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萨顶顶假唱转话筒事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与月光交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一作“山水”。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古文名句网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
蒋雅文微博    【教学重点】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艾莎的森林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刘璇怀孕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kara解约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标签:三年级教案
    (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