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教育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新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清现实,着眼未来,勇于探讨,不断创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回音哥学校德育教育既要做到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要求,还要做到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思考,把握德育教育的现状,积极探索提高德育教育水平的新方法。
一、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要勇于接受挑战。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必须把德育与智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的目标。
学校要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严格的德育考核制度,构建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模式,形成“道德长城”,争取把学生培育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教师改变观念,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用自身的魅力感化和引导学生,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德育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器。
三、不断优化德育教育的内容,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个人借款合同范本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教育内容,增加对爱国主义、社会道德、父母亲情等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德育教育新局面。
德育教育还必须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逐渐成长。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不断优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博物馆或者纪念馆参观学习,感受优秀的历史文化以世界杯时间表时间2022
及革命先烈的壮志豪情;还可以组织学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倡文明出行、宣传环保知识等,培养学生养成社会服务理念和关心社会的高尚情怀。
小彬彬
四、处理好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关系,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廖效浓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正视德育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德育在各个学科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影响,收到理想的效果。新课改明确提出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奠定基础。每一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实践中,充分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德育思想。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德育的有效性。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利用互联网,开创新的德育模式。
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创德育教育新模式,建立校园网站或者校园论坛等网络互动形式,让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可通过互联网健全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模式,运用各种手段实现德育的真正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
蒸鱼的做法中,不断深化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德育水平,从而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六、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是现行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的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开放性人才,更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德育实效。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坚持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课改是一个育人的系统工程,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甚至家长作出长期的艰辛的努力。我们要秉承“深化课改,德育优先”的理念,关注细节,追求平实高效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