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亦、宜”等7个生字,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并背诵三首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初步掌握每首古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三首古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借助注解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有一位唐代诗人,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又被称为“游侠”。他就是李白。(板书)今天,就让我们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师板题)释题:“望”就是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让我们去诗中寻答案吧!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正音,强调:“中”是个多音字,“中断”就是“中间断开”的意思,因此在诗中读一声。
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
5.指名读。
6.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是一幅画,画里都有些什么呢?
河智苑个人资料7.再读诗,画出诗中写景的词语。
8.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
三、绘画想象,感悟诗境
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想象这些画面。
2.是啊,名为天门,必为天之门户也。(师板画天门山)诗中哪一句写到这天门山?(出示第一句)
郭蔼明演过的电视剧
3.传说中这天门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抵挡之势将它
劈开。再读读这句诗,你到这把利剑了吗?引导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楚江”。
4.这又是怎样的水啊!诗中哪一句写了?又是谁有如此能耐让汹涌不可挡的楚江“至此回”呢?理解“至此回”。指名读读!(出示第二句)
5.看,湍急的河水流到这里受到了山的阻挡。闭上眼睛,让音乐带着我们走得更近些。
6.让老师用线条为你们勾勒——这是险峻如刀砍剑劈的天门山,
楚江水汹涌而至,撞击天门山形成巨大回旋,之后又浩荡而去。(齐读第
一、二句)
7.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水的澎湃!诗中还有哪儿让你感受到了这样的气势?
8.(师板画两岸的青山)这又是怎样的山呢?仅仅是绿吗?你是从哪个字里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抓“出”理解)
9.两岸的青山相对着,怎么会有出来的感觉呢?让我们再来读读下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你知道了什么?谁来画一画?(生板画孤帆、红日)
10.现在我们联系这两句来探讨探讨诗人李白是在哪儿望天门山的?你又是从哪个字读出来的?
11.引读第三、四句。
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觉得这两岸的山像是在比高矮。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知道了诗人的船是由远及近,这两岸的山就好像张开手臂在迎接他。读——好一个“出”字啊,尽显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
四、入情入境,深悟诗意
财务分析指标1.(播放视频)师述: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家乡。当他乘舟顺江而东,途经天门山时,天门山就像大门一样敞开,让他的眼前豁然开朗。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首《望天门山》。
2.听完老师的介绍,你觉得诗人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山的热情、水的澎湃,皆是因为诗人那喜悦的心情。
五、布置作业
江一燕的电影背诵诗文。
板书设计
天门、楚江、孤帆、日
(山的热情、水的澎湃,皆是因为诗人那喜悦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赏美景,揭诗题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天门山的雄奇秀丽,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出示课件,播放“西湖十景”;教师旁白简介,引导欣赏)
2.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西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预设:美景如画、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一般……)
3.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景美、画美,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解诗题,知诗人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了解到文章的不少内容,古诗也不例外。那么,通过刚才读题,你读懂了什么呢?
哈文年轻图片2.苏轼在杭州做通判期间,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
三、学字词,明节奏
1.大诗人笔下的西湖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把诗句放声读一读,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正确。(生自由读)
2.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
潋滟(liàn yàn)亦(yì)
朱珠 尤文图斯淡妆(zhuāng)浓抹
四、品诗句,赏诗景
想想:这首诗写了西湖什么样的美景?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诗人又有怎样不同的感受?然后与同桌交流。
1.赏“西湖之晴”。
齐读诗歌第一句: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提示:说的顺序:什么时候,哪里怎么样了?你是怎么读懂的?(预设:看图,看注释……)
真美啊,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晴天里。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会看到什么美景?想象说话:的阳光洒在西湖上,西
湖。
孩子们,在你们的描述中,这一缕缕金光使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美得恰到好处,难怪苏轼赞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
2.赏“西湖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