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 ||||||||||||||||||||||||||||||||||||||||||||||||
复习目标 2、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的熟练的读、写整数与小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3、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复习过程 一、 回顾与交流 1复习数的意义。 (1)你学过哪些数?说一说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如: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等等。 ②联系课本情境图,说出各种数的具体含义。 如:1722是自然数。这里表示词典页码的数量:有1722个1页。 8844.43是小数。表示八千八百四十四又百分之四十三。 是分数。这里表示把全年天数平均分成5份,空气质量良好的占其中的3份。 40%、60%是百分数。这里分别表示羊毛和化纤成分占总成分的百分率。 -25℃是负数。它表示比0℃还低的气温度数。 (2)什么是整数? ①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 ②师生共同概括说明。 ③做一做 ( )是正数,( )是负数。 ( )是自然数,( )是整数。 2、数的读、写 (1)数位顺序表。 ①填一填,读一读。 ②什么是数位?数位与位数相同吗? ③什么是计数单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④做一做。 27046=2×( )+7×( )+4×( )+6×( ) (2)读法和写法。 ①读出下面各数。 106000000 0.006 25.08 a、读一读。 b、说一说读数的方法、要点。 ②写出下面各数。 九十万三千 二十亿五千零十八 零点二零零八 a、写一写 b、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改写。 ①把54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②把24940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过程要求: a、学生改写。 b、说一说改写的方法、要点。 3、数的大小。 (1)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完成练习十三第6杨幂资料题。 4、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1)填一填。
(2)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联系十三第1~5题。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请和同学交流。 | ||||||||||||||||||||||||||||||||||||||||||||||||
第二课时 | ||||||||||||||||||||||||||||||||||||||||||||||||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3、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 1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 填一填。 3 分数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分数单位变了) (1) 小数的基本性质。 1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板书: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 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300 2.5 4.3 000 3 小数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小数计数单位变了) 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如:0.3 = 0.30 = 0.300 = = 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比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如果把小数点向左移位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2.倍数与因数。 (1)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举例说明。 ①4×5=20 20是5和4的倍数。 4和5都是20的因数。 ②20的因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多少个? 20的因数有1,20,2,10,4,5。一共有6个。 ③4的倍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几个? 4的倍数有4,8,12,……,有无数个。 ④着重说明:
(2)2、3、5倍数的特征。 ①2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是偶数。 ②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如:10,25,45,60等。 4 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如123,303等。 (3)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①什么是质数?最小的质数是什么? ②什么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什么? ③1是什么数?(1是奇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公因数与公倍数 12的因数 20的因数 50以内6的倍数 50以内8的因数 12和20的公因数 50以内6和8的公倍数 4、对于“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你还知道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三第7~9题。 教学后记: | ||||||||||||||||||||||||||||||||||||||||||||||||
第三课时 | ||||||||||||||||||||||||||||||||||||||||||||||||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理解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 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与计算能力。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四则运算的意义。 A我们折了36颗红星,还折了28颗蓝星。 B我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 C我们有24m彩带,用做蝴蝶结,用做中国结。 (1)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图提问题。 问:你能提出哪些用计算解决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说 明解决方法。如: 1 一共折了多少颗星?36+28 2 折的红星比蓝星多多少颗?36-28 3 买矿泉水用了多少钱?0.9×40 4 做蝴蝶结用了多少彩带?做中国结用了多少彩带? 24× 24× 5 做蝴蝶结用的彩带是中国结的几分之几? ÷ (2)结合算式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①什么叫做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吗? ②什么叫做减法?小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吗? ③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④什么叫做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小结: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减法意义与除法意义都分别相同。只有小数、分数乘法(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四则运算的方法。 整数、小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整数加减时,数位对齐; 小数加减时,小数点对齐; 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分数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 整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有几位小数,然后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说一说整数、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出示以下内容: a+0=( ) a×0=( ) 0÷a=( ) a-0=( ) a×1=( ) a÷a=( ) a-a=( ) a÷1=( ) 1÷a=( ) 注意:当a作除数时不能为0。 以上交流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归纳。 四则运算的关系。 小结:加法是在计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性计数,是最基本的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也是加法的还原。乘法又是加法的发展,是求相同加数的加法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是乘法的还原,它是减法是发展是求相同减数的减法的简便运算。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四第1、2谢兰题 3、课堂小结。 | ||||||||||||||||||||||||||||||||||||||||||||||||
