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s是什么意思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53
2022年6月 June  2022
老年人数字鸿沟”困境及弥合对策研究
刘璇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摘要: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老年体的数字化生存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章从人口老龄化进程快速推进与数字信息化迅速发展这一双重时代背景切入,对老年“数字鸿沟”的概念进行梳理,基于“数字鸿沟”和“知识沟”理论视角,以“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为框架,解析数字时代老年“数字鸿沟”的成因和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探讨老年“数字鸿沟”的弥合策略,即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动、社会联动、家庭支持、老年人配合作为具体实施方针,助力老年人主动拥抱数字社会,享受时代红利。
关键词:数字时代;老年体;数字鸿沟;表现形式;弥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1-0053-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年学术论文写作工坊成果
一、引言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在2020年底占到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4%,我国将逐步从老龄化社会向老龄社会转变。到2050年,老龄化将达到峰值,6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38%,老年人口或将突破5亿大关。也就是说从现在起至21世纪中叶,中国老龄人口比例将呈不断攀升的趋势。与此同时,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3.2%。总体来看,我国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呈现迅速上升态势。中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的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深入老年人的生活,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快速推进与互联网技术应用迅速发展的交汇期。虽然老年网民在网民总体中占比呈良好的上升态势,但老年人接受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应用渗透进老年人生活的速度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老年“数字鸿沟”困境
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化服务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各个领域,为我国建设“智慧社会”和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打下良好的基础,社会中大多数人都享受到了数字技术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然而,当整个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老年人这个日渐庞大的社会体却正在被数字社会边缘化,日新月异
的数字技术使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沦为了“数字囚徒”,如“老人因扫不出健康码被公交拒载”“94岁卧病老人被高高举起做人脸识别”“商家强行要求老人扫码支付”……这些社会新闻的背后是老年人因媒介技术与媒介素养滞后而与数字时代脱节,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惠及社会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拉开了一条横亘在代际之间的老年“数字鸿沟”。
针对这一社会现状,2020年1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指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要全面提升、便捷性要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要保持高效协同,建立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
在数字信息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时代背景下,帮助老年体脱离“数字难民”困境,与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年轻人和“数字移民”的中年人共同享受时代红利,让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成果真正惠及、造福全社会,弥合老年“数字鸿沟”,构建老年友好型数字包容社会迫在眉睫。
三、老年“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及成因
“数字鸿沟”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被定义为“拥有互联网的体和缺少互联网的体之间的差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鸿沟”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并催生出老年“数字鸿沟”。何铨等学者认为,老年“数字鸿沟”是指代与代之间在借助数字资源参与公共活动以及获取、使用信息资源时
