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主题写作
中华文明之光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以《诗》《书》《礼》《易》《春秋》为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中华文明像一场五千年的飞奔。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先民结绳记事,文明肇始于江河之畔、莽原厚土;从甲骨文到小篆,文字统一,祖先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秦朝一统,大汉为族,五胡之后民族融合,终于创出光华璀璨的唐宋文化,中华文明展现出雍容辉耀的盛世气象。元起于蒙古,清起于东北,先后融入中华文明的长河,汹涌澎湃,冲波逆折。清末百年屈辱,世界风云激荡,古老的中华文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一步步向着更远的星辰大海奔驰。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价值、审美、政情、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根本,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源泉、永恒动力。
煲汤调料祝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乐的句子
任务一
阅读史传作品,了解了史实之后,还要进行深入思考,甚至质疑史书的记载。本单元所选的两篇史传中就有不少值得探究的问题,例如:烛之武游说成功,除了辞令巧妙外,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项羽不杀刘邦仅仅是因为“为人不忍”吗 司马迁对鸿门宴的记述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地方 细读课文,探究上述问题(也可自己设计问题),写出自己的看法。
参考:
烛之武游说成功,除了辞令巧妙外,还在于当时三国国情国势和利益关系这些客观因素,秦晋都是大国,都以各自的利益为出发点。另外文章一开头交代的秦晋驻军两地也为烛之武的游说成功提供了可能。
项羽不杀刘邦不仅仅是因为“为人不忍”,还在于他自身的其它弱点,他看不起刘邦,认为他不是自己的对手,他要光明正大地打败刘邦。司马迁对鸿门宴的记述存在“不合常理”的地方。比如项羽一方确实是原计划要杀刘邦的话,项伯作为项羽阵营的一员,他就敢如此露骨地当着项羽的面屡次护卫刘邦吗?就算项伯要报恩于张良,他也没有必要为刘姓的安
危提着脑袋出卖他们项家的利益。还有就是刘邦真能够轻易从号称四十万大军的项羽军营逃跑?军人名言短句霸气十足
补充材料:
电脑蓝屏的解决方法辩证地看待中国古代历史
每当我们回望中国古代的历史,中华民族璀璨厚重的文明都会令炎黄子孙们倍感骄傲和自豪。的确,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将永远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巨大财富。但是,当我们看待任何一个历史阶段时,无论其主流是荣,还是辱,我们都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辩证的观点。所以,我们也必须要以辩证的观点清醒地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先进的未必一切都先进,先进中有可能包含着停滞发展的因素。能客观的认识到这一点,势必可以使我们在心存自豪的前进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中国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没有哪一个民族和国家像中国这样长期保持大致相同的疆域和主体不变的文化。西方史学家普遍认为:“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进步”。的确,在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进程中,虽然不断有
改朝换代和政权的更替,但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峰,走在世界的前列,无论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思想、文学和艺术方面都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成就不胜枚举:16世纪前中国留下来的最伟大建筑是万里长城和大运河,前者是两千多年间中国各族人民智慧和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的历史丰碑,后者是铁路出现以前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中国古代的桥梁、塔寺以及园林建筑等也是令世人钦羡的;中国古代的陶瓷和漆器更是被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视为珍品,它精致的造型和绘画令世人叹为观止;中国古代的丝绸以其轻盈、柔软打扮了人类,并开辟了古代东西方之间的丝绸之路。另外,中国的“四大发明”更是对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曾使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惊.....
总之,16世纪以前的中国,始终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与顽强的执着和自信向前迈进,其业绩足以使西欧中世纪历史银河中的星黯然失,这当然也成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引以为骄傲的资本。然而,历史的进步总是包含着种种矛盾的辩证的发展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总是以其戏剧性展示其风采。16世纪之后,在此前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中国开始落后了。那么,此前的强盛与繁荣之下到底隐含了什么样的滞后因素呢 以下我仅从我们常常以此为骄傲的几个方面换个角度辩证的来看一看。
1、万里长城和大运河
先民修筑的万里长城,在当今某种程度上已然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实我们现在看到它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壮观和伟大,更多的是来自于现代人对它的诠释。因为我们都清楚,先人修筑它最初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侵扰确实被抵御了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自己的视野和外交可以说当时它是先人无奈的选择现在看来这种选择客观上就包含了阻碍向外发展的因素。
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祖国的南北但当时对于统治者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满足统治者游玩的需要因为运河里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后来它所起到的贯通南北的作用在当时还没那么显见。
2、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
君子兰的养护提到这一点我们首先想到的总是这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这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当有限的中国古代这个“大”和“多”就未必是有利的因素了。
3、“四大发明”
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鲁迅曾说过:“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发明在欧洲和中国的不同际遇表明旧中
国的愚昧落后这就使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不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
4、 中国的远航
中国古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早于哥伦布八十七年但其主要目的不是在开辟国际贸易市场而是要宣扬大明皇朝的威德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5、 我国古代在创造领先的物质财富和技术能力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的主体是农民农民自有其作为农民的优秀品质但中国封建时代的农民虽人数众多可彼此间却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始终不是使他们相互交往而是使他们相互隔离。他们没有能力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几千年相传的自给自足的念天地之悠悠
小生产格局使他们不具备改变生活方式的遐想。所以许多发明创造自生自灭即使有了先进的生产手段也难于推行。
中国古代农业发达但同时历代专制统治的维护者总是最大限度地打击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尽最大可能地抑制工商业经济重本轻末重农轻商成为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朝政。于是强权破坏了必然的经济规律 诞生于市场的活力被扼杀了使较早开始萌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专制制度下被压制、扭曲、难于生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