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红楼梦》中的政治
今天我讲座的主题是《红楼梦》中的政治,更准确地说是贾府的政治。因为自古以来,就有人把《红楼梦》当政治小说来解读。像“索隐派”的蔡元培就认为,《红楼梦》中包含了大量“反清复明”的隐喻。又比如现代作家刘心武,他主要把《红楼梦》和晚清朝廷的政治事件联系起来。这些我都存而不论,我也缺少这方面的专研和思考,我只是就《红楼梦》的文本,就其中所描写的贾府的事情,谈谈我的看法。
《红楼梦》里面引用了一副对联,叫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的人很讨厌这两句话,但是我想,讨厌这两句话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有问题。因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和真诚纯洁的心理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认为一个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了就必然成为一个很虚伪的坏人,这是一种反制主义的偏见。有时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政治家和革命家,看任何事物都以政治的眼光,但是为什么他这样偏爱《红楼梦》呢?如果你要讲政治你应该讲《三国演义》——当然也讲过《三国演义》、《水浒传》,但相对而言谈这些反而少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红楼梦》写得比较细致,不是人云亦云的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红楼梦》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量。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毛泽
东的鉴赏能力是不能低估的,他把《红楼梦》定义为一本谈政治的书,把《红楼梦》看成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认为《红楼梦》是阶级斗争等等。他曾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里面说:中国不能太骄傲,中国无非就是人口多,历史长,地域广阔,另外还有半部《红楼梦》。这篇文章被收入正式文件的时候,编者把“半部”改成“一部”了,说“半部”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其实说“半部”更显出伟大了。
《红楼梦》的政治主题
我现在讲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红楼梦》的政治主题。《红楼梦》有一个根本的政治主题,就是探讨兴亡、盛衰的规律。中国的读书人对此特别感兴趣,这是由中国的历史造成的。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朝代,而且每个朝代都经历由盛而衰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红楼梦》描写了秦可卿在临死之前,给王熙凤托梦说:“我们家赫赫扬扬,已近百载,一日若应了树倒猢狲散的成语……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任何一个家族或者一个朝代,如果发展得太强大,太完美了,就要出事。这种观点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就已经有相关表述,“满则溢,盈则亏”。《红楼梦》一直有这么一个调子,它把元春省亲说成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到这一步,就会走向反面。这个观念在中国文化里面非常醒目。金瀚个人资料简介
我们来具体分析贾府为什么会衰败。大致上,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政治危机,二是文化危机,三是财政危机,四是管理和人才的危机。
