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现在最流行的歌曲师:老师在屏幕上出示了几张照片(P课件出示
P江南春图
师:仔细看一看,美不美?(美)再看看这组图,感受一下(课件出示)
P南朝江南寺庙烟雨图
师:美不美呢?(美)同样都是美,二者有何区别?(前者明艳,后者朦胧)(B板书:明艳之美  朦胧之美
师:你们喜欢哪一种美呢?(生答,师随评)
师:前者,更直接,更有视觉冲击力;后者更委婉,更有联想空间。这两种美都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的意境。江南春到底有多美?这朦胧的烟雨图中又蕴含哪些不为人知的情感呢?想知道吗?(想)
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关于江南春天的古诗。(P课件出示课题B板书课题(课件出示)
P作者、生字、生词、易错字(音)
师:(课件出示)
P全诗
师:根据课前预习,这首诗,你们你都了解过什么?(生答,师随评)
1:我知道了《江南春》的作者杜牧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与另外一位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2:我还知道了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是宋、齐、梁、陈。
3:我知道了南朝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师:同学们刚才说到的都是和这首诗有关系的一些背景资料。生字也学过了,难词也解决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齐读)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不过,老师的读法可能和你们有些不同哦,请大家仔细听,然后告诉我,老师的读法不同在哪里。 (师范读,生听)
1:读得有快有慢,有轻有重。
2:有时候,前面两个字停一停再读后面的,有时候前面的字连在一起,后面读得慢了。
师:听得真仔细,刚才,很多同学关注到了朗读停顿。你们平时读诗时是怎么停顿的?(四个字或三个字这样停顿)刚才老师是这样停顿吗?(不是)
师:对呀,读古诗要注意停顿。(B板书:停顿)我们可以怎么停顿呢,有好几种方法,老师这里介绍一种,你可以用最方便的刘金山的个人资料简介2221B板书:2221)专业名称叫做“平仄”。(B板书:平仄)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古诗,也叫格律诗,它在声音上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它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写。(课件出示)
P在古诗当中,把现在普通话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称为“平声”,它们比较舒展、平缓,当
然也有极个别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发生变化,这个暂时不详谈。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叫“仄声”,它们比较短促、有力,要读得快一点。在停顿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如果它们是平声,要读得长一些;如果它们是仄声,就要读得短一些。
师:好,同学们,想学一学这样的读法吗?谁能第一个来试试看,注意停顿时换气。读读第一句(生读,齐读,师指导:千--//---绿/-----
师:真好~第二句谁愿意试试看,(生读,齐读,师指导:水/---/---/-----
师:不过,渐入佳境了!
师:后面两句谁愿意一起来。(生读,齐读,师指导朗读潘石屹简历-----////蒜米--,多--//中国瓷砖十大品牌排名台---------
师:我们一起来,边读边看老师的手势。(师做手势,生按照平仄齐读)
师:很好,给自己掌声。第一遍就读得这么好。老师配上音乐,再给大家读一遍。(P配乐古筝曲 (师配乐范读)
师:有感觉了吗?(有)诗和音乐乃良配。伴着这样的古韵,你们也来读一读吧!(生配乐齐读)
师:同学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我们把这首诗读通、读顺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生答,师随评)(课件逐次出示)
P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P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P昔日,到处香烟缭绕的寺庙。
P如今只剩亭台楼阁,矗立在蒙蒙烟雨之中。
师:怎一个美字了得。从诗的内容来看,诗的前两句是写什么?(写景)(B板书:写景)那么后两句呢?(感叹)(B板书:感叹
师:你们已经把这首诗读通、读顺、读懂了。老师相信,现在再潜入诗中,你们一定会学得更好!现在,让我们走进这首诗,好好品味这首诗。(课件出示)
P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你从这首诗里,看到了哪些景物?(黄莺、村庄、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靠山而建的城、亭台楼阁、佛教寺院、雨……)
蒋雯丽 文强
师:彩多么鲜艳。黄莺在歌唱,还有很多鲜花和树木。一首小诗居然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东西~这就是一首好诗,这首好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但是到了明朝,有一个读书人,他读出了一些问题。(出示课件)
P他说:“千里莺啼谁能听得,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阁、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师:你理解它的意思吗?(生答,师随评)
师:如果让说这两句话的人改一下,要怎么改啊?(把“千里”改成“十里”,就差不多能看得见,也能听得到了)
师:你们觉得“千里”和“十里”哪一个好?
1:“千里”好,我觉得这个“千里”是指整个“千里”范围都有鸟在叫,有柳树发芽桃花开放,如果改成“十里”的话,就感觉很近,不怎么美了。
师:你是从美的角度去体会的。
2:如果改成“十里”的话,读起来也不怎么顺。因为“千”是一个平声字,读起来很舒展,感觉很远,地方很大。“十”在古代是个仄声字,读上去很局促。
师:厉害,孩子们多聪明啊。老师之前说过很多遍。在古诗里,很多数字都是虚指。“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什么?(很大的范围);所以,它并不是真的要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听黄莺的啼叫,而是指在很大的范围里都有(黄莺在呜叫)。在整个江南,处处都有这样美的春景。
师: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诗中所写的鸟叫涉及人的听觉,还动用了哪些感觉?(视觉) B板书:视觉、听觉
师:动用感官,听到的是动听的莺啼,看到的是千里绿映红。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招摇的酒旗……共同勾画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江南春图。从诗的字里行间,你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情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B板书:喜爱、赞美
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读读看。读出那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的明丽,读出那彩的斑斓。 (生读,齐读,师指导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