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单元我是中国
第⼆单元我是中国⼈
单元⽬标
态度和情感:能以积极的态度了解⾃⼰的祖国,在活动中增进对祖国的热爱。能感受到过节的饿快乐和激动,节⽇⾥与亲友团聚,增进亲⼈间的感情。通过积极参与到节⽇的活动,体会过节的⾊彩与乐趣,乐于挖掘节⽇中感兴趣的内容,愿意与别⼈⼀起分享⾃⼰的收获。
⾏为习惯:初步培养参加节⽇活动的能⼒,学会“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民英雄,为⾃⼰是中国⼈感到⾃豪”,并在实际⾏动中做到⾼唱国歌,⾃觉遵守升国旗时的基本礼仪。能从⽇常⽣活中积累学习资源,主动探索,寻课内外感兴趣的内容,养成乐于和别⼈⼀起分享收获和认真倾听别⼈意见的好习惯,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
过程和⽅法:亲⾝体验过“中秋”与欢庆“国庆”的不同感受,了解传统节⽇的⽂化、娱乐⽓息,纪念节⽇的庄严、隆重。感悟到不同节⽇的独特意义。通过交流各⼈过节的感受,了解各地的传统故事和不同地区的过节习俗,通过听取别⼈的介绍,借鉴别⼈获取信息的⽅式,尝试在课堂中⼤胆地交流⾃⼰的收获。
知识和技能:了解中秋节⽉亮的模样,以及中秋节的⽇期,能从⽇历中到中秋节这⼀天。通过⼈们过
节的情景,了解中秋节赏⽉、吃⽉饼等各种活动及传说的由来。知道国庆节的有关知识,能从不同的途径搜集信息,并为同学介绍。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懂得升旗的基本礼仪并能⾃觉遵守;会⽤观察的⽅法了解炎黄⼦孙的⾝体特征。知道我们是中国⼈,是炎黄⼦孙。
第⼀课中秋节
教学⽬标:
萧敬腾经纪人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培养学⽣对传统节⽇的兴趣;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化娱乐活动,从不同途径搜集节⽇的信息,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节⽇特⾊;
3、知道中秋节的⽇期,能从⽇历中到中秋节;
4、能够调动学⽣的各种感官,从活动中加深对节⽇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王祖蓝的爸爸第⼀课时
教学任务:主要通过搜集、汇报交流等形式让学⽣了解中秋节
的来历、传统故事及相关的民风民俗。
课前准备: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及民风民俗。
教学过程:
⼀、激趣引题
课件出⽰最早的古⽼的⽉饼模⼦(图)
长:37厘⽶
宽:9厘⽶
⾼:3厘⽶
本模⼦共有5个⽉饼模型。分布在
模⼦的两⾯。⼀⾯为麒麟、双鱼图案;
⼀⾯为寿桃、花扇、花篮图案。
1、猜:这是什么?
2、简介古⽼的⽉饼模⼦。
汪峰前妻齐丹合照
3、⽉饼模⼦顾名思义是⽤来做⽉饼的。什么节⽇有吃⽉饼的
习俗呢?
4、揭⽰课题:中秋节
⼆、话说中秋
教学⽅案:先⽤故事会的形式交流汇报,在学⽣充分展⽰⾃⼰
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教师予以适当补充,然后设知识擂台赛,
并评选出今⽇⼩亮星)
参考资料:
1、中秋节的来历及别称;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书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中秋节的盛⾏始于宋朝,⾄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传统节⽇。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个⽉,称为“仲秋”,⽽⼋⽉⼗五⼜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五,所以称“⼋⽉节”、“⼋⽉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进⾏的,所以⼜俗称“⽉节”“⽉⼣”;中秋节⽉亮圆满,象征团圆,因⽽⼜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中秋节起源的另⼀个说法是:农历⼋⽉⼗五这⼀天恰好是稻⼦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2、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1)嫦娥奔⽉(也见教学参考)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家⼈。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总是⼤事庆祝⼀番。这个家⼈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个太阳,烤得⼤地冒烟,海⽔枯竭,⽼百姓眼看⽆法再⽣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顶,远⾜神⼒,拉开神⼸,⼀⼝⽓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叫嫦娥。
