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进北大讲堂”之时评写作
【题目】
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写一篇时评,不少于800字。
据报道,超女总冠军李宇春,在北大讲堂只唱了一首歌,说了十几句话,就让在场的1500名大学生为之疯狂和尖叫,由于现场极度混乱,一些拟定的表演只好取消。
此事引发了一场争议,北大讲堂是否可以成为“李宇春”们的舞台?评论家们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任何大学的讲堂都不应该随随便便让娱乐节目涌入,大学的讲堂只能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也有人认为大学讲堂不是旧时的金銮殿,本身没那么神圣,文化不分高低贵贱,李敖来得,李宇春也来得。
【写作指导】
一、时评写作的基本原则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联系生活实际。
时评的主要特征是“评”,就事评事,就事说理。时评通常以时事为评论对象,针对一件具体的事来评说,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现象的看法,或褒或贬,或弹或赞,实话实说。
罗志祥女友makiyo二、怎样写好时评
(一)学会就事评事
写时评,不要象写短论那样,为论证中心论点而忙于论据,查资料。写时评,最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对所评之“事”作出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评事可以有多种思路:
1.评事的对错,如果认为这事是对的,还可以进一步指出这事的意义,有哪些好的影响,等等;如果认为这事是错的,则可以进一步指导出这事错在哪里,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等等。
2.评事的成因,分析出现此事的种种原因。
3.反思此事的教训。
4.提出解决此事的办法。
评“事”可以不限于一点或一个角度上,可以多点或多角度。但需切记,所评所说,必须与所评之“事”密切相关,不能游离于此“事”高谈阔论。
(二)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
写时评,不但要写出自己怎么看,还要写出自己这些看法的依据和理由。评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才能评得文明,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才能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写时评最要避免的是强词夺理,人身攻击,像骂街似的低俗。能把看法说清楚,又能将看法的依据和道理写深写透,这样的时评才是好时评。
(三)时评基本写作模式
(1)引材料:引用材料,概述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
(2)析材料: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加以多角度、多层次评析,分析造成某一现象的原因,揭示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实质。(就事论事,一事一议,是全文的重点)
(3)联现实:联系实际说道理,或解决问题(即揭示出造成某一社会现象的原因后,探求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手段)
(4)得结论: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在评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强化自己的观点。
(四)写好由头
因为写时评要就事评事,所以时评需要把所评之“事”交代出来。这“事”是引发评论的缘由,所以称之为
“由头”。这由头要写得既让读者明了,又尽量少占篇幅为好。由头写长了,时评就写成复述事情了,所以应该少复述多评说。写好由头,是写好时评的一个必要环节,要用心写好。
写清思路指引:
“春风”来袭,北大如何接招
1.引材料、摆现象(150字,一段)
2.析材料、明观点(600字,四段)
指出观点:明星入校园,不予苟同(谈危害)
(1)破坏校园学术气氛,学术圣地的形象受冲击。
(2)影响学生学习,学生的价值观受不良影响
电影鸿门宴演员表(3)明星作秀没有多少文化价值,商业目的明显。.
