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秋节的传说或诗句


  篇一:中秋节的传说大全
金星变性  中秋节的那些事儿
  中秋又到了,先祝大家:
  年年圆满如意,月月事事顺心,日日喜悦无忧,时时高兴欢喜,刻刻充满朝气,月圆人圆花好,事顺业顺家兴!
  分享几个网络故事,慰藉荒芜的心灵。
  经典中的经典: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
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成神了,人间便就开始拜神嫦娥了,但拜月是女人的事情,即
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特别是结了婚的女人,在中秋节一定要拜拜月的,因为月属阴,主生育,过去是多子多福,拜月自然是希望自己多怀孕。拜月时,会供上一种圆圆的有馅的饼子,这种圆饼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月饼”。除了供月饼,另会有瓜果之类的时鲜,特别是有籽的瓜是不能少的。除了拜月,过去女人在中秋时,还要“摸秋”和“送瓜”,送瓜就是送子,此行为是过去中国民间乞子心愿的一种流露。
  历史的痕迹之一:唐高祖与“祝捷饼”
  中秋节的第一主角是月饼。关于月饼的来历,传说很多,较流行的观点是出现在唐朝。唐初,东突厥势力强大,李渊太原起兵时曾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换取北方的相对。唐朝建立后,突厥一方面支持薛举、刘武周等割据势力,与唐朝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又自恃兵强马壮,不断举兵南下侵扰。为了平定北方外患,唐高祖李渊委
  任当时著名将领李靖为北征总指挥(行军总管),反击突厥,最终得胜。
  李靖凯旋之日正好是八月十五,恰巧当晚有吐鲁番人向李渊献饼祝捷。李渊其时正与臣分享李靖胜利的喜讯,看到圆圆的祝捷饼十分高兴,笑对当空,脱口而出——“应将胡饼邀蟾蜍”。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应该邀请月亮之神下凡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可口的胡饼。李渊遂将胡饼分给臣,君臣一道品尝,赏月。据说,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由此而
来,并由宫中传到民间。
  其实,这个传说并不能作为月饼起源的依据。上古时,中国古人对日、月、星辰等天体十分崇拜,便有“春祭日,秋拜月,夜占星”的风俗,在拜月时,都会供上一种圆圆的小饼子,这个小饼子才是月饼的雏形。
  历史的痕迹之二:杨贵妃为“月饼”起名
  说了月饼来历的传说,再说月饼这个名字的故事。在早期,人们并不把月饼叫“月饼”,其叫法很多,如李渊说的“胡饼”,还有“小饼”、“月团”、“宫饼”、“金饼”(宋代)、“月糕”(元代)等叫法。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饼。过去,汉人把生活在中国北方、西方的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胡人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面饼,被汉人称为“胡饼”。这种饼圆圆的,糖馅、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么,胡饼又是如何改称月饼的?这便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杨贵妃有关了。
  杨玉环,原名杨芙蓉,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美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出众,真若出水芙蓉。李隆基听说后,便把时年已27岁的玉环册封为贵妃,万千宠爱集于她一身。有一年中秋节,李隆基和杨贵妃一起吃胡饼赏月。的李隆基故作风雅,觉得胡饼一名不好听,想改个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时
想不出来。杨贵妃抬头一望,其时高悬空中的一轮圆月,恰如这圆圆的胡饼,遂脱口而出——月饼。李隆基一听,连连拍手叫绝。“月饼”一名,由此叫出来了。
  其实,在宋代,人们也不把月饼叫“月饼”,文人喜欢称之为“金饼”,如与梅尧臣齐名的宋代文学家苏舜卿有诗句:“云头艳艳开金饼”、“金饼隔林月”。在宋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尚没有普及。到了元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才变浓,但多称之为“月糕”。一直到明代,“月饼”才正式定名,中秋节吃月饼风俗也广为流行。如“明嘉靖《威县志》称,”中秋,置酒玩月,为月饼馈之。“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历史的痕迹之三:吃月饼与“杀鞑子”
  中秋的传说多是美妙的,但这个“杀鞑子”的故事却渗透了一段不愉快,它与元末起义的传说有关。在元末,天灾人祸连连,民不聊生,蒙古人对中原汉人的统治也更为严厉。为防止汉人造反,还不准民间私藏铁器,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些奴化政策,激起了汉人的不满,民间反抗情绪强烈,各地都在酝酿起义,相约“杀鞑子”,推翻元政权。当时公开聚会是行不通的。为了传递统一行动的信号,保证隐秘,南方的朱元璋,即后来的明太祖,便选择八月十五吃月饼的机会,将写有起义信号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通过这种传递方
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势力。
  其实,这个传说应该是张冠李戴了,想出“吃月饼,杀鞑子”妙计的是当时江苏泰州的大盐商、后来在苏州称王的的吴王张士诚,而不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当年并没有这么牛,他和尚、要饭出身,后来过不下去了,才跟着郭子兴闹革命,并最终夺得江山的。
  好玩的传说——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又称月老,神话传说中主管人间婚嫁之事。
  唐朝时有个名叫韦固的人,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里。一天晚上,韦固走出南店,看到斜月下有一个老人靠着一个布袋,坐在阶梯上,借着月看书,韦固便好奇地走近。老人告诉韦固,那书记载着天下男女的姻缘,布袋里的红绳,是用来系住有缘男女的脚,将来会结成夫妻。老人还告诉韦固,他的妻子是市场卖菜盲妇怀里的三
  篇二: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待月》【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月夜》【唐】刘方平
  更深月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中秋节的传说或诗句)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静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李商隐)
思想汇报2010年12月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张九龄)
潘美辰图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李商隐)
雁塔区什么时候解封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怎么拍人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
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宋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
  篇三:中秋有关的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于是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9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1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而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
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
  小人蓬蒙在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后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傍晚,后羿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3步,月亮退3步,他退3步,月亮进3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农业银行余额查询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伐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500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
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