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之——吴⽂化起源(泰伯奔吴)
泰伯奔吴
(⼀)周族的兴盛
周族是渭河中游兴起的古⽼部落,周⼈的起源当从后稷说起。传说周⼈的始祖后稷名“弃”。他的母亲是有邰周族
⽒之⼥,名叫姜嫄,为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元妃。姜嫄年轻时⽣得⼼灵⼿巧、楚楚动⼈,是远近闻名的美⼥。⼀天,美丽善良的姜嫄带着祭品,来到郊野,她见到⼀个巨⼤的脚印挡在路中间,⼗分惊奇,便⼩⼼翼翼地踩着过去了,此后不久便怀孕⽣下⼀个⼉⼦。因为,姜嫄⽆夫⽣⼦,⼈们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就将这个孩⼦弃于⼩巷,想让⽜马践踏⽽死。可是,当⽜马⾛过时不但有意避过不愿踩踏,⽽且还⽤乳汁喂养他。于是,⼈们⼜把他扔到树林之中,但因许多⼈正在林中伐⽊⽽⽆法动⼿。最后就把这个孩⼦扔到了冰河之上,想把他冻死。⼈们⾛后,天空中飞来了许多鸟⼉,它们展开翅膀把孩⼦保护起来,⽤松软的⽻⽑为他取暖。孩⼦得到温暖,醒了过来,哇哇⼤哭起来,声⾳⼗分洪亮。他的母亲姜嫄听到孩⼦的哭声,伤⼼地流下了眼泪。她看到苦命的孩⼦⼏次被抛弃,但都幸存了下来,以为他是神灵保佑,便收养了他,并取名“弃”。
弃从⼩聪明能⼲,稍微⼤⼀点就常常以栽种⿇菽为游戏。长⼤后,弃成为农耕好⼿,他种植的各种农作物都能获得丰收,得到了族⼈的拥护。帝尧知道后,举他为农师,舜当政后推举弃为农官,封于邰地(今陕西武功),号称“后稷”,姓姬⽒,成为周部落的始祖,也被奉为我国农业的始祖。实际上,稷就是作物名称,“后稷”就是崇尚农业的意思。这个传说实际上反映了弃所⽣活的时代正是原始社会的母系⽒族公社向⽗系⽒族公社的过渡时期。姜嫄踩巨⼈⾜印⽽⽣“弃”,正反映了母系社会⼈类处于婚、居⽣活,知其母⽽不知其⽗的社会状况,姜嫄可能就是炎帝部落、姜⽒⽒族的⼥性酋长。
从后稷开始,已经进⼊⽗系⽒族公社时期。后稷传了三代,公刘做了周部落的⾸领,这时已经到了夏朝后期。由于夏王朝统治⼒量的逐步削弱,西北黄⼟⾼原上的游牧部落不断南下侵扰,使得渭北平原的农业遭到⼀定程度的影像,周⼈的居住地——邰城也受到⽐较严重的破坏,迫使他们不得不北迁到泾⽔中游的岎地。公刘居岎后,带领族⼈扩⼤耕地,整治农⽥,并学会了畜牧业,⼤约在殷商之初,周族发展壮⼤起来,成为⼀个富庶兴旺的⼩邦国。以后经历九代,古公亶⽗成为周族的⾸领。他继承后稷、公刘之业,尤其重视农业⽣产,使姬姓部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加之他本⼈为⼈和善,善于处理政事,得到了族众的爱戴。
周族的富庶,引起了临近的北⽅戎狄部落的不满和贪欲。他们利⽤游牧部落的优势,不断侵袭周族,侵占财物、掠夺⼟地。为了避开戎狄的侵扰,古公亶⽗率领族⼈从豳地,即今天的陕西旬⾢、长武、彬县⼀带循着漆⽔和沮⽔,翻越梁⼭,迁居到渭河北岸、岐⼭之南的平原地带,在这⾥营⾢建居,安
邦定国,结束了以前辗转南北的迁徙⽣活,从此安居乐业。经历周太王、王季、⽂王三代⼀百多年时间⽽发展壮⼤起来。在周⽂王末年,为东进伐纣灭商⽽迁都于丰(今陕西长安县沣河⼀带)之前,早周都城周原的岐⾢⼀直是先周政治、经济、⽂化活动的中⼼,因⽽,岐⼭理所当然地成为周室的发祥之地。以后,周⼈迁都到丰、镐以⾄东都洛阳,岐周仍为王畿之地,先周时期所建的先王宗庙未曾废弃,周王室祭祀祖先的⼤典仍旧要在这⾥举⾏。