3.得结论(100字)
【讲评】
一、存在问题
(一)题目不明
演员王茜华《时评一篇》《漫谈超女》《让娱乐节目滚出大学讲堂》《北大学子怎么了》《不要疯狂追星》《文化需要真知识》《正确看待明星》(宽泛或偏题,欠佳)
《还殿堂一个神圣》《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化》《向低俗文化说再见》《舞台与讲堂》《学堂变歌堂,不妙!》《讲堂=舞台?》(标题已标明观点,好)
《“春风”来袭,北大如何接招》《大学讲堂应是谁的舞台》《超女进北大应慎看》《文化的圣殿不分贵贱》《“唱”进高校》《“春风”吹进北大校园》
奶粉品牌排名周梓倩拟题基本原则:明确观点;符合内容;形象生动
(二)针对不强与思路不清
具体表现:
1.游离材料,转移评析对象。
2.只谈超女,不和讲堂联系。
3.只谈北大学生追星,不谈李宇春进北大讲堂
4.花大量篇幅评析论据。
基本原则:
1.紧扣材料,段段评析。
2.全面理解,抓住实质。
3.论据为评论服务,而不能取代原材料贯穿全文的地位。
(三)论述不深入与论据不足
如赞成可用论据:1.金庸小说成为经典,走进高校;2.《大话西游》,最先被高校学生推崇;3.北大校长蔡元培办学理念是兼容并包;4.流行歌词走中国风路线,熔铸诗词等。
如反对可用论据:1.西方知名学府拒绝纯商业性娱乐演出;2.杨丽娟事件,说明盲目追星的危害;3.琼瑶小说、电视误导现代学子爱情观等。
优秀例文:
迎“春风”,入北大
娱乐圈明星李宇春到北京大学作演讲。一首歌,几句话竟然引起强烈的反响以致场面失控,人骚动。不少人认为,大学的讲堂只能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然而,在我看来,文化的形式是丰富多彩,分庭抗礼的。大学讲堂是传播文化的地方,自然应该海纳百川,切不可以有的眼光去看待文化。
(从北大史与办学宗旨看,)北大从来就是一座包容各种“偏才怪才”的学府。蔡元培老校长以审美的眼光发现了行伍的沈从文,包容了批评他的鲁迅,接纳了低学历的陈独秀……直至梅兰芳走进北大讲堂,金庸、周星驰纷至沓来,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蔡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什么当李宇春接踵而至时,却遭来如此非议?况且,北大讲堂毕竟不是茶馆,北大校长不会是不假思索心血来潮就作出这样的决定的。所以说,李宇春走进北大,并不是伤学堂大雅的事,恰恰体现了大学对文化一视同仁的原则。
而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看,“文学”与“艺术”,亦或是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从来就没有什么贵贱高低的区别。大学培养出的不仅仅是文化方面的专家。如果单从知识来取人而顺理成章地认为“文学”即“最高层次的文化”,显然让莘莘学子贻笑大方。艺术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传播。李宇春的艺术表演,
也是对文化的传播,有何不可?
如果从明星的角度去看,他们带给大众娱乐,带来了欢声笑语。如果说大学讲堂是严肃的,是容不得任何通俗文化的深不可测的学府,那倒不如说那是监狱。专家、教授在讲堂上只要严谨、求实,那就是对学子负责。一个明星用歌声带给他人慰藉,让他们领悟到平时学不到的东西,不也是对学子负责吗?不能硬为“学术”与“娱乐”强制划清界线,更不能因为人的身份而将其拒之门外。
一件平常的事情竟然可以炒得如此沸沸扬扬,可见社会上对“大学”的理解迥异的大有人在。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讲堂不是旧时的金銮殿,本身没有那么神圣。文化是与时俱进,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只
要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只要是对学子负责的演讲者,大学讲堂的门都会为之敞开。
许慧欣图片北大,你也信春哥?
“信春哥”这个词语自2009年起从网络兴起,至今已流行了一年多,李宇春等人所刮起的“超女风暴”使全国无数众疯狂,但是,这充其量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然而,“李宇春上北大讲坛,师生追星近2小时”这条新闻使我一时语塞、惊讶、乃至愤怒,北大,作为全国最好的学府,你没有理由去“信春哥”。
首先,我想问,李宇春何德何能,居然能登上北大讲坛?北大的百年讲坛,理应是研讨学术的圣地。不可否认,娱乐也算是一种文化,但登台讲演的必是大师。北大百年讲坛以前也的确出现过不少娱乐界“玩家”,诸如梅兰芳、周星驰等,但是他们不同,他们有自己的成就,自己的人生观、艺术观,他们在讲演时已被人们认为是“大师”。而李宇春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只会唱几首歌、扭两下屁股,离大师还远着,她没有资格上北大讲坛。
其次,我想问,北大是拥有严谨学风的学术圣地,还是供娱乐明星开演唱会的地方?喜欢或崇拜一个人,对于任何个人来说,永远无可厚非,但北大讲坛作为一个学术天地,却为了眼前的经济目的,而不惜糟蹋自己,实在让人悲哀。远在大洋彼岸,有一个叫常春藤的学术联盟。LadyGaga红了与他们无关,他们不管;MJ死了,全美乃至全世界为之一动,他们却纹丝不动。没错,他们需要钱、需要社会的捐赠来维持学校的日常运作,但是,他们没有靠娱乐明星来吸引眼球,他们的科研成果、严谨学风已赢来无数口碑。看到没有?这就是世界名校与中国名校的区别!面对如此大的差距,我们更要脚踏实地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这靠的是真材实料,不是明星效应。
一级几尺见方的讲台上,在这里,曾站着将北大变为新文化中心的蔡元培,他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这里,曾站着主张启蒙中国人民思想的陈独秀,他说:“觉悟吧,中国人。”在这里,曾站着中国的马列主义先行者李大钊,他说:“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没有他们,中国的历史将改写,但李宇春呢?
