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212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琦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 3+3”工程王琦名医传承工作站建设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工程王琦学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朱丽冰(1989-),女,2014级在读博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中医体质分类研究㊂E⁃mail:kongbeizi123@163 通讯作者:王琦(1943-),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中医体质学㊁中医男科学㊂E⁃mail:wangqi710
@126
体质分类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朱丽冰 王济 郑燕飞 李英帅 李玲孺 王琦
【摘要】 体质分类研究既探讨了个体的差异性又辨识了体的趋同性,将人的体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型,是体质研究的重中之重,在世界医学领域里一直是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㊂文章回顾了历年来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体质分类研究,探讨了不同体质分类研究的理论依据㊁体质分型等,并且总结
了作为体质分类辨识工具的体质量表开发㊁应用现状㊂此外,还阐述了中医体质分类研究当前的不足之处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中医体质分类研究将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㊂什么是反倾销税
【关键词】 体质; 体质分类; 研究; 进展
【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11.048Review on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home and abroad ZHU Li⁃bing ,WANG Ji ,ZHENG Yan⁃fei ,et al. Center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 and TCM Constitution ,school of preclinical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Qi ,E⁃mail :wangqi710@126
【Abstract 】 The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which has been the priority and focus in the area of con⁃
stitution research,not only explored the diversity but also recognized the similarity of individual
constitution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presentative studies of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both ancient and
环球中医药2016年11月第9卷第1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ovember2016,Vol.9,No.111433
modern,domestic and abroad over the past years.It also discuss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constitution
typing from different studies of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In addition,it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nstitution scale which is the identification tool of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Furthermore,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limi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research
field.
【Key words】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体质分类就是根据人中个体各自不同的表现,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整理㊁分析㊁归纳将人的体质系统的分成若干类型[1]㊂遗传因素的多样性与后天因素的复杂性使得人中的个
