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考研备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备考资料。为
复旦大学714新闻传播学基础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参 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来源
2刘吉桦、 受众
3、 《实际应用新闻学》
4豫菜、 《中国文库》
5、 《三家村札记》
1、 怎样理解“报刊是意见的自由市场”
3、 “全党办报”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请简述“全党办报”
的主要内容
1.从传播技术层面分析大众媒体对文化的影响
2.论新闻宣传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与国民党统治时期新闻法制的异同
08年真题解析
2008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 名词解释
1.事实的提供者。在新闻工作中有两种含义:①指新闻稿的来
源;②指新闻所依据的事实来源和新闻转发来源。
2.新闻稿的来源有采写或转发的电讯,报社、广播电台、电
视台记者采写的新闻,通讯员、读者投寄的稿件。新闻稿的来 源要在新闻的开头或末尾的署名中交待清楚。获得新闻事实的 途径,有他人口头或书面提供的,有获得者目睹的。对新闻事 实的来源,有的在新闻中作明确交待;有的为防止泄密、打击 报复或应事实提供者的要求,作间接交待,或不作交待。对于 保守新闻出处的秘密,有些国家用法律形式作出规定;有些国 家靠新闻界内部制订的记者信条、新闻道德规约予以约束。中 国保障人民反映情况的权利,不允许对反映情况的公民进行打 击报复。
3.指的接受者,包括和书籍的、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
众,网络的兴起使得受众的范围越来越大了。早期的传播 学者从宣传的角度出发,先后提出了 、“强效果论”
等理论,随着研究的发展,传播学者们发现受众并不是单 纯的、被动的接受者,也不是同质的,不同的受众对于同 一传播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受众在中的作用开始受到 重视。
受众的特点真正实现从传者中心论到受众中心论的 转变是在20世纪60年代。受众中心论的研究者认为,受 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是被动者。受众并不是消极地“接 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这也就是所 谓的受众本位意识论。
4.由近代中国出类拔萃的名记者邵飘萍所著,其《新闻学总论》 和《实际应用新闻学》等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新闻理论著作。其 中介绍了邵飘萍新闻思想中对新闻学定义,新闻记者的责任, 舆论学思想以及其早期的一些媒介经营的理念。
5.《中国文库》是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于2004马境年开始发起并组 织实施的一项标志性出版工程,旨在整理总结20世纪以来中 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和出版成果,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类、史学类、 文学类、艺术类、科技文化类、综合普及类等六大类别。计划 出版10辑约1000种图书。
6.“三家村札记”是1961形容伤心的成语年9月中共委机关刊物《》杂志为 “丰富刊物内容”、“活跃气氛”、“提高质量”而开辟 的一个。《三家村札记》介绍古人读书治学、做事做人、从 政打仗等方面的历史知识,以针眨现实生活中的弊病,具 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启迪性, 对当时一些“左”的错误和不良作风有所批评和讽刺,深 受读者欢迎。
2.简答题
1. “报刊是意见的自由市场”这一思想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
重要原则,与另一重要原则“自我修正过程”,均是从英国诗 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的政治小册子《论出版
自由》中引申而来,其基本假设是:第一,人是希望了解真理
并愿意服从真理的;第二,为了接近真理,惟一的方法就是保 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第三, 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为前提, 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第四,在各种不同意见
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产生出一般人所承认的最合理的意 见。
姜超老婆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这一思想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作为自由主义报刊的理论的重要观 点,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 等和权利思想起到巨大作用。
然而历史证明,所谓“意见的自由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现状发生了尖 锐矛盾,新闻自由因媒介在竞争中形成垄断而被滥用,使媒介 成为当权者满足个人利益的工具。该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 利,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受众的权利;并且,它谈论的是意见、 思想的自由,而实践中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实际上损害了意 见的多元表达,并带来深刻的社会问题。
个人所得税退税操作流程2.两个环境是指“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该理论由美国新闻 工作者、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即所谓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中, 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虚拟环境,前者是独立於人的意识和体 验之外的客观世界,后者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
与此相关系,能被人自身直接体验的环境是“直接环境”,而需 要通过他人才能间接体验的环境叫做“间接环境”。
现代社会中,“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主要是由大众传 媒造成,换言之,现代人和现实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由大众媒 介构筑的巨大“虚拟环境”。
3. 它是1944年2月16日《解放日报》纪念创刊1000期时发表的 社论中首次提出的。同年3月22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