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识别无损音乐的真伪
经常逛音乐论坛的朋友,想必肯定会碰到标注的是无损、320KMP3等等的音乐文件,但下载之后音质却不尽如人意,下面我介绍通过简单的几步来辨别真假无损及MP3:
测试条件:系统:windows7 64位 SP1
        软件: FOOBAR2000 1.1、Cool Edit Pro
        歌曲:渡口WAV 、MP3(渡口128kbps、渡口192kbps、渡口320kbps )。
MP3由【渡口.WAV】用FOOBAR2000通过设置不同的比特率转换而成。
杨幂冯绍峰主演的电视剧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比特率及各种音频格式的比特率:
  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作为一种数字音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比特率表示单位时间(1秒)内传送的比特数bps(bit per second,位/秒)的速度。通常使用kbps(通俗地讲就是每秒钟1000比特)作为单位。cd中的数字音乐比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141
1.2×1024比特的数据),音乐文件的BIT RATE高是意味着在单位时间(1秒)内需要处理的数据量(BIT)多,也就是音乐文件的音质好的意思。但是,BIT RATE高时文件大小变大,会占据很多的内存容量,音乐文件最常用的bit rate是128kbps,MP3文件可以使用的一般是8~320kbps,但不同MP3机在这方面支持的范围不一样,大部分的是32-256Kbps,这个指数当然是越广越好了,不过320Kbps是暂时最高等级了   。
音频
  800 bit/s – 能够分辨的语音所需最低码率(需使用专用的 FS-1015语音编解码器)部首名称
  8 kbit/s — 电话 质量(使用语音编码)
  32 kbit/s — MW (AM) 质量
  96 kbit/s — FM 质量
  128 - 160 kbit/s –相当好的质量,有时有明显差别
  192 kbit/s — 优良质量,偶尔有差别
  224 - 320 kbit/s — 高质量
  32-500 kbit/s -- Ogg Vorbis 中使用的 有损音频模式
  500 kbit/s–1 Mbit/s —无损音频,格式为FLAC, WavPack或Monkey's Audio
  1411.2 kbit/s — 脉冲编码调制 (PCM) 声音格式为光碟(CD)的数字音频
5644.8 kbit/s — SACD使用的Direct Stream Digital格式
下面通过歌曲的频谱来比较无损音乐和MP3的区别:
WAV-1411kbps:
公司周年庆祝福语
MP3-320kbps:
于小彤女朋友>后藤真希 av
MP3-192kbps:
MP3-128kbps:
好玩的大型网游
通过以上频谱我们不难看出:
WAV的频谱最饱满,整个窗口都填满,而且没有缺失。
MP3-320(高品质MP3)的频谱在20000HZ以上被整齐的切掉了,这是由它的比特率决定的,由于人耳对于20000HZ以上的高频基本是听不到了,因此MP3利用这个特点在不降低音质的情况下,减少采样率,以达到容量减小,音质不变的效果。
MP3-192在18000以上就切了,连带部份16000的也丢失,因此这个比特率的MP3在音质上会丢掉一部份高音元素。
MP3-128(普通MP3)在16000以上的全切了,高音部份缺失严重。
通过以上对比,相信大家对无损和频谱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电脑硬件和音响硬件不足的朋友,可以通过查看频谱来识别无损歌曲的真伪。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