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写真大片曝光
作者:肖晴文
祛痘印用什么好来源:《声屏世界》 2016年第7期
肖晴文
摘要:怀旧影视剧在集体记忆的塑造和建构方面较为典型,本文以韩剧《请回答1988》为例,从符号、仪式和叙事三个方面阐明该剧建构和呈现集体记忆的方式。
关键字:集体记忆 怀旧 电视剧
集体记忆是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其《论集体记忆》中提出的概念,指体共享、传承、建构的事或物。怀旧电视剧因为承载了大量与过去相关的文本和场景,且饱含缅怀过去的情感,故在集体记忆的塑造和建构方面较为典型。由tvN制作的《请回答》系列电视剧在韩国乃至在中国都有良好的口碑和收视率,曾多次提名并获得韩国的演技大奖和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票选冠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系列剧所塑造的对韩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场景的再现得到了受众的认同。《请回答1988》作为《请回答》系列三部曲之一(另两部分别为《请回答1997》和《请回答1994》)于2015年11月6日首播起就大
受好评,仅播了5集,收视率就突破了10%。该剧主要讲述了1988年生活在首尔市双门洞五个家庭的故事,围绕亲情、友情和青涩的爱情,展现上世纪80年代韩国民众的传统生活。那么,该剧是如何建构和呈现集体记忆的呢?
符号:唤醒集体记忆的钥匙
该剧制作团队为尽可能地再现上世纪80年代的生活风貌,走遍韩国寻80年代的各种物件,通过大量符号的应用,呈现出1988年韩国人的生活景象。这些日常生活符号的反复出现,触发了观众对以往共享的生活体验的记忆,通过对这种体验的认同来唤醒集体记忆。依照集体记忆的相关理论,记忆不只停留在语言与文本中,还可以被具象的事物承载,该剧怀旧主题的呈现就是通过大量具象事物来凝聚起人们抽象的记忆。通过对上世纪80年代衣、食、住、玩等多个方面常用的具体事物的再现,来唤醒观众对成长于那个年代的体的成长记忆。
物品、场景或活动都带有时代的印记,不仅是剧情塑造的需要,也是引起观众认同感的必要手段。因为这些具体的日常符号,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所特有的,这些符号的再现,其实是唤醒集体记忆的钥匙,唤醒观众对于那个年代或社会的追思,传达了置身其中的自我形象。每个个体的追思中掺杂了自我的人生经历,对电视剧呈现的生活既有认同,又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经历,因此电视剧中呈现的符号成为了体认同和个体意识的载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剧运用了大量上世纪80年代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音乐成为该剧建构集体记忆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历史性的大型活动的再现,歌曲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手拉手》和其他背景音乐的应用,《消防车》《惠化洞》和《紫香气》等不仅歌词与剧情贴切,较好地凸显了人物的内心和暗示剧情发展,还对集体记忆的唤醒起到关键作用。音乐作为超越语言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能够比文字或者台词更有力的唤醒对那个年代的记忆。此外,上世纪80年代正火的韩国歌手李文世、申海澈和野菊花乐队在剧中的出现不仅凸显了时代感,而且能够助推剧情的发展。如德善去看李文世的演唱会被放鸽子,正焕得知后手忙脚乱地赶去德善后发现阿泽已领先一步到达,这一幕让他开始反思自己以往多次的犹豫不决最终导致自己与德善错失初恋。
仪式:建构集体记忆的场域
传播的仪式观由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凯瑞认为传播是一个制造、保持、修补和转换现实的象征性过程,通过传播一定体的人们共享民族、阶级、性别、身份、信仰等。曝佟大为豪宅内景
观众观看电视剧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封闭的传播场域,同一时段收看该剧这一仪式化的行为可以激发场域内体的集体记忆,引发集体对过去的追缅。观众被电视剧所建构的世界所吸引,通过符号的再现和强调,电视剧营造出一种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观众所体验到的是影视作品所建构的“社会现实”。正如凯瑞所说,传播仪式观的特别之处在于对传播过程的理解不是“分享信息”而是“共享信息
或信仰”。共享的前提需要体经历过某种共同体验,用传播仪式观来说的话,就是体要在传播场域内共同经历过某种仪式的场景。谢君豪
传播场域是实现仪式观传播中建构社会现实的重要条件。影视传播的场域是影视作品的创作者描述的社会现实,让观众个体参与到这种社会现实中来,而创作者所建构的社会现实很多时候并非客观,容易受影视剧创作者的主观意图的左右,因此可以被看做是创作者在观众心目中重塑出来的“现实”景象。这种传播不但是“再现或描述”,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塑形与建构”。
