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卷第1期2021年2月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41,No.1
Feb.2021
文章编号:2095-4654(2021)01-0084-05
罗子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2019年的《流浪地球》与《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可谓是同一时期中美科幻灾难电影的标杆
旗帜,它们具有种种相同之处:科幻灾难的母题阐发,未来高科技的幻想、奇观化场景的呈现、审美感知的惊悚感……但作为中美两国不同文化的产物,它们也有着鲜明的差异。以《复仇者联盟4》为对照物,探讨《流浪地球》在科幻灾难情境下的中国式书写,总结为五点:初创科幻电影的历史背景;故土情怀与集体英雄主义的思想主题;重工业美学与苏联工业风格的美学体系;具有中国元素与宏大叙事的镜头语言;“灾难文化”产业链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流浪地球》;《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科幻灾难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2019年,《流浪地球》与《复仇者联盟4》是同一
年中美科幻灾难电影的标杆旗帜,在全世界电影市场中令人瞩目。《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斩获了46亿票房,被誉为“中国科幻大片的类型化奠基”,其中深厚感人的亲晴、故土难离的家国情怀、面对灾难时的勇气赞歌,都令人潸然泪下,影响深远。同年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作为漫威电影宇宙“无限传奇”系列的收官之作,以其一如既往的优秀品质在全球狂揽27亿美元票房。这两部电影以其高歌猛进的票房成绩和绵延不绝的影响力证明了它们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其中,《流浪地球》完
成了国产科幻片的“创世”之举,中国式电影表达为人称赞不已,在界内被称为“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本文从历史背景、思想主题、美学体系、镜头语言对比分析《流浪地球》与《复仇者联盟4),以求总结《流浪地球》中科幻灾难情境下的中国式书写,为后来中国科幻灾难电影建构提供经验。
一、历史背景:初创中的“突围”
随着人类对自身命运关注的增加,灾祸造成的苦难、对生命的伤害越来越被人类重视,影视剧中灾难意识、灾难文化也逐渐浓厚,信息技术的飞跃又给模拟灾难场景、重现灾难情境提供了便利,“灾难片”类型电影随即诞生。“灾难电影是以自然界、人类或幻想的外星生物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大规模灾难为题材,以惊慌、恐怖、凄惨的情节和灾难性景观为主要观赏效果的类型”⑴,灾难电影将人类对于未知强大力量的恐惧具象化、视觉化,激起人类对灾难与生活的反思,从灾难中挖掘人性、汲取经验,从而使人们更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流浪地球》设定背景是太阳面临毁灭,人类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在宇宙中“流浪”,寻新家园;《复仇者联盟4》背景是灭霸集齐无限宝石,随机杀死了宇宙中的一半生物,五年后复仇者联盟试图挽回败局。它们同属科幻灾难电影,所不同的是,《流浪地球》是“硬科幻”,它的世界观架构基于对未来科技的完备推演,重点描绘人类形态、社会生存、自
收稿日期:赵尧柯
2020-09-24
2021年第1期罗子祎:科幻灾难情境下的中国式书写——对比《流浪地球》与《复仇者联盟4》
然环境间交互矛盾的关系,而《复仇者联盟4》则模糊假设了未来科技,重点关注人物关系、社会生活,属于“软科幻”。
就灾难片这一电影类型而言,中美具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美国作为电影强国,灾难电影已有百余年历史,优秀灾难电影层出不穷,如《后天》《2012》《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等,美国运用纯熟的电影制作工艺,建立了坚实的科幻灾难电影制作基础。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对美好团圆的追求、安居乐业的愿望、政治“主旋律”的基调规定等因素,都造成了灾难电影市场空间狭窄,又因为主题单一、剧情简单、人物单薄、特效低劣等制作原因,进一步影响了灾难电影的质量,限制了灾难电影的发展。
