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犀利哥”蹿红网络之后,“X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在网络媒体、报刊杂志,诸如“雪碧哥”“钢盔哥”“力量哥”“灯笼哥”“烧饼哥”“妖娆哥”“面包哥”“高数哥”“励志哥”“一分哥”“苍天哥”“真情哥”“格子哥”“深邃哥”“双刀哥”“工地哥”“热心哥”“沧桑哥”“丝袜哥”“三轮哥”“火车哥”“奔跑哥”“曾哥”“春哥”……层出不穷,这些强大的语言现象的冲击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哥文化背后隐藏的究竟是怎样的语言、文化力量和大众心理。
语言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生活现状和人们的诉求、心理,当一种语言或者一类语言现象形成一股风气,甚至于被人们尊为时髦的时候,自然会引起一些相关争议和思索,本文作者对“X哥”这种语言现象发表了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的思考和探讨。
一、语言思考
从形式构词来讲“X哥”中的“哥”是个单音节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成词。通过观察发现“X+哥”组合中的“X”既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使双音节的,但绝大多数是双音节,而且根据所搜集到得语料显示,单音节的“X+哥”中的“X”都是表示人的名字当中的一个字,比如“曾哥”中的“
周玗希曾”代表绵羊音歌手曾轶可,“春哥”中的“春”是代表中性风格的超女李宇春。最活跃的是双音节的“X+哥”,如“雪碧”“钢盔”“力量”“灯笼”“面包”“真情”“深邃”等等,这些都是双音节词,并且双音节的“X”可以按照词性分为名词和形容词两种,其中名词居多,比如很多关于食物的名词“雪碧”“面包”“烧饼”,这是因为名词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具体可感,让人很容易产生联想。形容词性的比较少,例如“深邃”“妖娆”“热心”是用表情特点和性格特征代人物,也很传神确切。从语法造词的角度来看“X哥”造词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词语模和减缩。使用词语模创造新词是一种简单有效地方法,词语模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组成。模标是指词语中不变的词语,模槽指词语中的空位,模槽里可以放入不同的词或者语素创造出新词。“X哥”是典型的词语模,“犀利哥”“雪碧哥”“钢盔哥”“力量哥”“灯笼哥”“烧饼哥”等等,就是采用词语模构词的方法产生的,其中“哥”是模标,“犀利”“雪碧”“钢盔”“力量”“灯笼”“面包”是槽语,它们共同组成了“哥”族语。简缩造词是通过简缩把短语形式改造成词的方法,它的造词基础是简缩前存在着相应的短语,即“原语”,改造成的新词叫做简缩词。例如“犀利哥”是穿着打扮很犀利的男性,“力量哥”是力气很大的男性,“格子哥”是穿着格子衣服的男性。而“春哥”“曾哥”是因为她们的打扮比较中性化,她们的举止言谈也很男性,所以网友们把她们戏称为“哥”。
从语义上讲,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哥”的主要义项有三个:兄,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
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李二~。古同“歌”。不难发现,在现代汉语中“哥”的用法只有前两种,第三种已经由“歌”来替代。显然“X+哥”组合当中的“哥”既不属于第一个义项,因为不可能与毫不相干的网络人有亲属关系,同时也不属于第二个义项,因为在网络这样一个庞大的虚拟空间中各人都有,不可能是同样年龄段的人。“X+哥”当中的“哥”其实是被泛化的称呼,并不是它的本义,一方面它含有亲切热情的意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一种调侃幽默彩。由此可见,“哥”的意义有逐渐虚化的趋势,它不再表示一种亲属关系和显示年龄的相近,而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标示的作用,或者仅仅表示一种称呼词,意思没有那么具体明确。一个或者一种新词的流行总有一定的语用价值,“X哥”的语用价值大概有三个方面:第一,在修辞上采用借代的手法,它们当中有的用食物,有的用衣物来称呼人,产生了辞趣,妙趣横生,听来让人会心一笑。第二,从社会语用条件来考察,正如胡明扬先生说的那样,青年人最急于寻求独立性,也急于显示独立性,他们要和传统决裂,不喜欢陈词滥调,最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什么都爱好新鲜,爱好玩儿,所以最常见的流行语总是在青利哥”等“哥”词族正是网民寻求
杨幂遭非礼独立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具体的体现。第三,反映食物或者现象的敏锐性是新词语最大、最明显的特征。由“犀利哥”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哥”正是说明这么一个庞大的“哥”体的诞生。
郭碧婷结婚没领证 二、文化思考
