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检测练习
一、单选题
1.鲁迅说过:“要极俭省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下面对眼睛的描写,依次判断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A.黛玉 惜春 探春    B.宝玉 黛玉 探春
C.宝玉 黛玉     D.黛玉 惜春
2.以下不属于《红楼梦》的别名的一项是(  )
A.《石头记》    B.《风月宝鉴》
C.《情僧录》    D.《镜花缘》
3.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凤,说她是“临粉队里的英命,告诫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说“盛筵必散”,叫她为自己的未来早做打算。
B.贾珍引着贾政众人入困,一路上佳境叠现,贾政命众客拟写画额对联。众客心中早知翼政要试宝玉的课业进益如何,只将些路查来教衍,宝玉也颇现才情,奈何贾政始终不合心意,呵斥贬抑不断。
C.元春省亲之后,担心贾政使人封锁大观园,便下一道逾,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探春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D.三月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后来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黛玉自比为莺莺。
4.名著阅读。
          面对贾赦欲娶其为妾的威逼利诱,进行了殊死反抗,表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格特征(  )
A.鸳鸯    B.袭人    C.晴雯      D.紫鹃
5.作者有意通过大观园来展现自己的理想乐土,比如说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就种满了什么植物,以隐喻林黛玉孤标傲世的高尚节操,并与馆名相呼应?(  )
A.梅      B.兰    C.竹    D.菊
6.《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苦吟诗,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下列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何苦自寻烦恼。”
“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A.宝玉  黛玉  宝钗  探春
B.探春  宝钗  黛玉  宝玉
C.黛玉  探春  宝玉  宝钗
D.宝钗  宝玉  探春  刘烨的老婆资料黛玉
7.下面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解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B.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曹家曾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后家遭败落。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表达了自己的民主思想和新的朦胧的理想。
C.《红楼梦》在描写一个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又流露了惋惜和感伤的情绪。此外,还有宿命论、虚无主义、恋爱至上等消极思想倾向。
D.《红楼梦》共100回,前6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为高鹗所续,使小说成为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但高鹗在小说最后让贾家家道复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二、填空题
8.名著阅读《红楼梦》知识点填空。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薛宝钗有一个       ,与贾宝玉的           被外人称为“金玉良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           ,贾宝玉前生是赤霞宫的神瑛侍者。
小演员王天泽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撕扇子”指的是       (人名),在这个人物的判词中说道“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结合这一回的内容写
出其中“多情公子”指的是       (人名)。“麒麟”暗指       (人名),这个人物曾经劝宝玉要“会会为官做宰的人们”,却被宝玉说成是“混账话”,请写出“混账话”的主要内容是                                                                       
10.贾元春回宫后,为不让大观园佳人落魄,花柳无颜,遂命家中姊妹和宝玉进去居住。各人的住所也与人物的个性及命运有相契合之处,请选择下列人物居住房舍的名称
薛宝钗        贾迎春        林黛玉         李纨         
A.秋爽寨 B.潇湘馆 C.稻香村 D.缀锦楼 E.蘅芜苑 F.栊翠庵
11.猜灯谜。(将谜底写在后面括号中)
(1)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
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2)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
(3)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
三、语言表达
12.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三染法”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这里所说的“三染法”,是指先对人物进行定基调式的介绍与描写;后随情节的展开,不断对人物形象加以充实,从而塑造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请从下列《红楼梦》中的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三染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贾宝玉  林黛玉  王熙凤  薛宝钗
13.读《红楼梦》判词,猜猜都是谁。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泉。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绮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14.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晴雯的形象特征。
                                 
15.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四、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楼梦》作为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经各种表演艺术反复改编,可说是二百年来文化发展史的一大奇观。其中,1958年由徐进改编,徐玉兰、王文娟演出的越剧《红楼梦》,已成为改编中的经典。该剧本虽然也题名《红楼梦》,但对小说的内容作了______的删削,几乎删除了除宝、黛、钗爱情婚姻纠葛以外的所有内容,使保留下的线索十分清晰,矛盾也相对集中,这正符合李渔对戏曲结构要求“减头绪”的古训。围绕着这条基本线索,让核心人物直接进入正题,并聚拢起矛盾冲突,成为剧本展开的重要法则。例如开场
戏“黛玉进府”,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有丫鬟奔走相告“林姑娘来了”,看似突兀,其实通过接下来宝玉见黛玉后,唱出______的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从而使主要人物上场的突兀,与宝玉心理感受上的又惊又喜,巧妙衔接起来。在减少头绪以聚焦矛盾的同时,剧本也对情节发展次序作了大调整。一个重要改变是宝玉挨打情节被调整到黛玉吟唱葬花词之前。
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的结果。当年,徐玉兰、王文娟______的合作完成的越剧《红楼梦》,为演出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里,他们通过______,带出了一代又一代卓越的学生,让经典演出也形成了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谱系。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天衣无缝  言传身教吴亦凡回应发胖
B.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无懈可击  耳濡目染
C.大张旗鼓  津津有味  天衣无缝  耳濡目染
D.大刀阔斧  津津有味  无懈可击  言传身教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
B.越剧《红楼梦》成为经典的原因,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的结果。
C.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
D.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一是剧本厚实地提供了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
18.从谐音入手理解《红楼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书中众多人、事、物、地等名称常运用谐音,渗透着曹雪芹的良苦用心。其深刻的寓意对把握《红楼梦》的要旨、解读《红楼
梦》真味有很大帮助。如第一回中“甄士隐”谐音名称是“真事隐”,寓意是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盛行的时代,对现实不满的真实情况不能直说,不能不隐晦地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请从《红楼梦》原著中出三个名称,并分别写出它们的谐音名称和简要的寓意。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揭示宝玉思想性格的《西江月》,完成问题。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有没有飙车的电影
19.对这两首词中词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愁"和"恨"是指宝玉在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压抑下产生的无法摆脱的苦闷。
B.“草莽”指空虚,浅薄,不学无术,谓宝玉腹中无入仕做官的文章。
肖战怎么了这么多人黑他C."潦倒"即贫困而倒霉,在此指精神颓丧。
D.“不肖”即“不孝”,指宝玉具有叛逆性格,卓然于家庭之外,对老祖宗等不屑一顾。
20.对两首词中某些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纵然生得……草莽”一句中,“草莽”指丛生的杂草,比喻没有学问,这里的学问当然是借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
B.“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正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一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
C.“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之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的表现。
D.“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叛逆性格的赞扬。
21.下面是关于《西江月》二词的内容概括,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B.二词对宝玉的不谙世务,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不肖行为作了批判。
C.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的不幸结局——富贵分散,家道败落。
D.《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续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
22.后人评价这两首诗对贾宝玉做了似贬实褒的刻画,请你结合对《红楼梦》的阅读经验或者相关情节,谈谈自己的理解。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