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同济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名单(194人)
序号 |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论文题目 |
1 | 阮其华 | 基础数学 | 陈志华 | 关于单值化和Ricci流的一些结果 |
2 | 江海涛 | 凝聚态物理 | 陈鸿 | |
3 | 陈建芳 | 海洋地质 | 汪品先 | 南海沉降颗粒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在古环境研究中的意义 |
4 | 孙连浦 | 海洋地质 | 周祖翼 | 大别造山带与合肥盆地中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关系研究 |
5 | 夏凡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马在田 | 波动方程真振幅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
6 | 江兴歌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王家林 | 盆地原型的作用-响应模拟方法和油气勘探应用 |
7 | 欧东新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王家林 | 块状结构大地电磁综合反演方法研究 |
8 | 王建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王家林 | 江苏盐阜地区中生界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
9 | 于海英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朱元清 | 数字化地震资料应用研究 |
10 | 裴利军 |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徐鉴 | 具有时滞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双Hopf分岔研究 |
11 | 李寿英 | 工程力学 | 顾明 | 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机理及其控制研究 |
12 | 朱红武 | 工程力学 | 王孔藩 | 建筑结构损伤理论及地震损伤 |
13 | 李杰 | 工程力学 | 薛元德 | FRP加固混凝土及FRP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 |
14 | 程晓民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陈炳森 | 基于逆向工程的组织器官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
15 | 黄淑娟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万德安 | 大型物流货架复杂结构的抗震防性能分析研究 |
16 | 武长顺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丁玉兰 | 人-车-路交通安全系统动态控制模式与策略研究 |
17 | 韩捷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石来德 | 全矢谱技术及设备故障诊断应用研究 |
18 | 孟铭 | 车辆工程 | 陈礼璠 | 基于上海市道路运行条件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部件选型、控制策略和控制系统的研究 |
19 | 汤东胜 | 车辆工程 | 吴光强 | 汽车底盘集成制动力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
20 | 严鹏 | 车辆工程 | 吴光强 | 基于CAD/CDF的轿车液力变矩器现代设计分析集成系统的研究 |
21 | 张立军 | 车辆工程 | 余卓平 |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理论与控制研究 | 陈泇文
22 | 熊璐 | 车辆工程 | 余卓平 |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协调控制研究 |
23 | 洪丽娟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刘传聚 | 地铁区间隧道纵向射流通风系统特性的研究 |
24 | 臧建彬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张旭 | 通风中典型源汇问题的解析分析及实验研究 |
25 | 陆正刚 | 车辆工程 | 胡用生 | 铁道车辆柔刚系统动力学及结构振动控制研究 |
26 | 杨勇 | 材料学 | 施宪法 | 具有质子传递功能的含氟高聚物的研制 |
27 | 李淑进 | 材料学 | 吴科如 | 几何混杂纤维优化水泥基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 |
28 | 李丽 | 材料学 | 吴庆生 | 硒及硫属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仿生合成与光学性质 |
29 | 孙冬梅 | 材料学 | 吴庆生 | 碱土族碳酸盐及锌铜族硫化物微/纳米材料的仿生合成与形貌控制研究 |
30 | 房旭民 | 材料学 | 徐政 | 材料的NQR探测方法研究 |
31 | 许红亮 | 材料学 | 徐政 | 元素掺杂及替代对MgB2超导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2 | 汪静 | 材料学 | 张良莹 | 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相关问题研究 |
33 | 杜红秀 | 材料学 | 张雄 | 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损伤检测新技术及其评估理论与方法 |
34 | 鞠丽艳 | 材料学 | 张雄 | 盾构隧道复合纤维混凝土管片制造技术及其性能研究 |
35 | 李慕君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冯志彪 | 基于PC/WINDOWS环境的电力系统动态数字实时仿真系统研究 |
36 | 闫伟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张浩 |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若干理论研究及在CIPS中的应用 |
37 | 史扬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曹立明 | 保护移动Agent免遭主机攻击的安全问题研究 |
38 | 张红云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苗夺谦 | 基于主曲线的脱机手写字符识别的研究 |
39 | 马云龙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张志浩 | 基于HLA的复杂化分布仿真系统互连技术研究 |
40 | 张鹏 | 建筑历史与理论 | 常青 | 都市形态的历史根基——上海公共租界都市空间与市政建设变迁研究 |
41 | 左琰 | 建筑历史与理论 | 常青 | 德国柏林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生的经验及启迪 |
42 | 李晴 | 建筑历史与理论 | 常青 | 城市“村落”的形态——珠海“城中城”空间与社会变化的都市人类学分析 |
43 | 林沄 | 建筑历史及理论 | 郑时龄 | 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方法研究——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时践研究 |
44 | 苏勇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戴复东 | 当代中国大学城规划设计与建设研究 |
45 | 刘云胜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刘云 | 高技术生态建筑发展研究 |
46 | 史巍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莫天伟 | 安藤作品变化因子和恒常因子的研究 |
47 | 章迎庆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項秉仁 | 非商业性文化休闲建筑的当代发展研究 |
48 | 陈强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項秉仁 | 当代建筑中的动态性研究 |
49 | 虞大鹏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陈秉钊 | 社会网络与空间网络--上海高校周边知识型产业集聚中的社会资本作用研究 |
50 | 冯现学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陈秉钊 |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划管理机制研究——以深圳地区为例 |