第四课时 | ||||||||||||||||||||||||||||||||||||||||||||||||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 2、使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运算定律。 问: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运算定律,并与同学交流。 根据表格,填一填。
2、算一算。 1 计算:2.5×12.5×4×8 =(2.5×4)×(12.5×8)……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10×100郑家榆三级 =1000 2 计算:4× =4×……应用乘法分配律 =4×1 =4 3 计算:(21- =21……应用乘法分配律 =3- = 4 计算:5.03-2.14-1.86 =5.03-(2.14+1.86) =5.03-4 =1.03 3、.混合运算.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算一算:(710-18×4)÷2 板书 (710-18×4)÷2 =(710-72)÷2 =638÷2 =319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 算一算: = = = 二、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四第3~7题。 | ||||||||||||||||||||||||||||||||||||||||||||||||
第五课时 | ||||||||||||||||||||||||||||||||||||||||||||||||
练习目标: 1、通过综合复习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 2、能理解四则运算中的数学术语,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过程: 一、选择合理的算法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练习。(让学生先练习并讲出算法,然后讲评) (1) (2) = = = = = = =3 二、文字题的列式计算 例:用去除3与2.25的差,所得的商再减去0.9,结果是多少?(先让学生列综合算式,然后讲解) (1)这里的“结果”是表示什么?(差) (2)什么数与什么数的差?(商与0.9的差) (3)那么商是多少?怎么算? (4)在老师的引导下列出综合算式: (3-2.25)-0.9 =0.75-0.9 =1-0.9 =0.1 0.75除以,虽然是小数与分数混合运算,但是像这样情况还是要让学生掌握,以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2.练习 (1)25.16除以3.7的商,减去乘20的积,结果是多少? 25.16+3.7-×20 =6.8-4 =2.8 问:这里“的商”“的积”为什么可以不添上括号? (2)174.8减去74.7,所得的差除以0.91,得出的商再减去100.95,结果是多少? (174.8-74.7)÷0.91-100.95 =100.1÷0.91-100.95 =110-100.95 =9.05 问:这里“的差”为什么要添上括号? 从以上练习中可以看出,在文字题中数学术语的理解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除法中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着重掌握。 例如: a÷b可以读着:(1)a除以b; (2)b除a;(3) a被b除; (4)b去除a。 可以看出:“a被b除”与“a除以b”是一样的;“b去除a”与“b除a”是一样的。 3.总结:四则混合运算要认真审题,观察题目里的运算符号决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简捷算法。对于文字题列成综合算式,审题时要注意最后一步求的是什么?在列式时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合理地使用括号,以及注意题目中的叙述,如“除”与“除以”等。 | ||||||||||||||||||||||||||||||||||||||||||||||||
第六课时 | ||||||||||||||||||||||||||||||||||||||||||||||||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复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算一算 2、列式计算。 (1)200的是多少? (2)200减少后是多少? (3)甲数是500,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是多少? (4)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乙数是多少? (5)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乙数比甲数多多少? 二、知识梳理 1、说一说解决问题,有哪些主要步骤。 学生回答时,不必要求统一表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只要内容正确都应该予以肯定。 如: (1) 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 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4) 计算; (5) 验算。 说一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过程要求: (1) 学生回顾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 (2) 与同学交流,互相探索、整理; (3) 不必作统一要求,让学生到自己所理解的方法。 举例说明。 (1) 出示例题。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李湘为王岳伦庆生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 (2) 解决问题。 1 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 分析数量关系。 这里的表示什么? (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 画线段图表示。 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 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三、练习。 1、完成课本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四第6、7题。 教学后记: | ||||||||||||||||||||||||||||||||||||||||||||||||
第七课时 | ||||||||||||||||||||||||||||||||||||||||||||||||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 2、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用字母表示数。 请学生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说明。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 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后再与同学交流。然后汇报交流情况。 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书写数与字母、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 如:a乘4.5应该写作4.5a; s乘h应该写作sh; 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是s=vt. 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用字母表示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正方形面积公式:s=a2 长方体体积公式:V=abh 正方体体积公式:V=a3 圆的周长:C=2πr 圆的面积:S=πR2 圆柱体积:v=sh 圆锥体积:v=sh 做一做。 完成课本做一做。 2、简易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 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②举例。 如:X+2=16 4.5X=13.5 X÷=30 (2)什么叫做解方程?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解方程。 过程要求: 1 学生独立解方程。 2 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3 师生共同评价,强调书写格式。 3.用方程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 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行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2)结合例题说一说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3)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 (4)全班反馈、交流。 路程不变 原速度×原时间=实际速度×实际时间 3.8×=实际速度×2.5 (5)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五。 教学后记: | ||||||||||||||||||||||||||||||||||||||||||||||||
