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地⽀记时⽅法
古代天⼲地⽀记时⽅法
天⼲地⽀简称⼲⽀,是夏历中⽤来编排年号和⽇期⽤的。
天⼲是:甲、⼄、丙、丁、戊、⼰、庚、⾟、壬、癸,也叫天⼲;地⽀是:⼦、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也称⼗⼆地⽀。⼲⽀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丁、⼰、⾟、癸为阴⼲;⼦、寅、⾠、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亥为阴⽀。以⼀个天⼲和⼀个地⽀相配,排列起来,天⼲在前,地⽀在后,天⼲由甲起,地⽀由⼦起,阳⼲配阳⽀,阴⼲配阴⽀(阳⼲不配阴⽀,阴⼲不配阳⽀),共有六⼗个组合,称为“六⼗甲⼦”。我国⼈民过去就是以六⼗甲⼦循环起来纪年、纪⽉、纪⽇、纪时的。
1.甲⼦
2.⼄丑
3.丙寅
4.丁卯
5.戊⾠
6.⼰巳
7.庚午
刘硕关昕8.⾟未
9.壬申 10.癸⾣ 11.甲戌 12.⼄亥 13.丙⼦ 14.丁丑 15.戊寅 16.⼰卯
17.庚⾠ 18.⾟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 23.丙戌 24.丁亥
25.戊⼦ 26.⼰丑 27.庚寅 28.⾟卯 29.壬⾠ 30.癸巳 31.甲午 32.⼄未
33.丙申 34.丁⾣ 35.戊戌 36.⼰亥 37.庚⼦ 38.⾟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 42.⼄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 47.庚戌 48.⾟亥
49.壬⼦ 50.癸丑 51.甲寅 52.⼄卯 53.丙⾠ 54.丁⼰ 55.戊午 56.⼰未
57.庚申 58.⾟⾣ 59.壬戌 60.癸亥
⼲⽀纪年法
如甲⼦为第⼀年,⼄丑为第⼆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年为⼀周。⼀周完了,再由甲⼦年起,周⽽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是农历⼰巳年。我们在⽇历上看到的⼰巳年、庚午年,就是按⼲⽀纪年这种⽅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序号数,再查上⾯的⼲⽀便是⼲⽀年纪。如果序号数⼩于、等于零则于⽀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1991÷60=33余11,年⼲⽀序号数=11-3=8。查⼲⽀表知该年为⾟未年。⼜如求1983年⼲⽀:1983÷60=33余3,⼲⽀序号=3-3=0,加上60,查⼲⽀表知该年为癸亥。
⼲⽀纪⽉法
⼲⽀纪⽉法未普遍实⾏,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字⽤。其⽅法为:若遇甲或⼰的年份,正⽉是丙寅;遇上⼄或庚之年,正⽉为戊寅;丙或⾟之年正⽉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为甲寅。正⽉之⼲⽀知道了,其余⽉可按六⼗甲⼦的序推知。
⼲⽀纪⽇法
甲炎了第⼀⽇,⼄丑为第⼆⽇,丙寅为第三⽇……60⽇为⼀周。⼀周完了再由甲⼦⽇起,周⽽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巳年(1989年)正⽉初⼀是丁⾣⽇,初⼆是戊戌⽇……到三⽉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初⼆⼜是丁⾣⽇。
⼲⽀纪时法
⼀天中时⾠的地⽀也是确定的,所以⼆⼗四⼩时配⼗⼆地⽀,由夜间⼗⼀点⾄⼀点为⼦时,⼀点⾄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所对天⼲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还⽣甲,⼄庚丙作初,
丙⾟从戊起,丁壬庚⼦居,
戊癸何⽅发,壬⼦是真途。
即若该⽇是甲或⼰的,在⼦时上配上甲为甲⼦;⽇是⼄或庚的,在⼦时上配上丙为丙⼦;丙⾟⽇⼦时配上戊为戊⼦;丁任⽇为庚⼦;戊癸⽇为壬⼦。知道了⼦时的⼲⽀,便可推知其余。
相关内容
历法与天⼲地⽀细说
天⼲地⽀简称为“⼲⽀”
