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然辩证法》: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开创和奠基的,以恩格斯的代表著作《自然辩证法》为标志。
2. 自然观
是人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和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3. 自然哲学
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思考人面对的自然界的哲学问题,现代自然科学的前身。它从整体上来描绘自然界的发展图景,黑格尔自然哲学集其大成。
女娲伏羲4. STS研究
科学、技术、社会的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 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影响,探讨科学、技术、社会的同步发展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从而深刻认识已经到来的全球性综合国力竞争的严峻态势。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科技的负面效应,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开始对自己生存条件进行深刻反思。由于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5. 科学哲学
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门学科,以自然科学为对象,围绕科学知识进行哲学研究。
(一)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随科技发展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科学技术学科的桥梁和纽带,反映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的交叉。
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思维辩证法相并列,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等(中观) 层次,低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高于具体科学技术。
(二) 什么是科学哲学?它同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关系怎样?
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门学科,以自然科学为对象,围绕科学知识进行哲学研究。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理论的形成,科学的结构和发展规律,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的评价,etc
在指导思想、研究内容、方法等不同,使得二者又具有根本区别
自辩是以马主义哲学为指导,而科学哲学不是
自辩是以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揭示自然界的本质规律,而科学哲学只局限于科学理论的本质规律,脱离科学的客观基础
自辩重视科学的社会基础研究,强调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而西方科学哲学大多把科学看着纯逻辑和纯理论之事,与社会因素无关。
(三)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之间的关系怎样?
银杏唯美句子短一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既有现阶段对立性的一面,也有本源和终极意义上一致性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对立,是人以人的方式生存,创造有意义的世界而还没有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理清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层次,明确不同层次关系的不同性质,尽可能减少这种对立的负面影响。
1. 自然
自然指相对于人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是与人无关的物质存在,自然物的集合。
广义的自然界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物质世界。 狭义的自然界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无机界和有机界。
2. 人工自然
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人工自然是人化自然的组成部分;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
人工自然包括
(1) 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那部分自然界,主要是指生态环境
(2) 人类利用自然界的材料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物,如各种新材料、工具、建筑、只能机器等
3. 拯救现象
直观的说是将纷乱的现象归整
解决pc问题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纲领。我们面对的自然界,纷纭复杂,变化万千,如果不把它们纳入一个固定的框架之中,我们便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
4. 泛神论
是指把神和整个宇宙或自然视为同一的哲学理论
泛神论(Pantheism)是一种将自然界与神等同起来,以强调自然界的至高无上的哲学观点
认为不能把上帝和大自然区分开来,它反对上帝或神超越自然界之上而存在;认为自然不是别的,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神圣存在物,自然就是神,神就是自然,由于这种把神的观念泛化,故称其为泛神论。
5. 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若干有特定属性的要素,经特定关系组成的具有特定层次结构和功能,并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6. 系统的涨落
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伏就是涨落。系统的涨落是对系统稳定的平均状态的偏离,是系统同一发展演化过程的差异;是系统的一种不平衡性。
7. 自组织沙滩旅游
是指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它是根据系统自身运动变化规律和特定条件完成的。于文华与尹相杰
8. 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是指体现了人的本质的自然对象或自然事物,即人们把自然材料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根据自身需要而改变了的自然界。人化自然包括人工自然。
9.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生态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三个方面。
10. 《二十一世纪议程》
它是在全球、区域和各国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各个领域。它虽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但它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国际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基本内容包括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主要体的作用,实施手段。
(一) 神话自然观的特点
(1) 自然界与超自然界之间作二域世界的区分:既承认存在一个客观的自然界,又主张存在一个超自然的世界
(2) 相信自然界存在秩序:这种秩序是超自然“实体”干预的结果
(3) 认为人能够凭借精神力量去调节和控制自然:人可以通过与神交流获得控制自然的神力
(二) 古希腊自然哲学自然观的特点
在关于自然界的组成上,自然哲学家提出越来越精致的假说。
关于宇宙的结构,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模型。
对于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自然哲学家给出不同说明。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不同看法。
(三) 助天说的特点及意义
强调人与自然并重
有功利和道德层两方面的考虑
(1) 在功利层面上,为了人类长远利益,人类必须爱护自然,不要损害人类赖以存在的周围环境
(2) 在道德层面上,是把仁爱之义推及到自然
(四) 顺天说的内容及评价
强调人要顺应自然
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生于天地之间的人与自然界处于既对立又依存的
和谐有序的共生状态,因而人类活动必须顺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世界。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天象、地理和人事。天象的征兆、地理的适宜与否,人事违背天道必有祸乱。
(五)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1) 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客观辩证法的规律,用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把他们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加以考察。
(2) 不仅强调自然与人、社会的统一,把人和社会包含在自然的概念之,而且还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出发,在对自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主体因素,阐发了“人化自然”的思想。
(3) 不断概括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把自然观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
(六) 何谓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同人、同自然界的关系怎样?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稳定在一定状态下,称为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改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一是带来积极后果,一是带来消极后果。
生态自然观:人、自然界、生命,各种因素处于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其中每一方的存在,既有自身存在又是另一方存在的条件。它既是自身存在的目的,又是他方存在的手段,既有存在的权利,又有有利于他方存在的义务,通过互相作用和合作协同关系,表现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自然界中一旦出现了人,就产生了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厦门特小吃人对自然界的受动性: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活,也不能摆脱自然界规律的支配。
人对自然界的主动性:人并非消极地依赖自然界,而能(能动性)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性,按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完善自身。
(七)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是什么?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人类应当牢固树立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重建人在自然界中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观念;
运用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要调整社会关系,建立起合理的社会制度,在社会规模、国家规模乃至全球规模上合理组织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八)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追求的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正确规范两大基本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
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生态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三个方面
内涵: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公正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自然资源价值性原则、公众性原则、法制性原则
(九)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战略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
2000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系统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有: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和必要性;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行动,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和实施,制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参与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原则立场和主要行动领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