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区的丧葬习俗⼀
洛阳地区的丧葬习俗
棺⽊盛⼫后,称为“灵柩”,将灵柩抬放于长凳之上,叫做“升棺”。棺前垂⽩幔,幔前放供桌,桌上设“魂牌”(灵牌)、摆供品、置⾹炉、配蜡台构成灵堂。灵柩暂不下葬,称为“停灵”。其周围满铺⼲草,孝眷坐卧其上,昼夜不离虔诚护灵,直到起灵为⽌,意在报答⽗母⽣养之恩。守灵期间,凡来灵前祭奠者,孝⼦必须⼀⼀跪谢。
升棺前,孝⼦的两只鞋是蹋拉着,不穿好,⼊棺后,才可以穿好。伊川⼀带讲究踢拉⼀只鞋,⽗丧踢拉左脚鞋,母丧则踢拉右脚鞋。男⼥孝眷头部所戴的孝带和罩头布,都是⽣⽩棉布,并且佩带时都是随便⼀勒,不求整饰,所谓丑孝。这些孝称为“⽣孝”。带着⽣孝,不能随便进⼊别⼈家门。升棺后,孝眷齐跪灵前,竖⾹焚箔,将⽣孝除下,雾上清⽔,折叠整齐,这叫做“熟孝”,带熟孝时⽅可进⼊别⼈家门。但佩带时⽐较讲究,在洛阳西郊⼀带,升棺前后孝带的戴法不⼀样。升棺前,孝带在头上是从前向后在脑后系结;升棺后,孝带是从后向前,在前额打结分成两条,双双搭过头顶,披在背后,垂于腰部。垂梢要上下错开,切勿两齐,为的是有所忌讳,怕犯“重丧”(再死⼈)。
成服备葬死者⼤殓之后,所有亲属按同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分别穿着不同的丧服,叫做“成服”。成服之俗来源于周代的“五服制度”。周代的丧服,按亲疏分为五级,故⽈“五服”,即斩缭、齐、⼤功、⼩
功、缌⿇五种。两千多年来,洛阳民间的丧服形制基本上是按五服制度从繁到简,沿续⾄今。
民国以后,洛阳农村男孝眷头上皆勒⽩布条,名⽈“孝带”。宽度约2.5分⽶,长度按关系亲疏,最长者可达2.5⽶(亲⽣⼉⼦佩戴),最短者仅约1.5⽶。⼦辈孙辈,皆为⽩⾊,曾孙辈则⽤黄⾊棉布或⽩孝带末稍蘸红。⼥孝眷裹头⽤的⽩孝布⼝旷罩头布”,宽约5公分,长约1—2⽶。未出阁之⼥孝眷,只在头上勒窄带⼀周,名⽈“锅圈”。男⼥孝⾐均为⼤襟,且都⽆⼩领,⼜因有“丑孝丑孝”之说,故皆松⽽宽。在男⼥孝⾐上合缝处和边沿处,⼦、⼥、媳为⽑边,其他则为光边。⼥婿的孝⾐独为对襟,称
为“孝褂”,其合缝及边沿亦皆为⽑边。中产以下⼈家,⼀般只亲⽣⼦⼥、⼉媳和孙⼉孙⼥等专做孝⾐,其他则皆以租赁之孝⾐代之。对于⼦婿侄婿孙婿等,只是各撕孝布⼀⽅(长约2⽶,宽约5分⽶)以代孝褂。这些孝婿,亲疏不同,所佩孝布长短各异,佩戴⽅法也不样。
孝眷男⼥所穿之旧便鞋,按鞋帮式样覆缀⽩孝布⼀层,谓之“裱⽩鞋”。⽗母双亡者,⼦、⼥、媳的鞋帮满⽩,单亡者或尚有亲伯⽗母健在者,鞋帮后部留⿊⼨许,其鞋⼝、鞋后及鞋底结合部全为⽑边。其他孝眷所裱的⽩鞋,其留⿊的长度,定制是亲者短,疏者长,并且全是留光边。