政治危机是什么意思呢?一个大的家族,一个高官,一个政治集团,它的政治资源是些什么呢?有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大致上它有以下这些资源,第一是背景。贾府是名门之后、功臣之后,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贾政的大女儿元春是皇帝的贵妃。但是这个背景有点麻烦,因为她后来死了,而且死了以后描写显得比较冷落。显然《红楼梦》中元春的死默默无闻,什么原因、背景都不知道。第二个是德行。在这方面贾府更差,而且越来越坏。第三,他应该有新的功劳。他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没有。或者他能得到上层特殊的宠爱,像高俅那样,由于球踢得好,为宋徽宗所赏识。要财产也没有财产,简单地说,如果我们将它的政治危机概括起来,就是只知道吃老本,而没有立新功。对任何政治集团、人物甚至非政治人物来说,这都是重要的。
第二是它的文化危机,我们看到,在《红楼梦》里面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丧失了公信力。以贾宝玉为代表,他非常厌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套。贾宝玉的上面还有一个人物非常重要,但作者老是回避,不多写,这个人就是贾珍的父亲贾敬。贾敬好道,每天都炼丹、静坐,不参与家族里的任何活动。他完全是一个对封建文化、封建价值丧失了最起码的感觉
教你怎样开汽车
的人。作者有意回避描写贾敬,但是他起的作用很大,因为在贾宝玉做梦进入太虚幻境以后,听到“箕裘颓堕皆从敬”、“造衅开端实在宁”,意思是指行业的完蛋从贾敬这里开始,造孽、腐烂的事情是从宁国府开始的。
我把贾宝玉和贾敬放在一起来说,不符合解放以后对《红楼梦》的评论。因为解放以后新的“红学”基本上是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认为贾宝玉是叛逆、反封建的,贾敬是堕落的。而在贾母身上,既有入的一面,又有格格不入的一面,因为贾母还是很注重一些封建道德的。但在整个贾府里,你会感觉到仁义道德、修身齐家、自强不息、仁义礼智信、礼仪廉耻这些东西全都已经完蛋了。在《红楼梦》的具体环境中,意识形态已经变成骗人的东西了。
第三个危机是财政危机,这点就不作细说了。
第四是管理和人才的危机。从《红楼梦》里的许许多多的描写可以看出,除了王熙凤一人,或者还可以加上一个探春,除了这两个人以外,再没有人有管理才能。王熙凤智力突出,管理宁国府的时候就发现了很多的混乱,所以她要严厉处罚。后来王熙凤病重的时候,就由探春、宝钗和李纨这三套马车来管理,但是真正起作用的只有探春。因为李纨虽然明白很多事,但是不参与管理;宝钗则是明哲保身;而探春毕竟是一个小孩子,将来还要嫁出去的,所以很难算是
家里的管理人才。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红楼梦》里的男人都没出息,能管家务的一个都没有。《红楼梦》中确实是男人比女人更废物,更无用,更糜烂,更恶劣。我想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男人读了很多正统的书,但是读得越多,就越脱离实际。以贾政为例,他是最认真的,各方面都很认真。有人说“贾政”的意思就是假正经,非常虚伪,我并不这样觉得。贾政要打死贾宝玉,恨成那个样子,是因为贾宝玉做了太出格的事情。宝玉和蒋玉菡很暧昧,而在古人眼里,蒋玉菡不是一个戏曲演员,说不定是个人妖之类的,如果儿子跟人妖混在一起,怎么会不愤怒呢?尤其蒋玉菡是跟贾府关系不怎么好的、王爷家里的一个“文艺奴才”。他非常愤怒,我认为这种愤怒是真诚的。以贾政的地位、身份,自然是不能够容忍贾宝玉。
贾政还有一点让我很感动,就是元妃省亲回来的情景。贾政和王夫人两人要先给元妃行礼,要直挺挺地跪下。贾政和王夫人就跪着说贵妃怎么好,怎么伟大,洪福齐天,请贵妃也不要考虑我们年纪大了,风烛残年,不要以我们的身体为念,要专心伺候好皇帝。我们设想,一个父亲跪在女儿面前,越说我们老了不中用了,就越表现出老年人寂寞伤感的心情。我每次看到这里都觉得很好地刻画出了一个老人的凄凉。但这是按照君臣之礼,不能说你到宫里干什么啊,老爹
都活不了几年了。相反倒是元妃哭了:“你们为什么把我送到那个不见人不见天日的地方?”但是贾政出去做官,碰到一点小事就无法处理了。叫我三炮
贾府的男人所接受的教育、所懂得的道理和现实是完全脱节的。另外,这些男人在享乐、纵欲和生活糜烂方面的禁忌,比女性要少得多,尤其是在性放纵方面。《红楼梦》中的男人没有一个不是乱来的,既可以搞女人,也可以搞男人。相反,贾府女性的约束起码多一点。贾母地位再高,她不可能搞这些。所以这里面男人尤其是没有用的,这和封建社会、封建贵族、封建特权的寄生性有很大关系。跟西洋的贵族相比,中国的贵族更加懒惰,他什么东西都要别人伺候。他的劳动减少到近于零的程度,稍微有点钱就开始使用别人的劳力。中国贵族以寄生为享受,恨不得吃饭都让别人喂。这种寄生性的享受观和特权观,使得他们的体能、智能全面萎缩,我们从贾府的情况可以看出这点来。
贾府的权力格局
第二个大问题我想谈一下贾府的落和权力格局。中国人的文化头脑很有意思,孔子早就说过“君子之泽,三世而斩”,最多能传到三世。果然到了第四代的贾宝玉、贾政,就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没有继承人了,从精神上、文化上、才智上都彻底瓦解了。
