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叔东方卫视春晚
后新冠疫情时代中国资本市场展望
朱莉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全球资本市场震荡加剧。为研究新冠疫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本文对2002年以来包含非典SARS、埃博拉、H1N1和H7N9在内的6次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球资本市场在短期会快速下跌,在疫情得到普遍控制后,会出现显著性修复。展望未来,中国强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变能力将吸引国际资本的青睐,全球避险资金、高端技术和产业链会加速向中国汇集,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腾飞。
关键词:新冠疫情;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7-0084-04
一、引言
新冠疫情暴发后,国内外学者针对新冠疫情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做了深入研究。
在宏观经济和国家治理层面,学者们提出我国政府应该适时出台逆周期调节政策,扩大消费对冲新冠疫情影响(李志萌和盛方富,2020;沈国兵,2020),采取措施防范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引导金融资源向抗击新冠疫情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聚集(曾国栋,2020),发挥金融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深化改革,完善财政金融、货币政策、社会治理、公共安全治理机制等国家治理方面政策(安国俊和贾馥玮,2020;罗志恒,2020)。
在行业冲击层面,新冠疫情暂缓了我国生产供应活动,对产业链造成加速外移的风险(祝坤福等,2020)。对具体行业,如餐饮旅游业、养殖加工业、采矿业和外贸行业都产生了严重冲击(明庆忠和赵建平,2020;韩见和朱清,2020;舒畅和乔娟,2020),需要政府提升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有序复工复
S-O-K^-O-«:9-O-K^-O-«:9-O-K^-O-«9-O-K^-O-«^-O-«:9-O-K^-O-«梦见宴席
2.对策
基于背景及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发展中应更加关注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切勿盲目推进城镇化建设,基于河南省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的方式。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并加强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二是城镇化水平应该和经济增长相适应,过度城市化或二者悬殊较大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本文认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努力提升河南省城镇化率,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实现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齐头并进,完善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1]戴佳成,汪慧玲.甘肃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
实证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2019,(1):8〜11.
[2]李金昌,程开明.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
析[J].财经研究,2006,(9):19〜30.
[3]李圣荣.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基
于安徽省1997-2017年数据[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8,(4):38—42.
[4]刘耀彬.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EJ1商业研究,2006,(24):23〜27.
[5]马孝先.中国城镇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析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2):117〜124.
[6]孙婉云.全球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分
析[J].东北亚经济研究,2019,(3):110—120.
[7]吴威.河南省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实证研究[J].合作经
济与科技,2019,(02):44〜46.
[8]闰晓红.城镇化水平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
析—
—基于27个省份面板数据的考察[J].经济经纬,2011,(03):25〜28.
[9]曾苑.福建省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合作
经济与科技,2020,(15):7〜9.
作者简介:
刘欣,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84全国流通经济
产,保持中国出口增长,支撑进口和就业增长,平稳产业链(沈国兵,2020)。
在新业态层面,新冠疫情加大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和需求,同时带来新技术变革,催生新产业、新消费、新业态,需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提升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李志萌和盛方富,2020)。在新冠疫情管控中,信息技术、大数据广泛应用,助力科学防控、精准施控,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机遇(吴静等,2020)。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们注重从宏观经济、行业冲击和新生业态等方面研究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在资本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与未来展望层面,尚未有精准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希冀弥补该领域的空缺。
二、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
1.资本市场跌幅将继续加深
目前,新冠疫情扩散速度呈加速蔓延态势,全球已有53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其中部分为“战时状态"或“战争状态”。受此影响,预计短期内资本市场跌幅还将继续加深。后续如新冠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或者疫苗研发取得突破进展,市场担忧和紧张情绪得到缓解,资本市场下降幅度可能收窄,逐步回归基本面趋势甚至出现报复性反弹。反之,如果新冠疫情加速蔓延,叠加欧美等地区和国家应对物资紧缺不利、隔离机制失效,甚至医疗救助体系超负荷而崩溃,则会强化世界经济衰退预期,引发全球恐慌性抛售证券、股票等投资类资产。同质化的风控策略又会进一步加剧流动性回收对资产价格的踩踏,导致高杠杆融资背景下的现金流断裂,引发资产抛售的无序性,最终导致投资类资产和避险类资产同期被贱卖抛售。
2.流动性陷阱风险增加
为应对新冠疫情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各经济体争先上马量化宽松政策。以美国为例,2020年3月份,通过两次降息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25%内,23日美联储推出“无限制宽松”政策,每天变相向市场注入1250亿美元,并将隔夜和定期回购利率降至0%。在超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基于对流动性的基本偏好,以及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衰退的恐慌预期,更愿意以美元现金和储蓄存款等形式保有财富,而不愿意主动转化为投资或消费,导致美元即期出现强势上涨,美元指数突破100整数关口,最高达到103。美联储“无限制宽松”的流动性释放不仅会被市场快速吞噬,难以提振市场的消费与投资,还会负向引导投资者为保有美元而赎回基金、抛售股票和证券的踩踏行为。因此,以无限宽松政策应对低利