⼤殓后,男⼥孝眷才正式穿上⽤⽩棉⿇布专门缝制的各种丧服。男⼥丧眷,皆穿棉布孝衫,男衫长如袍,⼥衫仅及膝。亲者⼤领,⽤料粗劣,边缝皆⽑;疏者⼩领,⽤料细密,制作齐边齐缝。孝帽是⽤⽵篾扎成,约4公分宽的筐架,糊上⽩(或红)纸,围成圆圈,⽤作帽箍,另以半圆圈竖扎箍上,作为帽
顶,即成孝帽,俗称“⾼帽⼦”。红⾊孝帽只有亲⽣⼦顶戴,其他男眷所戴皆⽩,曾孙是在⽩孝帽
罗京妻子上另加黄⾊纸花⼀朵。“哀杖”(即“哭丧棒”),是⽤长约7公⼨的柳⽊细棍,旋转着贴上剪有纸穗的⽩⾊纸条即成。孝⼦持杖,意在镇邪驱凶。
民国时期丧家⾝穿素⾐,臂缠⿊纱⼀匝。⿊臂纱⽆论男⼥⽼幼,亲疏远近,均可佩之,既节物省钱,⼜简单易⾏。60年代以后,市区多见臂缠⿊纱以⽰有孝在⾝。
出殡前,为使吊唁、祭奠死者⽅便,丧家多在门前搭起灵棚,将灵柩由灵堂移置灵棚。凡属喜丧,出殡时向祖先⾏辞别之礼,周代叫⼤遣祭。民国时期,洛阳⼊朝祖时,孝⼦先在祖先堂⾏四叩礼跪读告词,告词为:“出必辞尊,幽明⼀礼,棺重难迁,魂轻易举,衰期功缌,咸萃于斯,礼宜朝庙,兹不敢废。”这天夜⾥,丧家要雇⽤乐班,使其尽情吹奏,俗称“闹丧戏”。闹丧戏时,村邻纷纷到来,围⽴棺边⼀齐⽤⼿将灵柩三抬三放,并⼀齐以“咳”声相配,表⽰挽车送⾏。偃师民间众乡邻此时要抬⼀⾯⼤⿎到丧家门前尽情敲击,俗称之为“攒财”,意取祝贺英灵归佳城,⾝卧福地,使后辈多多攒财聚宝。夜深⼈静后,孝⼦要到近邻各家逐户跪谢,叫“谢灯”。
点主作道场通常是在出殡前⼀天进⾏,礼仪是很隆重的。点主是请德⾼清⽩之⼠或阴阳先⽣,⽤朱笔在⽊制的牌位上补
⾜“神”字之竖和“主”字之点以及圈点其他部位的⼀系列仪式。作道场是有钱有势之家请来和尚道⼠在家中院内筑坛,围棺为死者念经免灾的活动。成俗于唐代,宋代下令禁⽌。然后世仍有沿袭,成为讲究排场之家必有的礼仪。民国初年,仅洛阳⽼城⼀带富裕之家请和尚道⼠诵经免灾,建国后此俗不存。
成服后即开始安葬前的准备。⾸先要请出殡安葬时所需的各类执事⼈,如点主官、祭道和祀⼟的“⼟官”、“阴阳先⼉、龙杠头,特别要请⼀位善于组织、照应的殡仪总管,负责安排各项事务。同时要布置宅院和灵堂,租借各类所需器物如龙杠、棺罩等。富裕之家要准备放置“魂牌”、“神主”的“灵轿”,置死者遗像的“像楼”,供礼宾、⼟官和病弱孝眷乘坐的轿车、马车,以及铭旌楼、提吊式檀⾹炉、传锣、伞扇、⽠灯、灯、彩旗、撑杆等,还要邀请⿎乐队(俗称“响器”,多由⼥⼉出资)、⼗番社、僧道乐队、军乐队等。建国后,安葬时上述器物逐渐减少。80年代后,洛阳郊县农村请唢呐乐班者⼜开始增多。