的差距[1];杨一帆等学者则借鉴了社会学中“文化堕距”的概念,将其定义引申为在数字化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物质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制度和观念上的滞后导致的代际数字化应用能力的差距[2]。文章通过引入三道“数字鸿沟”的概念,即“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老年“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及成因的分析。
(一)“接入沟”
“接入沟”是老年“数字鸿沟”的第一道沟,指老年体相较于年轻体,在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接入方面存在差距,获取信息资源的机会匮乏。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突飞猛进,数字化政务服务快速推进,互联网技术从少部分人的选择性应用变为了所有人不得不用的唯一选择,加上疫情防控大背景掀起了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人们更加倾向于依赖互联网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然而,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个人认知能力受限等因素,在接入
数字技术方面处于劣势,被迫沦为“数字难民”。
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为用户提供了数字化平台,是用户接入互联网的基础门槛,但电子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市场价格呈现阶梯式不断上涨,电子产品价格的高昂以及使用互联网的不菲费用使得一部分简朴成性的老年人望而却步。
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人偏好,大部分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均以中青年体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中青年体的数字产品使用基础作为基本门槛,数字产品的设计理念没有考虑到老年体的特殊性,老年用户的技术能力无法与之匹配,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造成老年体难以适应数字技术,出现“水土不服”,数字接入困难,无网可上。
(二)“使用沟”
“使用沟”也称作“技能沟”,指老年体相较于其他体在互联网技术的掌握和使用方面存在差异。老年人并不生于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时代变革打乱了他们原本的生活节奏,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均出现衰退,进一步阻碍了他们掌握互联网技术。
老年体的互联网技术使用存在相当多的盲区。以为例,会使用的老年人在功能的掌握上呈现如下现象:数据显示,有85%的老年人会使用的社交功能,如发消息、语音、视频通话;
有65%的老年人会使用的信息获取功能,如朋友圈、推文;有50%的老年人会使用的移动支付功能,如红包、转账、支付。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数字媒介接触依然停留在简单的通信联络、获取新闻资讯等方面,在社交、娱乐、消费、学习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盲区。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公共服务的“数字偏好”加剧了老年体数字“使用沟”的扩大,由于数字技术能够大幅提高社会服务生产的效能,节约时间与人力资本,大到社会各个组织部门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提升组织运营效率,例如“智慧医院”“智慧城市”的建设与使用,小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24小时无人便利店、共享单车以及几乎实现全地域覆盖的移动支付,数字技术可谓无孔不入,同时,在技术赋能的背景下,许多社会组织部门的线下人工服务窗口被忽略或取消,这进一步加剧了老年体在数字化社会服务面前处处受限的尴尬局面。数字化社会为所有人的生活按下了“快捷键”,却没有意识到新兴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正将老年体置于一个无奈且无助的境地。
(三)“知识沟”
第三道沟即“知识沟”,指老年体相较于年轻体存在数字接入困难,数字化技术使用技能欠缺,导致其数字化知识获取不足。数字技术的接入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体“知识沟”的宽度,即老年体媒介素养的差异。“接入沟”是起因,“使用沟”是过程,“知识沟”是结果。
老年体作为互联网的边缘用户,接触到的往往是数字技术经过一定更新迭代后推出的最新技术,加
上其难以接触到数字化相关信息或者对数字化信息处理出现偏差,数字素养不足,老年用户很难明辨网络世界的是非对错,大数据算法推荐带来的“信息茧房”和“回音室”更容易使老年人被裹挟在伪科学和谣言之中[3]。2019上半年,腾讯110平台接受处理中老年人受骗举报案件超过2万起,其中,有97%的受骗中老年人曾惨遭从百元到数万元不等的金钱损失。报告显示,中老年网民最常遭遇的四种网络风险分别为网络谣言(67.3%)、虚假信息(52.7%)、网络(38.4%)和低俗情(30.4%);其最常遭遇的七类网络,按频次排序依次为保健药品(31.5%)、返利红包(24.9%)、中奖(23.3%)、传销(18.7%)、投资理财(17.4%)、(14.8%)、假冒公检法和网络购物(15.8%)。
老年人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操作时往往小心谨慎、担心上当受骗,遵循“完成操作、收到反馈”的固定模
54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2022年6月 June  2022
式,保守的思维和心态使得老年人不敢主动探索新的领域[4]。许多老年人表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想融入现代数字社会,希望能像年轻人一样将数字设备操作得如行云流水,为生活带来便利。但在网络中,老人被骗的案例层出不穷,使得大部分老年人不得不为自己树立防御机制,与其面临被
