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长成:上海城市形态演进的⼗个阶段(三)
特约撰稿嘉宾:万勇
个⼈简介:
万勇: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主任,国家社科基⾦重点项⽬“中国沿海城市功能区时空演进研究”⾸席专家,上海城市记忆空间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导师,教授级⾼级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曾任上海市卢湾区规划和⼟地管理局副局长、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万达⽂化旅游规划院和万达商业规划院副院长。暗影之眼怎么刷
点击阅读前⽂:
上海的长成:上海城市形态演进的⼗个阶段(⼀)
上海的长成:上海城市形态演进的⼗个阶段(⼆)
这种铜钱现在值多少钱
致青春经典台词PART 2 上海城市空间演进的⼏个特点
⼀ / 江河主轴⼀路向海
承德旅游景点
FIRST
上海这座城市因⽔⽽⽣、因⽔⽽兴。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沿黄浦江和苏州河推进的特点⾮常明显,⽆论是开埠前上海县“城内城外”的块状结构、开埠后形成的“旧城新区”双城结构,还是多界并置的带状城市、三向发展的扇叶型城市,都浸润了黄浦江和苏州河的⼒量。⽆论是解放后圈层蔓延形成的西南—东北⽅向“8”字形空间结构,还是开发浦东、跨江发展,亦或是沪东、沪西、沪南三⼤⼯业区的形成,也都体现了“江河主轴”影响下的强⼤空间势能。
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线型⾛向⽰意图
在各种历史因素交互作⽤下,上海的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向,都浓重地打上了“⼀江⼀河”的烙印。历史地看,“⼀江⼀河”显然是“城市⽣命线”,港⼝码头、商业贸易、⼯业仓储、⾦融商务等重要的产业功能,最初都在滨江临⽔的地⽅或附近,江河是这座城市得以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如果说“⼀江⼀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应⽆疑义。⽽经过当代的浦江开发、“退⼆还三”、“滨江贯通”等政策和⼯程的实施,“⼀江⼀河”也同时成为宏⼤的“城市风景线”,成为“实⼒上海”与“魅⼒上海”、“活⼒上海”的集中呈现。对于“⼀江⼀河”沿线地区的⾼质量发展、⾼品位设计和⾼⽔平治理,也成为当下上海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在沿“江河主轴”发展的同时,“⼀路向海”也是上海空间发展的明显趋势。“⼀路向海”既是“上海”这个地
名的字⾯涵义,也是国际化、外向型功能布局的潜在⽅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向。⽐如码头的迁移,从最初的董家渡、⼗六铺⼀带,因开埠向下游外滩地区转移,随后逐渐向北外滩、杨树浦、吴淞⼀线延伸,当代向宝⼭-吴淞、外⾼桥-⾼桥⼀带的长江岸线发展,最终直接到达位于东海深处的⼤⼩洋⼭。从黄浦江上游到下游以及从黄浦江到长江、从长江到东海的发展路径,清晰地表明,随着城市能级的提升,城市发展的尺度与视野逐级放⼤。另外,也可以从历史时期的产业布局来看,早期的沪东、沪西、沪南⼯业区,在解放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经历了多次向黄浦江上下游和苏州河上游延伸的历程,⽽最有想象⼒的⼀次拓展,是时年将宝⼭钢铁基地和⾦⼭⽯化基地分别布局于长江南岸和杭州湾北岸(“南北两翼”)的重⼤举措。
左图为黄浦江沿线重要功能板块⽰意图,右图为长江⼝与东海沿线重要功能区区位⽰意图
近年来,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外⾼桥保税区和陆家嘴⾦融中⼼的设⽴、浦东国际机场的布局、⾃贸区及临港新⽚区的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确⽴等等,彰显了浦东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体现了“⼀路向海”的远⼤愿景。
左上图为开埠前⼗六铺帆樯林⽴景象、右上图为外滩码头繁忙景象、中左图为黄浦江下游货运码头景象、中右图为外⾼桥长江沿岸港⼝运输景象、下图为⼤⼩洋⼭深⽔港全景
⼆ / 圈层发展⾛向开放
SECOND
圈层结构理论认为城市发展的过程基本上是由建成区⾄外围、由城市核⼼⾄郊外,各种⽣活⽅式、经济活动、⽤地⽅式都是从中⼼向外围呈现圈层状的有规律变化的。在上海城市空间演进中,也存在⽐较明显的圈层特征。从1553年建设的类似圆形的城墙和护城河,到1860年前后建设的具有环线围合特征的“军路”(徐家汇路、肇嘉浜路、华⼭路、万航渡路等),到民国政府时期拆除城墙建设⼈民路、中华路⼩环线,到1930年代建设中⼭环路,以及在当代建设的内环、中环、外环、郊环等环线,都贯穿了圈层发展的空间形式。解放后开展的⼤量⼯⼈新村建设,也基本上是从今内环两侧向内中环间圈层推进,⽽后的⼤型居住社区建设,也基本上贯彻了由内⽽外、由近及远的空间逻辑。即便是早期的跑马场建设,都经历了第⼀跑马场向第⼆跑马场、第三跑马场乃⾄郊外跑马场逐渐外移的历程。在很多城市功能演进的过程中,也可以⼀窥圈层发展的脉络和痕迹。
