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
四字成语故事1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
【释义】滥:与真实不符;竽(读鱼):古代一种吹奏的簧管乐器;充数:凑数。意思是冒充会吹竽的人,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混进来冒充有本领;或者是以次充好;也可表示自谦。
【例句】我唱得不好,参加合唱团只是滥竽充数。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战国时,齐宣王非常爱听吹竽,总要叫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这三百人都有丰厚的俸禄。
当时有个南郭先生,很羡慕吹竽的丰厚俸禄,却又不会吹竽。于是他自我吹嘘是吹竽高手,并且愿意参加吹竽的乐队。齐宣王很高兴,把他编在吹竽的乐队里,并给予他与乐队其他吹竽手一样丰厚的俸禄。从此,齐宣王听乐队吹竽,南郭先生就混在里面,装腔作势
地做出在吹竽的模样。因为吹竽手很多,乐声又响,他混在里面充数,没有被人识破。南郭先生也洋洋得意,以为一直可以混在里面凑个数。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非常喜欢听吹竽,不过他不喜欢听许多人合奏,而喜欢一个一个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说齐湣王有这个要求,知道自己再也混不下去了,于是赶紧逃之夭夭。
暗月岛在哪【近义;反义】鱼目混珠 名不副实;名副其实 货真价实
秀外慧中的成语故事
带月字的成语【原文】
杨受成范冰冰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闲,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闲,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1)丰颊(2),
清声(3)而便体(4),秀外(5)而惠中(6),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据《全唐文.卷五五五.韩愈》引)
【故事阐述】
〈送李愿归盘谷序〉文章中,韩愈藉着李愿的一段话,把天下人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受到天子宠信的人,这些人不但在外为官,威风凛凛,在家更是美人常伴左右,争宠而娇。第二类的人,则是像李愿这种人,隐身山林,不问世间俗事,自得其乐。第三类的人则是汲汲营营于名利,到处巴结贵人,终日唯唯诺诺,直至老死。
韩愈在描述第一类人的时候,除了极力描述他们为官的威风和受奉承的情形,也对这些人奢靡的生活,藉周遭美女争宠的情形显露出来。韩愈对这些成日没事,只为争取主人怜爱的女子作了相当细腻的描述。这些女子个个画着弯曲的细眉,有着丰润的脸颊,声音是如此动人好听,体态更是轻盈迷人。不但外表好看,人也很聪明。走起路来婀娜多姿,整天打扮得漂漂亮亮,住在各人房里,不是互相嫉妒,就是想尽办法争宠。
后来,“秀外慧中”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摘出,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内心聪慧
移风易俗的成语故事
【原文】
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寧。
六级分值分配《礼记.乐记》(1)济南景点介绍
【故事阐述】
在《礼记.乐记》这篇文章中提到音乐的產生及其作用,内容大意是说,凡是不正当的声音刺激人心,就会引起悖逆的反应,这种反应化为具体的事实,那就是淫乐的来歷;纯正的声音刺激人心,就会引起顺当的反应,这种反应化为具体事实,那就是和乐的来歷。
因此,当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產生情感时,就会发出声音,把各种声音结合起来,加上舞蹈动作,进而就產生音乐。所以,古代圣王都非常注重对人心会產生影响的事物,并主张以“礼义”来导正人的行为,以“音乐”来调和人的心性。
音乐的演奏中,纯正和善的音乐,伦理井然,最能让人心平气和,耳目清明灵敏,长期下来可以潜移默化人民的心性,进而改善社会上不良的风气、习俗,使天下回復和平安寧。
后来,“移风易俗”这句成语就直接摘自典源,用来表示改善不良的社会风俗习惯。
洛阳纸贵的成语故事
【释义】洛阳:西晋时的京都。意思是京都里纸价大涨。形容文章写得好,广为传抄。
【例句】谁要是能写出一部经典的作品,使得洛阳纸贵,那可是件大好事。
【近义;反义】风靡一时 有口皆碑;无人问津 不屑一顾
这个成语出自唐房玄龄《晋书左传》。左思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出身寒微,性格孤傲,勤奋好学。他经过十年的精心构思,写出了著名的《三都赋》。
当时,还有一位文学家叫陆机,听说左思写《三都赋》,觉得很可笑,他曾对人说:“左思也能写《三都赋》?等他写好之后,我可用来盖酒瓮!”陆机的嘲笑很快传到左思耳里,但左思并不气馁,反而更加勤奋努力,准备用事实来回答他。
左思经过刻苦努力,最后终於完成了《三都赋》。其中《蜀都赋》和《吴都赋》,描写三国时两都的险要形势,丰富的物產以及华丽的宫室等;《魏都赋》则描写了魏都的建设和魏国的国家概况,歌颂了曹操的功业。
《三都赋》的主旨,说明立国根本在於德,不在於剑。皇甫謐为赋写序,张载为《魏都赋》作注,刘逵为吴、蜀二都作注。此书一面世,豪贵之家,都传来传去地阅读和抄写,一时之间,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
量体裁衣的成语故事
【释义】“量体裁衣”这一成语,用来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好的空间名字
【例句】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甚麼事,都要看情形办理。
【近义;反义】量力而行 见机行事;盲人瞎马
这个成语出自清王筠《菉友肊说》。一位手艺精湛的裁缝给几个顾客量身材做衣服。他给一位青年和老年顾客量完身材后,得知他们都是举人。接着,他又给其他几位顾客量了身
材,还问了他们的年纪、爱好、性格脾气和职业特点,一一都作了记载。顾客走后,有人问他:“做衣服就是量身材,搞裁剪,穿针引线把布片连起来,你又问这又问那,这跟做衣服有什么关係?”
他笑笑说:“衣服要做得让人满意,不外乎长短胖瘦合体,穿了以后运动方便。少年中举的,难免骄傲一些,走路一定要挺胸凸肚,衣服要做得前长后短。老年中举的,因为年龄关係,大都意气消沉,弯腰拱背,衣服要做得前短后长。胖子的衣服,腰部要适当放宽一些,瘦的就不妨窄些。性急的人,动作火急火撩,衣服难免被东西掛住,可以做短一些,性子慢的人,就可以做长一些。这样别人才觉得满意。”那人称讚这个裁缝说:“你真会量体裁衣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