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广州出现首家高收费民办学校,但市民更喜欢称其为贵族学校。上世纪90年代中期,短短两三年时间,贵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贵族学校曾经火爆一时,但现在只有少数坚持到现在,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不可忽视的是,贵族学校在初始阶段所做的融资探索:募集教育储备金,这是现代教育和现代商业的第一次联姻的尝试。但在经历储备金禁令和名校办民校对生源的冲击后,高收费学校遭遇资金和生源的双重压力,大批贵族学校没能坚持住纷纷倒闭。
谢心怡如今,广州的三四家贵族学校要在创建品牌的道路上追求探索。教育专家认为,民办高校的发展之路就是特办学,只有特才能让学校生存并发展。
英豪学校喝头啖汤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要求为孩子选择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好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但当时,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与对教育的重视形成矛盾。
这种需求也获得政策上的支持。1993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创立公办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借此契机,1993年到1994年,广州市出现一批高收费学校,人们更愿称其贵族学校。1993年,广州英豪学校在全国率先采用教育储备金模式经营。广州英豪学校1993年开学即募集资金1.5亿元,1994年达到3.7亿元。民办教育发展最大瓶颈资金被打开了。刘沙坦言,广州英豪学校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很大。
贵族学校广告猛
在广州生活过20年以上的人都有印象,上世纪90年代的广州报纸广告中,能够在版面上和房地产广告相匹敌的,就是各类贵族学校的广告了。记者查阅了1994年8月的《广州日报》,发现近10家这类贵族学校扎堆赶在新学期开学前刊登招生广告,每隔两三天就以少则1/4版面、多则全版的篇幅出现。
|||
何谓教育储备金:
收取教育储备金是民办学校的一种融资手段,其操作方法是:家长一次性交一笔钱给学校,无需另外缴纳学费和伙食费,学校运用这笔资金的银行利息或投资收益办学,学生离校或毕业时退还本金。储备金数额少则10万元,多的可到30万元。
贵族学校读书不用钱?以息养学
这些以教育储备金办学的贵族学校,难道真的读书不用钱?在当年的高利率水平下,这些贵族学校的运作很大程度上是以息办校。以1996年5月为例,当时我国城乡居民五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12.06%,10万元储备金读6年计算,6年后这笔钱存定期可得到约7万元的利息。
当年我们夫妻俩的工资都只有1000多元,虽然说10多万元的本金在孩子毕业后会还回来,但当年万元户都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我们怎么会拿得出这么一大块钱?今年61岁的市民王先生表示。
先富起来的人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这样,就会有一个庞大的教育市场,投资教育就是买到中国最后一只原始股。最好的办法是借钱,最好是跟家长借,这就是教育储蓄金。广州英豪学校创始人陈忠联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这种运营模式下,从1993年开始的5年间,40多所储备金收费民办学校像雨后春笋般在广东创立,获得办学资金100多亿元,其中广州就有高收费学校十多所。威尔史密斯最新电影
首轮冲击:储备金改制
广州华美实验学校副校长刘沙回忆当时的情景表示,各种各样的人看到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看到自己事业发展的机遇。但好景不长,1994年,国家宏观调控连续8次降息,教育储备金模式经营方式存续的基础受到冲击。也使民办学校借助收取储备金变相高息揽储的操作,成为高风险的泡沫。
藏戏的主要特点1997年,广东华夏学校发生教育储备金还款困难。有些学校出现资金饥渴症,把钱用到与学校发展无关的其他方面,如果投资不成功风险很大。刘沙说。
1999年,广东省教育厅作出决定,自2月1日起,民办学校不准向新生收取教育储备金,新批民办学校也不准收取教育储备金,代之以每年收费制。政策的变化,让一批原来依赖于教育储备金的高收费民办学校因资金链断裂而纷纷倒闭。
在沉重的还款压力下,曾经是中国民办教育旗舰的南洋教育集团也因教育储备金无法兑换,于2005年8月引发挤兑而崩盘,成为中国民办教育的标志性事件。2002年,广州天河区贵族学校金钥匙学校于2002年停办。2002年11月,因拖欠学生家长2亿多元教育储备金及学位订金而被法院强制拍卖的广州规模最大贵族学校番禺二十一世纪学校,历经三度流拍后,终于以5794万元价格拍出。
不管教育储备金是否合理,但运用民间资金弥补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是大方向和大趋势。刘沙说。寄快递到国外
|||
二轮冲击:名校办民校
如果说民办学校开始基本独立办学、独立招生,与公办学校互不影响。但在名校办民校后,双方则直接交锋。刘沙形象地比喻说以前纯民校间竞争就像多只羊争吃草,但名校办民校后,就变成牧场之争,
得不到牧场者将没得吃。
本世纪初,广州市公办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展开,出现名校办民校。2000年开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等重点公办学校纷纷与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联合新建民校,或者承办住宅小区配套学校。
名校办民校,对纯民办学校形成新一轮冲击。这类学校,从数据上看,2003年,广州15所开办高中的民校,在校高中生不到5000人。(名校办民校)对高收费学校招收优质生源冲击最大。刘沙说。
成功转制民校14所
民校新生代陆续涌现专家:走特发展道路
广东英豪学校、广东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广东碧桂园学校则成功实现筹资方式的转轨。据当时报道,广东收取教育储备金的学校中转制成功的学校有14所。在抵御储备金改制的冲击后,贵族学校要面对的是名校办民校的竞争,出路何在?
柳菁菁图片在《峥嵘广州民办教育三十年》一书中,写道原来的高收费学校经过剧烈的市场竞争及储备金改制的双重压力后,走出了一条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多样化的特课程、多国化的师生结构、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外向型的培养目标等国际化特之路。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季明明也认为,民办中小学靠什么吸引生源尤其是优质生源而存活下来?走特办学的路子,成为其正确的抉择。
民校新生代陆续涌现
华美在高质量完成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基础上,重点突出英语和电脑教学。现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构建、教材和教法、学生成长途径和升学成才渠道的构建及整体管理体系上更强调综合素质和国际化视野。甚至学生来源也国际化。目前,华美学校已先后招收了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南非、东南亚、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生,约有300多位国际学生在校就读。
刘沙说,在潮汕、东莞等地,不断有新的民办学校陆续创办,民校新生代已初现端倪。
专家:走特发展道路
高收费学校是在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比较少的情况下出现的,民办学校要提供好的教育资源,当时有学校打出精英教育、贵族教育的招牌,引发社会关注,有些工薪阶层把多年积蓄放到储备金里,教育储备金做的是集资模式上的探索,后来各地都在模仿,有些近于失控,有些学校储备金管理不善,储备金出现问题。从总体上看,贵族学校的提法是逆现代教育发展潮流的,十几年的实践来看,培养的也不是贵族。
现在民办教育基本回归理性,回归现代教育的需求,致力于人的健全发展。民办教育要办好,只能走特化的发展道路,没有特就没有竞争力。谷雨诗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