qq个人轨迹出殡安葬洛阳民间从西周到唐宋,灵柩⼀般是由⽜车拉到墓地的。近代则⾮常忌⽤车拉灵柩,⼀般都是⽤⼈抬灵柩到墓地。洛阳周围县区,出殡时是由丧家请来乡邻中年青⼒壮的⼩伙⼦⽤⽊杠抬灵柩。民国时期洛阳城区住户死了⼈,除极贫寒之家外,⼀般⼈家都要雇⽤⼀副龙头凤尾杠(俗称“龙杠”)抬往市郊祖坟埋葬,丧家出殡事宜⼀般他们代劳。龙头凤尾杠为抬送灵柩的专门⽤具,⽤坚实硬质⽊材做成。全杠分杠⾝、杠架、抬杠和奠棍四部分,全是漆的⼤红⾊。杠分⼗六抬、三⼗⼆抬和六⼗四
张敬轩 出柜>陈道明 左小青
抬三种。灵柩前后⼈数相等,⼀般丧事⼈家多⽤⼗六抬杠。较⾼级者是三⼗⼆抬,租⽤者较少。所需劳⼒,概由经营者临时组织。?丧家对抬杠者的待遇,由双⽅协商解决,或付租⾦,或设筵招待,或分赠⽑⼱、鞋带,以表谢意。民间认为“见丧不利,逢⽩化吉”,故丧家对抬杠者⼀般都要各赠⽩粗布⼀⼩⽅(约9平⽅分⽶),名⽈“吉利”作为破法。讲究之家还租⽤棺罩,将棺材
掩住,棺罩⼀般由锦缎等原料制成,上有提花、贴花、刺绣、锦绣等⼯艺装饰各式各样吉祥图案,丧家依财⼒⽽租⽤。
在出殡时,男孝眷还须另加祭服,即所谓“披⿇戴孝”。祭服⽤⿇布截成,形如夹克(旧称坎肩),不缭边不钉扣不缀带,只是披在肩上,并⽤⿇批束之腰间,名⽈“斩⾐”。亲⽣⼦所披“斩⾐”,必须事先染成⼤红⾊。所谓“戴孝”就是男⼥孝眷头缠⽩孝条,俗称“孝头带”。所⽤斩⾐祭帽哀杖,在礼成后,⼀律集存灵柩下。待下葬时,连同⼤殓时存于棺下的“迎⾝草”、“掮⼫扇”等,⼀并送⾄街⼼烧掉,有清扫消毒之意。
第⼆天早晨出殡前,孝⼦到祖先堂前⾏辞祖礼,辞祖词是:“茫茫宇宙,存亡既定,元孙逝世,尚未⼊茔;定要有期,不得擅⾏,谨具菲仪,上告祖宗。”礼毕,全体男⼥孝眷穿齐孝衫祭服,⼿执器丧棒,怀揣富贵馍,齐集灵前⾏内遣礼。之后,长⼦抱魂牌,长孙举引魂幡,其他男眷提⾷品罐,长媳顶“⽼盆”,各执事⼈抬棺⽊,由乐队引导,向⼤门发引。出⼤门后,须鸣放鞭炮,并设⾹案摆供品,祭奠路
神,为亡灵祈福祛凶,望求阴路顺利。然后,出殡队伍就可以上道了。出殡队伍由本族⼀男性长者在前,死者的外甥在后,沿途撒发纸线,称“买路线”。后跟捧纸扎者和响器班,接着是男孝⼦,灵柩在其后。灵柩前拴1丈余的⽩布,由扛幡孝⼦⽤肩背拉之,叫拉灵。灵柩之后为⼥孝眷及亲友中送殡者,再后是送殡车、载物车。伊川⼀带出殡队伍以喜乐为前导,掂⾹纸篮的领路,⾹纸篮内有纸钱,边⾛边撒。⾹纸篮内放有⼀只公鸡名⽈“叫魂鸡”,⼀边⾛⼀边⽤桑树枝或⽯榴树枝条打鸡,此为避妖邪,有“六精斩尽魂魄散,⾦鸡鸣处神⿁惊”之说。
送殡途中,如遇到有⼈路祭的,孝⼦均要跪谢,并告明在回灵或“复三”时设宴酬谢。如遇道路难⾏之处时,孝⼦要对抬龙杠者致谢或另加犒赏,洛阳民间⼀般多由⼥婿掏钱。如果路⼈碰见有⼈出殡,则必须过去帮助抬棺,哪怕只抬⼏步,也须表⽰⼀下,显⽰乡⾥亲情。