的风险,不如不接触。对数字技术的担忧与恐惧,在无形之中在老年人与他们的子代之间拉开了一条“知识沟”。
四、老年“数字鸿沟”的弥合策略及启示
主观来看,老年“数字鸿沟”的产生源于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认知能力降低;客观来看,老年“数字鸿沟”的产生源于现代智能数字技术以及社会各个机构组织的智能化设计忽视了老年体的特殊需求。从微观上来说,弥合老年“数字鸿沟”要注重老年体数字素养的提升,从主体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老年人自身的“数字障碍”;从宏观上来讲,要创造一个适合助老的、对老年体友好的数字环境。助老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的全面参与,因为这不仅是简单的资本营收问题,还是一个道德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消弭数字鸿沟,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员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这也表明我国不仅要建设一个经济发达的数字化强国,更要营造有温度、人性化的社会氛围。因此,要以适老数字化战略为指导方针,大力发展助老产业为行动指南,呼吁社会多方共同参与“数字鸿沟”治理,加强以家庭为核心的“代际反哺”,为数字接入困难的老年体保留部分线下服务窗口,“线上+线下”两手抓,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积极应对老龄化。
(一)政府引导
针对老年体的特殊性,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明确自身在弥合老年“数字鸿沟”中应当承担的责任,需要有更加精细化、定制化的政策和措施来帮助老年体解决数字接入难题,给予资金支持和项目投入,积极带动社会各界参与助老。例如我国已有部分地区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推行老年人购机补贴、以旧换新、低价购机等公益项目,帮助更多有经济困难的老年人,降低数字接触门槛。为促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针对智慧助老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两则计划与方案均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推出了相应的智慧技术解决办法,使智能技术的时代红利真正惠及老年体,开启智慧养老新纪元[5]。
(二)市场主动
市场上的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在研发新的数字技术时习惯将中青年人作为主要市场考察对象,平台的功能设计、内容信息更加贴合中青年人的喜好,专门为老年人设计打造的平台或APP少之又少,带来的后果就是老年体越发边缘化。放弃老龄市场,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讲,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应鼓励市场企业针对老年人需求,将产品设计研发朝适老化和无障碍方向发展,发掘“银发市场”这片蓝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视听觉均会削弱,对此,许多产品的适老方针就是采用大字号、强音量的模式
来弥补老年人视听觉的欠缺。实际上,设计适老化产品并不只是放大字号那么简单。研究表明:60岁老人视网膜的光线射入量只有20岁年轻人的30%,在70岁以后就只剩下12%,因此强化视觉对比度在数字化产品的适老化改造中显得更为重要。例如改善界面配,用鲜艳的颜强调界面重点,小程序的点餐可切换到老年人使用的关怀模式,其中重要的按键会用鲜艳的红和黄标出,更加醒目。除了不为老年人的感官增加负担,数字化产品的步骤设计还应该更加简化,用一键式代替烦琐的操作步骤,例如,如果要用高德打车APP叫一辆车,至少需要六个步骤,老年版则采用“一键叫车”的形式,并且将手动输入目的地改为“自动定位+自主选择”,大大减轻老年人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使用难度,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维度弥合“使用沟”。
(三)社会联动
老年体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者与参与者,对社会互动有基本需求。拥有活跃的人际关系网络、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更有助于老年人适应社会。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指出人类在增龄过程中,仍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享有与其他年龄阶层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并倡导为老年人回归社会,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等事务创造有利条件。弥合“数字鸿沟”需要多方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各类社会组织团体、老年教育机构、服务机构等应自觉承担起对老年人数字技术的教育任务,教授老年人基本的数字化生存技能,帮助老年体适应时代的发展。
做薯片
一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老年体数字化技能培训,提升老年体互联网技能使用水平,例如,港澳台等地区通过开设“长辈数码培训计划”课程、“乐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55
