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法
天干地支纪法可纪年、月、日、时,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天干地支纪法,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
一、干支纪年
1.我国古代主要的四种纪年法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等。
(3)干支纪年法:近代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这里将对“干支纪年法”进行详解。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2.干支纪年表
如今我国夏历(农历)的纪年方法,即“干支纪年法”,称为农历(夏历)某某干支年,如2016年为农历丙申年。
天干地支纪年表(1864年-2043年)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1872
187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84
雅思考试时间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睡不着发朋友圈配图
1991
1992
1993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1884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1902
190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非诚勿扰女嘉宾吴瑜
192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3.干支年起点
非法网址举报公历析的起点即为元旦,而农历年的起点确有立春与春节两种用法:
(一)、民用历中,习惯一个整年(12或13个朔望月)用一个干支,过了春节,年干支和生肖便更替。
(二)、纯干支历(以二十四节气定序的纯阳历)中,年、月分别独立,一年(岁)并不包含整数个月(阴历月)。日起于时(夜半子时),月起于节(当月节气准确时刻),年起于节(立春节气准确时刻),即:
一天(日)从夜半子时开始;
一个干支月从从当月节气(狭义的十二节气)准确时刻开始,各月节气如下(括号内为当月地支):正月(寅)立春;二月(卯)惊蛰;三月(辰)清明;四月(巳)立夏;五月(午)芒种;六月(未)小暑;七月(申)立秋;八月(酉)白露;九月(戌)寒露;十月(亥)立冬;十一月(子)大雪;十二月(丑)小寒。
一个干支年(岁)从寅月起点:立春准确时刻开始,如2012年壬辰(龙)年始于2012年2月4日12时33分立春(时刻)。
4.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第一种算法:
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
第二种算法:
(一)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二)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
地支: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2010-3=2007,2007/10=200余7,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2010-3=2007,2007/12=167余3,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
二、干支纪月
1.我国古代主要的三种纪年法
(1)序数纪月法:一月、二月、三月……类推,其中一月又叫“正月”,十一月又叫“冬月”,十二月又名“腊月”。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
“正月”的来历:
人们习惯把农历一月称作“正月”。这是因为在我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
代都不相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把改正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据春秋时代《春王正月》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胡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大都在每年的头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改为了正月。
另据史籍记载。周朝时,许多国家大事都安排在正月处理,所以正月又叫政月。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赢政,为了避他的名讳,强行规定把正字穿破,读作征。正(征)月的叫法,就这样一直沿用到现在。
“腊月”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称腊月,是内“腊日”演变而来的。腊日,是古人祭把百神的日子。始于周代,具体在哪一天,没有确切记载。到了汉代,将腊日定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干支纪日法地支为戌的日子)。因为冬至日在农历上是不固定的,故腊日也是不固定的。后来又将十二月八日定为腊日。《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为什么祭神的日子叫做腊日?这要从腊字说起:古腊字没有“月”旁,象形为:一只掏掉内脏的小动物烤在日头上。后来,人们把成块的干肉也称腊。在周代,掌握腊的人称腊人。用腊祭神,所以便把祭日称腊日。
因腊日定在十二月,故十二月也称腊月。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十二地支与月份的对应关系为:寅(正月)、卯(二月)、辰(三月)、巳(四月)、午(五月)、未(六月)、申(七月)、酉(八月)、戌(九月)、亥(十月)、子(十一月)、丑(十二月)。
(3)时节纪月法:时节纪月法有两种。
一是各季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称代。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每三个月为一季度,则一年十二个月分别为一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四月孟夏、五月仲夏、六月季夏、七月孟秋、八月仲秋、九月季秋、十月孟冬、十一月仲冬、十二月季冬。
二是用一些文学化的代称,多以当月有代表性的植物代称。如“二月”称为“杏月”,“三月”称为“桃月”等。
以花命名的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
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
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
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
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
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
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
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
明、清时期,还有所谓“十二花神”当值各月:正月梅花神寿公主,二月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桃花神息夫人,四月牡丹花神丽娟,五月石榴花神卫氏,六月荷花神西施,七月葵花神李夫人,八月桂花神徐贤妃(名徐惠),九月菊花神左贵嫔,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茶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
2.干支纪月
地支纪月法只跟地支有关,容易记住,而干支纪月法较不易记住,则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
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推算实例:2004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时。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雨水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春分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谷雨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小满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夏至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大暑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处暑
教师节活动主持稿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秋分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霜降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小雪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冬至
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
三、干支纪日
1.我国古代主要的四种纪日法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2)干支纪日法:如《肴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肴。’“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