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岁月的时光机读后感
离开家乡多年的我,每当看到一张地图,总会无意识的在茫茫山河中寻鄂湘赣三省交界处那个模模糊糊的点,脑海中便扫过家门前小河上的那两坐桥的画面,它们就像一台时光机,记录故乡的时代变迁,也印刻着我对于家乡的所有记忆。兰州旅游景点大全
鸡汤怎么炖好喝三面环山的家乡,一条河溪穿行而过。从我记事起,那架石板桥就静静的横卧河两岸,一任风吹雨打日晒雨淋。那是一架很不起眼的石板桥,与世间万千个普通乡村里那万千座石板桥别无二致。约摸1米宽的桥面,由两块凹凸不平的黑石板并排铺就,被岁月打磨得圆润光滑,透着黯哑的青幽光。石板两侧爬满青苔,间或几株纤细的蕨类植物临水照影、惬意舒展。穿过石板间的缝隙,在脚底5米之下,河水盈盈汨汨,水草蔓延招摇。
幼儿园大班教师个人总结在那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里,石板桥就是村里人日常生活里跳动着的脉络,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天,板车碾过石板桥的“咔咔”声、孩子上学的欢笑声、鸭穿过桥底的“嘎嘎”声、女人们的捣衣声,此起彼伏,演奏着一首和谐秀美乡村“清平乐”。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桥头那两棵大杨树枝繁叶茂,投下的树荫是纳凉的好去处,老人们摆上棋局,一把大蒲扇、一缸大叶茶,就可以悠哉悠哉度过一个闲适的午后。放学的孩子们在没有护栏的石桥上
大数据查询来回疯跑肆意打闹,引得大人们一阵恐慌,远远的喊着:崽伢子,不要命咯,那么高掉下去摔死咯。他们追到桥头,揪住孩子们的衣领,连哄带吓以示警告。可是大人们尚来不及转身,调皮的孩子们又泥鳅一样从桥这头溜到了桥那头,回头对着气急败坏的大人们做鬼脸,然后下到河岸,一头扎进落日铺满金辉的河水里,水花飞溅,红霞满天。
石板桥见证了我的成长,陪伴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又目送我走出大山到县城、到省城求学,启航朝梦想出发,它是我心里故乡的坐标。
节序匆匆,时代变迁。一座桥有一座桥的历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乡村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家乡的石板桥渐渐被人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不远处架起了一座坚固的水泥桥。
北京澳加利华文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2006年夏季,水泥桥落成,那是村里的一件大事,开启了人们通往美好新世界的大门。不同于石板桥的简陋,水泥桥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平坦的桥面、规范的人行道、雕花的栏杆,就像一个衣着考究的人提鞋涉水,迈着蜻蜓点水般的步子,优雅、张扬。
随着这架桥的落成,故乡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客车通到家门口,去县城赶集成了“说走就走
的旅行”;卡车将山里的山货运到山外售卖,带动村人发家致富;私家小汽车也偶尔出现在街头,好不气派;河岸桥边的人们无心停留,形匆匆、兀自繁忙。
可转债中签后怎么操作与这番繁忙景象形成反差的,是桥下不再欢快的小河。在那时候发展的路上,人们肆无忌惮的透支着环境。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小河变得凝滞深沉了。
从水泥桥上走过,站在桥上寻往日风景,却只能痛心地看到日夜不休排放的工业废水从桥下穿行而过,沿河生活垃圾堆积如山,河道变窄、泥污淤积、恶臭阵阵。在人们盲从地向未来奔跑的时候,选择性无视眼前大自然的呻吟。故乡在时代发展的大潮里,奋力驾着小舟颠簸地驶向远方。
我工作后,离开了家乡,从此很少回家。故乡的石板桥成了装饰窗子的明月,故乡的水泥桥成了梦里回不去的远方。
余秋雨说,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勾起浓浓的乡愁。乡愁越浓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就越把自己和故乡连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种可怖的循环。离家多年,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我成了家乡的匆匆过客。父母退休后又从乡村搬到了县城,回
乡似乎近在咫尺,又好像远于天涯。故乡就像一幅水墨画,存在记忆的缝隙里,样貌被时间洇染斑驳,乡愁却成了散不开的浓雾。故乡的桥在浓雾里若隐若现,静默中的等待是对游子“归去来兮”的召唤。
位于三省交界的故乡,是一片红的热土,那里曾经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曾经是元帅战斗过的地方,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那里的山川河流,革命烈士的精神信念渗入了人们的血脉灵魂。面对生态遭到破坏严重的家园故土,人们开始反思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人们幡然醒悟,一座生态之桥在人们心里慢慢落成扎根。
今年5月,应友之邀,再次回乡。令人惊喜的是,短短几年时间,故乡已洗去尘埃,生机勃勃。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幅充满诗意的图画,是故乡如今的写照。依托丰富的红文化,整合打造红旅游线路,秋收纪念馆落成,铭记当年那段风云变幻、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修建了旅游环线,成为全国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的指定赛场和全国各地驴友的徒步露营度假胜地;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再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乡村田园风光。
家乡的石板桥与水泥桥,在同一条小河上彼此静默守望。静默,是陶然忘机的闲情;守望,是乡村之美的和谐。新时代下,它们立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处,必将见证家乡未来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