天⼲地⽀相当于树⼲和树叶。它们是⼀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中国古代以天为“主”,
以地为“从”。“天”和“⼲”互联叫做“天⼲”;“地”和“⽀”互联叫做“地⽀”,合起来
就是“天⼲地⽀”。
天⼲有⼗个字,依次顺序是甲,⼄,丙,丁,戊,⼰,庚,⾟,壬,癸,总称为“⼗天⼲”。
地⽀有⼗⼆个字,依次顺序是⼦,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总称为“⼗
⼆地⽀”。
天⼲地⽀原始意义,有这样有趣的说法:
1。天⼲
(甲)象草林破⼟⽽萌,阳在内⽽被阴包裹。⼜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突出
了。
(⼄)草⽊初⽣,枝叶柔软屈曲伸长。⼄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光,万物皆炳然著见⽽明。
(丁)壮也,草⽊成长壮实,好⽐⼈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地草⽊茂盛。
(⼰)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起,有形可纪。
舒畅不带罩的照片(庚)更也,秋收⽽待来春。
(⾟)⾦味⾟,物成⽽后有味。⼜有认为,⾟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
(⼦)孽也,草⽊⽣⼦,吸⼟中⽔分⽽出,为⼀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在⼟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
(寅)演也,津也,寒⼟中屈曲的草⽊,迎着春阳从地⾯伸展。
(卯)茂也,⽇照东⽅,万物滋茂。
(⾠)震也,伸也,万物震起⽽⽣,阳⽓⽣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起,阴⽓消尽,纯阳⽆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
(未)味也,果实成熟⽽有滋味。
(申)⾝也,物体都已长成。
(⾣)⽼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凋零,⽣⽓灭绝。
(亥)劾也,阴⽓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着种有趣的天⼲地⽀,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挠⽒。例如唐代刘恕在《通
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挠。。。始作甲⼦。”⼤挠作甲⼦虽是传说,但从殷
商的帝王名字叫天⼄(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起先,我们祖先仅是⽤天⼲来记⽇,因为每⽉天数是以⽇进位的;⽤地⽀来记⽉,因为⼀年⼗位个⽉,正好⽤⼗位地⽀来相配。可是随之不久,⼈们感到单⽤天⼲记⽇,每个⽉⾥仍然会有三天同⼀⼲,所以,便⽤⼀个天⼲和⼀个地⽀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期,如《尚书。顾命》就有“惟四⽉哉⽣魄。王不择。甲⼦,王乃洮颂⽔,相被冕服,凭⽟⼏”的记载,意思是说,四
⽉初,王的⾝体很不舒服。甲⼦这⼀天,王才沐发洗脸,太仆为王穿上礼服,王依在⽟⼏上坐着。后来,⼲⽀记⽇的办法就被渐渐引进了记年,记⽉和记时了。
六⼗花甲⼦
中国农历采取天⼲地⽀作为计算年,⽉,⽇,时的⽅法,就是把每⼀个天⼲和地⽀按照⼀定的顺序⽽不重复地搭配起来,⽤来作为纪年,纪⽉,纪⽇,纪时的代号。把“天⼲”中的⼀个字摆在
前⾯,后⾯配上“地⽀”中的⼀个字,这样就构成⼀对⼲⽀。如果“天⼲”以“甲”字开始,
“地⽀”以“⼦”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
六⼗花甲⼦
1。甲⼦ 11。甲戌 21。甲申 31。甲午 41。甲⾠ 51。甲寅
2。⼄丑 12。⼄亥 22。⼄⾣ 32。⼄未 42。⼄巳 52。⼄卯
3。丙寅 13。丙⼦ 23。丙戌 33。丙申 43。丙午 53。丙⾠
4。丁卯 14。丁丑 24。丁亥 34。丁⾣ 44。丁未 54。丁巳
