民众在为生存而抗争中,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二、作为创作个人心绪表达符号的“黄河”———李商隐的诗
快刀斩乱麻 打一成语在2021年11月召开的第十次全国作家协会代表
“黄河”符号的文学书写与媒介传播
——
—以三位作家为例□王铮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作家们通过讲述多样化的黄河故事,赋予“黄河”符号不同的
文化历史意蕴,不断丰富和发展其符号内涵,中国文学也逐渐成为传播“黄河”符号和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媒介。其中,河南作家关于黄河不同角度的书写,已成为其中重要的一支文脉。李商隐的诗歌、邵丽的《黄河故事》、李準的《黄河东流去》分别从个人、家庭、民族三个层面,呈现了黄河文化这一生生不息的命运载体。从“黄河”符号的内涵意蕴入手,结合三位河南作家的代表性文学作品,提出文学创作中“黄河”符号的文化传播意蕴;进而探究文学作品作为媒介和载体,对黄河文化传播和黄河精神的生成起到的作用与启示意义。
【关键词】黄河文化;符号传播;文学书写;媒介传播
68
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
生活。”河南人民生活在黄河两岸,黄河本身早已跟河南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了。从宏观角度来说,黄河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积淀和文明脉络,不只是为河南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国文学自先秦以来极为重要的创作宝藏。从微观角度来看,黄河就是生活,就是河南作家和河南文学日常经历的生活。
如果将视角放宽,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黄河曾经有过扇形的摇摆,李白《发白马》:“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此处的“白马”就是白马津,故址在现在的滑县。到了北宋,黄河一路向北,从天津入海,到了元明清,黄河南下夺淮入海,以郑州为起点,黄河几乎扫过了豫北、豫东、豫中和豫南,这就是黄河带给河南的物理痕迹,也最终定型了河南今天的模样,进而也最终定型了今天河南和河南人的精神底和底层逻辑。河南作家和河南文学,就是在这样的精神底和底层逻辑上建立起来的。因此,黄河,就是河南文学的根,阅读河南文学就是阅读黄河。
以文学最为兴盛、诗人最受推崇的唐朝为例,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时代,26岁的李商隐从京城长安顺流而下,进入河南境内,目的地陕州(现在的三门峡市)。在路途中,他便写了一首诗,寄给一位友人,题为《次陕州先寄源从事》:
离思羁愁日欲晡,东周西雍此分涂。回銮佛寺高多少,望尽黄河一曲无。
马世嫒李商隐是郑州老乡。翻阅史书可知,李商隐在弘农尉任上不过半年,就被长官、陕虢观察使孙简排挤刁难,难以立足,李商隐决定辞官。这首诗写在黄河边上。黄河辗转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最终缘山势走向奔泄向东,千年之间未曾有异。从“望尽黄河一曲无”的自嘲,离思羁愁始终在李商隐的心头———或许最能理解他的,唯有这旁边的黄河水了吧。
在以李商隐为代表的众多文学家的作品中,“黄河”成为表达个人得意或失意的意象慰藉符号,传递着作家们对个人生命、人生理想的抒写和慨叹,成为中国文学中最为深沉的声音,由古传至今。
三、作为民族苦难史志符号的“黄河”———李準的《黄河东流去》
李準(1928—2000)曾任河南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他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发表于1953年,是“十七年文学”中的代表作品,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文学最早的一部获得广泛赞誉的作品。他编剧的电影《李双双》《老兵新传》《牧马人》《高
山下的花环》等,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他的经典名作《黄河东流去》曾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
《黄河东流去》讲述的是1938年,面对步步紧逼的日本侵略者,国民党政府决定以水代兵,用黄河水
来阻止日军的进一步西犯,黄河花园口大堤被炸开,黄河向南向西一路泛滥,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0多个县,80多万人被淹死,1000多万人受灾成了难民,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农民。李準是这场大灾难的见证人,他用一部文学作品,来讲述这些黄泛区难民的故事,讲述这些人在家园被毁以后,面对灾难,面对绝望,如何活下去的故事。
根据李準本人的回忆,出生于洛阳市孟津县的他,在14岁的时候,接触了黄泛区的难民。他在《黄河东流去》的后记中说:“我是在十四岁时,开始接触到黄泛区的难民流浪生活的。一九四二年,我作为一个流亡学生,随同大批黄泛区难民,由洛阳逃到西安。当时的陇海铁路线,是一条饥饿的走廊。成千上万的难民,向西边缓缓地移动着,他们推着小车,挑着破筐,挎着篮子,小车上放着锅碗,筐子里坐着孩子,篮子里放着捡来的草根树皮。”他在21岁时作为农村银行的信贷员,到黄泛区给返乡的农民发放麦种、农具。“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打为“黑帮分子”,携家带口在黄泛区农村管制劳动,长达三年有余。在黄泛区定居劳动的三年里,李準作为文化人,不断被村民们请去给逝去的家人写祭文。每一篇祭文,都是一个家庭的家史,都是黄泛区难民生命的浓缩和凝练。三年中,李準写了几十篇祭文,也就是说,李準搜集到了几十个家庭的历史轨迹和命运脉络。