体体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当人处于同一社会背景,同一地方区域,或饮食起居比较相同时,该部分人又呈现出体生命现象的共同特征即体的趋同性㊂个体的差异性构成了体质可 分”的前提,体的趋同性则是体质有 类”可归的基础,两者相互统一,共同形成了体质分类的理论基础[1]㊂有关体质分类研究的论述亦颇为丰富,现将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体质分类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㊂
1 中国古代医家对体质分类的认识
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体质分类的表述,‘黄帝内经“中关于体质分类的方法主要有阴阳五行分类㊁体型体质分类㊁心理特征分类等㊂如按五行分类法将体质分为木型㊁火型㊁土型㊁金型㊁水型等[1⁃2]㊂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质进行了分类,如张介宾从禀赋阴阳㊁脏气强弱盛衰㊁气血虚衰等方面,将体质划分为阴脏㊁阳脏㊁平脏3类;清代医家章楠则以阴阳量的盛㊁旺㊁虚㊁弱作为体质分类方法,将体质分为阳旺阴虚㊁阴阳俱盛㊁阴盛阳虚㊁阴阳两弱4型;清末医家金子久则根据个体的形态特征㊁嗜好及肤等方面的差异,将虚弱性体质划分为阳虚㊁阴虚两型;近代医家陆晋生根据病邪的从化规律,将体质划分为寒湿㊁寒燥㊁湿热㊁燥热4型[1,3]㊂
纵观历代医家对体质类型的划分,无不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从临床实际出发,使体质分型与中医的理㊁法㊁方㊁药紧密相联,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其次,体质类型的划分,不仅考虑了个体的形态结构特征㊁功能特征,而且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对自然㊁社会环境的反应性和适应性等多方面特点
均在考虑之列,具有较强的整体观[3]㊂无疑,这对现代的体质分类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及理论指导意义㊂
张翰郑爽分手2 中国当代医家对体质分类的认识
当代医家同样从临床应用出发,以人体脏腑经络㊁气血阴阳津液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差异表现㊁体质变化㊁及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为理论依据进行体质分类[1,3]㊂如王琦的9分法(平和质㊁气虚质㊁阳虚质㊁阴虚质㊁痰湿质㊁湿热质㊁血瘀质㊁气郁质㊁特
禀质),匡调元的6分法(正常质㊁倦质㊁燥红质㊁迟冷质㊁腻滞质㊁晦涩质),母国成的9分法(无力质㊁苍白质㊁黏液质㊁紫滞质㊁迟弱质㊁盗热质㊁冷激质㊁奋力质㊁结障质)及田代法的12分法(阴虚型㊁阴寒型㊁阳虚型㊁阳热型㊁气虚型㊁气滞型㊁血虚型㊁血瘀型㊁津亏型㊁痰湿型㊁动风型㊁蕴毒型)等[4⁃7]㊂另有学者从不同年龄㊁性别将体质进行分型,如温振英等[8]将小儿体质类型分为5型:阴阳平和型㊁滞热型㊁脾胃气虚型㊁脾胃阴虚型㊁脾胃气阴两虚型㊂陈慧珍等[9]将妇女体质类型分为7型:正常质㊁阴虚质㊁阳虚质㊁肾虚质㊁气血虚弱质㊁痰湿质㊁瘀滞质㊂
3 中国少数民族医学对体质分类的认识
部分的少数民族医学也蕴含着丰富的体质理论,如蒙医学以 三根”(人体赖以进行生命活动的三种物质
赫依㊁希拉㊁巴达干)㊁ 七素”(即食物精华㊁血㊁肉㊁脂㊁骨㊁骨髓㊁精液)理论为指导,将人的体质类型分为7种:赫依型㊁希拉型㊁巴达干型㊁赫依希拉混合型㊁赫依巴达干混合型㊁巴达干希拉混合型和三者聚合型[10⁃12]㊂藏医学以‘四部医典“为理论指导,认为隆㊁赤巴㊁培根是人体的三大因素,同时又支配着饮食精微㊁血㊁肉㊁脂肪㊁骨㊁骨髓㊁精这七大物质基础,三者的平衡协调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并将个体体质类型分为隆型㊁赤巴型㊁培根型㊁隆和赤巴混合型㊁培根和隆混合型㊁培根和赤巴混合型以及隆㊁赤巴㊁培根三者混合型[13⁃15]㊂维医学
1434 环球中医药2016年11月第9卷第1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ovember2016,Vol.9,No.11
主要从性格特征上对体质进行分型,即气质分型:干热气质㊁湿热气质㊁寒湿气质㊁干寒气质[16]㊂
4 外国医学对体质分类的认识
4.1 西方医学的体质分类研究
重视人类体质的研究,探索人中个体的差异,发现个体的差异规律,不仅受到中国历代医家的重视,也受到了国外学者们的重视㊂国外体质分类的研究主要有西方医学体质分类研究㊁日本一贯堂医学体质分类研究㊁韩国四象医学体质分类研究㊁印度韦达养生学体质分类研究等㊂
与中医体质研究的 天人合一” 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不同,西方医学对体质分类的研究则更多是从生命活动中的某一个角度㊁或某一个面去探寻人中个体间的差异性及差异规律,总体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为以下几种:(1) 四体液说”,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的体液有4种,即产生于心脏的血液㊁产生于脑的黏液㊁产生于肝脏的黄胆汁㊁产生于胃的黑胆汁,只有当这4种体液比例协调时,身体才会健康,并根据这4种体液在人体内所占的优势不同,把人的体质划分为4型,即多血质㊁黏液质㊁胆汁质和抑郁质[17]㊂(2) 体型说”,西方学者对体质的研究常是从人体的外观形态结构入手对人的体质类型进行分类㊂如德国学者Ernst Kretschmer的气质体型学说把体型分为瘦长型㊁强壮型㊁矮胖型[18⁃19]㊂美国学者William Herbert Sheldon的胚胎说把体型分为内胚型㊁中胚型和外胚型[20]㊂(3) 