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湖南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湖南)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
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
西周初年
颂天
《大雅》
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
疑天
综合测评个人总结《小雅》
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
骂天
《国风》
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
不理天
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
A. 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 天道观持续衰落   
C. 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 人性论走向成熟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答案】
【考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 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天子权威不断弱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项中国古代天道观一直存在,“颂天”“疑天”“骂天”“不理天”都是天道观,不能体现持续衰落,故B不符合题意;
C项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对“天”的态度由颂天、疑天、骂天到不理天,体现了人文意识逐渐增强,故C符合题意;
D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性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先秦时期的人文意识。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识记。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
2.(2021·湖南)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           
A. 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 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 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 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答案】
【考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解析】【分析】 A项题干代王刘恒只是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无法反映出他是长子,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项题干中迎立刘恒为帝的原因不仅因为他“最长”“仁教宽厚”,还因为“太后薄氏谨良”,这是吸取了外戚干政的教训,预防再出现外戚干政问题,故B选项符合题意;
C项刘恒被选为皇帝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后世选帝的主要标准仍然是嫡长子继承制,而不是以仁孝作为主要标准,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项题干中立刘恒为帝是丞相、太尉以及宗室大臣共同讨论商定的,不能表明相权威胁到皇权,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汉朝的外戚干政。 皇帝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中国尤以汉朝为烈。汉武帝晚年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钩弋夫人自尽,就是为防外戚专政。汉哀帝、汉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朝政,酿成王莽代汉的结局。
3.(2021·湖南)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           
A. 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 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 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答案】
【考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周老公【解析】【分析】 A项西晋占田制下,占田无年龄之分,课田有年龄、性别的区别,占田数又高于课田数,这些规定可以鼓励人们去占田垦荒,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自耕农数量会有所增长;而南朝的占山护泽令助长了大土地发展所有制,农田和山地被大地主阶级集中起来,自耕农数量会遭到削减;至隋唐时期,均田制广泛推行,这一制度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由此可见,西晋至唐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故A符合题意;
B项根据材料“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隋唐实行均田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田制的变化,未涉及皇权与
世族势力互相依赖,故B不符合题意;
C项材料主要是描述土地制度的演变,没有涉及九品中正制,故C不符合题意;
D项田制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而不是开发土地,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西晋至唐的土地制度演变的影响。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需要掌握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隋唐均田制的内容和性质的理解。
4.(2021·湖南)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           
A. 地方势力膨胀                                        B. 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 中央财政紧张                                        D. 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答案】
【考点】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解析】【分析】 A项材料反映了唐朝中期白居易记载中央官吏俸禄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而记载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且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说明地方官吏俸禄存在不载于法命的合法收入,体现了地方势力坐大的隐患,故A项符合题意;
B项材料没有对比,无法得出“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结论,故B项不符合题意;
C项该项材料未体现,故C项不符合题意;
D项该项与材料“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矛盾,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唐朝中期地方势力膨胀。
5.(2021·湖南)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           
A. 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 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C. 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 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
【考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 A项材料没有体现赈灾效率如何,故A不符合题意;
B项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反映了朱熹作为理学的代表人物,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故B符合题意;
迟日江山丽的全诗翻译
C项材料反映赈灾过程中存在问题,但不能说明赈灾方式不合理,故C不符合题意;
D项材料没有反映绍兴农业注重精耕细作技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理学。 宋代理学是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为道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6.(2021·湖南)如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
A. 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 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 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 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谢盈萱
【答案】
【考点】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   
【解析】【分析】 A项清代宫廷绘画多以记录当时重大事件为题材,其中,《冰嬉图》是一幅表现冰嬉场面的宫廷绘画,根据当时宫廷冰上表演的盛况而绘制,显示了清代宫廷画的神韵意趣,故A项符合题意;
B项根据题干可知,《冰嬉图》表现的是每年冬至节八旗官兵例行活动的场景,不能说明其军事训练松弛,故B项不符合题意;
C项图片表现的是八旗官兵的滑冰活动,是满族人的传统活动,不是民族间的民俗交融的产物,故C项不符合题意;
D项八旗官兵例行的滑冰活动,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言过其实,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清朝绘画艺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主要考查学生联系已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7.(2021·湖南)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 
表 1867年和1894年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
1867年
1894年
数量
货值(海关两)
数量
货值(海关两)
113,441(担)
264,503
1,185,411(担)
2,467,590
33,502(担)
582,146
97,008(担)
2,046,897
火柴
吃菠萝的好处79,263(箩)
71,384
6,615,327(箩)
1,638,931
113,430(吨)
992,649
486,295(吨)
3,221,343
186,176(担)
754,609
1,823,890(担)
9,507,153
A. 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                   B.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民族工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                   D. 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答案】
【考点】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变化   
【解析】【分析】 A项材料中信息只有部分进口商品情况,不能反映中国对外贸易是出超还是入超,故A不符合题意;
B项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结束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C项1867年至1894年中国民族工业还没有获得较快的发展,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故C不符合题意;
D项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相比1867年,1894年的“铁、锡、火柴、煤、糖”产品的进口量和货值呈增长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对外国产品的需求量增多,中国被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外国的市场依赖性越强,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D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