5。戊⾠ 15。戊寅 25。戊⼦ 35。戊戌 45。戊申 55。戊午
6。已巳 16。已卯 26。已丑 36。已亥 46。已⾣ 56。已未
7。庚午 17。庚⾠ 27。庚寅 37。庚⼦ 47。庚戌 57。庚申
8。⾟未 18。⾟巳 28。⾟卯 38。⾟丑 48。⾟亥 58。⾟⾣
9。壬申 19。壬午 29。壬⾠ 39。壬寅 49。壬⼦ 59。壬戌
男星露蛋10。癸⾣ 20。癸未 30。癸巳 40。癸卯 50。癸丑 60。癸亥
这六⼗对⼲⽀,天⼲经六个循环,地⽀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就叫做“六⼗⼲⽀”。按照
这样的顺序每年⽤⼀对⼲⽀表⽰,六⼗年⼀循环,叫做“六⼗花甲⼦”。如1989年是已巳年,1990是庚午年;从1984年的甲⼦年,到2044年⼜是甲⼦年。这种纪年⽅法就叫做“⼲⽀纪年法”,⼀直沿⽤到今天。
⼲⽀纪⽇和纪年⼀样,也按此表上的顺序排列。
⼲⽀纪⽉是⽤地⽀来记。地⽀⼗⼆个字正好记⼗⼆个⽉,称⼗⼀⽉为⼦⽉,⼗⼆⽉为丑⽉,正⽉为寅⽉,⼆⽉为卯⽉。。。
⼲⽀纪纪时也是⽤⼗⼆地⽀来记。⼀昼夜分为⼗⼆个⼤时⾠,每⼀个地⽀代表⼀个⼤时⾠,这⽤
现代的时间慨念来说,每个⼤时⾠恰好等于两个⼩时。所谓“⼩时”就是“⼩时⾠”,也就是
“半个时⾠”的意思。这样,今天的23点到明天凌晨1点就叫⼦时,1-3点叫丑时。。。
每天24⼩时算12个时⾠:⼦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每两个⼩时算⼀个时⾠,半夜为⼦时。
如果是算年的话在加上:甲⼄丙丁戊⼰庚⾟壬癸
如头⼀年是甲⼦年,第⼆年是⼄丑年,依此类推到癸⾣年后,就是甲戌年,这样以60年为⼀个轮回。
1)⼲⽀计时
⼲,即天⼲,有10个:甲、⼄、丙、丁、戊、已、庚、⾟、壬、癸。
⽀,即地⽀,有12个:⼦、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
以天⼲地⽀按顺序相配,可以配成60个⼲⽀数:
甲⼦、⼄丑、丙寅、丁卯、戊⾠、⼰巳、庚午、⾟未、壬申、癸⾣、甲戌、⼄亥、丙⼦、丁丑、戊寅、⼰卯、庚⾠、⾟巳、壬午、癸未、甲申、⼄⾣、丙戌、丁亥、戊⼦、⼰丑、庚寅、⾟卯、壬⾠、癸巳、甲午、⼄未、丙申、丁⾣、戊戌、⼰亥、庚⼦、⾟丑、壬寅、癸卯、甲⾠、⼄巳、丙午、丁未、戊申、⼰⾣、庚戌、⾟亥、壬⼦、癸丑、甲寅、⼄卯、丙⾠、丁巳、戊午、⼰未、庚申、⾟⾣、壬戌、癸亥。
这60个⼲⽀数,叫做“甲⼦”或“六⼗花甲⼦”。“甲⼦”周⽽复始,成了⼀种可以循环的计数⽅式。
钱夫人雪梨 (2)⼀天的⼗⼆个时⾠
⼦时:23:00⾄01:00 (夜半)
丑时:01:00⾄03:00 (鸡鸣)
寅时:03:00⾄05:00 (平旦)
卯时:05:00⾄07:00 (⽇出)
⾠时:07:00⾄09:00 (⾷时)
巳时:09:00⾄11:00 (隅中)
午时:11:00⾄13:00 (⽇中)
未时:13:00⾄15:00 (⽇昳)
申时:15:00⾄17:00 (哺时)
⾣时:17:00⾄19:00 (⽇⼊)
戌时:19:00⾄21:00 (黄昏)
亥时:21:00⾄23:00 (⼈定)
*(该时⾠的专称)
此外,⼀刻等于15分钟,⼀柱⾹约为20分钟。
何润东资料 古⼈还把⼀夜分成五更,也称“五⿎”。如:林觉民的《与妻书》:“⾟未三⽉念六夜四⿎。”古时计时⽤“壶漏”,报时⽤“时牌”,所以也常⽤“时牌”、“申牌”等说明时间。《⽔浒传》第⼗六回:“杨志却要⾠牌起⾝。”“⾠牌”就是指“⾠时”。
(3)⼗⼆⽣肖纪年
这个⼤家恐怕都很熟悉,我只简单的说⼀下:⼦⿏、丑⽜、寅虎、卯兔、⾠龙、巳蛇、午马、未⽺、申猴、⾣鸡、戌狗、亥猪。
因为⽣肖的⼗⼆个顺次恰好和地⽀相配,所以将⼗⼆⽣肖和年号结合起来可以准确纪年。如:“贞观⿏⼉年⼆⽉⼆⽇”就是指唐朝太宗皇帝时期的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
⼜,⼈们以为⼈⽣于某年就肖某物。如2006年是丙戌年,今年出⽣的⼈就属狗。
因此,⼗⼆⽣肖⼜称为“⼗⼆属相”。
(4)朔、望、晦
朔:农历每⽉初⼀叫作“朔⽇”。朔⽇⽉球运⾏⾄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因为⽉光其实反射的是太阳的光线,所以天是看不到⽉光的。这种⽉相就叫作“朔”、“朔⽉”或是“新⽉”。⼜,新⽉也指⽉初形状如钩的⽉亮。