她对于历史的作用,犹如灯塔射往大海的一束光一般,偶尔会泛起一片波光,但顷刻便会消逝,仅此而已,那么现在,北大,你还信春哥吗?
讲堂≠舞台
据报道,超女总冠军李宇春为某品牌电脑代言出现在北京大学讲堂。唱了一首歌,说了几十句话,就让在场一千多名大学生为之疯狂和尖叫。此事引发了一场争议,北大讲堂是否可以成为“李宇春们”的舞台呢?我认为,不是任何文化都能登上讲堂。娱乐大众的舞台归舞台,李宇春的舞台不在北大讲堂,她不应该来此作秀。
把讲堂当成流行文化的舞台,是对北大学术圣地形象的冲击。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学术,思想,文化交流的平台,应该始终坚持其优良严谨的学术之风,传承其优秀积极的文化积淀,作全国各地其他学府的榜样。可是如今,在北大的大讲坛,一个学术交流的神圣之地,竟允许上演大学生们追星的狂热之态,这是一种亵渎,谈和榜样呢?如果连最高学府都不能坚守一个纯净之地,何况是其他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地方呢?毋庸置疑,李宇春此次“北大讲坛之行“动摇了北大学术圣地的形象,动摇了我们对北大的崇敬与自豪之情。这样的事情决不能够再次上演!
包容不等于接受。这样娱乐、充斥着商业目的的活动会莘莘学子的价值观念受到不良影响。李宇春来北大演出,纯粹是商业目的,娱乐大众。不是说北大学子就不能够喜欢明星,也不是说李宇春的演出
不精彩。大学应该包容文化,但决不是全盘接受,这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价值取向。或许大学生有这样的判断力,但是中学生呢?小学生呢?他们会觉得连北大的哥哥都追星!所以我这样做一定没错。这时,他们的价值观念就发生变化,容易造成盲目追星,忽视学业,影响终生,说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也不为过。
综上所述,北大此次允许李宇春在讲坛演出是错误之举。应当引起强烈重视与警示。望今后不要再出现这样有损学术之风的事情。
讲坛不等于舞台。明星可以在舞台上大放异彩,高校学子可以欣赏流行文化。但是,请分清场合,坚守讲坛的庄重与尊严,固守学术文化的纯净!
课堂也“娱乐”
近日,“超女”冠军李宇春出现在北京大学的讲坛上,发表了一番讲话并引起校园内的一阵骚动。对此,
国内的多家媒体议论纷纷,褒贬不一。百姓也对此持有各种意见。有的认为,这意味着娱乐的泛滥,这意味着校园文化的堕落。街头巷尾一时议论不断。而我认为,这恰恰是证明了社会平等的大众娱乐,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首先,作为一名选秀冠军,李宇春必定经过了一番艰辛的奋斗,一步一步地过五关,斩六将,才会取得如此成就,就她个人而言,她有吸引力,也有资格成为他人追赶,模仿,崇拜的对象。她创造了一次中性美的潮流,与新娱乐方式的革新。
其次,大学生的追捧与骚乱,说明了娱乐的大众化,普及化,以及平民化。一个选秀节目,造就了一个大众明星,足以说明这个节目的成功。其成功的背后,正是依靠了公平与大众的基础。这表明了当代的娱乐文化,是健康发展的,众追求的正是公平,激烈而又精彩的“PK”,同时热情地参与其中。而大学生的骚乱,说明的当代青年人积极的精神面貌。虽然他们的行为有所过激,但追求成功,学习模范的热情是值得赞扬的。
最后,娱乐进入北大校园,意味着一个神话的破灭,一种固有价值观念的革新。“北大清华”代表着中国最高的文化素养,是一个所有学生景仰的神话。而李宇春进入北大讲堂,正好打破了这个神话,表明了讲坛不过是大众的讲坛,北大也是众的北大。同时,娱乐与教育之间的隔阂也终于被打破,寓教于乐,乐中见教,教育的最高境界也莫过如此。传统的教育观念,就是让学生潜心读书,目的就是获得高分,考上一间好的大学,最后上一份好的工作,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教育其实并不止是一种途径,虽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功,但绝不是学生流水线式地被生产。
总而言之,李宇春在北大校园制造了一场哄动。也给国人提了个醒:“谁说流行是低俗?校园课堂也娱乐!”
