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访古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夹叙夹议、记叙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二)了解引用资料和抒发见解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三)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关于的正确观点,领会课文中洋溢的爱国主义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作者在《一段最后的长城》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到一起的?哪些地方是议论?这些议论又起到哪些作用?
分析:这部分主要写了:塞外风光、大青山的地理条件、南北迥异的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大青山上的赵长城遗址(修筑原因、地理位置、遗址面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些内容是以作者的游踪组织在一起的。
议论及其作用:第4自然段末尾的判断:阴山南麓,古代“是一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出没的地方”。这实际是指出阴山南麓是水草肥美的地方,进而强调阴山南麓沃野的重要地位,为下文肯定在此建长城张本。
第5段末的判断:“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强调了阴山南麓的重要地位,亦为后文肯定建长城张本。
第6段,指出游牧民族必须占据阴山南麓,这个议论实际上是说明采取建长城的措施来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是十分必要的,间接肯定了建长城的历史作用。
第7段,一方面强调了沃野对于游牧民族是存亡攸关的地方,另一方面强调汉族守住阴山峪口是排除游牧民族侵扰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有力地说明了阴山南麓的沃野古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再次强调了修建长城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可见,以上议论都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的,记叙则很好地为议论服务。
(二)这部分的12个段落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写的是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分析:这部分12个段落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2段),交待行踪,点明地域,写出关后的感受。
第二层(第3~7段),写大青山一带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
第三层(第8~12段),写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
(三)作者所写的赵武灵王修长城和“胡服骑射”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作者怎样评价这两件事?从中看出作者的用意何在?
分析:这两件事分别反映了赵武灵王处理的两个不同侧面:坚决抵御外来侵略和虚心学习外族长处。它们都是处理的正确做法,体现了问题上的辩证观点。
在作者看来,抵御外侮,保卫人民的和平生活,固然有功,然而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桔,冲破习惯势力的樊篱,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少数民族的长处,更属难能可
贵,尤其称得上是一个英雄。这个看法,可以从第11段中“不仅仅……更……”这一递进复句和第12段末“……,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这个加强语气的反问句以及“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这一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中得到证明。
王菲个人资料简介张敬轩 出柜作者如此充分肯定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其用意不仅仅在于对一个历史人物作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也不仅仅在于宣传的辩证观点,而实际上是在强调这样一个观点:民族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应该互相学习。同时,作者还着重告诉我们,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尚且能“胡服骑射”,今天,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我们,更应该提倡向兄弟民族的长处学习。而这,对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是很有利的,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在大青山下》第2段中叙议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这一段分为三段:先总说“在阴山南北麓发现了许多古城遗址,至少有二十几处”,摆出历史事实。第二层分别说明这些古城堡遗址的时期和分布地点。第三层根据以上情况推出两个结论:其一“大概这两个山谷是古代游牧民族,特别是汉代匈奴人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其二“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
(五)在2~4段中,作者引述考古报告和史传记载的古堡情况已经超出了访古所见的内容,这是不是离题?如何理解2~4段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第2段概述古城遗址的发现和分布情况,并据以推断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第3段引述史籍,介绍了汉代在阴山以北筑城堡的情况。第4段以今天在昆都仑河通道外面发现的古城来进一步印证第2段中关于汉朝在阴山北麓筑城设置第一道防线的推断。因为据史料记载古城遗址“最大多数分布在阴山南麓”,关于汉朝在阴山北麓筑城的情况,就必须引述历史资料加以进一步印证,从而使作者的推断更具有说服力。
第2~4段以充分的材料概述了汉代城堡的分布,从一个侧面向读者展示了这一地区紧张时期的斗争风云,这也是对第一部分内容中提到的大青山南麓沃野“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的生动照应。第4段中谈到呼韩邪单于“款塞入朝”,元帝从阴山以北城堡撤军,这又是为后文作者肯定和解政策张本。
(六)第8、9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和包头市附近麻池乡的两个汉城遗址的实地考察,
得出两个结论:其一,修筑这些古城是出于军事原因。其二,阴山一带在紧张时期是战场,缓和时期则是重要的文化交流驿站。战争时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也未被遮断。这既总结了以上关于阴山一带汉代城堡的记叙,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作为“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的昭君墓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第10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和表达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第10段在结构方面是过渡段,是记叙向议论的过渡,是陪衬部分向重点部分的过渡。在表达方面,是叙议结合的写法。
(八)修筑汉代城堡和昭君墓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汉代城堡是当时统治阶级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和骚扰而修筑的,它的修筑直接出于军事原因,是汉代在紧张时期战争政策的必然产物;而昭君墓则是缓和时期民族间睦邻相处,友好往来的见证,它是和亲政策的产物。
适合发朋友圈思乡的句子即使在紧张时期,军事城堡也并不能完全阻隔汉和匈奴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因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完全用于军事目的的城堡也就必然随之废弃了。昭君出塞
沟通了民族感情,发展了民族友谊,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了解和团结,因此,昭君墓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
(九)“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两部分内容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
全文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作者访古的游踪,把两部分内容串联起来。暗线是作者无比珍视传统的民族团结的感情。作者无论是写长城、汉代古堡和青冢,还是赞颂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歌颂昭君精神,主张和亲政策,无不贯穿着这一感情线索,从而使全文形成一个事理相关的整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广州旅行社排名作者简介:作者翦伯赞(1898~1968年),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述颇丰。解放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四人帮”覆灭后平反昭雪。
本文是1961年翦伯赞应邀访问内蒙古后写的。全文除引言外,共六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部分。课文以寻访古迹所见所闻为线索,把自然环境、古迹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了我国内蒙古历史上的,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篇独具风格,富有特的访古散文。
(二)指导预习。
1.散文知识的复习。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取材广泛,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是指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结合散文特点阅读本文时,提请同学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形散”表现在哪些方面?
运动会200米广播稿明确:描述视野广阔,引证资料广博,文中有对古迹的寻访,对地理环境的考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介绍,对残存古迹的描述评论,不限一人一事,不拘一时一地。
(2)本文“神不散”表现在哪里?
明确:加强民族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是全文的主旨。作者正是以此把全文所有的材料贯穿起来,使全文线索分明,中心突出。
2.给加粗的字注音,释义。
山麓(l)山脚下)
苑囿(y^u养动物的园子)
青冢(zh%ng坟墓)
绵亘(g8n空间上延续不断)
塞外(s4i泛指可做屏障的险要的地方)
峪口(y)山谷)
驿站(y@旧日传递文书中途休息的地方)
步步为营(y0ng营垒)齐秦儿子
(三)研习新课《一段最古的长城》。
阅读《一段最古的长城》,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这一部分共12段,题材中心是赵长城。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1~2段)写出关后的感受;第二个层次(3~7段)写大青山一带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和历史上各民族对此地的争夺;第三个层次(8~12段)写赵长城,赞颂武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