民国时期⾄建国后的洛阳农村,灵柩⼊茔后,停于已挖好的墓⽳旁,由亡者的长媳、⽣⼥、孙⼥、亲等⼥眷下道⼊圹,作洒扫除尘状,并将圹中⼟带数捧回家,叫“扫堂”,意取魂飞西天,殿卧净⼟。然后众⼈齐抬灵柩,以绳系棺,下⼈墓中。先⾸后尾,推棺⼊圹。经阴阳先⽣分⾦正位后,由⼥婿亲拭棺盖,铺上铭旌,剁下末梢,象征后继有⼈,并将镇墓物、⾷品罐放置在棺边,棺尾放写有亡⼈姓名及⽣卒年⽉⽇的青⾊新砖新⽡。随后以砖砌门封圹,焚⾹薰墓以圆⽓。
墓室封严圆⽓之后,孝男要亲⾃执锨填墓道,撂⼟三锨之后,跪请封墓⼈⼀起填⼟。单棺者封丘为椭
圆形,双棺者封丘为正圆形,不能弄错。封丘拢妥,由孝眷⼿提“点汤壶”(⽔壶盛满⽔,撒⼈⽩⾯⼀把,即点汤壶),沿墓周边哭边洒,叫“点汤”,必须正转三圈倒转三圈,意在画圈为界,纸质孝帽及所有纸扎焚于坟前。在孟津⼀带,下葬完毕后,⼥孝眷们⽤富贵馍投打引魂幡,直到打倒为⽌,谓之谁打倒谁有福⽓,能使⼦孙昌盛。偃师⼀带有将绳索挽成⼀团拖在地上拉回的习俗,称为“拉富贵”。
下葬后,还要举⾏祭祀⼟地神的仪式,⽬的是丧家破⼟建墓,惊扰⼟地,敬请见谅,保佑⽣者及亡灵。这⼀习俗汉代已有,称为“解⼟”(《论衡·解除篇》),以后
历代都有此仪式。民国时期祀⽂如“维民国某年某⽉某⽇,祀⼟官X X谨以猪⾸、果品、⾹烛、清酤之仪,敢昭告于后⼟尊神前,跪⽽⾔⽈:…今年有已故X X殡葬此⼭,茔城安久,恐有触犯,祈神默佑,尚飨!”?。祭祀之后,孝⼦捧灵牌回家,家⼈点⾹接于门外,捧灵牌到堂屋安放。孝⼦进门前,要在放有铜钱和菜⼑的⽔盆中捞⼀把,谁能捞住钱,谁就有福⽓,叫“捞富贵”。放把菜⼑表⽰和死者⼀⼑两断。在伊川⼀带盆内放铜钱不是让孝⼦捞的,⽽是让跟随孝⼦回采的⿁神捞的,据说⿁神位忙于捞钱,就不会跟进家门了。
除丧守孝亡者安葬后,其亲属处理丧后之事,称为“除丧”。洛阳⽼城⼀带出殡后,族⼈⽴即将灵堂中的铺草等⼀并清除到门外焚烧,把⼀块⽣的带⽪猪⾁和⾁汤埋在原来停棺的地⽅,以求吉利。将室内打扫清理⼲净,然后供奉家神。葬后第⼆天,孝⼦挨门挨户向乡⾥邻⾥磕头,⾏酬谢和回送之礼,俗称“谢孝”,标志着丧礼完毕。
除丧中还要“出殃”。是否出殃,由阴阳先⽣殃单⽽定。殃单是阴阳先⽣在为亡者定“卒时”,根据寿终时⾠推算葬后有⽆殃魂还家窥探所开列的⼀纸清单。到殡葬时,阴阳先⽣将凭此单,推出出殃时⽇,殃起⽅向,殃升⾼度,殃散时刻,化⽓颜⾊等。民间相传,⼈死后,有的“灵魂”⽴即离去,有的则恋恋不舍呆在家中⼏天再⾛,传唤魂煞因⽽也逗留不⾛。⼈在断⽓后由阴阳先⽣推算死者的灵魂何时离家,若灵魂未⾛,要知道其落在何处,何时“出魂”离去,然后在其离去之时举⾏仪式送其离开,俗
