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关于执行力会议发言稿(精选5篇)
员工关于执行力会议 篇1
管理者的“执行力”
优秀的管理者,必须不能以超然的领导者自居,相反,他应是一个高度关注执行过程、切实指导执行方法的的“指导者”。从因果关系上来说:指导力决定执行力,指导力比执行力更重要!
“执行力”需要“指导力”
在很多管理书籍里,“执行力”已经抽象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实际管理中,也成为管理者激励下属时最常用的名词之一,但执行力的高低从来不只是源自员工信念的强弱,相反,应对不一样信念的人,管理者就应施加不一样方向、不一样程度的“指导”,指导下属去寻执行的规律、深化执行的方法、接近执行的目标。
唐卡是什么“执行力”离不开“指导力”的支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管理者总是比下属掌握更多的内外部信
息,这包括来自更宏观的市场、来自企业高层、来自企业内其他支持部门;由于职位的影响力,管理者也比下属更能发现和解决,实际执行中较大的隐性障碍,有些困难在下属看来,甚至是不可逾越的;由于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管理者和下属之间在内部已经构成事实上的“传、帮、带”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其他部门的人,包括间接管理者,都不愿意或者很难介入的,所以作为管理者,指导力又成了一种指导职责,换句话说:你不指导,谁来指导?!
所以管理者让下属执行时,要做到:要让下属清楚,并且坚信你要求其执行的具体目标;在执行前,要和下属一齐讨论具体执行的方法与策略;在执行中,对下属实行有效的动态监管,并带给及时的指导,而不是被动等着来自下头的汇报;当下属执行不力时,除了发挥“职位的威慑”,还要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富有“指导力”的管理者,是那种不仅仅会指点江山,还能够画行军地图的人。只会呆在指挥部里,听取最终战报的管理者,执行后的结果不会遂他所愿,最终他听到的,也常常都是——坏消息,更可怕的是,往往又都到了木已成舟的时候。
“指导力”就是管理者的“执行力”
管理学著作中把管理者的职能概括为八个字: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仔细分解一下它们(见下图),管理者职能的实现从来都不是孤立在一个“经理办公室”里实现的:“计划”的确立需要上下互动、措施的执行需要上下统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上下其手;“组织”的建立,需要在集权的同时注重授权、授权之后又需要上对下的指导和下对上的反馈;“领导”再也不是一个名词,相反它是动词,领导成为一个行为过程,透过指导与沟通,领导的权威性才不会只是建立在一个比下属大的名头上;“控制”不仅仅是制定事前的规章,也不仅仅是发布事后的决定,控制的过程其实是影响力施加的过程,是指导与纠正下属方法、态度的过程,它又贯穿在执行的始终。
当管理者要真正实现自我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时,“指导”已经成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不仅仅是训导,不仅仅是命令,不仅仅是简单的授权、更不仅仅是无目的的“俯视”。从这点上说,管理者指导意识的有无、指导潜力的高低,将决定着最终的管理绩效,说白了,“指导力”已经成为管理者自我的“执行力”!
指导力比执行力更重要
张芸京图片
团队的执行力,其实很大程度上源于管理者自我的执行力。
企业官僚体系的壮大,已经使很多管理类职位构成绩效考核的真空,对待那些喜欢一味向下属抱怨“执行力太差”的人,能够学学杰克·韦尔奇的办法。
这位杰出而强悍的CEO说:“我们不能容忍自命不凡的家伙。如果你看到有几个自命不凡的家伙坐在办公室里面‘表现’出经理的样貌,请把他们赶出去!我们是一家不拘形式公司,不管谁肩扛着几道杠几朵花,每人都要”。
的确,所有层级的执行者都需要有“指导力”的管理者,高超的贯穿于执行全过程的指导力,是团队获得持续业绩的保证,它比来自个体的执行力更有效,更重要。也仅有这样的组合,才能汇聚不一样方向的力量,最终构成——一个拥有“团队执行力”的组织。
有着远大职业梦想的管理者们,从此刻起,在关注下属执行力的同时,也要发挥出自我的“指导力”!