明星进入大学讲堂,不妙!
古有唐诗、宋词,今亦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这不足为怪,当今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老百姓在茶余饭后都会适当地放松,例如听流行歌曲,这自然便涌现出了一批流行歌手。
然而,近年出现了某个明星进入北大讲堂引起现场混乱。这确实不妙!
无论是过去的私塾还是如今的学校,都是让学子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地方,可谓是一片神圣之地。而作为一个明星,到大学内表演,显然不妙!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学校本是一片清静之地,为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明星到大学内表演或讲话,便打破了学习的氛围,甚至会让许多他/她的学生粉丝为其疯狂,造成不良影响。
让明星进入学校,是为了让其成功的经历感染学生,让学生们都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从而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这固然重要。但要起到这样的教育意义是不是非要邀请一些明星到学校来呢?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一些科学家、文学家甚至心理学家等来进行讲座,不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吗?同时又不会打破学校内清静的气氛。因此,想要通过讲座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启发,并不一定要邀请明星,并不一定要以影响学校内清静的学习氛围为代价的。
从这次明星进入校园的事件可以看出,明星的社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了,特别受青少年的欢迎,但学
校终归是学校,明星也有明星该去的地方,即使明星的受关注度再高,进入校园实在是不合适,这是流行文化对学术研究的侵略。诚然,我们国家正在积极构建精神文明社会,流行文化只要是积极的,都对构建精神文明社会有利。但学术研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一间学校,就应有学术研究的氛围。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校作为学术研究的一片神圣之地,不应该被流行文化所侵扰,学术研究不仅关系我国的发展,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因此,作为明星,请还学校一方“静土”。
娱乐节目能否上北大讲堂
2005年9月19日,李宇春在北大讲堂唱了一首歌,说了十几句话,就让在场的1500多名学生为之风狂,造成了混乱,一些原定的表演只好取消。面对此事,评论家就是否该让娱乐节目涌入讲堂进行了一番争论。
北京大学讲堂,李敖来得,李宇春也来得。李敖的“文化之旅”是一种文化,李宇春的“超女现象”难道不是一种文化吗?况且,李宇春所代表的“超女现象”也对社会有一定积极的影响。
首先,文化没有雅俗之分。李宇春是大众偶像,她所代表的娱乐节目也是一种通俗文化。很多人认为俗文化就是贱文化,是不值钱的文化,但是俗文化不一定就低贱,就上不了台面。周星驰的喜剧深受广大
人民众的喜爱,让青年学子沉醉在其幽默诙谐中。星爷也照样来到北大,也还被多家高校聘请为客座教授。这难道是大学、高校的价值观念下滑,还是只是品位下降?随着时代变迁,大学讲堂不再是旧时的金銮殿,本身就没有那么神圣,文化更是不分贵贱。
