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194
浅析影视作品翻拍热”现象露毛走光
曹荣
(重庆广电集团(总台),重庆渝北 401147)
摘    要:近十年来,影视作品的翻拍热潮迭起,名著新说,老剧回锅,“大银幕”与“小荧屏”互换。导致“翻拍热”的原因是多方面,这既是对经典致敬的需要,也是目前影视行业追求短平快的效益所致,同时反映了行业原创力的匮乏。在传承经典的同时,翻拍现象也无可避免使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甚至饱受诟病。不管是业内专家,还是普通观众,对经典影视剧的翻拍观点褒贬不一。“翻拍”究竟应该是对经典的致敬还是单纯的效仿?这一现象是短暂流行还是会成为一种创作模式延续下去?这是当下受众对于经典翻拍这一现象热议的话题,也是从业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德育论文格式
关键词:“翻拍”;经典;“剧本荒”;创新
一、影视作品“翻拍热”现状
翻拍并不是中国的专利。在美国,经典电影作品成为翻拍的首选。比如希区柯克的《房客》被翻拍4次、《三十九级台阶》也被翻拍多次。在日本,1998年,今村昌平导演的的《楢山节考》即翻拍自1958年田下惠介执导的《楢山节考》。近十多年来,我国的一些影视作品也进入国外翻拍的视野。2006年,香港电影《无间道》被华纳兄弟翻拍为电影《无间道风云》;2012年日本TBS电视台也买下版权翻拍成电视剧《无间道之潜入搜查篇》。2009年,由杜琪峰导演电影《大事件》被俄罗斯翻拍为电影《Newsamakers》(《莫斯科大事件》。2016年刘诗诗和吴奇隆主演的穿越剧《步步惊心》被韩国翻拍为《步步惊心:丽》。
纵观国内影视翻拍作品,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对经典影视作品进行翻拍。典型的如田壮壮导演拍摄的《小城之春》。这类翻拍在内容上基本遵循原作品本身,可视为对经典的“致敬”和“回顾”。
二是对大众熟悉或者获得较高口碑、票房、收视率的影视作品进行“改编”基础上的“回炉”和重拍。
这种类型具体来看有两种。一种在电影版和电视版之间进行转换。如《重返二十岁》从电影版到剧版。电影版《重返二十岁》(2015年。陈正道导演)的原版是韩国电影《奇怪的她》,国内翻拍电影《重返二十岁》基本剧情没有变,仍然走喜剧风格。2018年,《重返二十岁》被重拍为电视剧。《闪光少女》也是这种翻拍类型的典型。电影版《闪光少女》讲述古灵精怪、敢爱敢恨的女主人公陈惊与
男闺蜜和小伙伴组成2.5次元乐队,挑战权威破除成见,大战西洋乐的故事。2019年,该片被重拍为电视剧版。另一种是原版即为电视剧,翻版版仍为电视剧,或原版为电影,仍重拍为电影,并未在“大银幕”与“小荧屏”之间转换。如2006年由高希希导演的《新上海滩》,2007年由曾丽珍、麦大杰导演的电视剧《又见一帘幽梦》,2018年林合隆导演的电视剧《流星花园》,2018年梁国冠导演的电视剧《寻秦记》等。随着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影视剧的翻拍对象不再仅限于国内的影视资源,很多热播的日韩剧、欧美剧等也陆续成为国内编剧导演们的选择。比如《爱上女主播》(翻拍自经典韩剧《夏娃的诱惑》)、《像风一样离去》(翻拍自《天国的阶梯》,)《我的灿烂人生》(翻拍自《灿烂的遗产》)、《回家的诱惑》(翻拍自《妻子的诱惑》)、《一不小心爱上你》(翻拍自《蓝生死恋》)等。
二、影视作品翻拍热现象的原因
(一)翻拍原作自身的IP属性
经典影视作品在一定意义上,承载着一代观众的情感记忆,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受众基础。原版影视作品形成的口碑和关注度无疑会增加新版作品的分量。“翻拍”可以满足不同收视体的期待视野和怀旧心理。可以说,被翻拍的影视作品,自身就带IP属性,从宣发阶段开始往往就带有强大的话题性。好的作品可以因观众的“怀旧情怀”受到关注,翻拍失败的作品也可因观众的“好奇心”引起讨论、争
议基础上的关注。这种关注和讨论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一部普通影视剧或者一部文化小说的范围,而成为了一种中国文化保卫战和一代人成长情结的激烈斗争”。