曾之乔个人资料龄IT易学站”和“老龄数码外展开拓计划”等培养老年体数字素养的项目计划,取得了良好的反应和社会效益[6]。再如2021年3月,辽宁省大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智慧助老”行动,目的是让更多的老年人愿意参与、能够参与数字技术的应用。应参考以上方式开展老年人数字设备应用培训,针对老年人生活中数字技术接入困难的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线程方式,开展生活常用软件专题培训,如移动支付、预约问诊、健康码行程卡出示、网约车出行等,以此来充分保障智能化飞速发展过程中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鼓励老年体实现自我帮助,激发其内生动力,由数字技术掌握娴熟的老年人向数字技术掌握困难的老年人进行教授,营造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促使老年体积极参与,提高老年体数字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性,引导并激发其对数字技术的学习兴趣,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
三是保留部分线下服务窗口,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为老年人保留其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针对数字技术接入存在实际困难的老年体,要为其留有充分的公平享用社会服务的权利,不可因其数字接入困难而将其排斥在外。要积极落实保障部分线下
服务窗口的要求,提供“线上+线下”多元结合的服务方式。
(四)家庭支持
“数字反哺”是弥合老年“数字鸿沟”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一种内生性、可持续的辅助力量,是能力与素养建设的关键环节。青年人作为“数字原住民”,对互联网技术有较好的应用与理解,理应助力老年体脱离互联网应用的困境。在家庭中,作为子代的青年人不应该仅仅充当数字设备的提供者,更应该作为数字技术的教授者,为家中老年人普及网络犯罪的知识,使其树立接触数字技术的信心,鼓励他们积极接入数字技术。
此外,应积极利用高校青年资源,创造有利于“数字反哺”的社会氛围。目前各高校越发重视青年的社会实践经历,助老行业刚好为此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应鼓励年轻人采用点对点的教授方式,帮助老年人解决娱乐、消费、通信等数字盲区,并对老人的不解之处进行适当解答。深入中老年体,对待年老一代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陪伴老人聊天,倾听老人心声,为他们带去爱和温暖,排解孤独。
(五)老年人配合
老年“数字鸿沟”的治理既要重视为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创造便利条件,也要注重老年人的心理,激发其自主性和积极性。随着老龄化理念愈发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主动克服对数字技术的恐
惧,积极学习与使用互联网技术和知识,顺应时代浪潮参与数字化变革。应关注老年人内部差异,考虑到不同老年人在数字设备、媒介素养、生活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促进更多老年人主动投入数字化时代,借助数字技术实现更体面、更便捷、更高效的生活。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营造年龄平等的社会氛围,老年人并不能和愚昧、无知、弱小画等号,老年人作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应享有同样的数字权利,融入数字社会,学习并掌握数字技能,平等开放的社会环境更有助于老年人增强自信心,主动拥抱舒适便利的数字化生活。
五、结语flash动画制作 成品
喻恩泰事件导演发声弥合老年“数字鸿沟”,需要完善政府顶层制度建设,消除社会普遍数字技术门槛,加强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适老化服务建设、老年人体信息素养建设和老年友好型社会氛围建设,为老年体融入数字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使政府、市场、社会、家庭、老年人主体多角度多方位合力协作、精准发力,不仅能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未来,对形成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规范也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化的浪潮势不可挡,要在国家数字强国的战略方针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老年体作为数字时代的短板,应当被给予更多的关怀。鉴于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老龄人口基数大,情况复杂,应将老年体进一步划分,实地调研后根据各地区“数字鸿沟”的不同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措施,如何弥合老年“数字鸿沟”、填补数字盲区将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潘君豪,杨一帆.老年数字贫困的韧性治理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20,8(2):52-60.
[2]陆杰华,韦晓丹.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理念及其路径选择:基于数字鸿沟与知沟理论视角[J].人口研究,2021,45(3):17-30.银川旅游景点
[3]刘海明,马晓晴.断裂与弥合:“银发数字鸿沟”与人本主义伦理建构[J].新闻爱好者,2021(3):18-22.
[4]李永锋,周俊,朱丽萍.基于遗传算法的老年人APP用户体验优化设计方法[J].工业工程,2018,21(3):93-99,108.
[5]左美云,刘浏,尚进.从国家政策看智慧健康养老发展脉络[J].
中国信息界,2021(1):72-75.
[6]刘述.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我国香港老年人数字融入路径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21(3):67-75.
作者简介 刘璇,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56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