李準在《黄河东流去》的后记中说:“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流民图’,但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恐怕要数这一次。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次大迁徙,但人数最多,区域最广的,也要算这一次。就是在这样流亡的生活中,他们顽强地保持着他们的生活习俗,保持着他们的道德精神。……这些事情深刻地刻印在我
的脑子里。就是在那时,我开始认识我们苦难的祖国,开始认识了我们伟大的人民。”
四、作为家庭情感维系符号的“黄河”———邵丽的《黄河故事》
《黄河故事》是作家邵丽于2020年写成的小说。作品荣获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
《黄河故事》讲的是父亲、母亲和五个儿女之间的故事。这个直接以“黄河故事”来命名、书写黄河的
69
小说,用一个家庭、一组人物,呈现了发生在黄河岸边的像黄河那样生生不息的命运。
在作家邵丽的笔下,这个大家庭的七个成员充满了命运的张力和无常。故事开端,“我”在深圳定居多年,家庭幸福,事业有成,返回郑州给已逝去多年的父亲购置墓地安葬,父亲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他
的骨灰在殡仪馆存放,落满了尘土。故事一开始就营造了强烈的冲突,而在这个强烈的冲突中,家庭成员相继出场,母亲表面上极为强势,实际却是层层包裹压抑的一生;父亲看似张扬不羁,实则是屈辱无奈的一生;主人公被命运裹挟,又不停地为改变命运而努力和挣扎;大继承了母亲的强势,却又在斤斤计较的生活方式上跟母亲大相径庭;二生活不幸,但继承了父亲的倔强和坦然面对;弟弟窝囊、佛系,却可以在凡俗生活里自洽自得;小妹则永远长不大,永远没心没肺。连接apple id服务器时出错
邵丽笔下的黄河,已经不再是黄泛区的时代,而是黄河安澜的新时代。在《黄河故事》中,父亲被家人误解、羞辱和边缘化,但他始终坚持自我,爱护家人;母亲挤兑、打击和嘲讽了父亲一辈子,却始终珍藏着给他亲手纳的鞋垫;五个子女各自经历了坎坷的生活经历,甚至正在遭遇不幸的境地,但他们都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自己,像野草一样面对生活,不屈不挠地生长着,努力过上理想的生活。这种隐藏在故事背后的精神,实际上就是黄河给予她的子女们最大的馈赠。有不畏苦难,直面人生,坚韧抗争;有与万物和解,阔达包容。也正是有了黄河这样的馈赠,黄河文化才能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绵延不绝,黄河岸边的无数个生命才得以生生不息地穿过一次又一次的黑暗,迎来新时代的曙光。其实小说读到这里,我们才发现:黄河文化中,真正值得我们珍视的宝贵之处开始浮现了,这是一部解码的小说,它呈现出了黄河儿女中原儿女的生存秘密,坚韧而倔强地生活。
五、“黄河”文化符号与媒介传播启示
文化符号是地域精神的象征,同时也展现了地域文化形象。[1]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目标任务之一。”[2]“黄河”符号的文学书写,是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的创作能够赋予“黄河”文化符号以更深厚的意蕴读解与弘扬传播。因此,以文学作为媒介和载体,对黄河文化与精神的传播作用与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学实现了“黄河”符号的触达传播,明确了黄河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要讲好中国故事、黄河故事,势必要先达到文化符号的精准触达。在快速迭代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碎片化、过载化的信息易造成文化内容传播过程中的遗漏,以及价值梳理上的分流。而文学创作能够用完整的结构化思维,将“黄河”这一历史文化符号,结合其时代价值进行展开,且能够从传播的最初层面即完成符号的到达与接触,进而开启下一步的文化传播与内涵解读。
其次,文学展开了“黄河”符号的解码,深化其文化意蕴的解读。文学作品能够从作者选取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故事创作和人物塑造,经由作家的文化背景、话语形态和实际阅历的加工塑造,通过赋予“黄河”文化符号以更深厚的意蕴读解,达成文化符号和内涵的深度传播,进一步延伸文化内核,讲好黄河故事。
最后,文学完成了“黄河”符号的文化实践,用故事载体拓宽文化内涵。文化的实践主要落脚点在于认同与理解,文学作品能够将黄河文化、黄河精神以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贯穿其中,将抽象的文化、
精神力量寓于文字之中,践行文化符号的落地生根。伴随着“编码—解码—认同”的过程性传播,文学为“黄河”文化符号带来了深厚可感的传播方式,同时也作为坚厚的传播载体,在传播与发展中获得认知与深化,进而在文化的实践中理解黄河故事、在共情中升华中国精神。
六、结语
黄河数千年的故事,是一直在吐故纳新、一直在更新迭代,并得以始终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文化意向。
河南作家所描绘的波澜壮阔的黄河景象,所塑造的生动鲜活的黄河儿女人物像,所描述的黄河两岸民众生活史,汇聚成中国文学的汩汩泉流,形成了一条脉络清晰、颇为可观的文脉,为中国文学奉献了最为壮美的华章,显示出中国文学的强大生命力和表现能力,使得文学成为丰富“黄河”这一历史文化符号的重要物质媒介,成为传播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的重要载体。
七夕朋友圈说说中国菜参考文献:
[1]李天姣.地域形象与文化符号传播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2013.
[2]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J ].北京人大,2019(10):12-13.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薇诺娜 赖德编校:王志昭
7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