左图为上海内环、中环、外环、郊环⽰意图,右图为1950-1990年间⼯⼈新村建设布局图
在渐进式圈层发展的同时,也不乏指状突进和跳脱发展的空间形式。滨⽔延伸、越界筑路在事实上形成了沿河、沿路线性突进的可能,特别是在对外交通的道路沿线,往往形成城市外延发展的依托。例如1900年前后沿今南京西路、淮海中路,1910年代沿今延安西路、虹桥路、愚园路、四川北路、多伦路等,解放后沿漕溪路、沪闵路、武宁路、控江路等等。时年,这些道路沿线地区⽐其它腹地区域发展更快,乃⾄于在圈层发展的同时,形成了指状发展的趋势。
⽽在当代,在较⾼的经济技术⽔平下,绝⼤部分城市功能可以摆脱对⽔运和沿河上下⽔的依赖,跳跃式的交通、市政条件也已成为可能,城市功能布局完全可以做到“指哪⼉打哪⼉”,远离主城区也⼀样可以快速发展,城市空间便有了更⼤的开放性和选择性。时下众多的功能区(产业基地、产业社区、主题乐园、⼤型居住社区等),在选址上实现了较⼤
的“⾃由”,乃⾄于向市域呈现“爆炸式”扩散。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重点建设发展“五⼤新城”,推进长三⾓⼀体化发展,建设绿⾊发展⽰范区、北向/南向拓展带、长三⾓科创⾛廊和⾃贸区各⽚区等等,都⽐过去任何时候具有更⼤的可⾏性。当代上海,正是有了这样的开放性,才能真正在长三⾓区域发展中起到“龙头带动作⽤”,提升城市服务辐射能级,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深化对内对外的开放联动,共促全⽅位开放的新格局。
左图为1980-2000年间⼤型社区规划布局图,右图为2003启动的第⼆批⼤型居住社区规划布局图
小学生好词好句左图为2000版总规中⼼城⼯业布局图
右图为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市域⼯业布局图
如果进⼀步与近现代⼯业布局对⽐,更可见上海市⼯业布局向市域转移、扩散的趋势
三 / 多元发展异质交织
THIRD
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的共同作⽤,作为历史⽂化名城,上海呈现出“世界上独⼀⽆⼆的多元异质⽂化充分交织”的历史⽂化风貌。传统的与现代的,地⽅的与国际的,乡⼟的与都市的,世俗的与⾼雅的,拥挤的与舒展的,⽔平铺展的与垂直向上的,都在这座城市的不同空间并存,在⼤部分城区,形成了忽旧忽新、忽低忽⾼、忽密忽疏、忽闹忽静的总体城市意象,是“多元发展、异质交织”的空间折射,是产城融合、社会融合的综合反映,也是所谓 “海派”“魔都”的直观感受。
反映在城市空间形态上,就是形成了类型多样、风格迥异的城市风貌和空间肌理。在古代和近代,产⽣了位于今⽼城厢的传统江南街市风貌(1840年前形成),外滩沿线的⽼⼤楼近代商务风貌(1900-1949年),原租界中东部区域联排成⾏、⽔平铺展的⾥弄街区风貌(1870年前后⾄1949年),原租界西区和越界筑路地区的花园住宅风貌(1900-1949年),沪东、沪西、沪南沿江沿河地区的近代⼯业风貌(1895-1949年),城乡结合部地区传统村落、危棚简屋和⼯业建筑⽆序布局的多元拼贴风貌(1895年⾄当代⼤规模旧区改造实施),以及再外围的郊野⽥园风貌,等等。经过数⼗年来的更新改造,上述历史风貌中,⼀部分已经消失(如危棚简屋等),⽽⼤部分风貌虽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但总体⽽⾔轮廓尚存、局部⽽⾔也精华犹在,从⽽愈发地弥⾜珍贵。
江南街市风貌
⾥弄街区风江南街市风貌貌
花园住宅风貌
近代商务风貌
近代⼯业风貌
棚户简屋风貌
⽽在现代和当代,更增加了多层⾏列式布局的⼯⼈新村风貌(1949-1990),⼯业区、开发区⼤规模
发展后形成的现代⼯业风貌(1949⾄今),中⼼地段旧区改造后形成的现代商务风貌(1978⾄今,尤以1990⾄今为甚),通过旧区改造和增量开发形成的⾼层住宅风貌(1978⾄今,尤以1990⾄今为甚),以及城市外缘建设的现代别墅风貌(1990⾄今),等等。
⼯⼈新村风貌
现代商务风貌
⾼层住宅风貌
现代别墅风貌
都市⼯业风貌
郊野⽥园风貌
假如⽤营造建筑的主要材料进⾏概要地描述,上海有⽊头的街区(江南旧宅)、砖头的街区(部分⾥弄)、⽯头的街区(⽼⼤楼),也有砖⽊的街区(部分⾥弄)、砖混的街区(⼯⼈新村)、钢混的街区(商品住宅)、钢玻的街区(商务楼宇)等等,其呈现出来的肌理、风貌、材质、⾼低、⾊彩等效果不甚相同。如此众多的城市风貌,使上海的城市形态呈现出“年轮般”的时空分布,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特征。
四 / 展望未来再续新篇
FOUR
未来上海空间,将如何进⼀步发展、演进,进⽽将形成何种空间结构,这是在后疫情、双循环、⼀带⼀路、科技创新、区域融合、动能转换、都市圈发展、国⼟空间规划等战略背景下,不得不思考的话题。未来远景上海,是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还是内涵外延相结合的发展,是继续向东发展建设滨海城市,还是继续向西与江浙区域充分融合,亦或是北向长江⼝、南向杭州湾、东向东海列岛跳脱发展,都可以⼴域视⾓、长远眼光、战略思维进⾏展望与谋划。
未来上海,令⼈遐想,充满期待。
(全⽂完)
本⽂收录于我们的征稿栏⽬“空间视野”专栏。
征稿详情请戳:征稿啦|你会因为什么⽽爱上⼀座城?
开机网络连接慢征⽂进⾏时~欢迎⼤家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