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拓展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非选择类(共0分
1. 字音字形。
①强(      )  卤莽(      )  ③见(      ) 
④拒(      )  ⑤怨(      )  ⑥利(      ) 
⑦不(      )⑧盘(      )   怨(      )⑩会(      )
2.文言句式。
(1)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
(2)终必不蒙见察(                )
(3)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
(4)以谓受命于人主(                )
(5)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
(6)至于怨诽之多(                )
3.词类活用:
⑬能克者盖寡
⑭必其根本
⑮知止以
身以黜恶
⑰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4.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                         今义:
②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                         今义:
③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古义:                         今义:
④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金玉婷图片度
古义:                         今义:
5.请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恤
士大夫多以不祝自己母亲节快乐的文案国事(       
今不士卒而徇其私(       
(2)度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       
义而后动(       
宁信,无自信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此曲(       
(3)操
之术多异故也(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童子业,久不售(       
大王来何       
(4)厚
重念蒙君实视遇       
而爱人(       
刀刃者无       
(5)于
反覆不宜卤莽(       
某则以谓受命人主(       
以授之有司(       
人习苟且非一日(       
同俗自媚众为善(       
(6)为
侵官(       
天下理财(       
同俗自媚众为善(       
则众何而不汹汹然(       
未能助上大有       
(7)以
致天下怨谤也(       
授之于有司(       
兴利除弊(       
士大夫多不恤国事(       
如君实责我在位久(       
膏泽斯民(       
二、选择题(共0分
6.下面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译:至于那么多(对我)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B.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译:没有机会(与您)见面,不胜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
C.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译:抱怨老百姓,特别是朝廷上的士大夫更加如此罢了
D.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译: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操之术多异  故:原因,缘故
B.以致天下怨  谤:诽谤,指责
C.士大夫多以不国事  恤:顾虑,考虑
D.流行歌曲义而后动  度:计划
8.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一项是(   
①廊缦回   ②朝夜弦  ③四海 ④兴除弊
⑤如曰今日当一切不   ⑥可怜焦土来于秦
A.①②/⑤⑥⑦/③/④    B.①⑦/②⑤⑥/③/④
C.①②⑦/③/④/⑤⑥    D.①②⑦/③/④⑤⑥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奔车朽索,可忽乎    则智者尽
B.将有作,思知止以安人   岳阳楼之大观也
C.罚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失其与,不知
D.则思知止安人     虽董之严刑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其泉源    浚:疏通
B.而况于明哲乎  而况:何况
C.念高危则思谦以自牧郑爽什么意思   冲:前进,进取
D.能终者盖寡    克:能
三、文言文阅读(共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B.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C.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12.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启”是我的陈述。“某”是作者在草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暗含对司马光的不屑。
B.“窃”有私下、私自之意,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C.“盘庚之迁”是商朝君主盘庚即位后,认为国都设在商地,不适宜实行教化,决定迁都,改国号为殷。
D.“区区”是表达自己的情意诚挚到了极点。此句为古时书信常用的客套话。
13.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以此信回应司马光的诘责,此文是观点鲜明、维护新法的驳论文。
B.本文因为是书信体的驳论文,词语委婉,免得开篇就火药味十足,使对方不能往下看,从而不能宣传自己的主张。
C.王安石从“名实”入手,是因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司马光也不例外。因此从“名实”入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D.文章在结尾既承认自己知罪,又说对对方的观点不敢领教,实际上是用委婉的语言道出坚定的信念。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15.作者引用“盘庚之迁”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上览而置之。
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些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
在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文本二: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B.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C.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D.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功名的最高等级,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的称谓。
B.提点,古代官名,宋朝开始设置,寓提举、检点之意。掌司法、刑狱及河渠等事。
C.社稷,社为土神,土育万物;稷为谷神,谷养民众。后常以此代指国家或朝廷。
D.盘庚,商朝国君,为了巩固政治、躲避自然灾害,迁都于殷,史称“盘庚迁殷”。世界十大文化遗产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