(⼆)从黄帝到古公亶⽗――周王朝的雏形
韩国男星黄帝,姓姬,号轩辕,三皇五帝之⼀。
炎、黄⼆帝是上古时代北⽅两个兄弟部落的⾸领,暨南⽅部落⾸领“蚩”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明古国的奠基者,中华各族⼈民共同的祖先。史称黄帝是少典族后代,⽣于轩辕(今河南新郑市西北),所以号称“轩辕⽒”;因他长于姬⽔(约今陕西北部),故以姬为姓,成为后世所有从姬姓分衍出的姓⽒:如吴⽒、张⽒等最初的祖先。⼜因他在有熊建国,所以⼜称有熊⽒。
黄帝⾏道正,曾教会百姓种地、养蚕,还发明了⽂字,制定了⾳律和算术,制造了⾈车和⼸箭。他的25个⼉⼦,以后也成了⼗⼆个姓的祖先。
黄帝姬姓传世⼆⼗五,古公亶⽗继承并振兴了后稷和公刘的事业,和善⾏德,颇有⼝碑。
当值殷商之世,西北戎狄屡犯邠地(今陕西彬县和旬⾢县⼀带)。“古公⽈‘有民⽴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以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君之,予不忍为。’”(《史记》周本纪第四)。为此,“商⼩⼄⼆⼗六年,古公亶⽗率姬姓族周⽒⼆千乘,循漆⽔逾梁⼭来到岐⼭(箭括岭)下的周原。豳和其它地⽅的⾃由民,视古公为仁⼈,扶⽼携幼皆来归附。”(1996年版《岐⼭县志》。)
古公改变了游牧民族的风俗,把民众分成⾢落定居下来,建⽴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认可:“(商王)武⼄六年,邠迁岐周。命周公亶⽗,赐以岐⾢”《⽵书纪年》。因地处周原,故姬姓从此称周⼈,“定国号为周,粗皆国家雏形。”后武王有天下,追尊古公为周太王,太吴姓族谱中,尊古公为先祖。
三级写真《岐⼭县志》载,现今岐⼭县祝家庄乡岐阳村还建有古公亶⽗的庙,内塑太王像,附近的太王陵墓也保存完好。春秋两季⼈们都要在岐阳举⾏声势浩⼤的祭祀活动。不少海外游⼦以及国内外古⽒、吴⽒后裔时常前来寻根祭祖。
在岐⼭,古公亶⽗留下了很多动听的故事,美好的传说与众多遗址、遗迹。近代薛成真《谒周太王陵》诗云:“巍巍⼀冢峙岐阳,亘古拜崇周太王;莫惜荒郊风⾬冷,同钦⾄德地天长。”
岐⼭为周室开基之地,“关中数千余年声名⽂物皆于此肇端。”那⾥⼭多凤凰,岐⼭⼈喜诵旧传《凤鸣朝阳》七绝句:“和鸣千古咏西周,唤起春风遍神州;⼀⾃岐阳留语后,碧梧烟冷不胜秋。”
泰伯三让
泰伯三让之⼀:泰伯奔吴
周太王古公亶⽗⽣有三个⼉⼦,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娶太任,⽣下⼀个⼉⼦,取名叫昌。昌从⼩就聪明异常,相貌奇伟,颇有王者风范,因此,深得古公宠爱。古公有意要将周家的天
