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文明的定义许晴的电视剧
【预备知识】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文明的定义分别是:(第5版,第1427页)
文化: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伏玟晓 薛斌
文明:①与“文化”第一义项同。如“物质文明”。②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文明国家。③旧时指有西方现代彩的(风俗、习惯、事物):文明结婚丨文明棍儿(手杖)。快币充值
不难看出,在《现代汉语词典》这里,“文化”和“文明”两个概念显然是没有明确分界的,它们甚至就是一个概念。在这里,不仅“文明”的第一义项与“文化”的第一义项重叠或叫作相同不说,而且这两个概念显然也是含混不清的。其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文化怎么可能还包
括“物质财富”等物质和物质属性”呢?好在其第一义项还知道留有余地或叫作承认“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至于第二义项所云应该属于“文明”的范畴;第三义项的内容,也已经超出“文化”而应该属于运用文化(被文化)的“文明”范畴了。
我认为,文化的最直接解读就是“文而化之”(“人化”或“化人”),具有动词的意涵;文明则具有“‘被’文化”、“‘被’文而化之明”的意涵。严格地讲,文明并不具备“人化”或“化人”的“动力因”的意味。如果可以说文化是一个“体”概念,那么文明就是一个“用”的概念;或者说,如果文化就是特指精神(理念),那么,文明就是“被”文化(“被”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文“化”而文“明”),也就是说文明是经由“被”文化的结果和体现。
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不仅具有主观与客观,“上层建筑”与“物质基础”的关系,而且一定具有先与后、主与次、因与果层次上的纵向关系。也就是说,二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层次上的关系。可以认为,物质属性的“文明”,属于水平轴上的、形而下的、实在性的“感性”的东西;而精神属性的“文化”,则是纯粹属于垂直轴上的、形而上的、具有高尚或者崇高本性的“其至矣乎”的“理性”概念。
如果说,作为“文化”主体的魂魄、灵魂、精神、理念,是一定要经由人的身体、肉体才能
产生出来的。那么“文明”就是身体、肉体本身。“文明”即文化“文而‘化’之”的结果,而文明程度(文化水平)则是文化的文而“化”之“明”的程度。“文明”的所在、环境、社会、个人等,乃是“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物质性的基础(物质乃是精神之花生长的沃土)。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人有念头(理念),但是念头即理念赖以产生、存在的基础却是属于其“物质的”与“物质性的”。我们可以称精神是文化(物质、物质化的结果),但是不能称“物质的”或“物质性的”本身是文化,“物质的”或“物质性的”本身不具备“化”的能力。(“化”即变化,但是它是往高尚的人性上变化、转化,而不是往“残余动物性”即兽性上变化、转化)
文化无论如何不可能包括物质。根据现代物理学物质不灭原理,既然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怎么可能是文而“化”之的呢?即使是物质财富,它也不是新产生的物质,而只是改变了物质存在的方式或形式而已。
现在看来,所谓唯心、唯物之争,原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二者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精神、理念是产生于物质基础之上的,怎么可能它俩儿较上劲儿了呢?人对于物质的追求或追逐,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地、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精神,而精神也必然是基于其载
体是“物质的”或“物质性的”而产生,并反过来又对“物质的”或“物质性的”本身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如同人吃饱饭之后就会有精神,有劲儿或来劲儿。我们可以说吃饱了饭的“有劲儿”、“来劲儿”这一精神概念是文化,但是。人们怎么也无法无法理解或认可产生这种文化的“吃饭”过程,甚至“饭”本身这一物质性的文化前提、文化根基是文化。(人吃饱了就有劲儿、来劲儿,这里的“劲儿”符合人性者即为文化,非人性即兽性者乃非文化。文化的本质即高尚、崇高,文化根本不可能包括“糟粕”,而文化的成果才是文明。)
杨洋的国籍文化的概念早就应该弄清楚并严格界定。文化即精神,即高尚的人性追求,而非人的“残余动物性”或“动物性残余”(兽性)的体现。文化怎么可能包括“糟粕”?所谓“糟粕”不过是人的“动物性残余”或“残余动物性”(兽性)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它从一开始就并不属于文化。文化一定是具有“人化”或“化人”的功能的,“动物性残余”或“残余动物性”从来就不具有文化的功能或内涵。人性和动物性(兽性)乃是人类文明的分水岭,也是文化的分水岭。惟有人性及其体现才是文化和反映文化,而人性即精神、即高尚。所谓“阶级性”,那是在人性之后的事儿了。我们的立场是站在人类起源甚至是宇宙本体的那一点上的,只有这样,理论才有力量。难道不是吗?
我们说,惟有理论上的软弱,才是现实生活中所有不良倾向产生的根源。如果我们的理论自己都讲不清楚我们自己明确的价值观,还怎么要求老百姓不去信仰什么、不去迷信什么呢?传统本体论长期被否定,以及传统本体论核心“中”长期未被发现或认可,也就是说我们长期没有获得那个赖以“文而化之”的“文”(独体)的“中”,应该就是我们理论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
985工程大学排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某些价值观理论专家,至今还在大谈特谈整个理论界在价值观提炼上如何如何达不成共识。怎么就达不成共识?真有那么难吗?难道真是理论水平问题,还是睁着眼就是死活不认这个账?难道传承了至少五千年的一个中国的“中”不是中国价值、价值观又能是什么?
且不说这个“中”早在至少34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存在不说,而且从1934年被唐兰等考古文字学家明确定位成“旗帜”、“徽记”也已经过去快80年了,许慎的《说文》早已经讲明历史的“史”原来也就是“手持中”的意思,为什么就是至今还不认可?要错到何年何月才是?另外,还有两种对“中”的定位,一是“测日影”,二是指“男女生殖器官”,显然这都具有传统本体论“元”概念的文化内涵,至少也应该让我们的理论界看出点儿什么吧!
三年级上册猜猜我是谁
如果最终传统本体论“中”得到世界一致认同,我们这个话又该怎么说呢?“中”作为十字空间坐标、十字架的原点、中点、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东西南北中的“五方之皇”,作为“上帝之先”、“上帝粒子”产生的“理念”之原,怎么可能不是中华文化占领世界文化制高点的一个充分有力的证据呢?在传统本体论这一宇宙出发点上,中华文化无论怎么评价也不会过高!
回到正题。我要说,如果可以说“中”这个文化价值观概念是“大本”,那么“和”所体现的文而“化”之的社会现象应该就是文明的概念。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
顺便提一下,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多元性”,其实是一个典型的错误概念。可以说,只要传统本体论“中”在这儿,就不会再有第二个“元”了,即使有,此“元”也非彼“元”!也就是说,除了“中”这个一“元”的传统本体论核心的概念具有“化”的功能,别的什么“元”,都是伪“元”。正所谓《关尹子·八筹》:“一中示多,多中示一。”《精蕴》:“一中为忠,二中为患”是也。当然,在“中”面前,不是没有多样性,但是“多样化”也是一个不准确的概念。凡“化”即讲“第一化”。正是因为有了作为传统本体论核心的“中”,有了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因”,其他最多都是“二”了,真是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