预算员考试
在贾府最高高在上的就是贾母,贾母又有一个助手叫鸳鸯,是贾母的一把钥匙,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靠她。即使如此,鸳鸯和王熙凤合谋,也偷过贾母的器具来典当以应付财政收支的紧急。贾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贾赦,二儿子是贾政。贾母喜欢贾政而不喜欢贾赦,所以贾赦一直是反对派。不过书里一直都没有对贾赦进行正面的描述,贾赦的妻子,说她是个索性子,性格很怪,很难相处。所以贾母喜欢的是贾政,更偏爱孙子贾宝玉。但是贾政和贾宝玉都管不了家,管家的责任就落到了贾赦的儿媳妇王熙凤身上。
王熙凤具有多重身份,她既是贾赦的儿媳妇,又是贾政的夫人的内侄女。王夫人那边,在某种意义上更加亲切,相反跟邢夫人的关系比较冷淡。第三,她精明强干,在《红楼梦》里再也不到一个跟她一样聪明、比她更能干的了。但是她也有弱点,就是不认字,没文化,但也还可以应付。第四,王熙凤还起着作为贾母的弄臣的作用。她能够不停地说笑话来歌颂贾母,这个在封建专制里头,能够经常让领导笑,前程就远大了。只要王熙凤一说话,贾母就笑,就高兴。在众奴隶面前,王熙凤是一个精明强干的老板、杀手,她害人从来不眨眼,可是在贾母面前她是一只活泼、伶俐、可人的猴子。对贾母她是猴,对众家臣就是虎狼,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王熙凤也有一个助手,就是平儿。王熙凤是“鹰派”,平儿是“鸽派”。同样我们可以称之为主流派的一条线,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平儿、探春、宝玉等等,包括袭人等丫头的利益都是一体的,他们的利益仍然是忠于主流派的。宝玉从思想上说是非主流的,疏离主流意识形态,但又完全享受着主流派的待遇,地位、物质享受、标准、规格都是最好的。
看陈伟霆很宠溺赵丽颖
至于非主流派,就是对这个管理格局心怀不满,一直在伺机而动、希望变天的,首先就是贾赦和邢夫人。过年的时候,大家说笑话。贾赦就讲了一个笑话,他说一个老人得了心脏病,请了针灸医生给老人扎针。在哪里扎呢?在腋下扎针。老人就问,你怎么不在心上扎?医生说,因为你的心就长在腋下。意思就是指不公正,一碗水没端平,这实际上是在骂贾母。而贾母也毫不含糊,听了以后就回答说,看来如果我要扎针的话大概也要这么扎。这也是政治手段,你不是说我偏心吗?那我就偏心,这多少透露出封建政治的无赖性、流氓性。一句话弄得贾赦讪讪而退,很尴尬。那里还有一个隐患,随时准备闹一闹的,就是赵姨娘和贾环。曹雪芹写的所有人都很深刻、全面,人物写出来都是圆的,唯独赵姨娘和贾环是扁的。不管在什么时候,赵姨娘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得体的话,没有一次得体的举动。贾环也没有干过一件好心的事情。这种情况使得贾府表面上看是皇亲国戚,很高大,很贵族,很有秩序,但是它蕴藏着矛盾,蕴藏着地震。
知行合一
反对派还有部分众基础,虽然并不参与贾府的权力斗争,但是他们是一毒魔,随时等着贾府出事好从里面染指,分点好处。沾点边的穷亲戚则偷鸡摸狗,两面三刀,雁过拔毛,恶劣到极点,他们一直勾结府外的地痞流氓,像张华这样的一些人。所以贾府的权力格局并不稳定,是蕴藏着危机的。
贾府中的三位重要女性
第三步我想分析一下贾府的一些重要人物。一个是贾母,她的地位最高,年纪偏大。她非常聪明,平常采取大撒手的政策。刘姥姥恭维她洪福齐天时,她说“我不过就是个老废物,能吃就吃一口。”实际上说这话时,是她自信心最强、心情最愉快的时刻,对一切充满信心,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她一直都没有放松警惕,她经过创业维艰的局面,偶尔会露出狰狞。当贾赦要讨鸳鸯做小老婆时,她突然大怒。她用手一指,说我早就知道你们这些人要算计我。我现在就只剩这一个忠心我的人了,你们就要把鸳鸯从我身上调虎离山。众人就觉得很奇怪,这事为什么怪在大家头上了呢?只有探春站出来说话:奶奶你糊涂了,哪有大伯子纳妾跟弟媳妇商量的呢?要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长嫂如母,小叔子可以抱着嫂子吃奶,但是大兄弟对弟弟的媳妇要保持很远的距离。贾母突然就笑了,可不是老糊涂了,哪有大伯讨小老婆跟弟妹商量
的呢?贾母就怪宝玉,我糊涂了你怎么也不劝?但是这次凶恶的表演给人很深的印象,为什么一个平时慈善的老太太遇到这样的事情突然爆发呢?我觉得虽然贾母辈分最高,但她是个女人,什么事情都由她来掌舵,也有信心不足的时候。贾母经历过创业阶段,所以警惕性很强,甚至不惜作出有罪推理,谁都可能是坏人、内奸。她不认为天下太平,贾府可能就有内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