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检测试题含解析1
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万蛙鸣。
(注)殷:震动。
1)试对本诗描述的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作简要分析。(提示:请先分别概述前两句和后两句所描绘的画面,再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诗人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本诗蕴含着怎样的理趣,
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注】蘼芜:一种香草。
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本无形,却在诗人笔下各具神韵。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的特点。
2)这两首同写田野漫步的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1)第一首中的春风 轻柔美好,带来生机;第二首中的秋风萧瑟寒冷,凄凉无情。
2)第一首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二首抒发了韶华易逝、老之将至(时光把人抛、人老见白头)的伤感之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在结合景物特点加以概括。
2)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景物的特点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第一首中的春风 轻柔美好,带来生机;第二首中的秋风萧瑟寒冷,凄凉无情。
2)第一首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二首抒发了韶华易逝、老之将至(时光把人抛、人老见白头)的伤感之情。
【点评】要在理解诗歌内容主题的基础上,结合诗中的景物特点进行分析。清人姚范这首写景之作,何等鲜活洒脱,韵味独特。尤其是次句将本是形容少女形体的窈窕一词,用得既新且奇。至于到底是春风窈窕还是蘼芜窈窕,则又妙在尽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作者用
窈窕一词形容春风,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草儿在春风中轻轻摇摆的美好姿态。绿则用为动词,写出了蘼芜草变绿的过程,突出了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本诗写于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县令时。元珍曾写《花时久雨》一诗给欧阳修,欧阳修为此诗作答。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至景佑元年,欧阳修曾任洛阳推官。
1 诗中“ ”“”两种景物让作者在尾联生发出不须嗟的感慨。
2)本诗后四句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请赏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颔联连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苏堤清明即事
(南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注释】即事:歌咏眼前景物。
1)这首诗中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哪两句?
2)这首诗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表现出诗人清明时节郊游踏青怎样的心情?
6.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春别曲
(唐)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乙】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唐代诗人。字意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1)这两首诗的一二两句描写景物时都注重,请从两个字中任选一个,结合诗句赏析妙处。4阶魔方教程
2)两首诗均含蓄地借物抒情,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分别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第一句中两个字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结合全词,“” “”等景物体现的意境。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9.古诗阅读。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诗中“”这个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1)弄
2)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
【解析】【分析】(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
2)古诗中常使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古诗中景语皆情语,根据诗人所写景物的特点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点评】(1)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
1)诗中“”这个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
2)结合诗句,谈谈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1.阅读诗歌,回答小题。
樵夫
(宋)萧德藻
一担乾(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1赖小民情人是那个明星)樵夫居住的环境远离城市喧嚣,从诗中、两处可以读出。
2)有读者觉得诗中樵夫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也有人说樵夫的生活充满忧伤。试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乙】题北榭碑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1)甲诗中画线句子对景物的描写向来因生动奇巧而备受推崇,下列没有运用与之相同的艺术技巧的诗句是()
A.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甲、乙两诗都写到笛声,引发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小学语文教师述职报告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这首词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1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秋日
〔南朝·梁〕鲍泉
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
燕去櫩恒静,莲寒池不香。
夕乌飞向月,馀蚊聚逐光。
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
注:楸:(qiū)楸树,落叶乔木。櫩:同,屋檐。
1梧楸欲半黄一句中欲半黄张馨予劈腿”三字妙在何处?
2)请赏析燕去櫩恒静,莲寒池不香这一联诗句。
15.古诗阅读
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檯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杜鹃:鸟名,又名子规,或布谷鸟。树杪:树梢。讼芋田: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争讼。翻教授:翻新教化。
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一联中的能否改为?请简要分析。
2)尾联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6.古诗阅读。请结合诗句,分析两文作者的情感。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时年杜甫50岁。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为伊消的人憔悴·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何炅和汪涵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8.诗歌鉴赏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入云深处亦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