⼀天,后羿到昆仑⼭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危急之时当机⽴断,取出不死药⼀⼝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体⽴刻飞离地⾯,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间最近的⽉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们哭诉了⼀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且有个晃动的⾝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摆上⾹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鲜果,遥祭在⽉宫⾥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下摆上⾹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2)吴刚伐桂(见教学参考)
(3)朱元璋起义
中秋节的传统⾷品是⽉饼,⽉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们对家⼈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五⽇这⼀天起义,以互赠⽉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个皇帝,然其后满清⼈⼊主中国,但是⼈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
(4)⽉饼典故
中秋吃⽉饼,和端午吃粽⼦、元宵节吃汤圆⼀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们把⽉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饼,⼜称胡饼、宫饼、⼩饼、⽉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
秋祭拜⽉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饼的习俗。
⽉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带就有⼀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胡桃,为⽉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潮澎湃,随⼝⽽出“⽉饼”,从此“⽉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灵⼿巧的饼师,把嫦娥奔⽉的神话故事作为⾷品艺术图案印在⽉饼上,使⽉饼成为更受⼈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品。
比熊图片3、中秋习俗。
国外的中秋节
⽇本称中秋节为“⽉圆节”,每年有两次,即农历⼋⽉⼗五、九⽉⼗五。这两天家家吃栗⼦、葡萄等果品和⽤新⾕制成的⽉饼。节⽇⽩天,孩⼦们结伴去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花草装饰家门,迎来幸福;晚上,全家聚在院⼦⾥拜⽉,⽤⽠果、⽶团供奉,然后分⾷。
朝鲜中秋节叫“秋⽂节”,亦称“秋⼣”,与元旦、寒⾷、端午列为民间四⼤节。这天,他们以松饼为⾷物,家家蒸⾷并互相馈送。有的还吃⽤糯⽶和松⼦、栗⾁、枣泥、蜂蜜做的⼋宝饭。晚上⼀边赏⽉,⼀边举⾏拔河、摔跤⽐赛,或表演歌舞节⽬。
坦桑尼亚该国桑给巴尔岛将中秋节称为“赏⽉节”。节⽇之夜,在⼀轮皓⽉刚刚升起时,⼈们便成结队地来到⼴场或庭院⾥,围成⼀个圆圈,默默地静坐到⽉亮西沉后,才开⼝说笑,并进⾏各种娱乐活动。
⽼挝称中秋节为“⽉福节”。每逢中秋到来时,男⼥⽼少有赏⽉的习俗。夜晚,青年男⼥翩翩起舞,吟诗对歌,通宵达旦。
三、发奖仪式
给今⽇⼩亮星颁发奖品:⼩⽉亮胸章及⼩⽉饼。
四、课堂总结,布置下⼀堂课的学习任务。
第⼆课时
教学任务:指导学⽣⾃⼰查阅⽇历,了解中秋节的⽇期,交流各⾃家庭不同的过节⽅式。并⾃愿组合精⼼策划⼀个⾃⼰喜欢的节⽇庆祝活动。
课前准备:⽇历及介绍过节⽅式所需的图画、照⽚等。
教学过程:
⼀、谈话导⼊
⼆、⾛进中秋节
1、中秋早知道
指导学⽣学会查阅⽇历,了解今年中秋节的具体时间。
(1)出⽰台历(或挂历、⽇历卡)。
(2)了解公历与农历的区别,并在⽇历上加以辨认。
(3)查看⽇历,将⽇历中上下⽇期对应起来,到今年的中秋节是公历的⼏⽉⼏号。
2、回眸精彩瞬间
⼀年⼀度的中秋节给⼈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其中最耀眼、印象最深刻的呈现出来,作为中秋礼物献给⼤家。
(1)学⽣讲述对中秋节的印象,交流各⾃家中的过节⽅式。
