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古今名人笔下的广州又是怎样的一番大美?佩内洛普 克鲁兹
广府这一方热土,为古今中外的作家创作提供了深厚的生活土壤,历代都有许多名士文人到过这座南国名城,纷纷著书撰文记录他们对广州的观感。
在唐代大家张九龄的笔下,“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盛唐时期的广州是雄、壮、开阔,是千家万户生气勃勃。
在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的笔下,广州是“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一片富饶繁华。
无数文人墨客也在广州留下了千古流传的故事,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贬途经广州,发现广州百姓喝水困难,于是给朋友、在广州任官的王敏仲写信,建议其为广州城百姓引入山泉水。王敏仲不负厚望,很快将工程完成,这项工程也被称为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工程。
在现当代作家的笔下,广州更是诗意温暖、花团锦簇,充满了无限生机。
在巴金笔下,广州是温暖的,“那是阳光常照的地方”。
在老舍笔下,广州是诗意的,“院里院外,四季有花,而且是多么出的花呀”。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广州有美食,广州的颜则是“深绿和深红”的。
在冰心的笔下,广州是“春深如海”,是“春天的最深处”。
广州“花城”的美名远播也与名家之作有关。广州地处亚热带,长夏暖冬,一年四季花卉常开,自古就享有花城的美誉。1961年,著名作家秦牧出版散文集的时候,采纳夫人紫风的建议,把描写广州花市的《年宵花市》一文改成《花城》,并作为书名。此书出版后,广州“花城”的雅称更出名了。
一起来品读古今十大名家
书写大美广州的文章
豹纹外套感知广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张九龄 《春江晚景》最难的绕口令
杨蓉胸围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柳岩泰国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唐代大家张九龄写了多首关于广州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广州江边津亭畔的美景。大约是张九龄辞职居家期间与王六(名履震)同游广州时所作。晚风悠悠,云霞移幻,江畔风景优美,诗人与友人沉醉在广州春江的美景中。
张九龄的另一首诗——《送广州周判官》,记录了盛唐时期广州的景观,让一幅幅独特的岭南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
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
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
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苏轼 《发广州》
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
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
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
此诗见于《苏轼诗集卷·二十二》,当时苏轼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途经广州所作。苏轼身在岭南,远离庙堂,三杯酒下肚,梦中香甜,处处有闲适之心。就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展现的那样,东坡先生保持一贯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同时还表达了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杨万里 《二月一日雨寒》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广东任职时,足迹几乎遍及南粤大地,他也把广州的木棉花写入了诗中——
姚黄魏紫向谁赊,
郁李樱桃也没些。
却是南中春别,
满城都是木棉花。
张岳 《镇海楼记》
张岳,字维乔,福建惠安人,明代正德年间进士。他所写的《镇海楼记》,是描写镇海楼的著名美文。
他在《镇海楼记》中如此描述镇海楼的历史:城内北偏有山曰越秀,拔地二十余丈。国初天兵南下,列郡既听受约束,守将永嘉侯朱亮祖始作楼五层,以冠山颠,曰“镇海”。楼成
而会城之形势益壮。其后楼渐圮,成化中总督都御史襄毅韩公命有司修完之,比烬于火。亟图再作,以费钜力艰,持弗决者累年。嘉靖甲辰,提督尚书蔡公经、巡按御史陈君储秀,折衷议,出帑金二千三百有奇,以为木石、瓦甓、丹漆,僦佣之费,选用能吏稽董工程,以明年乙巳闰月兴工。既而蔡公去,余来代之,陈君去,御史杨君以诚代之。越又明年丁未正月朔,工告成,规制如旧,而闳伟壮丽视旧有加。
闫凤娇厕所门种子屈大均 《广州竹枝词》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
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岭南文化名人屈大均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有“广东徐霞客”之称。屈大均所著的传世之作《广东新语》融知识性、学术性、资料性于一体,从广东的气候、地形山貌、湖泊泉池、名胜古迹,到传说神话、民间风俗,再到诗词歌赋、名人书画,乃至油盐酱醋、花鸟鱼虫,包罗万象,被称为“广东百科全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