称“出殃”。出殃时间多在出殡后两天之间的夜晚,届时,丧家准备酒菜设祭并把家中所有门户⼤开,再举家外出躲避,鸡⽝不留,以利灵魂顺利出⾛。门前要悬挂出殃标志,以防他⼈误⼈。邻居在其门前撒⽩灰,据说可避之。待出殃时⾠过后,丧家回到门外先隔墙扔⼊⼀条扁担再放鞭炮,⽽后敲锣遍及屋内外,以恐吓那些暂时未离开的⿁魂。在偃师⼀带,传说死者灵魂离去时,要由阎王爷遣⼩⿁执索链前来拘拿,临⾛时还要到灶神处告别。为证明其真,丧家便在灶神牌位前撒⼀层细灰⼟,待出殃后,举家聚集灶神处,观看灵魂出⾛时是否留下印痕。“出殃”这种迷信活动在建国以前,受佛道轮回思想的影响,流传很⼴。建国后,已渐破除。
在洛阳,尊亲死后,还要守孝。孝⼦在⼀定时间内穿孝并停⽌娱乐和交际,三年内不许结婚以⽰哀悼。所穿孝服主要是⽩鞋。第⼀年,穿⽩鞋,孝⼦孝⼥穿⽑边的,孝孙辈穿光边的;第⼆年,孝⼦孝⼥可以穿灰鞋,鞋⼝沿⽩边;满三年,孝⼦孝⼥及孙辈就穿孝⾐到坟上,磕头烧⾹烧纸脱孝,以⽰三年守孝期满。家⼈去世后,第⼀年春节门上不许贴对联,不⾛亲戚,第⼆年可贴蓝⾊或绿⾊对联,第金晨
三年才可贴红对联。
此外,洛阳民间还有寄埋之俗。凡亡⼈不应在祖茔⼊正⽳,必须暂借坟⾓或暂借他处荒地短期埋葬者,叫“寄埋”。如少亡之男⼥青年及先夫⽽亡的⼥棺,⼀般有男等⼥,⼥不等男的惯例,即男先亡,可⼊正⽳等⼥,以待合葬圆墓;如果⼥先亡,则不能
先⼊正⽳,必须通过寄埋,待男亡故后,才能正式合葬。但在伊川彭婆⼀带寄埋则没有男⼥之别,⽼⼈过世,若夫妻⼀⽅健在,则先将死者暂葬于⼟洞或⼟窑中,待以后夫妻合葬时,再将死者先柩取出,⼈⼟下葬。平时⼦⼥可于初⼀、⼗五等⽇于洞前窑前摆供烧⾹燃帛,遇⼗⽉⼀,也要“送寒⾐”。
迁葬与迁坟,单棺迁徙,谓之迁葬;多棺迁徙,另⽴新茔,叫做迁坟。迁坟的原因,除公家征⽤,必须被动迁坟者外,也有主动迁坟的,其原因有⼆:⼀是墓⽳饱和,迁出⼀棺⽴祖(有时也另带他棺),另⽴新坟。⼆是由于迷信,认为原坟不能庇佑升官发财,甚⾄会因风⽔原因导致发⽣凶险,于是请“风⽔先⼉”另外相地⽴茔,不惜翻⾻弄⼫多棺迁坟。洛阳民间拔茔设新茔⽴祖除必须⽴男外,还有⽴祖六忌:(⼀)单棺(男亡⼥存)不⽴祖;(⼆)三棺?(妻外有妾或有继室)不⽴祖;(三)⼲⾻不⽴祖,但⼥性新棺可带同亡夫之⼲⾻⽴祖;(四)少亡(虽有⼦嗣)不⽴祖;(五)凶亡(不正常死亡)不⽴祖;(六)外丧(亡于外地)不⽴祖。
迁葬和迁坟的具体做法是,迁葬迁坟时,原棺未散者,仍按“湿棺”对待。如果棺毁⾻散,必须⽤⼩型
⾐着(纸、布、丝质均可)包裹散⾻,置⼊新制⼩棺,经装饰捆扎⽅能起运迁徙,叫“起⼲⾻”。
洛阳市南郊农村迁坟时,在安放亡⾻过程中(从旧棺中取出亡⾻安放⼊新备的⼩棺中)要在棺上⽅打伞,谓亡⾻不能见天⽇。迁坟的亡⾻也要铺⾦盖银。在放⾻的⼩棺中铺上黄⾊的布(丝、⿇、绸均可)意为“铺⾦”,然后放⼊亡⾻,并在脸上盖上⽩纸意
为“盖银”。在亡⾻⾝上还要盖上深⾊⾐料,意为“寿⾐”,在⼥性亡者脸上还要蒙⿊布。整个过程肃穆悲戚。所⽤棺⽊多为⽩碴长条⼩棺,够放⼫⾻即可,也有⽤⽔泥⽅形槽替代,以保其久⽽不朽。
⼆、⽕葬习俗