血型说”,以人类血型来划分人的体质类型,在这方面日本的学者做的研究最多也最深入,如古川竹二依据血型不同把人的体质分为A型㊁B型㊁AB型㊁O型,血型不同其体质及气质类型也不同[21]㊂(4) 腺体说”,美国医生Elliot Abravanel认为人体内有四大腺体(甲状腺㊁脑下垂体腺㊁肾上腺㊁性腺),每个个体的体内都有一个占主导作用的腺体,而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㊁性格差异等㊂根据Abravanel的观点,男性体质类型可分为脑下垂体型㊁甲状腺型㊁肾上腺型;女性除上述三型外较男性多了性腺型体质[22]㊂(5)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俄国学者巴普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将人的神经活动分为4型并对应着不同的气质类型:强㊁不平衡型(兴奋型)对应胆汁质,强㊁平衡㊁不灵活型(安静型)对应黏液质,强㊁平衡㊁灵活型(活泼型)对应多血质,弱型(抑制型)对应抑郁质[23⁃25]㊂4.2 日本一贯堂医学的体质分类研究
日本汉方医学也十分重视体质研究,其中以森
道伯的一贯堂医学体质三型理论最具代表性,即根
据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将人的体质划分为3大类
瘀血证体质㊁脏毒证体质㊁解毒证体质㊂换言之,一
贯堂医学的体质理论是将体质等同于证,并按证候
决定处方,如瘀血证体质的用通导散,脏毒证
体质用防风通圣散,解毒证体质采用柴胡清肝散㊁
荆芥连翘汤和龙胆泻肝汤,其中柴胡清肝散专用于
小儿时期的解毒证体质,荆芥连翘汤用于青年时
期,龙胆泻肝汤用于青年期以及青年期以后[26⁃28]㊂4.3 韩国四象医学的体质分类研究
韩医学的体质研究以李济马的四象医学最具
代表性,四象体质研究主要考虑先天因素,如李济
马在‘东医寿世保元㊃四端论“中指出: 人禀脏理
有四不同,肺大而肝小者名曰太阳人;肝大而肺小
者名曰太阴人;脾大而肾小者名曰少阳人;肾大而
脾小者名曰少阴人㊂”[29]即将人的体质分为太阳人㊁太阴人㊁少阳人和少阴人四型㊂
4.4 印度韦达养生学的体质分类研究
印度韦达养生学(Ayurveda又被译为 阿育吠
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统医学,早在公元5000
年前就已经作为一种自然疗法为人们提供与
健康服务[30]㊂韦达医学认为人的体内有Vata㊁Pitta 和Kapha三种基本元素,Vita就像脉冲一般调动着人体的神经系统,它影响着人的风性体液㊁胃肠胀气㊁痛风㊁风湿病等;Pitta是胆汁性的体液,由胃肠分泌,流通于肝脏㊁渗透于脾㊁心㊁眼㊁和肌肤,它的主要功能在于产生能量,它分泌的胆汁直接参
与消化并且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Kapha是人的体液,它与黏液㊁润滑㊁营养素的载体息息相关㊂当Vata㊁Pitta和Kapha三者平衡时,人体才能保持健康;反之,失衡就会导致体质的异常,并由此将人的体质类型划分为Vata体质㊁Pitta体质㊁和Kapha 体质[30⁃31]㊂
综上所述,古今中外都不乏有学者致力于体质
分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对体质分类研究的共同
努力也极大地丰富了这个国际性命题的理论基础㊂
然而体质分类研究虽已具备了夯实的理论基础,但
是要从理论走向现实,服务于临床与科研,却需要
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即客观的㊁规范化的体质分类
方法和标准㊂
环球中医药2016年11月第9卷第1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ovember2016,Vol.9,No.111435
5 国内外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建立
5.1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及‘中医体质量
表“的制定
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建立需要一种尺度对
体进行趋同性的分类,对个体进行差异性的辨识,
借鉴于健康评价及心理测量的测评思路与方法,采
用量表测评法成为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建立的首
选[1]㊂然而国内有关体质分类的理论研究虽百家争鸣,对于体质量表的开发却鲜有问津者㊂目前在
国内比较公认的体质判定标准当属王琦教授的‘中
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及‘中医体质量表“,体质
量表共有9个亚量表,60个条目组成用来判定平和
质㊁气虚质㊁阳虚质㊁阴虚质㊁痰湿质㊁湿热质㊁血瘀
质㊁气郁质㊁特禀质9种基本体质类型,并采用5级
评分法,每个条目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每个
亚量表的评分均先计算原始分,再计算转化分,根
据转化分数对体质类型做出判定[33]㊂体质量表9个亚量表的再现性相关系数为0.76~0.90, Cronbach’sα系数为0.72~0.80[34]㊂王琦教授开发的体质量表及体质标准除针对16~65岁人的标准版外,还开发了针对7~14岁的儿童版体质量表及65岁以上的老年版体质量表[33,35⁃37]㊂此外体质标准及体质量表除有中文版外,还开发了日文版㊁韩文版㊁英文版㊁及香港版[38⁃41]㊂
5.2 台湾体质问卷的开发
