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医学考试大纲
2017年健康管理师医学考试大纲
健康管理师是从事个体和体健康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接下来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7年健康管理师医学考试大纲,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店铺!
健康相关医学基础知识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
一、流行病学
(一)基本概念与任务
流行病学的定义是随时代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发展的。我国流行病学家根据现代医学卫生实践,对流行病学所下的定义是:“流行病学是研究人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任务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指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和健康)的现象。第二阶段的任务是“出原因或影响因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原因或影响因素。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的结果,出预防或处置的策略与措施。
(二)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及用途
1.观察法
(1)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通过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中的分布,为建立病因假设提供线索,为疾病防治提出重点地区、时间和人,亦为制定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描述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现况研究、筛检和生态学研究。
(2)分析性研究:对由描述性研究提出的病因或流行因素的假设进行进一步分析检验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主要的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2.实验法
与观察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实验法中实验者可人为控制研究因素的条件,因而结果更为真实可靠。流行病学实验主要有两类:临床试验和现场试验。
3.数理法
它是抽象地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疾病流行的规律,定量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4.用途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2).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
(3).临床诊断、和估计预后
(4).疾病监测
(5).卫生政策和策略的制定和评估
(三)常用指标
爱的就是你歌词
1.发病率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K=100%,l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
计算发病率时,观察时间可根据所研究的疾病病种及研究问题的特点来决定,一般多以年为观察时间。
分子和分母的确定分子为一定期间内的新发患者数。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多次发病,则应分别记为几个新发病例。对发病时间难以确定的疾病(如肿瘤等)可将初次诊断的时间作为发病时间。
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数是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人数。对于那些不可能发病的人(如研究传染病时,因已经感染了传染病或因接种疫苗而获得免疫力者),理论上不应
记人分母中。什么牌子的液晶电视好
2、患病率
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孙妍在 整容前照片>蔡知辰
患病率=(特定时间内某人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数)×K
中考加油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
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的关系是: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患病率是现况研究常用的指标,通常反映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可反映某地区人对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患病率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病床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3.死亡率
林峰家族
表示一定时期内,一定人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
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也称全死因死亡率或粗死亡率。死亡率也可按年龄、性别、种族、病种等不同特征分别计算,如年龄性别死亡率、某病死亡率等。计算时应注意分母必须是与分子相对应的人口。比较不同地区死亡率时,若人口构成不同,需要先对死亡率进行标化,再进行比较。
用于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死亡危险的大小。它可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也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也可用于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4.病死率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体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的人数/同期患某病的人数×100%
病死率多用于急性病,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病死率受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同时也与能否被早期诊断,诊断水平及病原体的毒力有关。因此,用病死率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应注意不同医院人院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医院的医疗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四)研究类型
普查
(l)概念:普查(census)是为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人的健康状况,于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中每一成员所作的全面调查或检查。特定时间应该较短,甚至指某时点,一般为1~2天或1~2周,大规模的普查最长不应超过2~3个月。
(2)目的':①早期发现和及时病例,这是普查的主要目的;②了解疾病的分布;③了解健康水平,建立生理指标的正常值范围;④了解某病的患病率以及流行病学特。
(3)优点:①普查可以同时调查几种疾病,并能发现人中的全部病例,使其能及早得到;②由于是调查某一人的所有成员,所以确定调查对象比较简单;③通过对普查资料制成相应的图、表,可较全面地描述和了解疾病的分布与特征,有时还可揭示明显的规律,为病因分析提供线索。
(4)缺点:①当普查工作量大,调查期限短暂时,工作不易细致,难免遗漏,造成偏倚;②参加普查工作人员多,掌握调查技术和检验方法的熟练程度不等,调查质量不易控制;③通常普查所用的诊断工具比较简单,诊断不能达到要求的标准;④对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病不宜开展普查。
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医学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医学实际,阐述统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学科。
(一)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总体和样本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对象称作总体。如研究2003年中国45
岁以上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测定值的全部构成了一个总体。总体中的个体数有限,称为有限总体;总体中的个体数无限,则为无限总体(假设总体、虚拟总体)。如研究糖尿患者的空腹血糖测定值,由于对时间和空间未加限制,全部糖尿患者的空腹血糖测定值则是一个无限总体。
根据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出的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的子集称作样本,如从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的一组患者,测得的空腹血糖测定值。抽取样本的过程称为抽样。用样本来推断总体的特征称作统计推断。
2.同质和变异 严格地讲,除了实验因素外,影响被研究指标的非实验因素相同被称为同质,但在人健康的研究中有些非实验因素是难以控制或未知的,如遗传、营养、心理等。因此,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对被观测指标有影响的、主要的、可控制的非实验因素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就可以认为是同质。同质是研究的前提。
在同质的基础上,被观察个体之间的差异被称作变异。如同性别、同年龄、同地区同体重儿童的肺活量有大有小,称为肺活量的变异。变异性是统计数据的特性。
3.参数和统计量 总体的统计指标称为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丌),总体标准差(巧)等;样本的统计指标称为统计量,如样本均数(x),样本率(p),样本标准差(s)等。如某地1995年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平均红细胞数(_u)即为总体参数,而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的144名正常成年男子的平均红细胞数(s)为样本统计量。一般情况下,参数是未知的,需要用统计量去估计。用统计量推论参数的方法,统计学上称为参数估计和参数检验。
4.误差 医学科学研究中的误差,通常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其中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测量误差;以及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即抽样误差。
抽样研究时,只对样本进行观察研究,然后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从同一总体中抽样,得到某变量值的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有差别,称为随机抽样误差,简称抽样误差。抽样误差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一定的规律性。统计学中可以根据抽样误差的分布规律,对总体进行统计掌推断。
5.概率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常用P表示。P值的范围在0和l之间,P≤0. 05或P≤0.01的随机事件,通常称作小概率事件,即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统计学上认为一次抽样是不可能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