下传给姬昌。但是按照当时⽒族的传统,王位只能由嫡长⼦继承。姬昌的⽗亲季历排⾏⽼三,⾃然没有资格承嗣王位,这势必导致姬昌不能继承周家的天下。古公亶⽗既不愿违背⽒族的规矩,⼜为⾃⼰不能按⼼意传位给孙⼦姬昌⽽终⽇忧闷,郁郁寡欢。太伯和仲雍知道了⽗亲的⼼事后,为了顺从古公的意愿,在⽗亲⽣病的时候假托下⼭采药⽽从岐⼭出⾛,来到西⾯的吴⼭,即今天宝鸡县、陇县交界的新街镇的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伯、仲雍奔吴的开始。吴⼭⼜称吴岳,在古代⼗分有名,被誉为“四镇”之⼀,这⾥离岐⼭周原⼤约100多公⾥,⼀直是古⽼的狩猎民族吴(虞)族的居住地。
泰伯三让之⼆:泰伯奔梅⾥
泰伯、仲雍⼊吴⼭不返,这样,季历就被改⽴为太⼦。不久,古公亶⽗因病去世。为了照顾⽒族的传统,他临终时留下遗嘱,要季历将王位归还给泰伯。泰伯、仲雍得知⽗亲病故的消息后⽴即从吴⼭赶回来奔丧,极尽孝道。这时,季历依照⽗亲的遗命,定要把王位让给泰伯,泰伯坚辞不受。后来,泰伯见⼏次避让都不⾏,只好带着弟弟仲雍和西吴的族⼈远⾛⾼飞,举族南迁。他们从陕西西部的吴⼭出发,⼀路跋⼭涉⽔,披荆斩棘,向东辗转迁徙,最后到达长江⼈海处的江苏⽆锡梅⾥。
泰伯三让之三:⾄德⾼风
泰伯、仲雍来到梅⾥后,和当地⼈融为⼀体,并和当地居民⼀起开发了江南,使得原本先⼈烟
稀少、⼟地肥沃的梅⾥地区逐渐成为⼈丁兴旺、经济发达的富蔗之地。泰伯、仲雍也因之被当地⼈民推举为部族⾸领。后来,泰伯在东吴之地重建国家,国号“句吴”。“句吴”国逐渐发展壮⼤,终于在东南沿海站稳了脚跟,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强⼤的吴国。句吴国建⽴后,泰伯却⼀直不肯称王,只让⼈们称“伯”,并且没有留下后代,为的就是把王位让给弟弟仲雍。⼤约在公元前1193年,季历被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杀害,季历的⼉⼦“昌”要泰伯回中原继位,泰伯再次让位于“昌”(即后来的周⽂王)。这就是让百姓肃然起敬的第三让。泰伯去世后,仲雍成为句吴国传代始祖。
泰伯去世后就葬在他东迁的最后落脚点――梅⾥东三⾥的古皇⼭(后改称鸿⼭)。为了纪念泰伯三让的⾄德⾼风,在泰伯的家乡陕西岐⼭北郭乡叩村、千河河⾕、凤翔县陈村镇南吴头村以及吴⼭等地都有泰伯庙。在苏州和⽆锡梅⾥也修有泰伯庙,规模以泰伯奔吴所在地――梅⾥(梅村)的泰伯庙最为宏⼤。因为泰伯三让王位,泰伯庙也叫“让王庙”泰伯殿也被称为“让王殿”。
泰伯为何要奔吴
(四)泰伯为何要奔吴
关于泰伯为什么出⾛,学术界有以下三种说法:
致青春经典台词⼀、泰伯让贤说周太王晚年时看到殷商始终是周⼈的威胁,就考虑从周、羌联盟以稳固根基的⽬的出
移动手机流量查询发,让三⼉⼦季历(母亲太姜,乃羌族贵族之⼥)继位,并要他和商朝⼤奴⾪主贵族中的任姓挚⽒通婚,娶太任为妻,从⽽建⽴起牢固的统⼀阵线。这样以来,也能保证贤能聪慧、颇有王者风范的孙⼦姬昌(即后来的周⽂王)能够顺利接替执政,继承王位。泰伯、仲雍看到这种情况,⼗分理解⽗亲的苦衷,为顾全⼤局,兄弟俩双双离开岐⼭,先是来到距周原百⾥以外的吴⼭,以后⼜沿故道,循汉⽔,远避长江中下游,定居⽆锡梅⾥。他们尊重当地风俗,毅然“断发⽂⾝”,与⼟著居民融为⼀体,开发了江南,并且建⽴了“句吴”国。泰伯、仲雍将王位主动让给三弟季历,达到了发展壮⼤周部落,从⽽推翻商纣王朝的⽬的。
