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 eb,2006 第28卷第1期Jo urnal of Y anan U niver sity(Social Science)V ol.28N o.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一役
江歌被害案完整经过视频——中国远征军的滇缅作战
李跃新,孙 颖
(中央财经大学 宣传部,北京100081)
摘 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和盟国的请求,组织远征军先后两次深入缅甸,在滇缅地区与英、美盟军协同作战,抗击日军。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打通了国际援华线,光复了缅甸,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胜利,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远征军;盟军;中国驻印军;滇缅战场
中图分类号:K2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06)01—0085—06
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不仅最早开展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而且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组织了远征军,两次入缅,与美英等盟国军队并肩作战,历时3年,牵制和歼灭了大量日军,光复了缅甸,取得了辉煌胜利。中国远征军开辟的滇缅战场,不仅构成了中国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构成了亚太战场和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一翼;中国远征军的入缅作战不仅揭开了中国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而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反攻作战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滇缅战场的开辟
日军侵华速战速决的图谋破产后,即将战略方针改为对中国的持久围困,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切断中国的国际通道,构成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以迫使蒋介石政府屈服。为此,日军从1938年起,先后攻占了广州、汕头、海南岛,切断了中国的对外海上通道。1941年6月,日军占领法属印度支那(越南),切断了中国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越铁路。同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象征性的援华运输也告中断,这样中国除滇缅公路之外的所有对外通道都被截断。
1941年12月7日,日本法西斯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珍珠港得手后立即对美英在西太平洋各军事要地进行闪电攻击,不到一个月,便攻陷关岛、马尼拉、香港、新加坡,然后进军越南、泰国,侵泰日军第15军先头部队入侵缅甸南部的维多利亚角,直接威胁仰光和滇缅公路¹,缅甸局势岌岌可危。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西部,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如果日军占领缅甸,东可入侵中国大西南,动摇重庆抗日大后方;西可侵犯印度,摧毁盟国在印度的战略基地,进而攻入中东,与德意法西斯汇合;西南还可以控制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取得制海权,从而有效地援助太平洋海战。对中国而言,日本攻缅军事战略构成的最大威胁在于切断盟国对中国的输出线——滇缅公路。
它是当时中国能够取得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援助的惟一国际陆上通道,对中国坚持抗战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必须竭力维护。据统计,滇缅公路自1938年底通车以来,每天有数百辆汽车,每月有1万多吨的战略物资源源运至中国的抗日战场。据载“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抗战后方所需各种战略和各种民用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的100%,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的90%,都须从西方进口。如果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断绝这条惟一的国际援华运输线,中国急需的抗战物资就难以为继,中国的抗战就
