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题举例与训练
【学法指导】
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出现了对文史常识的考查,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有利于提升学生素养。古代文史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它包括演员朱娜“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等等。在复习备考时,引导学生多注意,增强复习备考的实效。
【主干知识】
【春节·春联】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春联,源于桃符,起于五代十国,兴于明清,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1.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宋太祖时期    D.唐太宗时期
  2.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众庆新生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农历算在每年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四月五日或六日。
  3.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
  A.懂得珍惜生命            B.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
  4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  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  这些谚语是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
  5.最早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的制订,应归功于
  A.汉武帝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
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
    6.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端午节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    B.积淀的是深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    D.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仲秋节、八月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它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古代帝王祭月礼制、月下歌舞觅偶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遗俗。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朱元璋月饼起义都是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故事。
    7.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注:夕月即拜月之意)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8.《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情景
推箱子攻略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又称为双九节、老年节。《易经》中把立夏吃定为阴数,把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莱萸等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这一节日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9.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从材料看,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人们
    A.祈祷姻缘美满    B.祭祀先祖先人    C.祝愿健康长寿    D.期盼合家团圆 
  【国庆节】
    国庆节,即国庆纪念日,是一个国家政治性最浓重的节日,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它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
    10.下列各国国庆日及其相关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美国——7中国机长的真实故事4——《独立宣言》.  B.法国——716——大革命爆发
    c.加拿大——71——《大不列颠北美法案》
    D.苏联——117——十月革命
    【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经典.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11.下列儒家经典,不是由孔子编订、整理的是
    A.《诗》    B.《书》     C.《论语》      D.《春秋》
    12.明朝沿袭了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考试的试卷命题范围是
    A.四书五经    B.时事政治    c.诗赋    D.算术、法律
  【阴阳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
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13.中国古代地名中的”“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14.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元朝被定为水德,灭元的明朝应为
A.金德            B.木德            C.土德          D.火德
    【三纲五常】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
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15.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理论,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它
    A.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    B.反映了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
    c.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以人为本,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三字经】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被誉为蒙学之冠,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16.《三字经》中说到:人生励志故事“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        B.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统治黑暗
    C.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D.倭寇与沿海奸商勾结,倭患愈演愈烈
  姓氏来源】
    我国姓氏繁多,《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共收集了10129个姓氏,而中国科学院袁义达副研究员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当代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姓约有3500个左右。通常所说的百家姓,只不过是集中了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100个常见姓氏。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的一位儒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称为《百家姓》。姓氏究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氏族的名称演化为姓。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姓大都和生物或自然现象有关。如熊、牛、云等。
  2. 以国名为姓。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 以居住地为姓。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则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
毕夏照片  4. 以次第为姓。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表同辈。
  5. 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等,有些姓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
  6. 以职业为姓。如巫、卜、陶、匠、屠等。
  7. 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呼延、慕容、尉迟等。
  8. 以谥号为姓。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
  9. 因避讳而改姓。如邱是讳孔丘等。
    17.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据《百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