据《宋史》记载,在宋代,民间孤独⽆亲、贫困⽆地或得痨病⽽亡者可⾏⽕葬,并设置专门的“化⼈亭”。洛阳考古发掘的宋代墓葬中就有不少盛有⾻灰的坛⼦和被⽕烧过的⼈⾻,如1956年在邙⼭清理的⼀座北宋晚期仿⽊结构砖室墓,内有⼋具⼈⾻,其中⽕葬七具,以陶罐为葬具。可知在宋代洛阳已有⽕葬这⼀形式。宋代皇帝两次下诏禁⽌⽕葬,可见当时⽕葬之俗并⾮个别现象。元、明、清时期,官⽅也严令禁⽌⽕葬,但⽕葬做为⼀种丧葬形式仍流⾏在下层民众中。民国时期,⽕葬仍存在并时有发⽣,但只是对凶死的⼈进⾏⽕化,认为这样可以烧死魔⿁、消除祸根,避免再发⽣类似的现象。
建国后,实⾏丧葬改⾰,70年代开始在洛阳市区范围内⼤规模推⾏⽕葬,⽣活于城镇的居民死后⼤多
实⾏⽕葬。周围县城城区也或早或晚建有⽕葬场。⽕葬在节约耕地、节俭治丧、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卫⽣防疫等⽅⾯都是⼀个应⼤⼒提倡推⼴的丧葬形式。
杨奇鸣个人资料
⽕葬仪式除处理⼫⾻⽅法采取⽕烧⽽⾮直接埋葬之外,其他的仪礼与⼟葬习俗相同,或是在沿⽤的基础上有所简化和转变。50年代开始洛阳⾸先在公职⼈员中推⾏⽕葬。其具体程序为:死者不管是死于医院或家中,都须经过梳洗整容更⾐,之后送往殡仪馆,也有在殡仪馆整容更⾐的。再由死者所在单位组织治丧⼩组负责发讣告,90年代开始⼜有借助报纸电视等传媒发布讣告,也有死者家属⾃⼰发的。死者亲朋友好根据讣告通知参加追悼活动。对于那些为国家做出重⼤贡献的劳动模范、见义勇为⽽牺牲的英雄⼈物,有关单位都组织⼤量⼈员参加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以学习其优秀品德,弘扬精神⽂明。
追悼会⼀般在殡仪馆举⾏。殡仪馆按照预先安排将死者遣体移到⼤厅玻璃棺内,周围鲜花簇拥。前来吊唁的单位和个⼈将敬献的花圈、挽樟等排放、悬挂于⼤厅四周,挽词⼀般为“X X X(死者)千古”、“X x X永垂不朽”、“X x X英名永存”等内容。参加追悼会的死者亲朋要⾝着素服(忌红⾊亮丽花⾊的⾐服),佩带⿊纱或⽩花。死者遗像放在⼤厅玻璃棺前⽅中央。追悼会程序为:
(⼀) 全体肃⽴奏哀乐,默哀三分钟。
(⼆) 致悼辞或介绍死者⽣平。
(三) 向遗像三鞠躬。
(四) 到告别厅,绕棺⼀周,向遗体告别。
不开追悼会的,则直接举⾏遗体告别仪式。
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结束,进⾏⽕化之后,将⾻灰置于家属事先选好的⾻灰盒中。死者⾻灰或寄存在殡仪馆的⾻灰堂中,或带回家中,近年也有将⾻灰盒装棺或直接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