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萧山桃花源风情小镇
投资主体:企业投资为主体,村企共建,总投资50多亿
起因:2003年5月,发现桃花水母,引起登峰集团关注,决定打造风情小镇
时间线2005年  1、四个自然村合并成立桃北新村,并与登峰集团联手成立桃北实业集团,共同开发大型三产项目——桃花源休闲度假旅游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市、区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三产开发项目已被列为区旅游“1010工程”,村庄建设被省建设厅列为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试点。
六一儿童节朋友圈文案简短2、原址修复重建孙氏祠堂
    桃北新村先后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试点村、省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被列入省地节能环保型国家康居示范住宅示范工程。
        2012年底,基本完成
共三期,历时7年
利益关系登峰集团获得生态旅游等项目40年不等的开发权,承担村民集中住宅的建设。
桃北新村因土地入股成为股东,村民们获年均6%左右的预分红利。
发展项目桃花源将以“特小镇+湿地公园+山地景观”为开发资源
“宜居”——桃北新村示范村和景观房产
          “宜业”——生态创业园
          “宜游”——桃花源度假村
          “宜文”——萧山南部乡土风情建筑和地域文化
          规划总建筑面积为42.6万方,占地650亩,可安置农户1200余户
            基础公建:天然气管线、太阳能、通讯网络、银行、幼儿园、医院、老年活动中心
个私企业80余家
            观光农业园1000多亩,周边建设加假日酒店、水上娱乐中心等配套
            农贸市场5000多平方米
            沿街商铺20000平方米
            桃花源商务会所,总规划用地49620平方米,总投资4.5亿
小镇原始条件
1、文化底蕴  “五帝”文化、“桃花源”文化、孙氏“祠堂”文化、“八景”文化
2、余湖,桃花水母
3、自然风景好,“仙源小蓬莱”之称“桃源烟雨”是萧山十景之一
4、山水资源颇具特,总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中山体景观就占据38%。区域内水资源丰富,有水库和大小湖泊数座,水网密布,东临浦阳江,仅江堤景观沿线就长达2.7千米。
基本现状:人口:农户1048户,人口3472人
区域面积4.53平方公里 耕地1760亩,山地杂地1700亩,水面800亩,25度坡度以上山林
2000亩
结果(措施)
1、4个自然村合并,整体规划,建设新农村,对原居民进行拆迁安置
新农村建设入住情况:可安置1200余户,已安置1000多余户,剩余200多户还未入住(由于补偿金等未达心里预期价位
2、收入
原收入,年村集体资产800万元
2007年
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了7.68亿元,村集体资产增加到了1.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2410元,高于全镇的10057元。
2010年
仅利用土地与登峰集团分红一项,桃北新村分到红利1200万元,其中10%用于村里公益事业,90%分发到村民,每人每年可得3000至5000元不等的流转收入。
未来计划2020年景区旅游人数将达到24.4万人次,旅游收入将达到1.8亿元。
3、道路及管道建设,拓宽道路,采用城市化标准
4、整合水系成一体,设计水乡景观
5、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气管线、太阳能、通讯网络入户,银行、幼儿园、医院、老年活动中心、公共礼堂
6、村内统一缴纳老人的养老保险、社会保险
2、西湖外桐坞风情小镇
投资主体:村委领导,村内自主    总投资:8800万元
时间线:2007年下半年  一批老厂房改建的农居SOHO建成,引出“艺术村庄”发展思路,定位“艺术村落”
        2010年初    确定为杭州首批“风情小镇”
        2010年冬——2011年10月16日,历时9个月,由中国美术学院创意产业发展公司规划设计,一期完成,新增招商引资3000余万元。一期主要是二号桥洞入口到三禾美术馆的艺术一条街,共有16家工作室,注册引进15家文化创业企业)
发展项目:农家石榴村+历史文化村+艺术创意村为主要表现形式,规划形成农家休闲娱乐区、居民生活休闲区、石榴采摘体验区、茶园观光区、茶艺体验区和艺术文化区等6大功能片区
一期主要是二号桥洞入口到三禾美术馆的艺术一条街
二期将会扩展到整个村范围
三期将由画外桐坞向梦里桐坞延伸
改造内容:
1、 外桐坞艺术村落与留泗路艺术长廊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
2、 外桐坞艺术村落与留泗路艺术长廊整体运营与策划
3、 外桐坞艺术村落建筑改造与装修设计
4、 外桐坞艺术村落景观改造设计
5、 外桐坞艺术村落与留泗路艺术长廊环境美学与彩规划。
改造模式:1、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各级部门合作筹资的模式实施的民生工程
          2、农户立面整治按照农户、村社、政府三个一点的原则实施的民办工程
          3、村落物业管理则“村委组织,拔高标准,产业兼容”的民心工程
原始条件:1、茶叶生产基地
          2、历史遗存
          3、自然环境,被青山环抱,村内院舍林立、溪水潺潺,茶绿、榴红、竹翠