率背景下的流动性危机,更易陷入“流动性陷阱”。
3.控制疫情有助资本市场修复
突发干扰因素会导致资本市场产生应激的偏离,但影响消退之后,经济基本面将按原有轨道做趋势性回归。从历史经验来看,各类传染性疾病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具有短期和快速兑现性的特征,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市场主体的各类压抑性需求会做不同程度的释放,资本市场也会得到显著修复。
以2002年以来,包含近期新冠疫情在内的7次疫情对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冲击数据做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前6次疫情中,有3次疫情在暴发后1个月,资本市场回报率为正数,平均回报率为2.28%,分别是SARS非典、埃博拉和中东呼吸综合征(韩国);有5次疫情从暴发到3个月,资本市场的反应进一步趋于正向积极,平均回报率上升至10.7%,分别是SARS非典、猪流感(H1N1)埃博拉和中东呼吸综合征(韩国)、禽流感(H7N9)(如表所示)。所以,平复资本市场的锚是疫情的有效控制,资本市场普遍明显修复,逐步回归原有趋势。
表2002年以来历次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中短期冲击非典
SARS(H1N1)
中东1f吸综
令链(MERS〉
埃博拉
伶征〈韩国》(H7N9)
新型冠状寤奉
全球般
市〈%)峰值
1M3M
峰值
1M3M
峰值
1M3M然而生
峰值
1M3M
峰值
1M3M
到峰值
1M3M7D1M3M MSCI全
球市场
(1)4101810191402⑴14(13)⑴S1125⑵(0)(31.42) MSCI发
达市场
(1)410179171503⑶04(11)⑴61024(2)0(31.64) MS"
兴审坊
(1)61927193010(3)(8)1143(23)021439⑵⑷(29.89)
标普
500
029*********(10)03(10)19914<2>1(30.63) STOXX
Europe600
(10)(1)5148121211(1)721(13)(2)9131(2)(2)1(30.88)英国富
时100
⑸2596101322538(14)05742⑵(3)(32.16)
牌国
DAX
(9)⑵14227111465⑵726(16)⑸14181⑵⑵1(34.10)
法国英雄联盟麦林炮手出装
CAC40
⑻06156913235722(12)⑶9160(3)<3)(0)(33.39)
225
永不瞑目孙红雷⑻422158145601⑺016(10)(2)9423(3)⑶(31.27)巴酉IB-
OVESPA
23814201319⑵<4)(13)813(17)0⑴10⑷0〈2〉(3)(43.69)卑康
NIFTY
<6)420262332131(3)(23)69(8)221438(D(2)(2&69)
MSCI
中国
(11)1S3021193616(1)⑹489(30)1612S15⑶(2)(19.23)
上证
34016104066(9)(28)1014(29)⑷9(4)(1)3(3)⑵(11.31)资料来源:中金公司、Wind咨讯
全国流通经济85
中国抗疫经验也印证控制新冠疫情是维护资本市场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其他国家吸取中国、韩国等国家抗疫经验,逐步有效控制住新冠疫情扩散的发展态势,全球资本市场将回归经济基本面的基本趋势,逐步修复。
三、疫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
中国快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离不开全球化的开放环境,而全球一体化也让世界资本市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协同效应。新冠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大幅震荡的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也同频共振。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韧性支撑,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不会因为突发新冠疫情而颠覆性改变。结合当前中国的国情国力,以及强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和能力,有理由相信新冠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基本趋势。
1.中国经济发展内在趋势稳定向上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主要的进口国,经济体量位居全球第二位,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蓬勃的增长动能。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9.09万亿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中占比16%,仅次美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19年仅中国的增长就占全球新增经济的39%。世界供应链在中国纵横交织,世界工厂的内涵已经从低端制造业向“中国制造2025”计划升级转变,中国的智能制造、移动支付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强劲的中国国内需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在拥有14亿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体的内需优势下,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是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增速进一步保持稳定的动力之源,也是其他经济体难以比拟的优势。所以,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因为新冠疫情而根本改变。
2.疫情将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先抑后扬的阶段性影响
以2003年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为例。疫情期间,中国GDP增速明显下降约2%左右,5月份消费品零售增速快速下滑到4.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有所下降。政府及时通过投资来弥补消费的疲软,投资增速在2003年成为历年来的三个顶峰之一。随后,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强劲,7月份消费品零售增速迅速反弹至常规水平(9.8%)。2003年实际GDP增速没有因非典疫情而下降,反而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到10.0%。
虽然本次新冠疫情发生期间的国内外环境与2003年不具有严格的可比性,但是两次疫情期间,资本市场均出现快速下行,在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的各个节点上,资本市场均出现恢复上扬的趋势。
3.强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中国强大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变能力包含完善的政府响应机制、果断的政府执行能力、高水平的科研攻关能力,以及万众一心的社会动员能力。在新冠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中国政府派出国家工作组和专家组前往疫区,仅用两周时间便确定了新型冠状病毒,并将新冠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升级为水平,随后30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大范围采取监控以及隔离制度。政府迅速组织卫生、财政、民政、民航、铁路、建筑、通信等多部门联合抗疫,形成纵深配合、协同推进的全国抗疫网络。通过这些努力,此次新冠疫情于2020年3月基本得到控制。中国资本市场相对外围市场已经形成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相对优势,资本市场表现也相对理性,区别于外围市场大幅下跌的稳定向上行情趋势已经成型。
四、中国资本市场展望