(2)评选出学⽣喜爱的⼗⼤过节⽅式。
3、喜迎中秋节
(1)学⽣⾃愿组合精⼼策划⼀个⾃⼰喜欢的节⽇庆祝活动(可⾃创,可仿效,可表演)。
步骤:确定庆祝⽅式——讨论⾏动⽅案——分⼯布置任务
⼆年级的孩⼦年龄⽐较⼩,很容易出现杂乱⽆序的情况,因此,在⾏动前教师可指导学⽣学会⼀些与⼈愉快合作的秘诀。如:先确定⼩组负责⼈,别⼈发表意见时耐⼼倾听,对不同意见如何
协调⼀致等。
(2)排练:各⼩组根据预定⽅案积极准备。教师可作适当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组织学⽣开展“喜迎中秋”的庆祝活动。
课前准备:
1、布置教室,营造节⽇⽓氛。各组同学根据⾃⼰组的活动⽅式及内容备好道具并做好场地的美化⼯作。
2、学⽣按活动⼩组围成半圆就坐。
3、各⼩组准备好中秋贺词。
教学过程:
这节课可采⽤班队会的形式来组织学⽣进⾏展⽰。
⼀、渲染⽓氛
什么树叶像什么的句子
(导语根据时间变化)
今天,教室⾥张灯结彩,同学们个个喜⽓洋洋。在中秋佳节这⼀喜庆的⽇⼦⾥,我们班的同学将在这⾥⽤⾃⼰喜欢的⽅式庆贺中秋佳节的到来。
⼆、点燃激情
各活动⼩组派代表宣讲中秋贺词。
三、绽放⼼情
各活动⼩组依次展⽰中秋庆贺活动。
范例:
(1)品⽉赏⽉:在柔和优美的⾳乐声中,同学们⼀边怡然⾃得地欣赏着那⼀轮充满神奇⾊彩的圆⽉,⼀边悠闲地品尝着甜美的⽉饼。⼀会听听故事,⼀会看看歌舞。组员们还把⾃⼰带来的⽉饼送给其他同学,与⼤家⼀起分享这⼀分快乐。
(2)看灯猜谜:⾊彩亮丽、形状各异的彩灯上挂着⼀个个灯谜。在⼩组的宣传发动后,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读读这个,猜猜那个,忙得不亦乐乎。猜中的同学笑嘻嘻地跑去领奖,没有猜中的同学虽抓⽿挠腮,交头接⽿,但却也乐在其中。
另外还有吟诗唱歌、踏⽉游园、中秋风情⼤看台等活动展⽰。
四、温馨祝福:赠送贺卡或当⾯表达祝福都可以。
五、课外延伸:
1、了解我国还有哪些重⼤节⽇及相关的民俗风情;
2、了解其他国家的⼀些重⼤节⽇及相关的异域风情。
2 国庆节
教学⽬标:周冬雨和余文乐
1.知道国庆节是新中国母亲的诞⽣⽇。了解全国各地为祖国母亲庆祝⽣⽇的庄严、热闹、隆重的场⾯。
2.以“夸成就、唱祖国”的表达形式,激发少年⼉童对我们祖国母亲的热爱⾃豪之情。
教学准备:
1.师⽣共同搜集有关国庆节、祖国伟⼤成就的图⽚、资料等2.课前进⾏调查和准备:(1)⼈民⽣活⽔平的⼩调查(2)学校准备怎样庆祝国庆,⾼年级的哥哥准备怎样做。
3.在⾳乐⽼师的指导下学唱有关歌曲,如《娃哈哈》《⼩朋友爱祖国》等
4. 《开国⼤典》《建国五⼗周年国庆阅兵》录象
VCD《今天是我的⽣⽇》《爱我中华》
教学时间:2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知道国庆节是新中国母亲的诞⾠⽇,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祖国各地为祖国母亲庆祝⽣⽇的庄严、热闹、隆重的场⾯.
2.激发学⽣热爱祖国母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了解新中国的诞⽣⽇,知道国庆节的来历
1.出⽰:北京天安门图⽚
⼩朋友,这是什么地⽅?(祖国的⾸都北京)
那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母亲叫什么名字?(红笔板书中国)2.师述新中国的诞⽣:是啊,中国——我们伟⼤祖国的名字,⼀个响亮世界的名字!但我们的祖国母亲多灾多难,特别
是近⼀百多年的旧中国,祖国母亲遭受西⽅帝国主义列强
的侵略,我们的国⼟被霸占,我们的⼈民被屠杀,⼈民⽣
活在⽔深⽕热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民经过
28年的艰苦奋⽃,终于赶⾛了侵略者,推翻了反动派的统
治,取得了⾰命的胜利,建⽴了新中国!
3.你们知道新中国的诞⾠⽇吗?(板书:1949年10⽉1⽇)让我们⼀起记住这个伟⼤的⽇⼦,齐读。
4.⼩朋友想看看新中国诞⽣的隆重的开国⼤典吗?(看录象)如果没有录象,出⽰图⽚或幻灯⽚。
教师可解说介绍:1949年10⽉1⽇下午,30万军民云集
天安门⼴场举⾏开国⼤典。在⼴场上,欢乐⼈的旗帜、
彩绸、锣⿎、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绣海洋。⼈民都急盼着
⼀个庄严时刻的到来。下午3点,⽑泽东、朱德(板书)
这两位世界伟⼈,⼀前⼀后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紧跟着
的是刚当选的国家各位领导,有周恩来总理,刘少奇副主
席,陈毅、贺龙元帅,宋庆龄奶奶(选学⽣⽐较熟悉的领
导⼈)等。⽑主席宣布中华⼈民共和国成⽴,并升起了第
⼀⾯五星红旗。此时此刻,54门礼炮轰鸣齐放28响,天按
门⼴场⼀⽚欢腾.
5.师:中华⼈民共和国成⽴了,中国⼈民从此站起来了!为了纪念这个伟⼤的⽇⼦,从此以后,每年10⽉1⽇被定为国庆节,全国放假⼀天,普天同庆。
⼆.体会祖国各地同庆祝的场⾯,激发爱国之情
1.10⽉ 1 ⽇国庆节是新中国妈妈的⽣⽇,每到这⼀天,全国⼤街⼩巷彩旗飘扬、红灯⾼挂,举国同庆,说说⾃⼰看到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