收稿日期:2005—08—10
作者简介:李跃新(1968—),男,山东曹县人,中央财经大学宣传部副教授,博士。
¹“滇缅公路”以缅甸仰光港为起点,经曼德勒到腊戍为铁路,腊戍至昆明为公路,全长2031公里。1938年12月滇缅路全线通车以来,每月平均有数千吨的援华战略物资由此运入我国,特别是1940年9月日军占领越南北部,截断了滇越铁路以后,滇缅路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国际补给线,每月运输量猛增至10
谁能百里挑一陈晓楠000吨以上,最多时曾达20000余吨。
85
难以支撑。同时,若缅甸沦陷,日军就会直逼中国战略大后方,直接威胁中国西南的安全。这样,对艰苦抗战的中国军民来说,保持滇缅通道就成为维持中国抗战的当务之急,也成为中国军队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于是,缅甸也就成为盟国与日本法西斯的必争之地。
中国的主要盟国美国,寄希望已独自坚持抗战4年多的中国继续坚持下去。因为中国军民抗击着100多万日军。美国希望尽可能给已经非常疲惫、物资匮乏的中国一些援助,使中国能够继续坚持,让中国紧紧拖住日本,从而牵制着日军南下,减轻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澳大利亚总理柯廷的电报中也指出“如果缅甸失守,依我看来,我方整个局势包括澳大利亚在内,将面临严重危险。”[1](P227)对日本来说,缅甸是其东南亚占领区的西侧屏障,占领缅甸,就可以防御盟军从西侧反击,而且可以控制印度洋,取得制海权,一方面直接从海上对印度和中东构成威胁,另一方面则可有效地支援太平洋的海战,甚至可以西进入印度,直下中东,与德军会师。因此,日军在大举南进初期,就把夺取缅甸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
1942年1月初,8万日军大举进攻缅甸。由于英国奉行重欧轻亚的战略,其在缅甸的全部兵力总共只有两个英缅师,因此在日军的进攻面前英缅军节节败退,但英国又不甘心自己的殖民地落入日本之手。
英方一改对中国援军入缅甸的推阻,根据在重庆签订的《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呼吁中国军队入缅援助。2月16日,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因英方推阻而滞留于滇缅边境的第5、第6军依次入缅,紧急向缅南、缅东地区开进。1942年3月,中国正式组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部”受中国战区参谋长、东南亚美军总司令史迪威指挥。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卫立煌(未到任)、副司令杜聿明(代理总司令),下辖3个军,即杜聿明的第5军(辖200、96、22师)、甘丽初的第六军(辖49、93、55师)和张轸的第66军(辖38、28、39师),共10万兵力。蒋介石对入缅作战十分重视,给部队装备了战炮、反坦克武器、迫击炮和充足的运输工具。其中200师是中国装备的第一个机械化摩托师。
如何购买货币基金>个性签名档图片二、艰苦卓绝的滇缅抗战
滇缅抗战分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42年2月。1942年1月,日军第15军团4个师团8万人,飞机400架,从水、陆两路向缅甸进攻。1942年2月16日,蒋介石应英国的请求,命第5、第6和第66军由滇入缅。而当时英军在缅甸的防御力量极其薄弱,总兵力不到5万、战车150辆、飞机45架。更严重的是英国当时已丧失了对缅甸的制海、制空权。英国军队尽管装备精良,却无心恋战,兵不血刃地方放弃了仰光,弃械逃往同古,又匆忙把同古移交给立足未稳的中国第5军第200师,然后仓皇北逃。3月8日,日军占领仰光。这时,中国远征军的先遣部队200师到达离仰光仅50公里的同古,接替英国防务并掩护英军北撤。3月20日,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展开了同古保卫战,顽强抗敌12天,歼敌4000多,给日军迎头痛击。4月16日,孙立人率新38师驰援被日军围困在仁安恙的英缅军,以一个团的兵力,
激战两昼夜,歼敌1200人,救出了包括英军司令亚历山大将军在内的7000名英军和5000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这一胜利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轰动全英。孙立人被艾森豪威尔称为“东方的蒙哥马利”。后来孙立人还代表中国军队获得罗斯福“丰功”勋章和英王乔治六世的CBE勋章(英帝国最高荣誉勋章)。
