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典故”与“用典”
——在省老年大学诗词班上的报告稿
为什么现在要储备物资>潘霜霜整容前后其一、典故的概念
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典故概念的内涵有两点:1、典制和成例。2、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典制,指典章制度,就是法律、礼乐等各方面的条文规定;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典籍上已有的故事及词语;成例,就是指前人处理各种事情的已有做法及其文字记录。
根据第2点的规定,典故的外延就非常宽泛。凡是古代故事和有出处的词语都属于典故的范围之内。古代故事容易理解;“有出处”的词语是指:公开出版物上有的,已经很大程度上流传的,并且得到许多人承认的词语。如全唐诗、宋词或经典书籍上已有的词语,都算。
典故,大体上可分为成语典故、历史典故、文学典故、文化典故等几大类。其中,成语典
故占了很大的比重。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经过后人的描述、提炼加工,往往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成语。如:黄粱美梦、高山流水等。所以,历史典故和成语典故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至于文学典故,一般指文学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词语和词组,以及文学名人身上发生的风流轶事。前者如惊涛拍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等,后者如崔灏题诗、红叶题诗等等。另外,诸如牛郎织女、灶君上天等则属于文化典故。
下面,有必要说一说典故与掌故的联系与区别。
掌故,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指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后来一般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方面的故事或传说。
因为掌故和典故的定义非常接近,很容易混为一谈。所以,我强调一下两者的区别。
根据《辞海》的解释,典故包括典制和掌故。我觉得,这句话不够严密。广义上的典故,可以把掌故包括在内;但是,狭义上的典故,是不应该把掌故包括在内的。这是因为:其一,典故是有据可查、有典籍可查的;而掌故只是民间传说,是无据可查的。其二,诗词创作中,使用典故可以注明出处;而使用掌故,只能注明来自民间传说。典故要讲究典籍
的出处,所以更书面化、更正规化,它是正统文学的一个分支。而掌故,则一般指古代老人口头讲述的故事,所以更民间化、俚俗化、口语化。打个比方,如果把掌故比作野史,典故则像是正史。不过,掌故一经名人、大人物用在文章、书籍当中,变成了有据可查的词语,就转化为典故了。
要补充说明的是,诗词创作时,“掌故”和“典故”一样,都是可以引用的。要注意的是,引用“掌故”要注明是民间传说,引用“典故”则要注明出处。
其二、关于使用典故的三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坚决反对在诗词创作中使用典故。
有一部分人认为,格律诗词已经被社会边缘化了,本来读看欣赏的人就很少;如果再使用艰涩难懂的典故,逼得人们带词典来读诗词,那么,人们阅读的兴趣肯定越来越淡,读的人势必越来越少。(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读格律诗词,已经需要极大的耐心;如果诗中再出现偏僻的典故,人家肯定扔掉不看了。)因此,这一部分人坚决反对“用典”,诗词创作主张用明白易懂、深入浅出的口头语言,追求通俗浅显、琅琅上口,让读者易读易懂易记易于传播。这是坚定的“禁典派”。
什么叫民营企业
第二种态度是:不用典故不写诗。
2077加点一部分人认为,诗词讲究短小精悍,是一种浓缩的艺术语言文学形式。典故字数少而涵盖的内容多,蕴含的道理深刻。使用典故,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完全符合诗词短小精悍、追求精炼的特性。因此,不用典故不写诗,句句用典,处处用典;无典不成句,无句不用典。这是坚定的“用典派”。有人把这一类诗称为“学人之诗”。其特点就是:句句用典,处处用典。
而本人主张第三种态度,就是:诗词创作,典故是可以使用的;但一定要用对、活用、化用、巧用。(这句话,后面再详细解释。)
我的这个观点,在我阅读的《随园诗话》时得到了印证。
《随园诗话》是清朝大诗人、诗词大评论家袁枚的得意之作,也是近代诗词评论的一本巨著。他在书中专门有一段论述“用典”问题。原文不长,照抄如下:
余每作咏古、咏物诗,必将此题之书籍,无所不搜;及诗之成也,仍不用一典。尝言: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意思就是:我每次作咏古、咏物诗,必定会将与此相关的书籍翻阅一遍,然后等成诗之后,仍不用任何典故。我常常说:眼前有典故不引用,就像有权有势之人而不炫耀一样。
这话说得够清楚了。袁枚作诗,始终没有照搬照套任何典故。这并不是因为他不知典故,而是早已将典故烂熟于胸。因为作诗之前,他已经把相关的书籍重新翻阅了一遍。他之所以不想引用典故,是因为他不想炫耀自己书读得多,知识掌握得多。当然,还有深一层的意思:他不想拾取别人现成的劳动成果,充当自己的创作词汇,充塞在自己诗词的句里行间。