王瑞儿微博>篮球运球 在这股强大的哥文化背后到底隐藏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趋向和大众心态,是幽默还是严肃?是调侃还是歧视?是轻蔑还是反思?这应该要从“哥”最初的走红查根源,大致有这样一个传说:某天夜里,百度魔兽世界吧出现了一张吃面的图,上书“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此图迅速在网络上蹿红,大家纷纷效仿,出现“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我呼吸的不是空气,是寂寞”……2009年7月开始,这样的句式开始攻占国内各大论坛,掌握了论坛的主流话语权,而钟爱以此句式回帖的人也被网友称为“寂寞党”。“哥××的不是××,是寂寞”,这个看似无厘头的话语方式,成就了网络恶搞的新流行句式模仿。“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是“哥”字诀走红的另一个经典句式。如果说前面的“寂寞党”是哥文化兴起的前奏,那么哥文化迅速崛起是2010年,在疯狂追捧过“春哥”(李宇春的绰号)、“曾哥”(“非主流”曾轶可绰号)后,新的“哥”诞生了———宁波一位原本只是迫于生计、胡乱捡拾衣服穿在身上的乞丐,因为所谓的颓废感美学、欧美粗线条与日韩范儿的混搭、不羁的气质以及犀利的眼神而被众网友大呼“惊为天人”,尊为“犀利哥”,这一称呼一出来,迅速蹿红网络,更是无意中将“哥”概念发扬光大。在他之后,“雪碧哥”、“深邃哥”、“双刀哥”、“工地哥”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网络上各式各样的“哥”熙熙攘攘。“哥”不仅成了一种潮流,更演变成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面对这样一个“哥”随处可
见的潮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定义为好与不好,关键是要到这种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实质是什么,作为受众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正确看待这样文化现象。笔者以“犀利哥”为例,运用结构主义的建构-解构的理论对这一典型性“X哥”进行剖析来寻这种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力量。文论学上认为建构是从层次、条理等方法入手去创造一个新的事物或为其添加一些新的事物的行为。“犀利哥”其实就是网名朋友对这样一个新事物进行名称上的建构。一直到形形的“哥”的粉墨登场都是这种建构手法的具体变现。解构同建构的方法方式一样,但是方向相反,把一个已经存在的或现有的东西对其进行分析解剖的一个行为。众所周知“犀利”是指锋刃坚固锐利,也形容言辞、目光等尖锐明快:器不犀利、词锋犀利、目光犀利。但是“犀利”用来形容一个人,而且是这样一个很特别的人,精神上有点不正常的乞丐,让人很难以理解,其实“犀利哥”一点都不犀利,他只是一个社会的弱势体,而并不是“犀利”的本意带有很强势、夺人的意味,甚至是相反的,“犀利哥”需要人们的关怀和同情,而不是畏惧甚至调侃。那么这里同时也涉及到人们对这样一种奇特的哥体建构过程当中的重构意识,谈到“犀利哥”人们都会一笑了之,可以说是一种大众消遣、娱乐的文化,人们并没有把他当成真正的犀利的哥,也没有以一种应该有的人文关怀给予帮助,而是以一种看客、谈客甚至笑客的姿态来回应,这无疑是对“犀利”的第三种阐释,是人们对“犀利”的重新构建和认识。
那么这种文化现象反映出的究竟是怎样的大众心态,这恐怕要从使用这种话语人的话语理论上寻根溯源,“会话含义”是Grice(1975)所开创的现代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说明话语解释中有些层面是不能按照某套语言规则的解码方式进行解释的,而应该在设想话语遵守交际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将所说词语的意义和说话信息联系在一起,设法弄清说话人想表达的意义。“犀利哥”将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作为人们戏谑的对象,无疑表现了说话者的别有用心,他不仅仅是让“犀利哥”吸引人们的眼球和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内心不满、随心所欲的诉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权利”,在我们这样一个主张民
主的国家,政府出于某种需要一直掌握着话语的权利,即通过正当的手段或者被法律允许的手段来发出权利的号令,让大众服从接受。而普通民众只能通过网络这样一个特殊的媒介来表达内心的呼声,所以只有通过网络语言这种相对隐讳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声音,“犀利哥”不仅代表了一种对其外表的粉饰和夸张,而且带有强烈的讽刺效果,更多的是它所传达的一种社会信息和民众诉求,让人关注到他的生活现状,从而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和谐祥宁的社会当中还有很多像“犀利哥”这样的弱势体在穷困潦倒中挣扎,因此要呼吁大众和社会给予更多
的关注和帮助。
其二,“X哥”背后显示了通俗文化的盛行,大众审美趋向开始向民间甚至弱小体靠拢,那些所谓的高雅深刻的文化由于不能正确反映大众的心理,更不能体现社会底层个体生命的需求等局限而被人们忽视甚至拒绝。在网络迅猛发展,知识信息充斥爆炸的生存空间中,人们更多的是需要一种通俗文学,被称为快餐文化的文学,因为它是种视听感官上的享受,一笑以对之。目前“犀利哥”已经成为一个招牌,到处传播和标示。哥文化正是适合了现代人的很皮相化的审美趋向和受众心理,所以会大行其道,一时间兴盛不衰。
三、结语
应该看到当这种哥文化到处泛滥,明显带有炒作的意味,“哥”现象暴露出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一种浮躁心态。心理学家分析这种现象表明了现代人的目标不明确,不到自己的价值、无处排泄,最后将社会现象当重点来看。甚至也有一部分人是带着厌恶和攻击的情绪来恶搞此事,低俗文化大肆传播,为我们社会生活创造了一个不好的氛围。所以笔者认为当我们再次饕餮“犀利哥”之类的盛宴时,请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正在成为被流行文化所吞噬的“乌合之众”?面对这样的语言冲击每一个人心中都应秉承一种良心与社会责任感,不但应该保持应有的冷静和理智,以一种清醒正常的态度来面对,更应该思考这样的语言现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辛酸和苦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