由于西线英军一退再退,整个防线崩溃,使得东线中国军队的侧翼完全暴露,接着日军又加强东线的兵力,发动猛烈攻势,中国军队只得且战且退。日军先后占领曼德勒、平满纳、仁安芜等地。4月底,攻占腊戍,切断滇缅公路。此后日军乘余威占领缅北重镇密支那,并以一支部队快速向怒江方向北进,直指怒江西岸。在日军截断中国远征军后路的严重形势下,远征军只好一部分退入印度,一部分扔下装备穿过野人山回滇。其路途异常险恶艰苦,死伤惨重,10万远征军仅剩4万余人。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遭受挫折,主要原因有:仓促应战、英军消极避战、日军兵员和装备占优、远征军指挥混乱,尤其是中英两国的战略矛盾而未予很好的合作。中英各自在缅的具体利益不尽相同,英方对日本在远东的军事扩张原则上采取消极应付的策略,英国政府是利用中国军队来掩护它的安全撤退,并不希望中英并肩与敌决战,更不是为了保全仰光这个出海口。正如史迪威向马歇尔所抱怨的:“英国人恐怕已经打算放弃了缅甸了,如果他们真要打的话,在印度的英国驻军足以挽救缅甸的局势。亚历山大之所以不愿出兵,是因为他从伦敦得到了命令,叫他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一下,然后撤出缅甸。”[2](P369-379)而中国最高统帅部对英军在缅甸的作战能力是持怀疑态度的,因而也不愿将主力
全部投入第一线。蒋介石向中国远征军指挥官史迪威突出强调了“谨慎”二字。他告诉史迪威,中国派出的远征军第5军和第6军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必须谨慎地使用这支部队,不能拿出去冒险。蒋介石认为,英国人很可能放弃缅甸逃跑,如果把大批中国军队贸然投入第一线,很可能招致重大损
86
失。蒋介石对英军极不信任,他在给史迪威交待任务时表示:“宁无视英军之存在,一切依靠自己力量,较为妥善。”[3](P569)他认为英军不打算在缅甸认真作战,也不能与中国军队协调作战,故当200师在同古成功地阻击了日军的进攻,史迪威要求将第五军的其他两个师也投入战斗以扩大战果时遭到蒋介石的拒绝。
缅甸的丧失使中国大西南和印度面临严重危险,滇缅公路的丧失,使来自北美、经大西洋和印度洋辗转而来的大量授华物资滞留印度,无法发挥为中国抗战输血的作用。远征军缅甸战役失败后,日军占领缅北,进入滇西,陈兵怒江,虎视眈眈,严重威胁昆明和重庆等大后方的安全。蒋介石决定重整旗鼓,再图反攻。退往印度的远征军,经中、美、英三方商定成立“中印缅战区”,以史迪威为战区司令。中国国内先后空运5万人去印度,集中于兰姆伽,由英国为中国军队提供住房、粮食、军饷,美国提供装备并进行训练。以这批部队为主成立了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以史迪威为总指挥(后为索尔登),罗卓英(后为郑洞国)为副总指挥,统辖郑洞国的新一军和廖耀湘的新6军。在这里,史迪威对中
国远征军进行了系统的整训,并用援华物资给与机械化装备。这是中国军队历史上第一次接受西方现代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装备最彻底的一次。
史迪威一边卓有成效地训练着中国在印度的军队,一边为了实现反攻缅甸的计划,指挥中国驻印军和美国工程兵团,开辟了一条从印度利多到缅北密支那的中印公路(正式通车后被命令为史迪威公路)。中国驻印军为掩护中印公路的修建,沿公路向缅北推进。1943年10月24日,中国驻印军新编第38师在美、英盟军的支援下,从印度利多沿中印公路预定路线,向缅北日军第18师之一部发起攻击,缅北反攻战(第二次滇缅战)打响。
为配合中国驻印军的缅北反攻作战,1943年4月,退入滇西的部队连同后续部队,重新成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由陈诚任司令长官(不久改为卫立煌)、黄琪翔为副司令长官。同年11月,国民政府下达“关于部署联合美英反攻缅甸作战计划及训令”,成立军事委员会直接控制的远征军序列。这个序列包括以宋希廉为首的第11集团军和以霍揆章为首的第20集团军,共12个军,及一个预备师、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直属第8军、滇缅特别游击队两个纵队和一个步兵团,共计17个师17万人。
中国滇西远征军于1944年5月11日强渡怒江,沿滇缅路向缅北实施反攻。1944年1月,中国驻印军主力奉命开进胡康河谷,开始了缅北的全面反攻。8月底,中美盟军全力攻占缅北重镇密支那。1945年1月27日,滇西远征军与驻印远征军会师于缅甸芒友,至3月遂将日军全部赶出缅北和滇西。至此滇西
沦陷之地全部收复,打通了中印公路(又叫“史迪威公路”)。3月30日,中国远征军与英军在乔梅会师。4月,滇西远征军和驻印远征军全部胜利回国。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缅北、滇西反攻战役,中国共投入21个美械师的兵力(其中驻印军5个师,远征军16个师),连续进攻17个月,挺进2400余公里,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解放缅甸领土8万余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彻底打垮了日军第33集团军,全歼了日军王牌第18和第56师团,消灭了日军第53师团和第2师团主力及第49师团一部,共毙伤日军4.8万余人,俘获日军647人。