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李嘉诚,西方巴菲特》通过李嘉诚和巴菲特的人生故事,分析华人第一富豪60年商战常胜的经营哲学,美国第一股神70年炒股不败的投资战略。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东西方投资经营大师的成功之道。李嘉诚和巴菲特是东西方经济领域两位具有传奇彩的代表性人物。
人物简介
李嘉诚,(1928729),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全家逃难到香港。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作为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李嘉诚社会的成功榜样。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1981年获委任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被评选为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曾是1999发面包子的做法年亚洲首富、2013全球福布斯排行榜第8位。2014年,李嘉诚以2000亿元的财富排名大中华区富豪首位,全球第12位。
沃伦·爱德华·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1930830日-,全球著名的投资商,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是投资家、企业家、及慈善家,一般人称他为股神,但这只是以讹传讹的说法,因为巴菲特本身并不非常热衷于股票操作。目前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
韦公司的最大股东,并担任该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的职务。20066月,巴菲特承诺将其资产捐献给慈善机构,其中85%将交由盖茨夫妇基金会来运用。巴菲特此一大手笔的慈善捐赠,创下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纪录。20142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4星河湾胡润全球富豪榜》,沃伦·巴菲特的净资产价值为3,800亿人民币,仅次于比尔·盖茨位居全球第二。
李嘉诚说(硬币的故事之后)
李嘉诚曾说:“最简单地讲,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你,你就容易做。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有中国人的勤劳、节俭的美德。最要紧的是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这是我的想法。顾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为某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   没有诚心,朋友会离你远去;没有诚意,客户会对你敬而远之。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而李嘉诚正是凭自己的“诚”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一个“诚”字,是其做人处世的宗旨,也是他事业辉煌的秘诀。“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谈论生意,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祝福语520
李嘉诚的投资策略
策略一:维持流动资产大于全部负债,防止地产业务风险扩散
  长期以来,长实的对外长期投资等非流动资产占到总资产的3/4以上,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非流动资产的比例更高达85%以上。虽然资产庞 大,但李嘉诚一直奉行“高现金、低负债”的财务政策,资产负债率仅保持在12%左右。李嘉诚曾对媒体表示:“在开拓业务方面,保持现金储备多于负债,要求 收入与支出平衡,甚至要有盈利,我想求的是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
策略二:借股市高位再融资
  香港经济中一向有一种特殊的现象“股地拉扯”,也就是股市与楼市的联动。具体流程是:房地产商纷纷上市,到股市融资,以募集资金四处圈地,造成地价 不断上涨,而高价圈来的地也直接反映在房地产商的市值上,然后房地产商不断在资本市场上增发新股再融资,形成“良性互动”;而在销售市场,高地价“暗示” 并推动现售房价的上涨,房地产商赚取巨额利润,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不过,由于李嘉诚在长实的持股比例仅为33%左右,为了保证控制权,长实除1987 曾参与“长和系”供股计划外,一向很少进行股本融资。看开学第一课有感
策略三:率先降价销售
  1997年第四季度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的经济和物业市场急转直下,银行信贷紧缩,股市及资产价格大幅缩水,投资和消费愿望低落。但是,根 据长实的公告,“在第四季度发售的鹿茵山庄及听涛雅苑二期项目,在淡市中仍然取得了理想的销售业绩。”其中,听涛雅苑二期获得了高达3倍的超额认购。而之 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绩,李嘉诚坦承是因为“灵活和掌握市场动向的营销策略”。换言之,是长实在业内率先进行了降价销售。
策略四:增持出租物业,低谷竞标拿地
  众所周知,香港地产商在几十年的浮沉拚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险管理模式,这就是“地产开发+地产投资(物业出租佩内洛普 克鲁兹)”的模式。但是,港岛中区等优质地 段的物业早年间都已被怡和、太古等老牌英资洋行占据,也很少有新的土地供应。因此,亚洲金融危机前,长实的销售收入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地段集中于地价较低 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而且大多在新修的地铁站附近,从而便于在项目完工前预售。根据财报,1997年物业销售占长实销售收入的79.88%,占经常性利 润的84.61%
策略五:高潮期合作开发,低潮期独立开发
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长实充分利用其声誉及资金,与一些“有地无钱”的公司合作,共同开发这些公司拥有的土地,并通过协议约定利润分配。这种合作对长实 十分有利,因为既可以分享住宅市场的盛宴,又不需要付出大笔资金购买土地。更重要的是,这些合作开发(共同控制)公司按权益法记账,长实只摊占这些公司的 损益,而不合并对方的财务报表。这样,即使合作开发公司为了博取高利润运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也不会放大长实自身的财务风险。 