员工关于执行力会议发言稿 篇2
所谓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本事,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本事,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
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本事,完成任务的程度。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本事;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本事。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我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大唐荣耀2剧情介绍让我们举个例子来看,什么叫“执行力”!
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著同样的薪水。可是一段时间以后,阿诺德青云直上,而布鲁诺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到老板那儿发牢骚。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差别。“布鲁诺”老板说话了,“你去集市一趟,看看今日早上有什么卖的东西。”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仅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问。布鲁诺赶快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说一共有40袋土豆。“价格是多少?”布鲁诺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格。“好吧”老板对他说,“此刻请你坐在椅子上别说话,看看别人怎样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此刻为止,仅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
还会运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十分公道。昨日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并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此刻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布鲁诺说:“此刻你明白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点评:员工执行开始时都想把工作做好,也不是不聪明,但往往因为缺少结果思维,导致有苦劳无功劳,而执行要的是功劳!
员工关于执行力会议发言稿 篇3张翰唐艺昕
对企业来说,执行力就意味着生命力,没有执行力,再好的目标、计划都无从实现。按照集团公司省、市、县、站所四级管理模式,站所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单位所有工作的落脚点。“上头千根线,下头一根针”,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基层站所这关键“针”去连接,去努力,去实践,这根“针”的本事和作用就是执行力。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管理水平,首先就要从站所抓起。仅有站所有了坚定的执行力,单位的每一项决定、每一项措施才能正确地落到实处,基础管理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随着集团公司建设现代化配网公司,实施新“两型两化”的开启,上级安排工作任务的加重,工作质量、标准、要求的提高,对基层站所执行力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基层站所执行力也是当前新形势下的迫切需要。结合自我从事修试工作,谈谈自我对基层站所执行力的体会和看法。
首先谈谈目前站所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日常工作中,理解有困难的任务时,过分强调客观原因,执行任务打折扣。比如我们有时在施工、检修等工作中,原计划对全站设备进行预试,但由于变电站距离远,停电等各种配合工作滞后,有效工作时间短,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就容易打“小算盘”,有些困难工作采取“折扣”执行、“表面”执行、“逃避”执行,设备检修、预试漏项,一些隐性缺陷得不到及时发现。
刘诗诗儿子小名
二是执行任务上有章不循。集团公司经过多年的运作,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规范着每个人的工作行为。能够说,这些规章制度是基层站所员工的护身符。可是有章不循、有矩不依的现象依然在站所中存在。
三是执行任务时拖沓涣散。对于计划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不是雷厉风行地迅速抓落实,而是采取拖拉、应付的态度,完成时限总是比上级的安排慢半拍,完成的效果也差强人意。比如:我们有时在变电站进行施工检修中,由于对环境变化没有预判功能,成为了不能按时完成当日工作的理由,从而影响了整体施工检修。
这些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一是个别规章制度存在缺陷:我们有些文件被动“复制”集团公司制度,针对性不强,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执行制度要求不够严格,不能“到边到角”,对违规违纪现象惩处不够严厉,对制度权威性维护不够。
二是班站长执行力不够强。班站长存在“软、懒、散”现象。少数班站长工作职责心不够强,应对矛盾和难题,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抓落实不够,任务不能一抓到底,布置多,检查督促少;对任务出台的意图把握不够,执行上级决策存在层层递减的现象。
三是执行和服从意识不高。对一个有难度的工作任务,不是想法设法去解决,而是从思想上产生抵触情绪,工作压力传递系统失灵,执行和服从意识不够。
这些存在的问题,如何加以改善?我认为:
一是要解决执行力的动力问题,要让站所每位职工明白为什么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经过加强基层站所职工对各种目标、制度的学习,让他们明白企业制定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发展、收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需要把职工当作亲人,仅有像亲人那样为自我干活才能提高效率。
二是提高站所人员素质上下功夫。首先要继续重视基层职工的培训和人才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近年来,集团公司加大对基层站所长的培训、出台政策鼓励在职员工学历升级就是很好的方法。其次要强化员工职责心,站所每一位员工都应当明白自我的与要求;都应当清楚其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都应当明白干什么、怎样干、干起来怎样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