望:农历每⽉⼗五⽇(因为天体轨道会有⼩⾓度偏移,所以⼗六⽇和⼗七⽇也是可能的)叫作“望⽇”。望⽇地球运⾏⾄⽉球和太阳之间,当太阳西下时,⽉亮恰好东升。⽉亮可以全⾯反射太阳光,所以在地球上看起来是圆⽉,这种⽉相就叫作“望”、“望⽉”或是“满⽉”。
晦:农历每⽉的最后⼀天。如:《登泰⼭记》:“戊申晦,五⿎。”
如果我们说从某⽉的末⼀天到下⽉的第⼀天,或是指从天⿊到天明,我们可以说“晦朔”。
(5)古代纪⽉法
其⼀,序数纪⽉法。沈括《梦溪笔谈》:“如平地三⽉花者,深⼭中则四⽉花。”;梁启超《谭嗣同传》:“⼋⽉初⼀⽇,上召见袁世凯。”
其⼆,地⽀纪⽉法。古⼈常以地⽀称⼗⼆个⽉,每个地⽀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杜甫《草堂即事》:“荒村建⼦⽉,独树⽼夫家。”“建⼦⽉”按照周朝纪⽉法是农历⼗⼀⽉。庚信《哀江南赋》:“以戊⾠之年,建亥之⽉,⾦陵⽡解。”“建亥”就是农历⼗⽉。
其三,时节纪⽉法。如“孟冬”代指农历⼗⽉;“仲春”代指农历⼆⽉。
(6)古代纪⽇法
其⼀,序数纪⽇法。《梅花岭记》:“⼆⼗五⽇,城陷,忠烈拔⼑⾃裁。”;归有光《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半墙。”“三五”就是指农历⼗五。
其⼆,⼲⽀纪⽇法。如《左传·僖公三⼗三年》:“夏四⽉⾟巳,败秦军于殽。”“四⽉⾟巳”即农历四⽉⼗三⽇;苏轼《⽯钟⼭记》:“元丰七年六⽉丁丑。”即农历六⽉九⽇。古代还⽤天⼲地⽀来表⽰特别的⽇⼦。如《礼记·檀⼸》:“⼦卯不乐(yue)。”“⼦卯”代指恶⽇或是忌⽇。
其三,⽉相纪⽇法。就是⽤“朔、胐、望、既望、晦”等表⽰⽉相的特称来纪⽇。每⽉第⼀天叫“朔”;每⽉初三叫“胐”;⽉中叫“望”(⼤⽉⼗六⽇,⼩⽉⼗五⽇);望以后的这⼀天叫“既望”;每⽉最后⼀天叫“晦”。
其四,⼲⽀⽉相兼⽤法。⼲⽀置前,⽉相列后。《登泰⼭记》:“戊申晦,五⿎。”
沙漏,漏壶,⽇晷,碑漏,线⾹
古时把⼀天划分为⼗⼆个时⾠,每个时⾠相等于现在的两⼩时。相传古⼈根据中国⼗⼆⽣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
时⾠相等于现在的时间配上的动物原因
⼦下午 11 时正⾄上午 1 时正
⿏⽼⿏在这段时间最
活跃。
丑上午 1 时正⾄上午 3 时正
⽜⽜在这时候吃完草,
准备耕⽥。
寅上午 3 时正⾄上午 5 时正
虎⽼虎在此时最凶猛。
卯上午 5 时正⾄上午 7 时正
兔⽉亮⼜称⽟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上午 7 时正⾄上午 9 时正
⿓相传这是「龙⾏⾬」的时候
巳上午 9 时正⾄上午11时正
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2012年入党思想汇报午上午11时正⾄下午 1 时正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达到极限,阴⽓将会产⽣,⽽马是阴类动物。
未下午 1 时正⾄下午 3 时正
⽺⽺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下午 3 时正⾄下午 5 时正
猴猴⼦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下午 5 时正⾄下午 7 时正
雞鸡于傍晚开始归巢
戌下午 7 时正⾄下午 9 时正
狗狗开始守门⼝
亥下午 9 时正⾄下午 11时正
豬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主要有两种:
1、天⾊记时法:古⼈根据⼀天中的天⾊变化⽽将天划分为⼗⼆个时⾠。
2、地⽀记时法:就是以⼗⼆地⽀来表⽰。
它们间的关系是:
(1)天⾊:「夜半」;地⽀:「⼦时」;现代记时:「23-1点」
(2)天⾊:「鸡鸣」;地⽀:「丑时」;现代记时:「1-3点」
(3)天⾊:「平旦」;地⽀:「寅时」;现代记时:「3-5点」
(4)天⾊:「⽇出」;地⽀:「卯时」;现代记时:「5-7点」
(5)天⾊:「⾷时」;地⽀:「⾠时」;现代记时:「7-9点」
(6)天⾊:「隅(⾳‘娱’)中」;地⽀:「巳时」;现代记时:「9-11点」
(7)天⾊:「⽇中」;地⽀:「午时」;现代记时:「11-13点」
(8)天⾊:「⽇昳(⾳‘跌’)」;地⽀:「未时」;现代记时:「13-15点」
(9)天⾊:「晡(⾳‘哺’)时」;地⽀:「申时」;现代记时:「15-17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