其次,设大学讲堂的目的是要学生学到更多,拓宽视野,涉猎各种文化。如今这样有趣的娱乐文化,这样通俗的文化更易得到学生的关注,更易得到学生的认同。李宇春并不是靠姿上位的,她背后的奋斗史也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化。她独特的个性与人格魅力才是她成为广大人民欢迎的原因。这样的文化不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吗?当年梅兰芳男扮女装唱京剧,在民间也是广受欢迎的。但也被部分人成为“伶人”讽刺,到后来却又被称为“大师”出席各种重要政治、学术场所,谁又能说不适合呢?问化肥很多种,不能单纯地认为只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才是文化。通俗的东西背后也可能蕴藏着无价的宝藏最后,娱乐文化也是文化。李宇春那么一个娱乐偶像,她健康、快乐、自强不息、善良大气,她给观众带来快乐,给演艺事业带来财富,为福利事业做出贡献,这样一个形象已足以登上北大讲堂。李敖的“文化之旅”虽谈的是文化,但是谁能肯定里面没有一点娱乐成分?娱乐文化也是文化,只要积极健康,我们就应该给予认同。
给高校讲堂一块净土,还高雅文化一片蓝天
最近,因春哥一次做客北大讲堂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人认为讲堂是传播文化的地方,并不限制传播流行文化。其实不然,本人认为,春哥并不适宜“光临”北大讲堂。
北大讲堂是老师传播高雅文化的舞台,并不适宜流行文化的传播。讲堂,古已有之,从最早的“知乎者也”到现在的“动量定理”,从“孔子七十二贤人”到现在的“中国十大院士”,无不展现着讲堂奇独有的魅力。高雅文化的熏陶,使他们成材,高尚品格的浇灌使他们成仁。然而,李宇春的做客却将流行,通俗的文化风吹入讲堂,它们使讲堂不再高雅,使讲堂变得粗俗杂乱,不再如以往般神圣,如此讲堂,又怎能出才举能呢?歌德曾在朋友家,因反感演奏的音乐而捂耳扒在桌上。朋友对他说“这可是现在最流行的音乐”歌德反问“流行的就是高尚的吗?这样说来流行感冒也是高尚的?”由此可见流行文化并不是如人们想象中的通俗易懂,雅俗并存。流行文化常常是为了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而存在的。若此类文化蹬上北大讲堂,那高等学府岂不是与市井街头一样?讲堂并不适宜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传播者担当不了真正的老师。为人师表,一需品行端正,二需心胸博大,三需博学多才。如今的娱乐圈,能有多少人做到这几点?酒井法子,黄圣依假唱,老虎伍滋的性丑闻……一则又一则消息将娱乐界人物的形象推入低谷,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此品行又如何带上“老师”这顶神圣的帽子呢?娱乐圈中人际关系复杂,人与人勾心斗角,谈何心胸博大?许多明星,年少出道,连小学文凭都没拿到,有些甚至还不认五线谱。若此类人当上了北大教师,那北大还能培养出国家栋梁吗?如果真到了那天,中国的天可能已经塌了一半了!因此流行文化的传播者当不起老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满足了物质的需求后,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各式文化多种多样。因此历经千百年来集结而成的民族高雅文化更需要我们的传成。还高校讲堂一片净土,给高雅文化一片蓝天,
让它永远在人们心中传承。
优秀习作一
莫把北大当菜园
“超女”居然走进北大的神圣课堂,除了惊讶于北大人对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思想贯彻得如此“透彻”之外,还有不尽的惋惜和不屑。报载:“超女”冠军李宇春只唱了一首歌,说了十几句话,就让北大1500名大学生为之疯狂。这就像在实验室里来了菜农,蜂巢里来了蝴蝶。读罢材料,我不禁要问:是谁让李宇春上了北大讲堂?
只要我说思考一下大学的职能是什么,大学的讲堂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大学生的目标应该是什么,作为非音乐专业的北大学生,又该热衷于什么……一切就会看得分明。一阵尖叫,一片呼喊,已经把宁静的北大校园变成了娱乐园。那一片混乱,已经彻底宣告了李宇春进入北大校园的错误。
特殊的场所应该有特殊的规矩,特殊的规矩有特殊的目的。大学是学知识、求深造的圣殿,不是游乐场;讲堂只有是作学术报告的地方,不能成为歌舞厅。任何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办争成为国之栋梁,都应该是知识和学术的承传者和探求者,都应该保持圣洁的校园不随随便便地受外到界的搅扰,都应该让校园学习氛围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