基本现状:占地130公顷现有山林1260亩,茶地282亩,以种植茶叶为主
          全村有2个自然村,560人、163户
结果(变化):
1、经济收入
2005年,主导产业——茶叶,其余:厂房出租作生产车间。村集体年可用资金70万元,人均收入不到1万元
    2008年全村有企业19家,涉及工业制造、艺术设计、钢管出租等行业,社会总产值8281.22万元,人均收入11611元
  2012年,收入来源:1)、传统茶产业品牌价值不断提升,茶业收入显著增加
2)、出租农舍与艺术家,年租金30万元(30多户村民)
                      3)、工作室提供的跟多岗位,月收入2000元以上
                      4)、第三产业,人年均近3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1180元,高于2009年近50%村集体可用资金250万元以上
2、增设公共庭院:艺术之家、樟树公园、竹园及兰园
3、农户房屋改造,设计师、村委会及农户三方的协同配合
4、改善村庄基础设施
5、名家艺术工作室已达50家
6、1000平方米的艺术品展览中心
6、萧山区三清园风情小镇
投资主体:村企合作,2012年至2013年,投资1400多万元
时间线:2009年 为贯彻萧山旅游“1010”工程项目,与萧山中球冠公司进行了村企合作,共同开发云石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沈村盘活土地存量,已流转山林1034亩,毛竹561亩,农田495亩,自留地、茶树地230亩,杂地面积279亩。
      2010年  沈村启动新农村建设
我辞职了公积金怎么取发展项目:规划范围为戴村镇行政区域所辖范围,总面积62.8平方公里。
          一  心——综合旅游服务中心;
一  带——七都溪生态景观带;
四  区——狮山乡村度假片区;
        ——石牛山森林观光区;
        ——云门佛教养生片区;
——仙女湖旅游度假区。
沈村风情小镇规划面积 28 公顷,在村东沿七都溪(云石溪)依山修筑绿廊道及森林公园 12 公顷,三清文化园面积 17 公顷。
规划期限:2008—202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发展阶段。
近期:2008—2010年,为重点突破期;
魏大勋和秦岚恋情是真的吗中期:2011—2015年,为全面提升期;
远期:2016—2020年,为持续(成熟)发展期
旅游景区饭店规模预测表
类别
2010年
预计接待住宿人数(万)
12
网络公司注册需要床位数
606
折算成标准间客房数(间)
303
戴村旅游餐饮住宿设施一览表
序号
分区
住宿设施   
餐饮设施
1
综合接待服务中心
上董农家乐、浙商会所、玫瑰山庄
戴村美食街、浙商会所、玫瑰山庄、来红生态农庄
2
云门佛教养生片区
农家旅馆、夕阳红老年公寓
云门茶庄、农家旅馆、楼英药膳馆
3
石牛山森林观光区
大学毕业感言农家乐
休闲农庄、竹林茶坊
4
狮山乡村度假片区
云石避暑山庄、国际青年旅社、竹海隐居、尖山农家乐
云石避暑山庄、休闲酒吧街、三清茶庄、尖山农家乐
戴村旅游商品开发一览表
序号
商品类别
商品名录
1
旅游纪念品
陶艺纪念品、旅游包、登山手杖、遮阳帽、首饰挂件
2
工艺美术品
竹工艺品、绣品、风景明信片、绘画作品
3
民俗用品
佛珠
4
民间艺术品
竹篮、竹帽、花灯
5
土特产品
狮山云雾茶、三清茶、五尊有机茶、笋干、杨梅、青梅、中草药
原始条件:
1、沈村有“三清寨”和“石鹅潭”等景点
2、人文景观:石牛山的森林生态游、云门寺民俗文化宗教体验游、钟阿马英雄人物游等
3、村庄建设,脏乱差,老房、危房多         
基本现状:全村地域面积1.88平方公里,437户,常住人口1734人,山林1781亩。森林覆盖率82%
具体措施:
1、村级道路硬化
2、自来水改造
3、道路修复及庭院整治
4、拆旧改造
5、生态公厕
6、垃圾箱
7、污水池工程
8、截污工程
9、太阳能景观路灯
10、太阳能热水器
11、污水湿地
12、七都溪休闲景观小道及延伸段
13、森林村庄工程
卡卡图片
14、村入口设计
15、墙面改造
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
1、投资金额大涉及拆迁农户多,任务艰巨
    在镇级层面,专门成立了由镇书记任组长、其他镇党委班子成员及村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土地指标、资金及项目推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村企层面,特别在拆迁工作中,对应拆迁的农户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摸清情况、协调分工、包户联系、责任落实到人,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确保了项目平稳、有序推进
结果(变化):
1、居住方面2013年,旧村100多户农户进行三改一拆,集约土地,改变村庄建设脏乱差的局面,建立全新的具有江南风情的农居示范区。拆除村内老房、危房700多平方米。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村民生活污水全部纳管进入污水池生化处理后合格排放;村里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数字电视、通讯网线;全村村民85%采用太阳能采热;各种管网线缆明年初将全部埋入地下。
已建设新区房及公建设施近8万平方米;入住新村150多户。森林村庄、村入口工程己正在建设。村办公大楼、村民广场、文化礼堂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将在2014年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