51 | 戴春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陈秉钊 | 社会融入:上海国际化社区建构 |
52 | 任春洋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潘海啸 | 大都市地区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互动耦合研究——以上海为例 |
53 | 苗阳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阮仪三 | 我国历史性城市更新中文脉传承策略研究 |
54 | 陈前虎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宋小冬 | 分工演进与制度变迁——一个城市化理论框架及其应用分析 |
55 | 陈有川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陶松龄 | 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动力与空间结构关联研究 |
56 | 李志宏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王仲谷 | 上海郊区城市化“三个集中”模式系统研究——奉贤区推进城市化进程典型剖析 |
57 | 蔡军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徐循初 | 城市路网结构体系研究 |
58 | 边经卫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徐循初 | 中国大城市空间发展与轨道交通互动关系研究 |
59 | 韦亚平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赵民 | 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演化的经济解释 |
60 | 顾中华 | 岩土工程 | 高广运 | 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路基残余变形理论预测 |
61 | 汪敏 | 岩土工程 | 侯学渊 | 近距离交叠隧道盾构法施工变形预测及模糊控制研究 |
62 | 刘志丰 | 岩土工程 | 黄茂松 | 分层地基中瑞利波弥散和衰减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
63 | 李进军 | 岩土工程 | 黄茂松 | 交通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长期沉降分析 |
64 | 李兴照 | 岩土工程 | 黄茂松 | 饱和软粘土的流变和循环流变特性研究 |
65 | 魏星 | 岩土工程 | 黄茂松暧昧祝福短信 | 天然粘土各向异性与结构性本购模型的研究 |
66 | 王伟 | 岩土工程 | 杨敏 | 控制差异沉降的桩筏基础优化研究 |
67 | 李素华 | 岩土工程 | 周健 | 复杂地基基桩承载性能与时间效应理论与试验研究 |
68 | 苏燕 | 岩土工程 | 周健 | 软土地层地下建筑物地震风险管理和保险研究 |
69 | 曾庆有 | 岩土工程 | 好听网名大全周健 | 侧向受荷桩模型试验与颗粒流分析 |
70 | 马尼 | 结构工程 | 陈以一 | 钢储液罐在地震激励下考虑罐液相关作用与局部屈曲的动力行为 |
71 | 王伟 | 结构工程 | 陈以一 | 圆钢管相贯节点非刚性性能及对结构整体行为的影响效应 |
72 | 罗兴隆 | 结构工程 | 邓长根 | 半刚性工业厂房钢结构非线性分析 |
73 | 敖鸿斐 | 结构工程 | 邓长根 | 临界缺陷模态法在网壳缺陷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
74 | 陈建斌 | 结构工程 | 丁洁民 | 高层建筑方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理论与试验研究 |
75 | 姚海明 | 结构工程 | 冯紫良 | 优化方法在地下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
76 | 彭斌 | 结构工程 | 顾祥林 | 基于混合离散单元模型的砌体结构倒塌反应分析 |
77 | 关贤军 | 结构工程 | 黄鼎业 | 建筑结构可靠性的两个边缘问题研究 |
78 | 楼国彪 | 结构工程 | 李国强 |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外伸式端板连接抗火性能研究 |
79 | 宫海 | 结构工程 | 李国强 | 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系统研究 |
80 | 方明霁 | 结构工程 | 李国强 | 三维支撑钢框架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实用分析方法研究 |
81 | 侯和涛 | 结构工程 | 曹皇后和张茂则 李国强 | 钢结构框架柱极限承载力验算方法研究 |
82 | 王静峰 | 结构工程 | 李国强 | 竖向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的实用设计方法 |
83 | 艾晓秋 | 结构工程 | 李杰 | 基于随机地震动模型的地下管线地震反应及抗震可靠度研究 |
84 | 苏锦江 | 结构工程 | 吕西林 | 台湾砖木造历史建筑修复与补强之研究 |
85 | 柳胜华 | 结构工程 | 马人乐 | 既有塔架结构可靠度鉴定理论研究与应用 |
86 | 黄奎生 | 结构工程 | 沈祖炎 | 大型火电厂主厂房钢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
87 | 雷淑忠 | 结构工程 | 沈祖炎 | 梭形超高层建筑钢结构体系研究 |
88 | 赵卫东 | 结构工程 | 沈祖炎 | 钢结构三维设计平台研究——钢结构节点三维虚拟仿真系统 |
89 | 孙黄胜 | 结构工程 | 施卫星 | 桥式连体结构高位隔震研究 |
90 | 董秀竹 | 结构工程 | 孙钧 | 深基坑工程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与控制研究 |
91 | 刘齐建 | 结构工程 | 杨林德 | 软土地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计算理论的研究 |
92 | 王胜辉 | 结构工程 | 袁勇 | 超大断面低扁平率公路隧洞新型支护体系研究 |
93 | 金鑫 | 结构工程 | 张其林 | 单轴对称铝合金轴心受压构件极限承载力研究 |
94 | 邹翾 | 结构工程 | 周德源 | 复杂截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研究 |
95 | 刘爱民 | 结构工程 | 周德源 | 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的梁—墙节点研究 |
96 | 何跃平 | 结构工程 | 朱合华 | 无锡软土流变特性及土-结构共同作用的反分析研究 |
97 | 谢永健 | 结构工程 | 朱合华 | 超长PHC桩承载性状及土塞效应研究 |
98 | 洪小健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顾明 | 高层建筑风振作用和地震作用比较研究 |
99 | 黄翔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顾明 | 悬臂弧形挑篷风荷载和等效静风载研究 |
100 | 熊华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罗奇峰 | 建筑工程保险承保风险的风险分析 |
101 | 万召侗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罗奇峰 | 地震动估计的若干问题的研究 |
102 | 胡崇武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范立础 | 大跨度石拱桥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103 | 马坤全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范立础 |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抗震设计方法 |
104 | 倪章军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范立础 | GFRP桥面/钢纵梁组合梁桥结构性能分析与研究 |
105 | 王军文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李建中 | 非规则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碰撞效应及防落梁措施研究 |
106 | 闫兴非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孙利民 | 钢筋混凝土双轴本构建模及在桥墩地震分析中 的应用 |
107 | 张元凯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项海帆 | 斜拉桥施工过程分析及误差影响分析研究 |
108 | 吴定俊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项海帆 | 提速状态下车桥耦合振动理论与桥梁横向动力性能的研究 |