带四字的成语将视野具体凝聚在“科幻灾难”上,中美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是绵延千年的古国,具有厚重凝郁的历史,形成了尊史尊古的思想潮流,缺少科学理性、想象未来的思想氛围,灾难片多是对过去已有灾难情景的重现与反思,例如《唐山大地震》《非典人生》《中国机长》都有历史事件原型,是基于真实事件的改编,缺少充沛的幻想和虚构。而美国建国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具有崇尚科学、理性的启蒙精神,加之国家历史短暂,科幻创作氛围浓郁。
《复仇者联盟4》是美国科幻灾难电影繁荣的产物,而《流浪地球》的中国式书写却处于国内科幻灾难电影的“初创”背景下,实现了国产科幻电影的“突围”。《复仇者联盟4》代表了“结束”,它收束了漫威宇宙“无限传奇”系列,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交织中叙述了每个超级英雄独特感人的结局;而《流浪地球》代表了“开创”,它从零开始构筑了一个宏伟的世界观,将“能够与我们中国人产生情感共鸣的文化内核”⑵®°)加诸于科幻灾难主题中,开辟了中国科幻灾难电影的特道路。《流浪地球》的故土情怀
与集体英雄主义、苏联重工业风格美学体系等中国元素,都与美国科幻灾难电影截然不同,可以说,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第一次站在了世界高度,以全球视野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展现了中国经济崛起后崭新的文化理念与主体意识。
二、思想主题:故土情怀与集体英雄主义
谈到《流浪地球》的观念表达和创作定位,郭帆答言严一定要从中国本土的文化中去寻精神内核”[2](re6),也正如此,《流浪地球》的思想内核是灾难背景下的中国式故土情怀与集体英雄主义。
与之相比,《复仇者联盟4》的思想内核是冒险情怀与个人英雄主义。冒险情怀的内涵是追求自由与向往远方,主角团利用时间机器在各个时空里穿梭寻无限宝石、散落宇宙各地进行寻觅与冒险,以及随处可见的宇宙飞船影像,乃至惊奇队长穿梭宇宙的神奇能力,都是冒险情怀的一笔注解。个人英雄主义可以上溯自《荷马史诗》英勇自由的阿喀琉斯,他骁勇善战,追求个人的荣誉与尊严。《复仇者联盟4)的叙事落脚点正是阿喀琉斯式的超级英雄拯救世界,影片高潮时钢铁侠托尼抢到了灭霸的无限手套,牺牲自己使宇宙中消失生命重生时,一句宣言“I am Iron Man(我是钢铁侠)”与灭霸“I am inevi-table(我是天命)”鲜明对比,又与八年前托尼首次出场时,在山洞制造机甲炫耀T am Iron Man”遥相呼应,完成了钢铁侠个人主体意识的构建与升华。个人英雄主义不仅存在于个人身份的认同中,也体现在集体无意识中。灭霸消灭半数生物五年后,复仇者联盟成员们都痛苦于曾经的惨败、亲
人的失去,所以他们决定抓住一切机会使消失的半数人重生,他们的出发点多落脚于自己的亲人、朋友、爱人,而没有考虑世界在五年内的发展变化,试问,如果寡妇再嫁,遗产已继承,当消失的人重新回来,这五年中的新关系又该何去何从呢?
与复仇者联盟成员们集体无意识的个人英雄主义相比,《流浪地球》展现了更悲壮惨烈的“集体英雄主义”。地表环境恶劣,进入地下城的名额有限,每个家庭抽签决定名额,大多数留在地表的人以默默的服从和牺牲让渡出了生命权利。拯救世界也并不是依靠主角团队单匹马完成,而是依靠国际共产主义式的联合政府,以列科学家先提出了“引爆方案”“饱和式救援”中各地纷纷出动的救援力量……尽管航天员刘培强后期是“孤军作战”,但也绝非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他具有“航天员”“父亲”的双重身份烙印,他是作为“空间站航天员”与“父亲”牺牲的,体现了家国本位的集体主义情怀。“流浪地球”史诗般宏伟的计划,是一场生存困境中全人类的自救行动,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共同牺牲,需要一百代人类的不懈努力与宇宙流浪,这本身也具有着高昂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
至于“故土情怀”,《流浪地球》“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基础情节即有体现。这不同于美国科幻灾难
・85・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总第41卷
片中人类远航、抛弃地球,而是守卫地球,带着地球
踏上茫茫宇宙的寻觅新家园之旅,体现了千年农耕
文化塑造的对土地、对家乡的深沉依恋。航天员刘
