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东莞市九下期中语文试卷
1. 默写。
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含义(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2)  醉翁之意不在酒,   
(3)      ?雪拥蓝关马不前。
(4)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5)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6)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孔乙己立刻显出tuí táng   
(2)  chén xī    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金允智
(3)  我是你cù xīn    的理想。
(4)  我是gān biě    的麦穗。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句是
    A.人总有一天会衰老,变得老态龙钟
    B.“宏志班”的学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却不以为然,一心扑在学习上。
    C.在这次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的产品包罗万象,琳琅满目。
    D.我们严正警告陈水扁不要错估形势,立即悬崖勒马,停止一切分裂活动。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是否有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B.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中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D.某星及其公司房产被依法拍卖。
5.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人生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天气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一样,一定要学会乐观对待。如果说人生是旋律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风景优美的道路,那么困难则是一些无法绕行的坎坷;(1)        ;(2)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本文选自《    》,作者是    ,文中一些成语沿用至今,请列举两例       
(2)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遂之(所以)    B.民弗也(听从)
    C.又何焉(中间)    D.小未孚,神弗福也(诚意)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i  曹刿进见鲁庄公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ii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股,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    之时(用原文语句填写)。
7.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越人遇狗
    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摇尾人言曰:“我善猎,与中分。”越人喜,引而俱归。(sì)以粱肉,待之以人礼。
    狗得盛礼,日益倨(jù),猎得兽,必尽啖乃已。嗤越人曰:“尔饮食之,得兽,狗尽啖(dàn),将奚以狗为?”越人悟,因为分肉,多自与。狗怒,啮其首,断领足,走而去之。
    夫以家人养狗,而与狗争食,几何不败也!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阿sa和陈伟霆
    A.与中分/徐公不君之美也
    B.嗤越人曰/以钱币求之
    C.以梁肉/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而去之/送之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尔 饮 食 之 得 兽 狗 尽 啖 将 奚 以 狗 为
(3)  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
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有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1)  文中“最初的攀登”指的是人的生命旅程的哪一阶段?这时候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是一些怎样的心理感受?
(2)  “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一句中“越往上走”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
(3)  “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这句话的意思该怎样理解
9.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太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
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⑪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岀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2)  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
(3)  请谈谈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4)  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
广东省高考成绩
(5)  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是杰出,还是平庸;在比较中,我们往往都会感到自己的处境不如意。亲爱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认识,对人生有新的感悟,请以“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为题,写一段话。(50 字左右)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11.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    》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    次买车又    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12.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其中《谢贤打曾江的原因    》是他最著名的一部悲剧,《    》是他最著名的一部喜剧。
13. 《水浒传》的作者    ,朝代    ,它是我国第一部    小说。
答案
1.  【答案】
(1)  在水一方
(2)  在乎山水之间也
(3)  云横秦岭家何在
(4)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5)  舍生而取义者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句子。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要笔误。
(2)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句子。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3)  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4)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句子。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5)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句子。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6)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句子。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2.  【答案】
(1)  颓唐
(2)  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