109 | 谭冬莲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肖汝诚 | 基于监测信息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关键问题研究 |
110 | 钟志勇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陈映鹰 | 遥感影像信息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
111 | 郑德华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沈云中 |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 |
112 | 李正媛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施一民 | 地表形变内蕴外蕴三维分析与机理研究 |
113 | 栗振锋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郭忠印 | 基于横观各向同性的路面设计理论及方法的研究 |
114 | 姚红云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孙立军 | 城市交通拥挤收费研究 |
115 | 董瑞琨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孙立军 | 基于老化的沥青路面与法预防性养护时机 |
116 | 彭勇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孙立军 | 基于数字图象处理技术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研究 |
117 | 彭妙娟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许志鸿 | 沥青路面车撤分析的非线形性能理论和方法 |
118 | 陈兴伟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许志鸿 | 重载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
119 | 赵队家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姚祖康 | 改性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性能的研究 |
120 | 张汝华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杨晓光 | 高速道路交通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理论及方法研究 |
121 | 龙科军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杨晓光 | 城市立体交叉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问题研究 |
122 | 滕靖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杨晓光 | 面向公交换乘枢纽的公共汽车协调调度理论与方法 |
123 | 严海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杨晓光 | 停车交通选择行为理论研究 |
124 | 张海军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杨晓光 | 城市高速道路入口匝道动态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
125 | 刘斌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曹钟勇 | 城市交通发展规律的量化体系研究 |
126 | 周和平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晏克非 | 城市一体化交通网络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127 | 崔叙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晏克非 |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 |
128 | 周骞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杨东援 | 运输结构形成与变动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 |
129 | 胡兵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刘友梅 |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其实现 |
130 | 毛明平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刘友梅 |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汽车电传动系统中的应用 |
131 | 王晟 | 市政工程 | 徐祖信 | 潜流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技术及实验示范 |
132 | 陈静 | 市政工程 | 许建华 | 自来水厂污泥浓缩和聚丙烯酰胺预处理研究 |
133 | 张志刚 | 环境科学 | 李光明 | 固定化混合菌种降解2,6-二叔丁基苯酚研究 |
134 | 李宇庆 | 环境科学 | 赵建夫 |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土地利用技术集成研究 |
135 | 江敏 | 环境工程 | 顾国维 | 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缺氧降解过程的毒性研究 |
136 | 李本玉 | 环境工程 | 顾国维 | 利用缺氧反硝化处理BTEX的研究 |
137 | 毕东苏 | 环境工程 | 顾国维 | 苏州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研究 |
138 | 张海英 | 环境工程 | 赵由才 |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陶瓷饰面砖中资源化应用技术研究 |
139 | 石磊 | 环境工程 | 赵由才 |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填埋场渗滤液的工艺与机理研究 |
140 | 邱兆富 | 环境工程 | 周琪 | 交互式反应器处理低碳高氮磷城市污水 |
141 | 谭洪新 | 环境工程 | 周琪 | 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系统强化脱氮除磷工艺及处理效率研究 |
142 | 肖郴松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白庆华 | 电子政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流程重组的研究 |
143 | 施灿彬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丁士昭 | 项目信息门户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应用的研究 |
144 | 戴彬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丁士昭 | 基于互联网的建设工程文档管理的研究 |
145 | 吴忠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胡克瑾 | 数字世博风险预警模拟研究 |
146 | 张建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胡克瑾 | 基于协作体的协同电子政务工作流系统研究 |
147 | 李明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胡克瑾 | 基于知识工程的智能信息安全管理研究 |
148 | 徐翔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黄立平 | 网络金融组织的操作风险与内控体系研究 |
149 | 张艳霞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霍佳震 | 物流中心选址及规划研究 |
150 | 单晓芳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刘杰 | 虚拟企业集团的会计模式研究 |
151 | 薄荷油多少钱一斤杨浩雄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刘仲英 | 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及跨组织工作流建模研究 |
152 | 邵建利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刘仲英 |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核算一体化研究 |
153 | 奚国华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刘仲英 |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