其三、关于典故在诗词创作中的作用
第一、巧妙而准确地使用典故,可以突出形象性,符合诗词以形象思维见长的特性。
我们常说:诗言志(抒发感慨、表达感情)。然而,诗是如何言志的呢?诗是通过形象言志的。
譬如: 书愤(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陆游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居家乡山阴时所写的愤慨之作。诗人时年六十有二。此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长城”,二是“出师表”。
现在,单说“长城”这个典故。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典故就出在这里。诗中的“长城”就是代指卫国英雄。陆诗这一句“塞上长城空自许”如果改成:卫国英雄空自许(我以为自己就是卫国英雄,其实这个大志是空的。),平仄也是对的,意思也是通顺的,但是形象性就差多了。卫国英雄是什么样的形象?人们说不清、想不来。然而,用了“塞上长城空自许”,读者就会想到北方的万里长城,那是一砖一石结结实实垒起来的,那是高大巍峨的护国屏障,那是国家安宁的象征。“塞上长城”具体可感,可想可看,可触可摸,比“卫国英雄”具体多了,因而,诗句也更
有感染力了。
整联诗的意思是:我自己曾经自许为“塞上长城”,捍卫国家,扬威四方,舍我其谁?然而,大志落空,愿望落空;如今,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满头白发,如箭穿心,痛彻肺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啊!就是这一联诗,就足以把诗人的愤慨、痛苦抒发得淋漓尽致!
第二,使用典故,可以使诗词创作中遣词造句精炼、含蓄,符合诗词要求语言精炼、语意含蓄、言简意赅的特性,达到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格律诗讲究短小精悍,是一种浓缩的艺术语言文学形式。它字数很少。最长的七律56字,最短的五绝才20个字。然而,格律诗又要求涵盖丰富的内容,给人提供深远的意蕴。因此,它要求在短小的篇幅里,用词要精心选择,要精炼、含蓄,言简意赅,能够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得到一种思考的快乐。而使用典故,完全符合这种要求,达到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特别是怀古、咏古诗,更是如此。
譬如: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最后两句都是典故。东风不与周郎便,讲的是三国纷争之时,曹操领兵八十万打算吞掉东吴。周瑜说服了东吴国君孙权,决心北拒曹操。他巧妙地使用了连环计,准备一把火烧毁北兵战船。然而,没有东风他是一筹莫展,而孔明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铜雀春深锁二乔,也是典故。讲的是,曹操建了个铜雀台,其子曹植随后写了铜雀台赋。其中有一句是: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旧代“乔”与“桥”通用,乔姓就写作“桥”。孔明巧妙借助乔、桥的谐音,告诉周瑜:曹操想夺取孙策与周瑜的妻子大乔小乔自娱,以激怒周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没有那一场东风,那么,大乔小乔就要被锁在铜雀台了。言下之意,三国鼎立的历史就要改写了。此诗极写赤壁大战对东吴生存的决定性的意义。
再譬如: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医药品牌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第一、三、四句都是典故。
首句“王濬楼船下益州”,就是指公元二八○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益州刺史王濬率领精锐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直取金陵(吴国都城),以完成统一大业。诗人不去描述详细的战争过程,只是展出了水军浩浩荡荡地征讨东吴的威武场面,既节省笔墨,又直观形象,达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三四两句使用典故的用意也是如此。“千寻铁锁沉江底”,形象地写出了东吴的军事防线彻底崩溃;“一片降幡出石头”,则是形象地写出了东吴国狼狈投降的场面。诗人用墨不多,但言简意深,能够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再譬如:清朝福州诗人黄任写的福州西湖游杂感诗一首:
复道张灯夜未收,冬郎垂老到闽州。
玉消珠尽长春冷,谁伴荒游上彩舟?
郑少秋和官晶华此诗中,冬郎、荒游上彩舟都是典故。冬郎,是唐诗人韩偓的小名,擅长写艳诗。这里讽刺王审知之子王延钧的宠妃陈金凤。陈金凤善诗并且喜欢淫乐,诗人这里把她比作“冬郎”。“荒游上彩舟”这典故讲的是,王延钧为满足其欲望,曾连续七年端午节在西湖搞龙舟竞渡。彩舟百艘,横陈湖中。宫女舞楫,奋勇争先;彩旗飘扬,水珠飞溅,极尽“荒游”之能事。此诗就是写王延钧主政时的荒淫无道,也是讽刺荒淫无道的统治者必然是短命的,是没有好下场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