台湾体质研究者开发的体质问卷(body constitution questionnaire,BCQ)将人的体质分为4型:阴虚质㊁阳虚质㊁痰瘀质㊁平和质,该问卷共有44个条目组成,分为3个亚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其中判定阳虚质的有19个条目(分数为19~95分,阈值分为31),阴虚质19个条目(分数为19~95分,阈值分为30),血瘀质16个条目(分数为16~80分,阈值分为27),当三种偏颇体质的最终得分均小于阈值分时则判定为平和质,该问卷三个亚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0.88[42⁃
46]㊂
5.3 韩国四象体质分类问卷的开发
韩国四象医学研究者早在1987年即开始了对
四象辨证内容相关问卷的研发,此后的学者们在该
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性及标准化的研究,推出
了‘四象体质分类问卷“系列:QSCC㊁QSCCⅡ㊁QSCC Ⅱ+㊁QSCCⅢ,不断地完善了韩国四象体质量表㊂此外,韩国四象体质医学会与韩医学研究院于2003~ 2005年间共同研发了四象体质问卷并分为医生版和患者版㊂在众多版本的四象体质分类问卷中,韩国四象体质学会公认并被普遍使用的当属‘四象体质量表QSCCⅡ“,该量表共有121个条目组成,将人的体质分为3型:少阴人体质㊁少阳人体质㊁太阴人体质,并由四象体质辨识软件(Win QSCCⅡ)分析判定最终的体质类型,当人的体质辨识结果不符合以上3种体质时即判定为不确定体质[47]㊂由韩国四象体质医学会与韩医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四象体质问卷SSCQ除有韩文版外,还被翻译成日文版㊁美国版及蒙古版[47]㊂
6 中医体质分类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快乐大本营尼坤历代以来,中医体质分类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关于中医体质如何分类,具体分型大家各持己见,普通大众们对此混淆不清,不知该听从何派言论㊂虽然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颁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后,王琦的体质九分法成为中医体质分类的主流,然而质疑声依旧:如有学者认为为什么九体当中没有血虚质,而历代古医籍中都不乏有血虚质的记载;‘中医体质量表“设计不合理,舍弃中医的望闻问切,仅凭患者的主观感受判别体质类型,难以被中医界认可等[48⁃49]㊂今后的中医体质分类研究可在现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基础上,集各家之言,共同整理㊁充实㊁完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在中医体质分类的研究上争取做到大范围达成共识㊂而作为架起中医体质分类理论走向现实的桥梁 体质量表,则更应该集结众人之力,共同完善,提高其作为体质辨识工具的准确度㊁可靠度,由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科研㊁临床及健康管理㊂此外,可开发多个语种的体质量表及体质标准,为中医体质走向国际提供基础㊂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体质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12.
[2] 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
[3]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4]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5] 匡调元.再论人体体质与气质及其分型[J].中华中医药学
刊,2011,9(7):1478⁃1481.
[6] 母国成.中医体质学说及其异化[J].新中医,1983,15(9):
3⁃9.
1436 环球中医药2016年11月第9卷第1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ovember2016,Vol.9,No.11
[7] 田代华,吕明伟.论体质与证候[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3,7(1):7⁃11.
[8] 温振英,郑军.小儿体质类型与辨证论治[J].中医杂志,
1998,39(6):362⁃363.
[9] 陈慧珍,曾昭明.妇女体质分型及临床意义[J].广西中医
药,1988,11(1):15⁃17.
[10] 乌力吉巴特,包文才,田晓.三元个性体质学说[J].中国民
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3):14⁃16.
[11] 包美荣,阿拉坦松布尔.浅谈蒙医体质的分型及临床应用价
值[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1):63⁃64. [12] 伊希巴拉珠尔.甘露四部[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
社,1988:70.
[13] 张吉仲,尹巧芝,郑兵.藏医体质及养护初探[J].中国民族
医药杂志,2006,4(2):9⁃10.
[14] 罗辉,仲格嘉.藏医体质学说概述及其研究现状和展望[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9):1315⁃1317. [15] 次仁德吉,占堆.藏医体质学的研究和应用价值[J].北京中
医药大学学报,2013,36(7):447⁃449.
