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第3期173
胡然
2.2.4数据处理
根据Greenwald等人(2000)的数据处理模式,对所获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110]。对内隐联想测验中反应时大于3000ms或小于300ms的被试以及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剔除。这样共剔除被试3名被试(2名男生,1名女生),因此有效被试为55名。采用SPSSl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3结果
3.1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调查结果
陈庭妮主演的电视剧3.1.1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情况
当问及被试“将来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被试的选择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在所列出的15个职业中。排名第一的是“企业家”,有5498名大学生选择,所占百分比为29.5%。排名第二的是“教师”,选择的大学生人数为2005名.所占百分比为10.8%。其次,有7.8%的大学生选择“工程师”这个职业,人数为1447名。排名后两位的分别是“农民”和“工人”,其中1%的大学生选择“农民”,人数为179名;161名大学生选择“工人”,所占百分比为0.9%。“运动员”和“模特
性价比高的山地车”这两个职业的排名也很靠后,可能是由于这两个职业本身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另外,有16%的被试选择了“其他”这个选项,当进一步访谈,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大多数谈到“公务员”,“网络工程师”等新兴职业。
注:1科学家;2企业家;3教师;4警察;5医生;6运动员;7农民;8军人;9T人;lO影视明星;11作家;12法官;13T程师;14国家干部;15模特;16其他。
图l将来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3.1.2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性别比较
进一步对填写了性别的大学生所选择排名最靠前的两个职业分别进行性别差异比较。结果发现,
对于“企业家”这个职业.男生的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女生C矿=53.069,P<O.001):而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女生的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男生Of=77.813,P<O.001)。另外发现,在男生中,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的人数显著地高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数.而在女生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即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的人数也显著地高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数(如图2所示)。
图2不同性别大学生选择“企业家”、“教师”的差异比较
3.1.3不同地域大学生职业选择情况比较
为了调查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有无差异,选取了东部地区的北京、广东、上海作为发达地区的代表,西部地区的贵州、宁夏、山西为相对不发达地区的代表。其中,北京1462人,上海2019人,广东1688人,贵州1846人,山西1867人,宁夏2290人。发达地区共5169人.相对不发达地区共6003人。滴滴车主
沐川击
经过卡方检验发现.对于高社会声望的职业,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企业家”的选择不存在显著差异(r=1.262,p=0.261),而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教师”的选择人数显著高于发达地区(Xz=34.606。p<0.001):对于低社会声望的职业,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工人”的选择不存在显著差异(,=O.167,p=0.683),而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农民”的选择人数显著高于发达地区(r=7.127,P<0.001)。另外,对于“其他”这个选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相对不发达地区钎--4.387,p=0.036)。3.2职业社会声望内隐联想测验结果
将被试在职业社会声望IAT上的概念词与属性词组合的相容性这一变量的两个水平(水平一:相容;水平二:不相容)上的平均反应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发现被试在相容水平的平均反应时均显
著的低于不相容水平,t(54)=一8.331,p<0.001。万方数据
174心理与行为研究第7卷
相容水平的平均反应时M=726.73ms,SD=134.10ms,不相容水平的平均反应时M=940.60ms,SD=225.94ms。
图3内隐联想测验的相容阶段和不相容阶段的平均值
另外,对职业社会声望的IAT效应作被试性别差异检验。方差分析发现,IAT效应的性别差异不显著,F(1,53)=1.03,p=0.31,这说明男女大学生在内隐职业社会声望偏好程度差异不显著。
4讨论
4.1大学生职业选择调查结果分析
从大学生理想职业抱负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企业家”、“教师”、“工程师”等职业,而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选择了“工人”、“农民”等职业。“企业家”、“教师”、“工程师”等都是高社会声望的职业,而“工人”、“农民”等职业的社会声望相对比较低.表明大学生倾向于选择高社会声望的职业。这一结果支持了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妥协策略的特点,即无论何种决策情境,职业的社会声望都是中国大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符合中国人的特点,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来以久的“官本位”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就业观念.而Gottfredson理论中涉及的“职业社会声望”与中国文化背景中“面
子”.尤其是能力层面的“面子”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语义重叠[111。这也与Gottfredson的职业选择的理论相一致.即如果职业的社会声望与个体自身的社会地位不匹配.那么,他们就不会考虑追求这个职业【12】。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的当今社会,很受尊重和重视,相对也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往往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声望高的职业。
从性别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具有性别特,对于“企业家”这个职业.男大学生选择的人数显著地高于女大学生.而对于“教
师”这个职业,女大学生的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男大学生。这可能与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观念有关[131,社会一般认为男性更适合从事挑战性,具有风险的职业。如“企业家”等,而认为女性则更适合从事稳定的职业,如“教师”等。这表明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符合职业性别类型的特点。前人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有截然不同的职业定位[6J,这表明内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也对大学生职业的选择存在很大的影响。但调查也发现,同男生一样,在女生中,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的人数也显著地高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数,这支持了很多前人的研究忡期,即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性别类型的影响。这些已有的研究几乎都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性别类型对男生的限制高于对女生的限制,相比之下,女生更可能选择那些传统更适合男性的职业,表现出更多的反职业性别刻板,而男生则不太可能选择那些传统更适合女性的职业,表现出更明显的职业性别刻板。
另外,对不同地域的大学生的择业情况的比较可以发现,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学生对高声望职业“教师”及低声望职业“农民”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即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教师”和“农民”的选择都显著地高于发达地区。而对“其他”选项的选择,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显著地高于相对不发达地区,经过访谈发现,“其他”选项大多是相对所列举的传统职业而出现的新兴职业。这一职业选择与不同区域的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东、中部地区大城市及沿海城市居民对传统职业的声望评分明显低于中小城市:而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涌现出来的市场彩较浓的新兴职业,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D8]。这可能主要与各地域的经济文化不同有关。
4.2职业声望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分析
涓子主演的电视剧从内隐联想测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将社会声望高的职业与积极的词汇联系得更紧密。而将社会声望低的职业与消极的词汇联系得更紧密。也就是说.在大学生的内隐态度层面。他们对“科学家”、“教师”、“企业家”等职业存在更积极的态度,而对“农民”、“工人”、“保姆”等职业存在更消极的态度。结果表明,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相似,内隐职业声望偏好反映了社会历史文化中
长期存在的一种无意识,它是自动化的加工过程。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