⼆、经营南⼟说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先⽣认为,周太王时的周邦国还很弱⼩,⽆法与强⼤的殷商王朝分庭抗礼,正⾯冲突,于是,太王选择抵抗⼒最⼩⽽⼜与殷商关系较疏远的地⽅进⾏殖民,以逐步培植国⼒,所以他派泰伯、仲雍沿江汉⽽⾄吴。他认为“泰伯、仲雍之在吴,即周⼈经营南⼟之始,亦即太王翦商之开端。”
泰伯、仲雍从岐⼭的周原地区出⾛,来到吴⼭后凭借⾃⼰的才⼲成为当地吴族的⾸领。他们按照周族的做法,⾸先在这⾥建⽴起吴⽒国家,国号“句吴”。关于泰伯奔吴⼭,虽然学术界看法不⼀,但我们认为这是⼀件真实的历史事实,⽽且有许多相关的史料作为证据。与后来太王死后泰伯还回到岐⼭奔丧才有可能。
三、寻根问祖说
泰伯奔吴,⾸先要搞清楚“吴”这个地名是泰伯奔吴前就有的,还是其后。答案是前者,“吴”在吴语中和“鱼”字同⾳。《吴越释名》:“吴字即鱼字”。吴地先民和中国诸多民族⼀样,最早都是渔猎为⽣,靠⼭吃⼭,靠⽔吃⽔,吴地靠太湖之⽔,吴地先民以鱼为⽣活资料,进⽽以“鱼”作图腾,作为民族区别的标志,把“吴”作为本民族之名,也就极其⾃然的了。由此可知,“吴”地之名,不是泰伯建⽴句吴国之后⽽有之,也不是泰伯从歧⼭带来的,⽽是江南早已有的地名和族名。不然就不能叫“泰伯奔吴”,⽽应叫“泰伯奔荆”,或其它什么了。
吴地之名既然早已有之,那么这⼀区域是否像某些⼈所说的是“蛮荒”之地,其⼈是否就是孟⼦蔑视的“南蛮雀⾆”之⼈呢?我看这也未必。句吴地域原指长江下游江南⼀带,地属古扬州,夏代把这⼀地区列为九州中的“下下等”。《禹贡》称扬州“⼟惟涂泥”,可知在夏代或更远⼀些年代,吴越之地是洪⽔泛滥,地势低湿,海⽔倒灌,⼟地泥泞,⼈民只得“⽔⾏⽽⼭处”与“鱼鳖为伍”,这些都记载于⽂献之中,但在《周官职⽅志》中却把扬州列为九州之⾸:“东南⽈扬州,其⼭镇⽈会稽,其泽薮⽈具区,其利⾦、锡、⽵……其⾕宜稻。”这⼀变化,起码说明了两点:吴地原本不是蛮荒之区,⽽其民也不是那种语⾔像乌叫似的野蛮之⼈,证之于早些时候上海青浦崧泽、马桥等地发现的吴地区史前⽂化遗址中出⼟的⼤量稻⽶和农具等物,特别是河姆渡发掘出堆积的稻⾕据说竟然达到120吨之多,在我们眼前就不禁展⽰出,5000--7000年前吴越古地⽆⽐丰饶的稻作⽂化的景象。再如,最近在⽆锡鸿声镇彭祖墩遗址,发掘⼀⼤批距今约6000--7000年⽂化遗存,这⼀考古发现很可能改写长江流域古代⽂明史:凡
此种种证明吴地在泰伯奔吴前既不是贫瘠之地,吴地之民也决不是⽂化落后之民,但是⽆数历史事实证明,上古时有过⼀次或数次洪⽔之灾,唐尧、虞舜、夏禹都曾巡⾏天下,治理洪⽔。特别是东南沿海⼀带,海⽔倒灌,淹没了这⼀地区的⼤⽚⼟地。摧毁了这⼀带璀璨⽂化,使得鱼⽶之乡的江南平原成为泽国,这便是在夏代把这⼀地区列为“下下”等的原因,但是经过⼤禹治⽔,以及后来夏、商两代
吴⼈的努⼒,终于改变了江南地区泽国蛮荒的局⾯,⼜恢复了往⽇富饶、灿烂的⽂化图景,所以《周官职⽅志》把它列为九州之⾸。由此看来,泰伯奔吴并不是有意选择落后的蛮荒之区来⾃讨苦吃,⽽是有意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宝地以施展雄才。故我们认为泰伯奔吴体现了姬周民族对东南地域的重视,颇具战略眼光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泰伯奔吴,实际上做了周民族拓疆中国东南地区的先⾏者。