[16] 马晓峰,王琦.论维吾尔族医学对我国传统医学体质理论的
贡献[J].中医研究,2007,20(9):1⁃2.
[17] 赵洪钧,武鹏.希波克拉底文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7.
[18] 郑希付.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
社,1991.
[19] Wikipedia.Ernst Kretschmer[EB/OL].(2015⁃10⁃25)[2015⁃
11⁃13]./wiki/Ernst_Kretschmer.
[20] Walker R N.W.H.Sheldon[J].Nature journal in Psychiatric
Bulletin,1978.
[21] 见正比古.血型人类科学论 探索自我身心奥秘[M].西
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22] Elliot D,Abravanel EK.Dr.Abravanel′s body type diet and
lifetime nutrition plan[M].America:Bantam Books,1983.
[23] 巴普洛夫.大脑两半球活动讲义[M].上海:上海交通书
局,1953.
[24] 陈书.巴普洛夫的学说思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蒲巴甲图片>dnf解除限制
社,1958.
[25] Wang J,Li YS,Ni C,et al.Congnition research and constitutional
classific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J].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1,39(4):651⁃660.
[26] 陈雪梅,王济,李玲孺,等.日本一贯堂医学与中医体质学比
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3):9⁃11.
[27] 矢数格.汉方一贯堂医学[M].医道の日本社,1964:21⁃25.
[28] 王琦,朱燕波,折笠秀树,等.日本体质医学研究态势述评
[J].中医药学刊,2004,22(7):1157⁃1160.
[29] 李济马.东医寿世保元[M].平壤:医学出版社,1964.
[30] Mukherjee PK,Nema NK,Venkatesh P,et al.Changing scenario
for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yurveda way forward[J].J
Ethnopharmacol,2012,143(2):424⁃434.
[31] Wikipedia.Dosha[EB/OL].(2015⁃10⁃25)[2015⁃11⁃23].
/wiki/Dosha.
[32] 王琦.中国人九种体质的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09.
[34] 朱燕波,王琦,折笠秀树.中医体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7):651⁃654. [35] 柳璇.‘老年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研制与初步应用分
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6] 杨寅.‘7~14岁儿童中医体质量表“的编制研究[D].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37] 李炳旼.韩文版中医体质量表开发与韩国人中医体质流行
病学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38] 金沢生花.基于中医体质学 肤 体相关论”的皮肤分类及
生理量化指标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39] 井慧如,王济,王琦,等.应用‘中医体质量表(英文版)“对在
北京的美㊁加籍高加索人中医体质的调查分析[J].中华中医
药杂志,2012,27(9):2417⁃2419.
[40] 井慧如.英文版中医体质量表开发与美加人中医体质流行
病学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41] Wong W,Lam CL,Wong VT,et al.Valid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do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cept of body constitution exist?[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3,2013(8):481491. [42] Chen LL,Lin JS,Lin JD,et al.BCQ+:a body constitution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Yang⁃Xu.Part II: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Forsch Komplementmed,2009,16(1):20⁃27.
[43] Su YC,Chen LL,Lin JD,et al.BCQ+:a body constitution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Yang⁃Xu.Part I:establishment of a first
final version through a Delphi process[J].Forsch
Komplementmed,2008,15(6):327⁃334.
[44] Lin JS,Chen LL,Lin JD,et al.BCQ⁃:A Body Constitution Ques⁃
tionnaire to assess Yin⁃Xu.Part II: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Forsch Komplementmed,2012,19(6):285⁃292.
[45] Lin JD,S.LJ,L.CL,et al.BCQs:a body constitution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sta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grative Medicine,2012,4(4):
e379⁃e391.
十二生肖的配对[46] Lin JD,Chen LL,Lin JS,et al.BCQ⁃:a body constitution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Yin⁃Xu.Part I:establishment of a
provisional version through a Delphi process[J].Forsch Komple⁃
mentmed,2012,19(5):234⁃241.
[47] 田恩惠.韩国人中医体质与四象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
相关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48] 辛海,吴剑坤,郭昕,等.中医九型体质量表临床应用中的问
题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6):1841⁃1843. [49] 冮顺奎,李雷,刘明,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若干问题商
榷[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2):262⁃263.
(收稿日期:2015⁃11⁃21)
(本文编辑:董历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