将盘踞滇西、缅北两年多的日军赶出滇缅,赢得了西南战场大反攻的全面胜利。同时中国远征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在缅印战场中国方面先后投入兵力达40万和相同数量的支前民工,参战官兵大约有一半殉难于亚热带的丛林中。中国远征军滇缅作战的最后胜利,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确保了抗战大后方的安全,同时也为盟军在缅甸全境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配合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反攻。
三、滇缅抗战的重大意义
1942初至1945年春,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队的配合下实施的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前后两个阶段,历时3年,歼灭了日军在缅甸的有生力量,打出了军威、国威,打通了滇缅公路,光复了腾冲、松山、巴莫、密支那、仰光等缅北重镇,构成了亚太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公司清算程序(一)中国远征军的滇缅作战打开了国际援华线,滇缅战场构成了中国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把中国抗战分为敌后和正面两个战场两个组成部分。这种划分反映了国共两党抗战分工的情况,也符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抗战的基本军事格局。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40万中国精锐之师根据同盟国的统一部署出征缅甸,与30万日军主力师团进行了殊死血战,历时3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一在美英盟军的支持下,在中国西南的滇缅方向开辟新的战场,与中国在已有的敌后和正面战场(东战场)共同构成中国抗日战场的三个基本的作战区域。
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作战的胜利,收复了滇西大片国土,重创日军第56、第18、第2、第53师团,把日军赶出中国西南大门。同时,中国远征军滇缅战场的英勇作战和最终胜利,打通了国际援华线路,
87
使中国抗战有了可靠的后勤保障。远征军第一阶段入缅作战失利,滇缅公路背切断后,为支持中国的抗战,美国即于1943年春开辟了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的援华航空线。由于环境恶劣,经由这条“驼峰运输线”(远征军第一阶段入缅作战失利、滇缅公路被切断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国开辟的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的空中援华线)的援华物资1943、1944两年间,总共才25.4702万吨。[4](P105)随着远征军第二阶段入缅作战的胜利和中印公路(即“史迪威公路”)的修通,盟国的援华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运抵中
国。仅“史迪威公路”开通后的7个月,就输入战略物资50万吨,平均每月7万余吨。不仅使盟国对华援助的速率大为提高,而且也大大降低了运送成本。据统计美国从空中运抵中国的援华物资每吨的成本位1909.65美元,而从陆路运抵中国的援华物资的成本每吨仅为49.61美元。[4](P108)从远征军开辟的援华陆路运输线上进入的大量战备物资,使中国抗战的艰苦局面得以缓解。大量的援华物资,在使中国军队的补给和装备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使中国政府组建和装备了大批的锐兵团,再加上从西南战场回国的几十万美械装备的胜利之师,中国军队的作战实力有了质的提高,为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远征军滇缅战场的胜利,打破了日军大本营妄想从西南封锁和进攻中国大后方的企图,避免了国民党战场的崩溃,稳定了国内的抗战局面,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当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各大报纸竞相刊登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给予热烈的祝贺。中共中央通过《新华日报》表示庆祝这一“辉煌胜利”。
蒋介石在滇缅战场上投入的是包括其第一个机械化师(第200师)和第5军、6军等王牌军队在内的近40万精锐之师。而该战场面对的则是包括第18和第56等日军最精锐师团在内的日本南方面军所属的缅甸方面军30万大军;在面临威胁的程度上,由于日军陈兵怒江,中国大后方面临着比来自东战场更为直接和严重的威胁,西南方向已经成为中国最感痛苦和威胁最大的方向;在战略任务区分上,敌后战场担负着扰乱日军战略后方,抑留和牵制日军的任务,东战场承担着阻止日军西进,从东正面保护大后
