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19年七上语文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之二
一、选择题
1.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宵  感慨  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B严厉  驾驶  截然不同  全神贯注
C脊梁  跨进  浑为一谈  人迹罕至
D缠络  暮名  不求甚解  废寝忘食
2金铭图片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B《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共写了九种秋天特有的景象来渲染萧瑟、苍凉的气氛。
林依轮老婆西华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从全诗来看,切合当时情事,从而融情入景。
D《观沧海》一诗,作者运用四言短句,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作者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3.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C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B.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的《金花》是一首散文诗,诗中表现了家庭之爱,表现出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C.冰心,原名谢婉莹,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咏雪》便是出自其中的《方正》篇。
5.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的响着。
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
C.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象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D.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
1)春天像小姑娘,__________,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2)曹操《观沧海》中极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星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以大景与小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
5)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题中的“次”是什么意思?
把路由器当交换机用
2请出本诗的韵脚。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出,并品味妙处。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由此你
会联想到什么?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
四、综合性学习
8.七年级(1)班开展“关注动物朋友”的综合实践活动,欢迎你来参加。
1)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2)你从下述材料中学到了什么?
(材料一)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一狼突然向驯鹿冲去,其中的一匹狼斜刺里冲到鹿中,抓破一头驯鹿的腿,随后这头驯鹿又被放开。然后,狼耐心地等待着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大量血液、力气和反抗的意志。不同的狼来不停撕咬驯鹿,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构成严重威胁时,狼开始出击。
(材料三)据统计,狼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
32018年的生肖为      ,请你写出2个与该动物有关的成语: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两选段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5分)
《论语》(节选)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①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②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③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④问于我,空空⑤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④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识(zhì):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④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⑤空空:诚恳,虚心。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亦乎(通“悦”愉快)      B.温故而知(新的理解与体会)
C人不倦(教导)              D.日知其所(死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4分)白衣服发黄怎么洗
A.学dnf异界攻略时习之      不厌      B.择其善者而从    默而识
C我如浮云      有鄙夫问  D.必有我师        我叩其两端而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4)选文【乙】四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其中一点。
10.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②女:通“汝”,你,你们。③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④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⑤隅:角落。
1河南高考分数线20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孔文子何以谓之“”也
是以谓之“文”也
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是   之“文”也
②举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5)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在文中有何作用?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雪后小山的?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②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
③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④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⑤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⑥“妈妈!
⑦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⑧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⑨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⑩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女娲对于她这优美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寂寞了
1结合具体语境说明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①兴高采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眉开眼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第③段画线处的语言十分生动,请说说这里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说说人类是怎样诞生的。
5结尾画波浪线的句子与前文的哪一个句子相照应?
七、作文
13.题目:________滋润我成长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