以《请回答1988》为例,故事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女主角成德善被选作此届奥运会参赛国马达加斯加的举牌小,奥运会场、奥运吉祥物和奥运口号的镜头反复出现,加之背景音乐“hand in hand”的氛围烘托,容易将观众代入奥运会即将举办的期待氛围之中。此时奥运会这一盛典是典型的仪式化传播,在奥运会场奔跑的选手和练习的德善都是场域中的个体。
辛苦练习的德善因为马达加斯加退赛而以亲身经历的方式参与了历史,因为德善大闹一场而获得替补机会使剧情有了反转,而这也为德善究竟举的是哪个国家的牌子设置了悬念。随着奥运会音乐响起,代表队入场,真实的历史纪录片的镜头剪辑使画面更具真实感,德善像《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一样,成为历史的参与者,而剧中其他家庭因为对德善的关注,从而通过德善的亲身经历间接地见证了历史。
剧中五个家庭通过在家里收看电视来记录德善出场的瞬间,这又形成了新的传播场域。由此可以推论,1988年有成千上万的家庭通过这种方式,建构了自身对于汉城奥运会的记忆。除此之外,该剧播出之时,在不同终端上收看的人又处于新的不同的场域之中,因为该剧对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场景重现,又唤醒了观众对于这一盛大仪式的共同体验感和记忆。因此,正如哈布瓦赫所说,集体记忆以各种典礼性、仪式性的英雄壮举的形式出现,它们使记忆在除此之外的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的常规实践中保持鲜活。
除了奥运会这种盛大的仪式之外,该剧中不乏日常生活的仪式体现,如韩国上下课时对老师的问候、德善奶奶的丧礼、德善家在每年年底时收看KBS的演技大赏等都可以看做是仪式化的活动,透过这些体共有的生活经历,建构起唤醒集体记忆的场域。
叙事:呈现集体记忆的逻辑
对影视作品来说,叙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逻辑清晰的叙事对剧情的展开不可或缺。常见的影视作品叙事视角有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和上帝视角,《请回答1988》的叙事视点主要运用了第一人称视角。
第一人称“我”的叙述,在剧中的“我”并不单单是德善。该剧围绕五个家庭多对男女关系展开,每段关系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存在作为“我”的画外音,由“我”去回忆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或进行旁白来推动故事情
节的发展,而“我”是可以自由出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
金光闪闪类似的词语 以德善来说,延续了《请回答》系列剧设置猜“老公是谁”悬念的传统。德善的老公是谁需要观众进行猜测,而之所以会对1988年产生追忆是源自于在第一集的末尾出现了成年德善的正在2015年11月接受采访,德善作为“我”多次穿梭于过去与现实之间,渐渐地透露出更多的有关“老公”的信息,并由此带动整个剧情的发展。通过“我”的主体意识,把过去的记忆呈现为鲜活的影像故事。
哈布瓦赫指出集体记忆并不都是客观实在的,我们关于过去的观念,是受我们用来解决现在问题的心智影响的。因此,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重构“集体记忆”的立足点是“现在”,而“我”作为记忆的主体,可以对记忆进行主体性的建构,人物的共同经历是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叙事方式。因此该剧创作者在建构集体记忆时,将上世纪80年代背景下韩国18岁左右的年轻男女复杂的心理集中设置在人物角上,以达到个体记忆唤起集体记忆的效果。
唠叨、喜欢八卦的妈妈,因为给别人做担保而负债累累的爸爸,脾气火爆的,多年复读却沉迷游戏的哥哥,人物接地气的性格特征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因为打架或是骑摩托车飙车被抓到派出所,每晚十一点下自习后的小聚,在读书室里复习功课,算命的算命等经历都是通过剧中的角个体来表现的。观众的经历虽然不一定与剧中完全相同,但往往能够因为内容的相似性而产生共鸣,形成共享回忆。
杨九郎老婆大闹德云社原因
在主题为“再见,初恋”的第18集中,正焕夹在德善和阿泽之间,面临爱情和友情的左右为难。他不得不在德善面前隐藏内心的爱意,内心苦楚却又情不自禁地用爱慕的眼神看着德善。演员细腻的演技表现出那个年代男人对于“初恋”这两个字的珍视,爱而不得的感受通过镜头叙事与演员细腻的表演,容易引起观众对于初恋的回忆。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栏目责编:曾 鸣
参考文献:1.Maurice Halbwachs,Collective Memory,(New York:Harper-Colophon Books,1950)p.48.
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3.张小丽:《从皮尔斯符号学角度看电影符号》,《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
4.[美]詹姆斯·w·凯瑞著,丁 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7月版。
5.张方敏:《影视传播对现实的建构及其实现场域——以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为研究取向》,《当代传播》,2014(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