方的任务,而西南战场承担的是保持和贯通中国最重要的对外通道,从西南方向直接拱卫大后方的战略任务;在作战效果上,击败甚至全歼了发动卢沟桥事变的祸首和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主凶等在内的凶残至极,被称为战无不胜的日军王牌;同时,无论是中日双方在这一地区投入军队的规模、战斗之惨烈,还是伤亡之惨重,都不亚于另外两个战场。更为重要的是数十万中国部队应请求挺进他国作战,是中国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近半个世纪第一次出师援助友邦抗击侵略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这对备受列强欺辱的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扬眉吐气的、值得骄傲的事件。
总之,尽管西南战场(滇西、缅北)的形成较晚,但自其形成之日起,即成为中国抗战的又一个基本战略方向,而且是1942年以后中国抗战的一个主要战场。
(二)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合作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军队在异邦国土打败侵略者,胜利归国。中国军队先后两次入缅作战,在地形、气候复杂的条件下,团结协作,英勇奋战,不怕牺牲,重创日军,体现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精神,同时也表现了可贵的国际合作精神。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中的仁安羌解围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来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英国政府为表彰远征军,后来授予中国远征军新38师孙立人师长“帝国司令勋章”,使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外国将领,孙立人还获得美国的丰功勋章。正如史迪威将军所评价的:“中国军队是极好的。”参加缅北反攻作战的美军布朗上校认为:“中国人是我看到的最勇敢的军队,我必须向他们脱帽致敬,我愿意追随他们到任何地方。”[5](P188)1944年1
1月的美国《皇冠》杂志发表一位记者的述评说,缅北战斗“表现出中国军队忍受无限艰难的伟大,世界上任何军队都望尘莫及,中国军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6](P10)
中国远征军的滇缅反攻作战充分体现了反法西斯盟国的国际合作。中国远征军是在同盟国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从作战指挥体系上看,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的总司令,负责指挥中、越、泰、缅等在该地区作战的多国军队;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史迪威将军任中国远征军的司令官;中国远征军又受到英印缅军队司令韦维尔(Archibald P.Wavell)的节制,并接受盟军东南亚战区(以蒙巴顿为统帅,史迪威为副统帅)的节制,远征军滇缅作战过程中也是中英美军队的联合作战:在第二阶段的反攻战中,驻印远征军的反攻作战是以英军第36师为右纵队展开的;在持续数月的密支那战役中,美国空降部队直接参与了中国远征军的战斗;远征军在军事行动中得到了英军远程突击队、美英侦查部队和空军的有力配合;中印公路的修建更是得到了美军后勤补给和工程部队的大力帮助。当然,中国远征军的装备、训练和后勤补给都是由美英盟国包揽负责的,远征军各军事单位中都有美国军事顾问参与作战指挥,同时,连中国远征军的最高指挥官也
88
是美国在华军事代表史迪威将军,这位年逾60的美军西点军校毕业的三星将军亲临第一线,与中国远征军共进退,直接指挥了中国远征军两个阶段的作战。
正是中国远征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大大地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声望和中国的国际地位;由于包括中国远征军在内的全体中国军民对日的英勇作战,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军有生力量,有力配合了美国等盟军太平洋战场的作战;正是由于包括印缅战场在内的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正是由于包括中国远征军在内的中国军民表现的国际合作精神和付出的巨大民族的牺牲,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与美、英、苏等比肩的反法西斯大国,也使得蒋介石成为包括越南、泰国和部分美英军队的中国战区的总司令,并进而成为与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齐名的大国领导人。