154 | 高永平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沈荣芳 | 公务员行政异化防范的研究 |
155 | 孙国华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沈荣芳 | 经济技术开发区软实力提升研究—以金桥开发区为例 |
156 | 安慰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石来德 | 股份制民营企业执行力研究 |
157 | 郑国辉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石来德 | 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制度研究 |
158 | 朱康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吴祥明 | 建设项目代建管理的权能、风险及运作机制 |
159 | 王青娥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徐伟 | 建筑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
160 | 程敏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姚兵 | 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中的知识管理研究 |
161 | 程保忠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尤建新 | 机电产品加工贸易企业战略的系统研究——基于OEM、ODM和OBM的研究 |
162 | 周景泰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尤建新 | 智力密集型非盈利组织智力资本评价研究 |
163 | 蔡三发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尤建新 | 基于供应链的制造商与供应商交易成本控制研究 |
164 | 陈志鑫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尤建新 | 汽车企业面向中国区域市场的管理创新研究 |
165 | 周建亮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诸大建 | 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政府全过程监管 |
166 | 孙洁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诸大建 | 城市基础设施的公私合作管理模式研究 |
167 | 易晖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陈德棉 | 生物制造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
168 | 韩鹏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陈德棉 | 我国“灰领”职业培训行业投资机会研究——以上海为例 |
169 | 孟倩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陈德棉 | 企业信息化产品投资机会的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
170 | 唐新贵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陈德棉 | 网络行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
171 | 罗钊明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陈方正 | 公司战略管理中的股东价值创造研究 |
172 | 张铁铸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陈方正 | 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研究 |
173 | 徐志浩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陈方正 | 国有大型勘察设计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人力资本产权模式研究 |
174 | 张黎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陈飞翔 | 城市知识化发展与评价研究 |
175 | 王宇熹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陈伟忠 | 我国证券分析师推荐评级的投资价值实证研究 |
176 | 肖峻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陈伟忠 | 中国股市动量及反转投资策略研究 |
177 | 陈莉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黄渝祥 | 高等级收费公路合理运价模型的研究 |
178 | 阎晓春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黄运成 |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的融资结构问题研究 |
179 | 舒芸芸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黄运成 | 我国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
180 | 张颖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黄运成 |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中的支付方式问题研究 |
181 | 上海垃圾分类杨再斌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黄运成 | 我国证券市场功能效率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 |
182 | 黄解宇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黄运成 | 金融集聚:动因、机制和路径选择——兼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 |
183 | 李刚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黄运成 | 我国上市公司战略性并购问题研究 |
184 | 陈日华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金光华 | 基于实物期权的高新科技企业估值及其分段投资决策研究 |
185 | 楼小飞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刘波 | 基金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影响研究 |
186 | 李红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吴光伟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 |
187 | 崔卫中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吴泗宗 | 政府采购的政策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188 | 郭玉梅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吴泗宗 | 跨国并购的动因和效应研究 |
189 | 唐坤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吴泗宗 | 基于组织智能的我国企业组织优化研究——以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为例 |
190 | 郭振华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张庆洪 | CAR/EAR承保风险的综合评价及组织实施程序研究 |
191 | 孙梦元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张维然 | 准公共设施的融资模式研究 |
192 | 尚静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张维然 |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研究 |
193 | 耿锁奎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张维然 | 人力资本风险投资 |
194 | 罗芳艳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张维然 |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