以电视剧《红楼梦》为例,前有87版,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李少红导演2010年重拍的新版《红楼梦》虽然毁誉参半,但从选角、角定妆到拍摄制作发行每个阶段,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版在青岛电视台首播时,创下了9.37%的高收视率,之后尽管收视率有所下跌,但依然没有妨碍该剧在一定时间之内成为关注和讨论热点。
(二)商业价值的诱惑
“经典”珠玉在前,“翻拍”所带来的商业价值诱惑往往令制片方难以阻挡。被翻拍的影视剧大多有强大的收视号召力和票房影响力,而制作方受利益驱动,追求投资效益的短平快,对原有影视作品进行重新演绎,不仅具有扎实的观众基础,降低了前期宣传造势的成本,又可以减少后期审查和播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给投资制作带来较大的保障。“社会公司也更希望能在短期内见到利益回收,所以,大部分社会公司与电视台能达成共识,这个共识便是降低市场风险,规避投资风险,选择投拍有保障的翻拍剧。”
对制片方而言,原版作品占先天优势和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翻拍作品大可“乘前人之凉”,充分依靠原创作品潜在的巨大影响力和受众体。在作品上映之前便可借势于经典作品自身的效应,借力打力,
不仅大大节约了前期的营销成本和宣传成本,还易引起更大的关注。正是因为翻拍作品投资小,风险低,周期短,成效大,无疑在商业上为资金回笼增加了保险系数,因此,翻拍经典可谓是一条高效率高收益的“敛财”捷径。湖南卫视就曾承认,对于《一帘幽梦》进行重新拍摄主要是考虑到这部剧能获得非常大的市场反响,减少投拍带来的市场风险。
(三)经典再传承的需要
经典,具有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价值和意义。影视翻拍是
影视大观
基于新时代语境实现经典传承的一种方式,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说是对经典进行再次重温与传承的重要途径。
而另一方面,社会合时代的发展变迁,影视技术发展水平和观众的审美也在朝着更高更广的层次迈进。称之为经典的影视作品,一些受当时客观制作条件的的限制,其拍摄技法和视觉效果已远远无法满足当代观众对影像观赏的需求;还有一些,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需要有对经典“文本”的“再解读”和“新表达”。“翻拍为经典提供了不断与当下进行对话的可能。对于影视剧作品而言,无限制地重播并不现实,此时翻拍便以旧材新用的方式一次次地将经典从信息洪流中唤醒,让它们再次走入观众的视野,让观众感受到经典作品的精气神。”
陈道明妻子
(四)优秀文本的匮乏
经典影视作品的翻拍走的是“捷径”,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享受着经典原版在之前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力。影视圈内翻拍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剧二代”、“影二代”暴露了我国影视创作领域优秀原创文本的匮乏和创作活力的不足。因此,制作方在创作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之下,才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去翻拍经典老故事,想方设法的“推陈出新”,并冠之以“经典再现”等标签。
国产影视剧缺乏好剧本的话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早在2011年,张艺谋和冯小刚就曾指出,中国影视创作好剧本匮乏已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地步。影视剧市场发展迅速,需求量大,好剧本却跟不上,导致了粗制滥造和快速类型化及复制化。
当然,导致“剧本荒”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编剧人才教育和市场环境的原因,也有编剧本身急功近利浮躁心态的原因。2011年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誓言今生》,收视率一度排在同时段电视剧收视率的第一位。该剧编剧之一易丹就曾表示,为了让剧情显得真实,他们会专门去查阅档案,求证事件的具体时间等。“剧本创作时间历时1年半,比起别的剧本创作要艰难的多。”
三、“翻拍”之路,能走多远?