培强宁愿毁灭空间站和“火种计划”,也要保
护地球和现存人类,“有人的地方,才是人类文明。”
人类生于此,死于此,地球是超脱了物质本体的
“家”,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寄托,这便是中华文化中
绵延传承的故土情怀。
三、美学体系:重工业美学与苏联工业风格
首先,在电影工业美学体系上,《流浪地球》与《复仇者联盟》毫无疑问属于“重工业美学”电影。电影工业美学的体系包括电影制作与传播等多个方面,强调工业化生产中理性、统一、高效的工作方式,重工业美学意味着“有巨大的投资、超强的匹配、完整的工业流程…
…甚至代表国家主流一致的表达。”⑶《流浪地球》显著的重工业制作特征是一座里程碑式高峰,引发
了新一轮电影工业体系建设的理论讨论。正如二十二部内容迥异又风格统一的电影构筑了漫威电影宇宙“无限传奇”系列,只有高度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才可以实现这种宏伟漫长的系列布局,在“重工业美学”生产体系中背后支撑的,正是大国的力量与情怀。《流浪地球》证明了我国电影工业的综合实力。
其次,在视觉效果的美学体系上,《流浪地球》风格与《复仇者联盟4》截然不同。《复仇者联盟4》是一如既往的美国视觉文化代表(如图1)。圆滑流畅的流线型设计十分突出,如鹰眼与黑寡妇乘坐的宇宙飞船,灭霸军队的进攻路线,具有“速度”“未来”“精细”等造型语言内涵。高科技紧身衣装备频频出现,如美国队长红蓝白相间的战服、黑寡妇、黑豹的黑战斗服,都紧紧包裹住躯体以展现强健性感的肌肉线条,塑造了强大的美国力量形象。这种视觉影像也具有文化霸权的内涵,例如对非洲国家“瓦坎达”的虚构想象(如图2)°为提倡种族平等,漫威虚构了非洲国家“瓦坎达”,瓦坎达国内人民衣着非洲部落服饰,有着封建君主“国王”,却生活于繁华富饶的现代都市,运用着领先世界的高新科技。这种对非洲的乌托邦式幻想是“消除歧视”的努力,更是对苦难的掩盖与粉饰,暗藏美国重塑世界其他地区形象的文化霸权思维,是第三世界国家“失语”的象征。
・86・
图1《复仇者联盟4》宇宙飞船内部图
图2《复仇者联盟4》瓦坎达与其军队
而《流浪地球》的视觉美学体系,则实现了中国科幻灾难电影于欧美风格中的突围。导演郭帆说:“苏联作为一种文化记忆,蕴含着一种符号功能,”⑵(旳)《流浪地球》正在利用了苏联风格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内涵,做到了建筑、交通、服装、机械等多方面的统一视觉设计。苏联作为社会主义超级大国,五十年代时一度鼎力相助中国,大大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的科技与工业都遗留了浓厚的苏联彩。并且,同为社会主义大国,中苏在文化、审美上具有相似的追求,如无产阶级工人审美、集体主义像爱好、强烈动态感和对比彩。《流浪地球》借此,从概念草图到最终画面,将中国人熟悉的苏联工业风渲染发挥到极致。
《流浪地球》对行星发动机(如图3)、交通车辆(如图4、图5)的刻画都利用了简约硬派的直线线条、粗糙的外表、沉重的质感以及中性彩基调,打造出了苏联厚重宏大、张扬粗放的重工业感。贯穿全篇的地表重型运输车的外形宛若一只“钢铁怪物”,扁平方形驾驶舱、直径长达三米的宽幅单轮、灵活机动的全轮转向系统、左右不对称的车头设计,都贴近苏式重型越野运载车的外观特。全剧服装统一采用工装风格,以红与黑为主调,包括刘启黑市购买的地表服装、救援小队的军用外骨骼工作服、航天员航天服等,具有稳定实用、整齐干练的工业审美特点。当全轮悬挂系统的“傻大黑粗”运输车在冰
2021年第1期罗子祎:科幻灾难情境下的中国式书写——对比《流浪地球》与《复仇者联盟4》
天雪地中狂奔时,尘土飞扬,寒风呼啸,与宏阔宇宙、残酷命运对抗的悲壮之感油然而生。同时,相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视觉内涵,苏联工业风无疑是象征着共产主义,剧外苏友好往来的历史、剧内联合政府的存在又增了一层国际平等彩,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
图3《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设计图
图4《流浪地球》重型运载车
图5《流浪地球》重型运载车内部设计图
四、镜头语言:中国元素与宏大叙事钱学森观后感
《复仇者联盟4》作为主流商业大片,镜头语言具有美国元素,美国队长红蓝主的服装配,位于纽约、洛杉矶的斯塔克工业大厦等都是美国文化代表。同时,作为“无限传奇”系列的结束之作,也坚持着人物叙事追求,利用人物的近景及特写镜头,细致描摹复杂的人物关系与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塑造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完成人物内心弧的转变,以导向结局。如黑寡妇寻到堕落的鹰眼时,特写展现T同情与坚毅的表情,导向了她挽救鹰眼牺牲自我的结局,再如美国队长穿越过去见到曾经恋人卡特时不舍与遗憾的神态,导向了他拒绝穿梭回来,选择留在过去时空一生陪伴恋人的结局。