策略六:内部互助,现金上移
和其他地产商相比,长实最大的优势在于利润来源分散,由于持有近50%的和黄股份,而且和黄的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香港房地产业的 衰退冲击(2)。即使扣除和黄的非经常性收益计算,和黄1998-2000年间对长实的利润贡献也达到了65%左右。而且在此期间,长实借助和黄的全球 性网络,跟随和黄的地产业务,开始向内地、新加坡、英国等地拓展房地产业务。
巴菲特的管理法则
一、赚钱而不是赔钱
这是巴菲特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因为如果投资一美元,赔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钱,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则很难回到起点。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1965年到2006年间,历经3个熊市,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有一年(2001年)出现亏损。
二、别被收益蒙骗
巴菲特更喜欢用股本收益率来衡量企业的盈利状况。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净收入除以股东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润占股东资本的百分比,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长状况。根据他的价值投资原则,公司的股本收益率应该不低于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乐的股本收益率超过30%美国运通公司达到37%
三、要看未来
人们把巴菲特称为"奥马哈的先知",因为他总是有意识地去辨别公司是否有好的发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后25年里继续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说,要透过窗户向前看,不能看后视镜。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办法,是计算公司未来的预期现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钱。这是巴菲特评估公司内在价值的办法。然后他会寻那些严重偏离这一价值、低价出售的公司。
四、坚持投资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预测未来必定会有风险,因此巴菲特偏爱那些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经济屏障"的公司。这不一定意味着他所投资的公司一定独占某种产品或某个市场。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从来就不缺竞争对手。但巴菲特总是寻那些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使他对公司价值的预测更安全的公司。20世纪90年代末,巴菲特不愿投资科技股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个公司具有足够的长期竞争优势。
五、要赌就赌大的
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资股市的620亿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他的投资战略甚至比这个数字更激进。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前10只股票占了投资总量90%晨星公司的高级股票分析师贾斯廷富勒说:"这符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要犹豫不定,为什么不把钱投资到你最看好的投资对象上呢?"
六、要有耐心等待
风犬天空的少年如果你在股市里换手,那么可能错失良机。巴菲特的原则是:不要频频换手,直到有好的
投资对象才出手。巴菲特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个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资对象,那么他宁可持有现金。据晨星公司统计,现金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现金。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精华三要三不要
世界网友悼念袁隆平三要
巴菲特总是青睐那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和回报高的企业,以此最大限度的避免股价波动,确保投资的价值和增值。而对于总想利用配股、增发等途径榨取投资者血汗的企业一概拒之门外。
从巴菲特的投资构成看,道路、桥梁、煤炭、电力等资源垄断型企业占了相当份额,这类企业一般是外资入市并购的首选,同时独特的行业优势也能确保收益的平稳。
巴菲特与人们只注重概念、板块、市盈率的投资方式不同,凡是投资的股票必须是自己了如指掌,并且是具有较好行业前景的企业。不熟悉,前途莫测的企业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毫不动心。
三不要
60年代的美国股市牛气冲天,到了1969年整个华尔街进入了投机的疯狂阶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手中已经涨了数倍的股票一直继续涨下去。面对连创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却在手中股票涨到20%的时候就非常冷静地悉数全抛。后来,股票出现大幅下跌,贪婪的投资者有的血本无归,有的倾家荡产。
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一些亏损、市盈率高的股票一沾上网络的边便立即鸡犬升天。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他称自己不懂高科技,无法投资。一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人们这才明白“不懂高科技”只不过是他不盲目跟风的借口。
巴菲特的“投资不投机”是出了名的,他购买一种股票绝不在意来年就能赚多少钱,而是在意它是不是有投资价值,更看重未来五年至十年能赚多少钱。他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