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等。
粗盐、蒸馏水。
【实验步骤】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
制作一个过滤器,组装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操作。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其液面不能超过滤纸边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3.蒸发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并记录为________g,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为______。
【问题与交流】
1.过滤适用于什么混合物的分离?利用了物质的什么性质?
2.你得出的产率与理论产率相比是否存在误差?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反思、拓展与评价】
1.经提纯得到的精盐是否为纯净物?
2最经典的一句话.教师或小组长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 实验突破
A.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
B.当蒸发皿中有少量固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
C.停止加热后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D.停止加热后还需要继续搅拌
2.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3.(邵阳中考)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下列各步骤中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
A.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
B.过滤:直接将粗盐水倒入漏斗中
C.蒸发:等蒸发皿中水分蒸干便停止加热
D.计算产率:将精盐直接转移到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4.下列各组物质中,可依次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进行分离的是( )
A.水和植物油
B.氯化镁和氯化银
C.二氧化锰粉末和铁粉
D.氯化钡和硝酸镁
5.(宁波中考)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粗盐称量 B.粗盐溶解
C.浊液过滤 D.蒸发结晶
6.(呼和浩特中考)选择下列部分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①乐户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B.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实验操作①
C.甲实验在操作⑤孙建宏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D.乙实验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7.(青岛中考)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8.(广州中考张小斐男朋友)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仪器名称:X________; Y________。
(2)可以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固体的是________,可以把粗盐浊液中的难溶物除去的是________。(填编号)
9.(苏州中考)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下图。
①加入稍过量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
10.(淮安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粗盐酸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如图1、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
萧敬腾否认恋情(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20%。
参考答案
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1.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显浑浊 3.较多固体 4.(略,合理即可)
【问题与交流】1.适用于“不溶性固体+液体”的分离。利用了物质溶解性的不同。 2.产率偏高:过滤还有杂质;晶体未完全烘干,含有水;含有其他盐,不纯。 产率偏低: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烧杯未用水冲洗到蒸发皿中;蒸发时液滴飞溅有损耗;蒸发时晶体析出不完全等(合理即可)。 【反思、拓展与评价】1.由于过滤只能除去食盐中难溶性的固体杂质,并不能够除去食盐中可溶的氯化钙和氯化镁,因此,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混合物。
实验突破
1.B 2.C 3.A 4.B 5.B 6.B 7.C 8.(1)漏斗 蒸发皿 (2)b a 9.(1)①漏斗 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2)①BaCl2+Na2CO3===BaCO3↓+2NaCl ②Na2CO3、NaCl、NaOH 10.(1)瓶塞没有倒放 (2)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 (3)引流 (4)胶头滴管 (5)<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 B.火药使用 | C.粮食酿醋 | D.活字印刷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陶瓷的烧制、火药应用、粮食酿醋,都有新的物质生成,是
化学变化;活字印刷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D
2.下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
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答案】C
【解析】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均环保,符合本图体现的理念。D.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不符合本图体现的理念。
3.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属氢不能导电 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答案】A
【解析】
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正确;B.金属氢与氢气的结构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错误;C.金属氢具有金属性质,具有导电性,故错误;D.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在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没有改变,故错误.故选A.
4.(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很强的毒性
B.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7:12:6
C.是有机物
D.1个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A、有很强的毒性,正确;B、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7):(1×12):(16×6)=17:1:8,错误;C、中含有碳元素,符合有机物的概念,是有机物,正确;D、1个分子含有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1个分子共由35个原子构成,正确。故选B。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5.汞是一种有害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
B.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g
C.汞有毒,是非金属元素
D.图中Y代表的是Ag
【答案】A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A.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B.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C.汞有毒,是金属元素;D.图中Y代表的是Hg。选A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
C.加入粉末状固体 D.二氧化碳验满
【答案】D
【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正确;B、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存水平,所以图中操作正确;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操作正确;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伸入瓶中,图中操作错误。故选D。
7.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