而《流浪地球》镜头语言的显著特是浓厚的中国元素与宏大的叙事追求。开场即把时间设置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大年初一,敲锣打鼓、舞狮活动,喜庆的背景音乐,麻将与烧烤,这些熟悉的生活元素将观众立刻带入中国文化语境,时代环境物是人非,但传统节日与生活风俗的延续减少了冰冷感与距离感,呈现了传承文明的实质。在全片中,中国元素俯拾即是,大到被冰雪覆盖的上海地标建筑东方
明珠、北京王府井商业大厦(如图6)、根据泰山山体构筑的山东地貌景观,中有参考日畧与指南针设计的空间站、根据古代地动仪设计的行星发动机,小到姥爷韩子昂玩的抖音、转瞬即逝的鲜红窗花……
《流浪地球》建构了宏大的未来世界观,镜头语言中也体现了宏大的叙事追求。首先,这表现为历史的纵深感。曾经繁华的都市已经成为冰雪中的废弃残存,VR虚拟现实技术成为姥爷韩子昂存放“妹子视频”的珍藏古董,随着抖音歌曲《海草舞》抖腿的已是头发花白的爷爷级长辈,从小到大,《流浪地球》镜头语言利用了“来自未来的怀旧”逻辑,润物无声地表现了时间流逝、时代变换,体现了深厚的历史纵深感。“流浪地球”计划需要漫长时光的努力,这种绝望困境中依然不放弃希望的史诗感,与中华文化承载苦难却坚毅绵延的时间体验一脉相承。其次,体现在空间的辽阔感上。如从地面运输车直到太空的全景长镜头中,从运输车、开阔的冰雪道路、“挖石头”的卡特皮勒履带铲斗吊机、蒂森克虏伯斗轮挖掘机、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以此展露,体现了宏阔的空间感。巨大的行星发动机矗立在埃菲尔铁塔等人类文明标志性建筑上,高于云层,将粗栃豪放的钢铁之美发挥到极致,极具张力(如图7)。还如“引力弹弓”“洛希极限”“地木交会”等科幻奇观,营造了戏剧性氛围,引导人们思考茫茫宇宙中地球与人类的渺小命运。宏大的镜头语言也少不了声画的配合,在航天员刘培强牺牲的那一刻,在爆炸与动乱中,只能听见背景音乐悲壮的钢琴乐声与父子之间
・87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总第41卷
的悲情对话,留给了观众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以及对 灾难、灾难下人类的勇气与牺牲的反思。
图7《流浪地球》位于埃菲尔铁塔之上的行星发动机
拜年的祝福语五、未来之路:“灾难文化” IP 产业链
基于以上对《复仇者联盟4》与《流浪地球》比较 分析,《流浪地球》运用了中国式的视觉影像,采取
了宏大的镜头语言,完成了科幻灾难片中一次优秀 的中国式书写。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电影品牌的产 业链建构问题上,《流浪地球》仍然要向《复仇者联 盟4》学习。
漫威公司为《复仇者联盟4》构建了完整的产业 链,后续衍生品涵盖电影周边销售、玩具手办模型、
主题公园建造、相关品牌商标联名、改编漫画小说等 多方面,形成了庞大的商业格局,既扩大了《复仇者
联盟4》影响力,又将其IP 价值开发得淋漓尽致。而
卡塔尔有钱吗《流浪地球》纵使有构建产业链的尝试,终究不如
《复仇者联盟4》一般全方位深层次。《流浪地球》达 到了技术与思想的平衡,大件了本土化团队模式,利
用了“重工业体系”电影工业化制作流程,但在产业
链构建上,前期规划不足:宣传发行方面,前期声浪
较小,造成其几近“横空出世”的宣发状况,具有流 失市场的风险;在衍生品开发方面,重要衍生品如行 星发动机加湿器、火石钥匙扣甚至是众筹项目,具有 生产压力大、资金链危险等问题。
所以,《流浪地球》如要实现变现,追求利益最 大化,也需要在产业链构建上,针对中国的具体国
情,完成“中国式书写”。科幻灾难电影在国内尚为 “初创”,社会观念中灾难意识较为缺乏,所以,我认
为,未来之路应该是构建“灾难文化” IP 产业链,开 发衍生品。利用灾难文化内涵,依托VR 虚拟技术、
主题公园建设,制作灾难景象视觉奇观,增加人们对 于灾难的体验,激发人们恐惧、同情、悲壮的情感,引
起人们对于灾难与生命的反思,从而推进《流浪地 球》的IP 价值开发。参考文献:
[1] 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33.
[2] 郭帆,孙承健,吕伟毅,夏立夫.《流浪地球》:蕴含家园 和希望的“创世神话”——郭帆访谈[J].电影艺术, 2019,(2)
[3] 李立.再历史:对电影工业美学的知识考古及其理论反
思[J].上海大学学报,2019,(1):44-51.
责任编辑:余朝晖
・88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