然⽽,当江南地区成为泽国的时候,吴地先民是怎样应付这⼀劫难的呢?有的难舍本⼟,纷纷逃⾄⼭林,过着⼭居⽔⾏的⽣活。有的流窜西南,我国云南的纳西族据说就是原先的吴⼈后代。据纳西族《⽊⽒宗谱》记载,纳西族远古祖先前⼤都娶吴⼥为妻。最近有朋友到云南丽江地区采访,那⾥少数民族的语⾔,仍操吴语⽽稍有变化,他们妇⼥服饰有的也与吴地相似,这位朋友在那⼉还看到不少吴⽂化遗迹。还有⼀⽀航海技术熟练的吴地先民,则可能漂洋过海到台湾和⽇本,⾄今⽇语与古吴语发⾳仍有其相近之处。巧得很,在东海彼岸的⽇本也有个“吴县”,位于⽇本本州岛西南部,属⼴岛,临濑户内海,是⽇本现在的⼤港,也是钢铁基地。
另⼀⽀吴⼈则渡江北上,他们变渔耕⽣活为狩猎⽣活。这⽀吴⼈是⼗分剽悍的,因此北部先民就在“吴”宇头上加上虎字头,写成“虞”字,“吴”⼈就成了“虞”⼈了。因此我常想“舜”的前⾯为什么要加上“虞”,⽽且在江南⼀带就有不少关于舜的故事和遗存。例如在浙江就有上虞县,据说因舜居此避尧的⼉⼦丹朱⽽得名。在太湖边今有震泽县,震泽,古名雷泽。⽆锡的惠⼭古名历⼭。《史记》所称“舜耕历⼭,渔雷泽”,是否就在吴地,也值得考证。尧为什么要请舜治⽔,这与舜曾居⽔乡泽国也不⽆关系。⼜《风⼟记》中说舜曾在吴地江阴住过,这与舜曾在太湖流域居住过或活动过也许是分不开的。《史记?吴世家赞》曾这样说过:“余读《春秋》古⽂。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这⽀因避洪⽔⽽北上的吴先民,后来在中国北⽅成为⼀⽀极为强⼤的⼒量,虞舜还成了主宰中国的统治者。古时⽤图腾作为⽒族的标志,虞舜及句吴都曾以鱼作为⽒族的图腾,说明他们都是同⼀⾎统的⽒族,都是黄帝的后⼈,黄帝因⽣于姬⽔⽽得姓。也有⼀种说法,黄帝是吴⽒族之⼥吴枢所⽣,姬周是皇帝后⼈,由此肯定周族、吴族原本是亲族关系。
基于以上所述,我们认为泰伯奔吴寻根问祖是有理由的。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史记》:“荆蛮义之,⽽归之千余家,⽴为吴泰伯”这句话来分析。以前有⼈认为荆蛮之所以“义之”,是由于吴泰伯凭借武⼒和周礼的道德⼒量,我看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也太低估了当时“荆蛮”⼈的⼒量了。试想当时荆蛮⼈有“千余家”,“荆蛮”古吴⼈⼜刚强好⽃。泰伯从中原千⾥迢迢⽽来,带得⼏个随从就可以镇服⼟著居民?⾄于“荆蛮”⼈如果是没有开化的⼟⼈,那么,什么“周礼”不“周礼”,对他们来说全是⽩搭,毫⽆⽤
处,可以说是“对⽜弹琴”了。在这种情况下,姬周来的两位贵公⼦不被杀害,那才是怪事!顺理成章的说法,当时吴地已有部落,已有酋长,⽽且也是懂得礼义的体,当他们知道两公⼦不是带着武器来寻事的,⽽是怀着善意来寻根问祖,这样才会善意地接待姬周两公⼦,⽽且在以后相处中,这两位公⼦确实做到⽆保留地和他们交流⽣活、⽣产经验,⼜能谦虚礼让,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的吴⼈才会“从⽽义之”,容纳他们为体中的成员,进⽽拥⽴他们,这才是合情合理的。