新冠疫情对中国资本市场造成的震荡比境内市场更加剧烈,而且受益于境内新冠疫情得到效控制,中国资本市场现有的跌幅也逐步收敛。随着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政府逆周期刺激政策逐步落地,中国资本市场有望迅速提振。通过本次新冠疫情也让世界见证到中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展现的强大能力,中国资本市场的避险优势得到加强,世界资本、技术和高端产业链有望向中国汇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1.中国资本市场受逆周期政策提振有望开启上升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宏观政策重在逆周期调节,节奏和力度要能够对冲新冠疫情影响。”为做好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此政策牵引带动下,预计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以及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货币政策也将会陆续出台。凭借强有力的逆周期政策支撑,中国资本市场有望在深度调整后进入稳健发展的上升通道。
鲁伯特 格林特2.中国资本市场避险功能强化,将吸引投资者积极参与
相比世界各国在应对新冠疫情快速蔓延中的表现和成效,此次黑天鹅事件让全球见证了中国在处置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展现的应对能力。这种应变能力的强大与否将
86全国流通经济
直接关系到资本的安全,也将上升成为衡量投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投资者将更加理性的选
择投资对象,提高对国家应变处置能力的衡量比重。摩根士丹利在今年3月初就已将MSCI中国指数及中资股上调至“增持”评级,强调中国股市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更具有避险价值。相信有更多的投资者在新冠疫情后会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3.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新经济、新业态
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背景下,新冠疫情催化了以“宅经济”为特点的新业态,如在线买菜、在线娱乐、在线教育、远程办公、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旺盛的生机活力。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加速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普及和运用。无人经济、在线经济、“AI+”、“区块链+”、“5G+”已经成为当前市场重点发展方向,部分省市也加大5G、云计算、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线科技、产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生命健康等领域的投资和扶持,将会带动中国产业经济促进转型、培植发展新动能创造有利条件,也为资本市场发展孕育出新的增长点。
4.中国资本市场将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首先,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科创板的设立不仅为中国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创业型企业开辟了崭新的融资渠道,而注册制的推行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迎来成熟的市场化外部约束机制,也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理念的重大转型。新三板市场也迎来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综合性改革,涵盖优化分层管理、改革交易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内容的改革方案。新实施的《证券法》在防控市场风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方面提供了长效法制保障,也为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助力。
其次,“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的推进创造大量投资机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涵盖着十个未来最重要的领域均有着人工智能的运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设备、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新能源装备等。这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海量新兴领域内的高质量投资机会。随着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在智能制造和“一带一路”等领域涌现出大量投资机会,将对国际资本形成巨大吸引力。
最后,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国制度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国家战略制定与推进的执行力,也体现在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的决心和勇气上。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内需和消费起主导作用的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也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和中国效率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创造多维度的有利环境,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I]李志萌,盛方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产业与消费的影响及应对[J].江西社会科学,2020,(03):5〜15.
:2]沈国兵.“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的冲击及纾困举措[J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02):16〜25.[3]曾国栋.金融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J].金融与经济,2020,(02):1〜1.
[4]安国俊,贾馥玮.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彩响分析及对策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03):45-51.
[5]罗志恒.新冠疫情对经济,资本市场和国家治理的影响及应对[J].金融经济,2020,(02):8〜15.
[6]吴静,张凤,孙翊,朱永彬,刘昌新.抗新冠疫情助推我国数字化转型:机遇与挑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 35(03):306〜311.
[7]明庆忠,赵建平.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澎响及应对策略[J].学术探索,2020,(03):124〜131.
[8]舒畅,乔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畜禽养殖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基于全国786份畜禽养殖场(户)调查问卷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20,56(03):120〜125.[9]明庆忠,赵建平.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学术探索,2020,(03):124〜131.
口0]舟丹.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及石油市场的影响[J].中外能源,2020,25(03):5~5.
[II]张夏恒.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流通经济,2020,(03):26〜34.
[注]基金项目: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9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19ZD18)
作者简介:
朱莉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
全国流通经济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