第八课时 | ||||||||||||||||||||||||||||||||||||||||||||||||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复习过程: 一、常见的量与计量单位 师:这一节课,我们来复习常见的量。 板书:常见的量。 问:我们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 过程要求: 由小组同学共同分类整理。 教师引导学生列表整理,并巡视课堂进行个别指导。 全班交流。 分类整理结果如下: 1、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板书:
说一说。 1 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什么是体积? 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 面积:物体表面(图形)的大小。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 1厘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米呢? 3 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有多大?1平方米呢? 4 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 要求:学生用手比划或举例说明。 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有什么联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你还知道哪些长度、面积或体积单位? 1 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单位。 如:千米、平方千米、公顷等。 2 与同学交流,说一说你对这些计量单位的理解。 2、质量单位。 (1)常见单位:克(g) 千克(kg) 吨 (2)进率: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3)估一估。 ①1只梨大约有多少克?1块橡皮擦大约有多少克? ②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时间单位。 常见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进率:1年=12个月 1月有31日、30日、28日或29日 1年=365天(闰年366天) 1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说一说 1 1节课有多长?1小时大约有多长? 2 1秒是多长?你跑100米大约要多少秒? 4、人民币单位。 (1) 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2) 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 二、单位换算 1、说一说。 如何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如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2、练一练。 (1)3时20分=(歌唱家吕继宏简历 )分 (2)2.6吨=( )吨( )千克 (3)3080克=( )千克( )克 (4)7立方分米8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升 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 在学生理解单位改写的原理的基础上,再引导运用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进行改写。 3、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六 教学后记: | ||||||||||||||||||||||||||||||||||||||||||||||||
第九课时 | ||||||||||||||||||||||||||||||||||||||||||||||||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比。 2、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能够应用比的意义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出示表格,通过提问进行填空。
引导提问: 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比例?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用处。 比的基本性质的用处? 1 化简比。 0.12:2 2 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不同之处?
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 解比例: 过程要求: 1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 2 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并说明根据.师生共同评价. 2、比例尺. 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 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1 比例尺1:3000000表示 2 比例尺20:1表示 3 比例尺0 30 60km表示 求比例尺. 一条绿化带长350米,在平面图上用7厘米的线段表示。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求实际距离。 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 二、 巩固练习。 1、求图上距离。 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用多少厘米表示? 2、完成课本练习十七第1、2题。 | ||||||||||||||||||||||||||||||||||||||||||||||||
第十课时 | ||||||||||||||||||||||||||||||||||||||||||||||||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正、反比例的意义。 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 学生回答要点: 正比例: 1 两种相关联的量; 2 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减少; 3 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1 两种相关联的量; 2 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 3 两种量的积一定。 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板书:(一定)……正比例 (一定)……反比例 举例说明。 ①牛奶的袋数与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②每袋面包个数与所装袋数。
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 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3 订《少年报》数量和所需钱数。 4 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5 圆的周长和半径。 6 圆的面积和半径。 2、用比例解决问题。 说一说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1 学生回顾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过程、步骤。 2 师生共同概括。 A认真审题出两种相关联的量;B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C设未知数X;D列出比例式(含有未知数);E解比例;F检验。 举例。 修一条公路,全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种一共需要多少天? 要求按照解题步骤一步一步完成。 1 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路程(工作量)和时间 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2 题中的等量关系应该怎样表示? 3 设未知数X,解比例。(过程略) 4 检验。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七第3~5题。 教学后记: |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1
本文发布于:2024-11-24 01:39: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 下一篇: 学习和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教案【7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