我们说泰伯、仲雍为了周的前途,顺从⽗意决定让位于其弟季历,但出奔何处,⼀定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这同样是关系到周的未来以及弟兄俩命运的⼤事,⽽考虑问题的核⼼,⽆疑是既要有利于剪商兴周的⼤计,⼜要有利于他们能在很少阻⼒下⽽到达⽬的地以施展才⼲,基于此,笔者认为以下三点是他们所要想到的:第⼀,吴地对周来说是⼀块飞地,也是殷商影响⼒薄弱的地⽅,能够抢先⼀步得到吴地,对未来取得天下,是有战略意义的;其⼆,吴地洪⽔以后经过夏商两代休养⽣息,经济复苏,⼟地肥沃,是个⼤有开发前景的地⽅,有利他们未来事业的发展,以上⼆点显⽰弟兄俩对故国关⼼的远⼤政治眼光。第三,东吴先民与周是同祖同根,⾃洪⽔以后与中原长期隔绝,他们以寻根问祖的名义来投奔东吴,估计不会受到敌视,容易为这个社会所容纳。后来事实的发展,果然也正是如此。
父亲节是那天史书考证:泰伯奔吴⾄梅⾥
审车时间(五)史书考证:泰伯奔吴⾄梅⾥
泰伯奔吴之梅⾥,早为世所公认。⾃宁镇地区出⼟⼀批周代青铜器后,引发了学术界对泰伯奔吴之何处的纷争。笔者还是认为泰伯奔吴之梅⾥⽏庸置疑。
⼀是泰伯奔吴之说,古已有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和《论语》、《论衡》、《吴越春秋》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据《史记?周本记》:古公有长⼦⽈泰伯,次⽈虞仲,太姜⽣少⼦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昌,有圣瑞。太公⽈:“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泰伯、次⼦仲雍知太公欲⽴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断发,以让季历。《史记?吴泰伯世家》⼜⽈:“季历果⽴,⽽昌为⽂王。泰伯之奔荆蛮,⾃号句吴。荆⼈义之,从⽽归之千余家,⽴为吴泰伯。”《论衡?四讳篇》载:“昔泰伯见季历有圣⼦⽂王,知太王意欲⽴之,⼊吴采药,断发⽂⾝,以随吴俗。”
但是泰伯之奔荆蛮,究竞⾝置何处,虽然上述各书语焉不详。但在三国时的《皇览》上就
有“吴王泰伯冢在吴县北梅⾥聚。去城⼗⾥,泰伯始所居地,名句吴”的具体记载:唐代的《史记
正义》上也提到:“泰伯奔吴,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常州府⽆锡县界梅⾥村,其城及冢现存。”此后的史书和⽅志上关于泰伯奔荆蛮、居梅⾥、卒葬皇⼭的记载就多了,这⾥也就不⼀⼀引述了。
⼆是经考证,当夏殷之世,江南之地,湖⽔泱泱,⽕耕⽔溽,断发⽂⾝称为荆蛮。荆乃地名,蛮则南
⽅之通称。如今梅村之南有地名荆村,相传就是泰伯世居之地。梅村原是⽆锡东南的⼀个⼩村,有泰伯庙、伯渎河等遗迹,其村东北数⾥有铁⼭,今称鸿⼭(⼜名古皇⼭)的西岭,为泰伯葬地,——泰伯墓,⼜称吴王墩。为纪念泰伯,每年正⽉初九梅村的泰伯庙会和三⽉初三(如今改为清明节)游鸿⼭祭泰伯的民俗流传⾄今。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当然也是泰伯奔吴之梅⾥的有⼒佐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