当然中国远征军在滇缅作战中的国际合作并非尽如人意。由于各自的国家利益不同,面临的战争情况不一,因此各国在战略目标、政治目的和军事手段上不可能达到一致,这就决定了盟国的合作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间充满了分歧、矛盾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盟军作战的效率。英国蔑视中国政府,轻视印缅战场,没与中国远征应有的配合,同时蒋介石政府对英国也不信赖,加之要保存实力、保存家底,而不愿冒险;美国虽然较之英国更积极地支持中国的抗战,蒋介石政府也主要依赖美国的援助,但同时又对美国的控制进行抵制。在远征军的具体作战上,蒋介石与美国代表、中国远征军的指挥官史迪威存在分歧:“史迪威一心想守住缅甸,保住一个中国与外部世界的通道;而蒋介石在仰光失守后,就不想打了,他考虑更多的是他的精锐部队不受损失,”[7](P263)盟军间的这些不协调成为导致中国远征军第一阶段入缅作战失利的重要因素。
(三)有力地配合了盟军的对日作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中国远征军的滇缅作战,有力配合了
盟军的对日作战。丘吉尔承认,如果让日本控制了缅甸,打入印度和印度洋,就会“造成我们的中东整个局势的崩溃”。假如日本占领了印度,德意日法西斯在中东会合,必将形成对整个欧洲战争的反法西斯盟国的包围,从苏联的南方加强对苏军的压力。中国军队在缅甸的英勇作战,迟滞了日军的进攻,缓解了印缅战局的恶化程度,为疲于奔命的英印军对组织防务赢得了时间,使英军伤亡的程度大大减少,并得以平安返回印度,为盟军在亚太地区的反攻保存了实力。由于滇缅战场的胜利保卫了印度的安全,便防止日本战舰进入印度洋,保证了盟国在远东的海上交通安全,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会师中东的美梦。
同时,两次滇缅战役,远征军在美英军队的配合下歼灭并牵制了数十万万日军,迫使日军为摆脱颓势而不断抽兵援缅,使南太平洋占领区日军减少,大大削弱了日军在南太平洋地区的防御能力,有利于美军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据日本厚生省救援局1950年的调查,日本在缅甸所投入的兵力达303501人,而损失兵员达185149人(不含空军)。[8](P216-217)显然中国远征军给了日军重大杀伤,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在第一次缅旬战役中,中国远征军入缅实际上是接替英军的防务,他们英勇阻击日军,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后又牵制日军于怒江西岸,使英军得以保存实力,为英军后来参加缅甸反击战创造了条件。也使面临日军威胁的澳大利亚军队能争取时间调回本土,因而使得日军北不能进中国,西不能侵印度,南不能犯澳大利亚。对此,史迪威评价道“毕竟日本已被迫在缅甸动用了否则可能派往印度、澳大利亚
或其他地方的兵力。这是中国此时能够把它所拥有的东西——兵员——贡献给盟国事业最好的办法。”[2]在缅甸反攻战中,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为策应英军英帕尔之役,发动对缅北日军的全面攻势,使日军兵力分散,不敢把滇西缅北的兵力征调到印东,英印军才得以将日军逐出印度,确保了印度安全;中国军队收复缅北,尔后又使盟军收复南缅毫无后顾之忧,因利乘便,一举成功。总之,中国军队两次入缅作战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开创了大陆反攻的新阶段”,中国远征军在滇缅的作战“从侧翼牵制了太平洋地区,可巩固印度,完全打破了轴心国会师远东的企图。”
(四)中国远征军的滇缅之战构成了盟军反攻作战的重要一环。中国远征军在滇缅的对日反攻作战,与盟军在欧洲战场、非洲战场、苏联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交相辉映,构成了世界范围内对法西斯轴心国的全面反攻。况且中国远征军的入缅反攻作战,早于盟军1944年夏开始的欧洲大陆反攻战。而远征军1942年春的第一阶段入缅作战,更是开了盟军对法西斯轴心国进攻作战的先河!中国远征军的滇缅反攻战是盟军亚洲太平洋战场的重要一翼,它同盟军在各主要战场的反攻作战遥相呼应,使德日意轴心国在东西方都陷入战略被动。至1944年7月,抑留于缅北、滇西的日军达10个师团又一个独立混成旅团,这既有利于英军对印度英帕尔的坚守和对缅中的出击,又大大地减轻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压力。连丘吉尔也认为,守住缅甸是“保卫印度的最后一道屏障”、“缅
89rookies组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