诚然,影视作品的翻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原创剧本稀缺的问题,为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做出
了贡献。在众多的翻拍作品中,也不乏成功之作。比如2019年上映的电影《误杀》。该片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误杀瞒天记》有过硬的剧本基础,2015年在印度上映时,在IMDB 超过5万人打出8.2分,豆瓣超过4万人打出8.5分,在印度获得了93.85亿卢比(约1.4亿美元)的佳绩,全球更是达到了共111.05亿卢比(约1.7亿美元)的票房。中国版电影《误杀》也取得了较高的口碑赞誉和不错的票房成绩(上映7天,累计票房3.5亿)。《误杀》翻拍的成功,既有原作品扎实故事基础的原因,还因为监制对影片主旨及商业性的把控,制片人的规划和统筹能力,以及导演专注细节的创作、高效的执行力。首先,从故事和切入点来看,印度原版故事讲的是一对来到泰国打拼的夫妇,其大女儿被督察长儿子强暴,他们因反抗而误杀对方,之后运用时间与空间的错位来掩盖失误,保护家人。中国版《误杀》在进行创作时,导演陈思诚认为,“误杀”可以延伸到不明真相的“乌合之众”被错误信息误导,最终做出“”行为上,可以反映某种社会现实。于是,主创团队以《圣经》中的Sheep Without a Shepherd(乌合之众)作为影片新的英文片名取代原来的Visual(诡计),并使之成为电影的主题。其次,跨国界翻拍往往难度更大。改编者要考虑文化、经济、政治、宗教、主流价值观等诸多因素,进行本土化“再见创作”。中国版《误杀》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虚拟的东南亚国家,较好地避免了导致“水土不服”的不利因素。再次,从演员的选择上看:请当红明星参与翻拍,已经成为业内增加翻拍作品关注度、提高流量一种“心照不宣”的方法。而该片并没有使用流量明星,而是根据剧本人物选择最适合的演员。男主由肖央饰演,男主妻子及警察局局长拉韫这两个重要角经过多次试镜不成功,最后机缘巧合下定下了实力派女演员谭卓和陈冰。除以上所述,这个项目严格按照时间表倒
推执行,档期一开始就很明确、没有超期、没有超预算、演员配合度极高、制片人和监制互相信任,又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协助导演的创作上。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用心的作品。由此可见,翻拍作品虽有原作的基础,但并没有捷径可走。甚至可以说,翻拍作品和原创作品一样,都需要符合当下市场环境、情感和主题表达能引起大众共鸣、情节落地化符合观众习惯、演员表演到位等条件。
而反观当下蔚然成风的翻拍作品,能超越前作,甚至能保持口碑的寥寥无几,粗制滥造、艺术水平低下的翻拍作品比比皆是。“很多翻拍作品往往走进两个极端的误区,一是照搬前作,只做极小幅度的改动,但却因国别、时代、审美等原因,让观众感到严重的水土不服。”比如2017年中国版《麻烦家族》,翻拍自2016年日本上映的电影《麻烦家族》,除了剧情、台词一模一样外,连日本独有的文化氛围也全盘照搬。《深夜食堂》也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翻拍作品容易出现的第二个极端则是“进行颠覆性的改编,却只是借用了前作的壳子,其内容与原作品相去甚远”,从而被观众诟病为“消费经典”。不用心的创作,仅凭“前人人之树”博得的关注,不仅导致了口碑的崩坏,还严重破坏了原剧在观众心目中的美好印象。
一部影视作品,想要观众买账,除了技术手段外,还应切合时代脉搏,选取新的切入点,让作品产生和原作不同的社会意义以及审美价值。翻拍的劣势在于不易跳出原文本既有框架,但并不代表翻拍就是没有创新的“机械复制”,而应该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应具有当代性,融入特定的个人情感、社会心理与时代精神。所以翻拍作品更需要主创对观众的诚意和对原作品的敬意,而不是把原作作为“噱头
”,投机取巧急功近利,这样才是对经典的致敬,而不是“消费”经典。
参考文献:
[1]徐莹.影视剧翻拍成风现象探究.大众文艺2011(23).
[2]赵存存.正视翻拍,再创经典.当代电影.2011(06).
乒乓球横拍技术[3]周艺文.跨文化翻拍与本土化重构——《误杀》中的叙事策略与视觉符码.电影文学.2020(14).
[4]黄坚.我看影视“翻拍潮”.电影文学2010(19).
[5]牛梦迪.影视翻拍:致敬经典还是消费情怀.光明日报.2018年07月24日(09版).
曝恺乐去年已订婚
195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